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的作用
1:减少磨损。 2:防止跳线。3:省力(弩片是钢的,拉起来有点重)。4可以延长打击行程 ,弩箭道可以做的长点。 有人会说箭道决定了打击行程,试想一下如果弩片那么短不用滑轮,弦该用多长呢,然后能拉多长呢,能挂到原来的位置上吗?我想不太可能,如果能挂到,会出现几个问题,要么拉断,要么不能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跟弹簧一个道理,有个极限,除非弩弦是松松垮垮的,那样即使能拉到位也没力量,弹簧钢弩片的材料决定了用不用滑轮。首先,加滑轮肯定不是为了省力。为什么这么说呢?打个比方,假如把弩片的滑轮(实际上是动滑轮)的受力方向简化为垂直于弩片(当然实际情况可能不是这样),那么弩片的弹力为100公斤,而人只能拉动50公斤,则需要加一个动滑轮来分力。但如果因为人只能拉动50公斤来加一个滑轮而用100公斤的弩片,显然是得不偿失的,那不如做一个50公斤的弩片算了。机械行业的人都知道,在材料一定的情况下,决定弩片(如果是弹簧钢)的弹性大小(即拉力)有三个因素:1,力臂;2,弩片厚度;3,弩片宽度。改变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都可以改变弩片弹力大小的。所以如果为了省力而加滑轮,不如直接降低弩片弹力了。那么加滑轮为了什么呢?为了在拉力一定的情况下,延长打击行程。先说说影响弩对目标伤害效果的因素:箭速、箭的动能和箭造成的创口。影响箭速和箭的动能,一个是作用在箭上的力有多大小(假设这个力是均匀的,当然实际上是变化的),一个是这个作用力对箭作用了多长时间(或者说所谓的打击行程)。那么如果在这个作用力已经一定的情况下,打击行程越长,箭速越快了。而动滑轮恰好有这个功能,可以延长打击行程。如果假设理想情况下,受力方向垂直于弩片,那么动滑轮(弩片末端)移动了距离L,那么拉力点(即绳子头,弩弦中间点)就移动了2倍距离2xL.(当然实际情况受力方向比这复杂,这只是个简单明了的说明)。就是说,拉力如果受到最大限制,拉力一定值的情况下,动滑轮组越多,就越可以延长作用力的作用距离(即打击行程)。当然以上因素都是互相制约的,动滑轮组多了就会造成耗能也多,如果弦绳是钢丝绳那么动滑轮和定滑轮因它产生的耗能肯定不容忽视。
1、滑轮是一个减速装置,能够让运动员在拉弩弦时用很小的力就可以上弦。
2、现代弩的主题上有箭槽,前部有稳定毛,把箭插进去就固定住了。
3、弩箭是一种基于弓来改进的蓄力装置,通过让弩臂变形来积蓄力量,通过扳机来释放力量,力会通过弦传递到弩箭上,弩箭再以高速飞出完成射击。
扩展资料弩箭注意事项:
1、 除非确定跟目标之间没有任何其他人或动物阻挡,否则不要开瞄准,因为一旦箭离弦是不可能拉回来的。
2、在射箭前应检查每一支箭的箭杆和箭尾,受损的箭杆和箭尾都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3、 不要让臂长超过人拉弩,过度拉弓弦可能会拉坏副弓弦。判断一个人的臂长的最简单的办法是看他的身高,通常身高一样的话臂展也差不多。
洛阳铲又名探铲,一种考古学工具,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常见的洛阳铲呈半圆筒形,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后,可打入地下十几米,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洛阳铲的制作工序有20多道,最关键的是成型时打造弧度,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这种铲子只有洛阳几家手工艺作坊生产,而且至今只能手工制造。目前,洛阳铲已不再是考古界的专有工具,在建筑、公路、铁路、矿山等领域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地基灌桩和地质勘探等方面,洛阳铲已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洛阳铲的主要用途是可以将地下的土层没有改变的提出样本,从土色上看出老土、活土、土层年代以及结构来判断地下情况,在考古发掘时,很大因素靠的是个人经验,也有传说老洛阳铲可以用嘴尝出土壤情况里判断地下的墓葬分布。由于破坏小,对环境没有什么要求,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勘测效果要好于一些电气化的勘查设备。
机关
机关术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军事乃至一切需要之处,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运用机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并达到神奇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世界的贡献。而这一贡献,源自于他们对自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机关术才如此深奥玄妙。《中华遗产》2009年第4期特别策划《机关大法》将带大家一起揭开机关大法的神秘面纱。
法自术起,机由心生。在各种机械装置里,机关堪称最要害的部分,它微小而隐秘,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控制着整体的运动趋势,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至高体现。今天,当我们用理性的眼光来打量古人生活中充满奇思妙想的机关之术时,已不仅在寻找机关本身,还会发现机关背后古人的心思。《机关奇术:心动,机动》将带您走进古代机关之洋洋大关,一探其妙。
厚葬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历代王侯将相不惜耗费人力、财力,营建陵寝地宫。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盗墓贼侵扰,古人们在墓穴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防卫机关,试图阻止盗墓者的进入。当掘墓人悄然闯进地宫,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价值连城的宝藏,还是防不胜防的陷阱?《古墓机关:宝藏还是陷阱》将细说古墓机关。
