 
电动葫芦变速箱坠落是怎么回事?
 
                         起升到顶了(上升限位失灵)
变速箱箱体撑裂螺丝孔位置碎掉,继续旋转离心力作用就是让变速箱掉落
变速箱掉落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两大类
1:设备电气设计缺陷
2:限位是机械的有使用寿命未定期更换
我们制造电动葫芦这类设备
 
有关系,包括人为操作不当。设备在进行下降重物工作中,在到达指定高度时无法有效的制动停止,超过安全距离。属于一种故障现象。设备如果无法正常的制动时很危险的,容易发生重物坠落的事故原因。
钢丝绳电动葫芦制动器是主要的制动工作部件,其中制动环、制动弹簧、制动螺母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零件。
1、当钢丝绳电动葫芦制动环出现松动或者损坏时,就会出现制动不灵的情况;或者是制动环与后端盖锥面接触不良,制动面过少造成制动力小。
2、除了上面提到的制动环损坏,制动弹簧由于长期的频繁操作而产生疲劳,这时候它的弹性就会慢慢老化,如果不及时更换,就会出现制动不灵的情况。
3、齿轮箱的无论和起升电机的刹车风扇叶出现磨损,也会造成这种问题发生。
4、后说一下钢丝绳电动葫芦制动螺母,制动螺母也会随着钢丝绳电动葫芦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出现松动的情况;或者是在调整时没有达到标准,造成设备制动失灵下滑。
注意:
1、由于齿轮和横梁不咬合,造成下滑的问题,由于在高速使用过程之中,润滑程度不好就会造成齿轮的僵硬。
2、齿轮断裂,在高速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本身制造的达不到国家标准,非常容易导致齿轮出现裂缝或者断裂。
3、齿轮及齿面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情况,这种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凹凸不平特别容易导致脱齿甚至是卡齿。
 
1.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主要表现为:
①指派无登高架设作业操作资格的人员从事登高架设作业,比如项目经理指派无架子工操作证的人员搭拆脚手架即属违章指挥
②不具备高处作业资格(条件)的人员擅自从事高处作业,根据《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体检,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③未经现场安全人员同意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比如砌体作业班组在做楼层周边砌体作业时擅自拆除楼层周边防护栏杆即为违章作业
④不按规定的通道上下进入作业面,而是随意攀爬阳台、吊车臂架等非规定通道
⑤拆除脚手架、井字架、塔吊或模板支撑系统时无专人监护且未按规定设置可够的防护措施,许多高处坠落事故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⑥高空作业时不按劳动纪律规定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等。
(2)人操作失误,主要表现为:
①在洞口、临边作业时因踩空、踩滑而坠落
②在转移作业地点时因没有及时系好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不牢而坠落
③在安装建筑构件时,因作业人员配合失误而导致相关作业人员坠落。
(3)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作业或行动前不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而轻率行动,比如没有看到脚下的脚手板是探头板或已腐朽的板而踩上去坠落造成伤害事故,或者误进入危险部位而造成伤害事故。
2.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老化等,主要表现为:
①用作防护栏杆的钢管、扣件等材料因壁厚不足、腐蚀、扣件不合格而折断、变形失去防护作用
②吊篮脚手架钢丝绳因磨擦、锈蚀而破断导致吊篮倾斜、坠落而引起人员坠落
③施工脚手板因强度不够而弯曲变形、折断等导致其上人员坠落
④因其它设施设备(手拉葫芦、电动葫芦等)破坏而导致相关人员坠落。
(2)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装置失灵而导致事故,主要表现为:
①临边、洞口、操作平台周边的防护设施不合格
②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电梯等设施设备的防坠装置失灵而导致脚手架、施工电梯坠落。
(3)劳动防护用品缺陷,主要表现为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防滑鞋等用品因内在缺陷而破损、断裂、失去防滑功能等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有的单位贪图便宜,购买劳动防护用品时只认价格高低,而不管产品是否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导致工人所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本身质量就存在问题,根本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
 
特种设备事故安全类型分析
特种设备事故中的爆炸定义为承压类特种设备部件因物理或者化学变化而发生破裂,设备中的介质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内压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的现象。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特种设备事故安全类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知识点一、特种设备的基本概念
1、承压类特种设备:锅炉:30 L的蒸汽锅炉、出口水压0.1 MPa/功率0.1 MW的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压力容器:工作压力0.1 MPa/压力与容积2.5MPa·L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工作压力0.2 MPa/压力与容积1.0MPa·L/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压力管道:0.1 MPa/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2、机电类特种设备:电梯: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起重机械:
0.5 t的升降机、1 t/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客运索道: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④大型游乐设施:速度2m/s,或高度2 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⑤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知识点二、 锅炉基础知识
锅炉的工作特性:爆炸危害性、易于损坏性、使用的广泛性、连续运行性。
锅炉的分类 重点:按载热介质分为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和有机热载体锅炉。
按热能来源分类: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废热锅炉、电热锅炉。
知识点三、压力容器基础知识
1、压力容器工作特性
(1)压力:最高工作压力: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
(2)温度:工作温度(介质温度-容器内部工作介质在正常操作过程中的温度)、金属温度(容器受压元件沿截面厚度的平均温度)、设计温度(当壳壁或元件金属的温度低于—20℃,按最低温度确定设计温度)。
(3)介质:易燃介质、毒性介质、腐蚀性介质。
2、压力容器的分类
(1)按压力等级划分:内压容器(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外压容器(真空容器)。
(5)按《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分为3类:ⅰ、ⅱ、ⅲ,依据容积和设计压力。
知识点四、起重机械基础知识
1、起重机械分类:1)轻小型起重机械 2)升降机3)起重机
2、起重机分为桥架类型起重机、臂架类型起重机及桥架与臂架类型综合的起重机。
3、桥架类型起重机分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和缆索起重机。
4、臂架类型起重机分为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
知识点五、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基础知识
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最大行驶速度(设计值)超过5km/h。
3、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分类
(1)按动力特点分类:内燃、电动、内燃电动。
(2)按照功能、结构特征分类:汽车、轨道式搬运车辆、工程建筑机械。
知识点六、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型
(一)锅炉事故
4、典型锅炉事故及预防
(1)锅炉爆炸事故:水蒸气爆炸、超压爆炸、缺陷导致爆炸、严重缺水导致爆炸。
(2)缺水事故:应首先判断是轻微缺水还是严重缺水,方法是“叫水”。
(3)满水事故:主要危害是降低蒸汽品质,损害以致破坏过热器。
(4)汽水共腾:原因:锅水品质太差、负荷增加和压力降低过快。后果:降低蒸汽品质,造成过热器结垢及水击振动,损坏过热器或影响用汽设备的安全运行。
(5)锅炉爆管:通常必须紧急停炉修理。
(6)省煤器损坏:会造成锅炉缺水而被迫停炉。
(7)过热器损坏:通常需要停炉修理。
(8)水击事故:水在管道中流动时,因速度突然变化导致压力突然变化,形成压力波并在管道中传播的现象叫水击。常常造成管道、法兰、阀门等的损坏。
(9)炉膛爆炸事故:炉膛爆炸(外爆)要同时具备3个条件,常发生于燃油、燃气、燃煤粉的锅炉,应装设可靠的炉膛安全保护装置。
(10)尾部烟道二次燃烧:主要发生在燃油锅炉上,易在停炉之后不久发生。
(11)锅炉结渣:影响经济性、安全性。
(二)压力容器事故
4、典型压力容器事故及预防(爆炸、泄露)
(1)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及危害:爆炸分为物理及化学爆炸
危害:冲击波及其破坏作用、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介质伤害(有毒介质的毒害和高温蒸气的烫伤)、④二次爆炸及燃烧危害、⑤压力容器快开门事故危害。
(2)压力容器泄漏的事故及危害:有毒介质伤害、爆炸及燃烧危害、高温灼烫伤。
(3)预防(焊接):从设计、制造、修理、安装、改造、使用、检验上加强安全管理。
(三)起重机械事故
1.起重机械事故特点:司索工被伤害的比例最高重物坠落是各种起重机共同的易发事故汽车起重机易发生倾翻事故塔式起重机易发生倒塔折臂事故室外轨道起重机在风载作用下易发生脱轨翻倒事故大型起重机易发生安装事故等。
4、典型起重机械事故及预防
(1)重物失落事故(物品):包括脱绳事故、脱钩事故、断绳事故、吊钩断裂事故。
(2)挤伤事故:多发生在吊装作业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上。
(3)坠落事故(人员、工具、2米):含维修工具零部件坠落砸伤事故。
(4)触电事故:室内、室外。
(5)机体毁坏事故:包括断臂事故(悬臂起重机)、顷翻事故(自行式起重机)、机体摔伤事故(室外作业)、相互撞毁事故(同一跨中)。
“十不吊”原则,即:1)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2)物体质量不清或超负荷不吊3)斜拉物体不吊4)重物上站人或有浮置物不吊5)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及指挥信号不吊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7)工件捆绑、吊拄不牢不吊8)重物棱角处与吊绳之间未加衬垫不吊:9)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10)钢(铁)水装得过满不吊。
(四)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
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发生原因
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不良驾驶员安全技术素质不高场(厂)内作业环境复杂(道路条件差、视线不良、恶劣的气候条件)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非驾驶员、设施缺陷)。
4、典型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及预防
按伤害程度分:有车损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典型场(厂)内机动车辆事故:超速造成事故、无证驾驶造成事故、违章载人造成事故、违章作业造成事故、设备故障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