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二十几种简单机械中,大部分用于军事,最典型的体现是城池防御。这种防御精神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金城汤池:不战而胜》与大家从“术”的角度,梳理中国历史上的“守城”技术、理念和经验,重新认识这些繁杂的机关、精妙的设计、丰富的战术。
以下文字节选自《古墓机关:宝藏还是陷阱》一文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在墓穴中设置一些主动防卫的设施,既起到射杀盗墓者的目的,又能杀一儆百,吓唬有盗墓企图的人。
弩出现于春秋时期,能控制射击的弩机已是比较灵巧的机械装置。弩同弓的发射原理是相同的,但比弓箭射得远,杀伤力强,并克服了拉弓时体力受限制而不能持久的弱点。
弓弩的实战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徐市带数千童男童女去东海求“不老药”时,因在蓬莱遇到了大鲛鲁鱼,便请嬴政派神箭手与他同往,嬴政“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弓弩的杀伤力强大,自然嬴政在营造自己的陵墓时不会不使用这种装置,以射杀企图进入墓道的人。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传诣七十余万人,穿三皋,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秦始皇陵内安装的弓弩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现在尚无确切的定论。但就秦俑坑出土的弓弩来看,其弓干和弩臂都较长,材质可能是南山之“柘”(山桑),当是性能良好的劲弩。据学者们估计,这种弓弩的射程当大于800米,张力当超过700斤。如此劲弩,单靠人的臂力拉开恐怕是困难的,只有采用“蹶张”才能奏效,即用脚踩踏机括而发射。如果把装有箭矢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通过机发使之丛射或者连发,就可以达到无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这种“机弩矢”实际上就是“暗弩”。因为秦始皇陵藏有大量奇珍异宝,为了防盗,就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武器,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墓穴,就会碰上连接弩弓扳机的绊索,进而遭到猛烈的射击。这一做法,被以后汉唐陵墓所继承,并发展到在棺椁内安装轮机,以射杀盗墓者。所谓轮机,就是在棺椁内壁安装数个像现代滑轮一样的工具,滑轮一边置弓弩毒箭,绳索通过滑轮连接弓弩与棺椁盖板。一旦盗墓贼进入地下宫殿揭椁开棺,绳索将通过轮机引发弓弩数箭齐发,射杀染指棺椁者。
当然,若盗墓者晓得内情,只要小心谨慎,想法“断其机”,便万事皆休,任意盗掘,大发横财了。晚清学者俞樾在其所著的《茶香室四钞》中引用元人吾衍在《闲居录》中所写的一个故事就再现了这一情景:“陈州古墓,俗云高柴墓,为冯马儿所发。初得石刻,曰‘冯马儿破’,遂发之不疑。毒烟飞箭,皆随轮机而出,因断其机,得金铸禽鸟及玉甲片若龙鳞状,其他异物不可数记。”
鉴于弩弓发射有它的局限性,历代的墓主们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系列连环翻板、铁索吊石等反盗墓暗器。
连环翻板,即在墓道中设置的陷坑,坑下分布长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翻转,人必掉入坑内的刀锥之上,锋利的尖刀利刃将穿透盗墓者的胸膛及五脏六腑,活着爬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所谓连环翻板,即在墓道中挖掘深约3米以上的陷坑,长短与宽度视墓道具体情形而定,坑下分布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下陷,人必掉到坑内的刀锥之上。
与连环翻板功能类似的,是铁索吊石。主要是在墓道顶和墙壁隐蔽处固定若干金属滑轮,利用滑轮将巨石吊起,悬于顶端。墓道地下铺木质跷板,索链由石板而下,通过滑轮以隐蔽的方式连接跷板,中间有挂钩和脱钩相接,遇外力压迫可自动脱落。跷板呈条状,长宽根据墓道具体情况而定。吊起之石可在墓道顶部悬挂三层,各层互不相依,索链通过石上孔洞收缩进出。
一切完毕后,施以伪装,外人不知其诈。若有盗墓者进得门来,踏中跷板条,外力作用迫使绷紧的索链某处挂钩脱落,如同打井的轱辘突然放松,悬空的巨石疾速落下,将躲闪不及的盗墓者拍成肉饼。因跷板呈细窄的长条状,只有被踏后才能导致悬石落地,而相邻的其他跷板则安然无恙,仍静静地伏在原处等待下一伙盗墓者的进入。一旦盗贼的脚步踏上,与之相连的悬石相继落下,再次对胆大妄为者给予致命一击。如此往复,直至三层悬石尽坠于地,杀伤数人为止。
民国年间,山东青州一带农民在垦田时,于云门山发现一大冢,墓道之中就发现了带轴的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布利刃。当时坑中积水甚多,待把水抽干,发现有两个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毙于利刃之中,身边有铁锹、锤子、绳索等工具,显然是盗墓者所携。但此墓还是遭到盗掘,墓室内器物所剩无几。清理人员发现,在连环翻板之下有两架木梯相接,木梯已经腐朽,但仍能看出形状,这无疑是后来的盗墓者想出的破解之法。只要将木梯放入墓道,盗墓者沿梯而入,则如履平地,一切翻板与陷坑、利刃都枉费心机、无济于事了。由此看来,盗墓者与反盗墓者的智慧较量,着实令人惊叹。
如果不安装滑轮,你施加的力会,也就是你提供的能量会有一部分因为摩擦力转化成热~相应转化的弹性势能就少了!相应设出的箭的动能小,威力弱!
当然!也是为了省里!与弦的寿命!
弓弩弦已断弓弩片已完全松开:把弓弩托顶在肚子上两手抓住弓弩片尾部向上拉,一拉起来这时弦就够长了,坚持十到十五秒,把那个滑轮装上。
那个东西属于消耗品的,就如弹弓上的皮筋一样,过一段时间肯定是要更换的!具体的要看你的什么型号的,不要乱用的!不然对弩也不好的!
1、弩线先从滑道穿过去穿到弩线正中间
2、怒片两头都是从第一个轮子穿一圈再把弩线两头穿过滑道下面的两头轮子
3、一定要把弩头螺丝松到最低,但是别松下来这样好穿穿好后直接紧弩头螺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