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装配输送线线哪些地方需要电机和传感器,跪求大神指导
简述发动机装配与输送线工艺规程的优化
发动机生产线工艺规程的优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生产企业应尽可能地将零部件在线外分装成输送线总成,缩短装配线装配时间节拍,提高效率。
目前,随着国家对汽车行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国内汽车销售出现井喷现象,国内大多数发动机主机厂都在对发动机装配线进行更新改造,提升产品等级,多则投资上亿采用奢侈豪华型,少则投资上千万采用简单输送线型。但无论哪种类型的生产线,都必须以生产效率和是否满足质量要求为最终考核依据。
下面就一条单班年产5万台发动机的装配线改造为例,对工艺规程、时间节拍和控制设备等方面的优化和改进进行详细介绍。
发动机装配线
1、改造及优化前的状况
(1)工艺方面:该装配线平面为环行布置,总长80M,共设置工位28个,每个工位间距1M,共设置关键工位5个,对配合间隙、力矩进行在线控制,线体旁边设置大小不一的固定料架20多个。其中,曲轴箱、飞轮和变速器等工位上线装配采用500KG单臂吊人工吊装,时间节拍难以保证。
(2)时间节拍:由于前期未对整个生产线及外涉接口进行通盘考虑,在时间节拍上未达到均衡生产,库存积压较多,周转时间慢,从而导致制作了大量的成品盛具车、转运托盘,耗时加班等以应对生产。
(3)控制设备:在过程中对关键工位质量参数的控制上,多采用比较原始的扳手人工控制及最后的热试检查。比如:缸盖螺栓力矩用力矩扳手人工控制、轴向间隙采用百分表或者塞尺等,对一般工位力矩控制采用气动风枪预紧,再由人工用力矩扳手控制,造成力矩一致性较差,间节拍难以控制对压装零部件多采用手动压装,这就造成产品合格率不高、返工量大,增加制造成本。
(4)总成分装:一条缸盖及活塞、连杆总成分装线进行分装,其余零部件在流水线上完成装配。
总之,在未对其进行改造前,发动机总装线分装零部件较少,有两条分装线及工作台,其余零部件
在总装线上装配完成,生产效率低下,质量控制难度加大。最大的缺陷是未设置返修段和返修工位。
2
、装配线改造及优化
在考虑发动机装配线改造时,首先应考虑装配线的工位设置和平面布置,平面布置时主装配线、分
装线及工位器具布置是否合理并保证物流畅通,作环型水平布置,保证装配线便于维修。装配线必须设
置返修段和返修工位,另外还要进行模块化设计,并且在工艺设计时保证各工位之间的工时平衡
应有
分装工位工件与主线发动机的对应关系及通畅的信息传递
装配线及其设备中的运动单元
(
如上升、
下降、
移动和迥转等
)
运行平稳可靠
装配线手动操作工位都必须设有托盘防退装置,
以确保作业的方便性
托盘
放行采用脚踏开关来实现
装配线手动操作工位必须设有求救开关及工位离线开关
当托盘退出装配线
时,返修通道要有返修指示信号灯,提示相关人员来处理。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对原装配线进行了颠覆
性的改造,在工艺平面布置、控制设备及物流等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规划及改造。
(1)
发动机装配线结构形式的改造
装配线采用可互换的标准段构成,工位平均间距设置为
2M(
可根据不同的型式进行增减
)
,装配线
输送速度约在
10
~
20M/MIN
。装配线托盘以现有具体的主力机型为主,再兼顾今后拓展机型发动机。
在不需对托盘做较大调整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托盘支撑点就能满足装配要求
对托盘挡停器布置及控制
要求在自动设备工位的挡停器具有互锁功能,防止误操作损坏设备
输送线及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发生故
障时,配置了手工操作的功能,装配线手动工位工件对辊道累计定位精度要求控制在
±
3MM
范围内,需
要二次定位的半自动工位及自动工位工件对设备的定位精度要求控制在
±
0.2MM
范围内。输送线电控柜
管线走向要方便维修,管线布置应整齐、牢固和无颤动,输送线的驱动电机采用联挂方式,由一根总线
至控制柜,在托盘上安装
ID
卡,通过读写头对重要及关键数据进行数据的采集、交换。
(2)
工艺改造
装配线设置为环行布置,总长
160M
,共设置工位
78
个,其中
10
余个关键工位,关键工位质量参
数全部采用专用设备控制,比如拧紧机、气门间隙测量机和静扭矩测量等。
线体旁设置活动盛件车,取代先前的固定料架,方便了物流发料,拓宽了物流通道,对装配线的作
业指导书按员工的操作习惯变更为手顺书,对每一步作业时间节拍进行了规定
在线体旁设置了活塞连
杆分装线、机油泵、进排气歧管和缸盖罩等工作台
10
余个,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
8
个,基本达到了在
总装配线上不装配单个零部件,提高了生产效率
对缸体、变速器和飞轮等较重的零部件采用机械手抓
举或者平衡吊上线,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
对原缸盖分装线的改造则采用总线控制结构的非同步柔性输
送线,直线布置,装配线由可互换的标准段构成,分装线上的工具设置在线体旁布置,操作安全方便,
托盘设计不带回转台,缸盖分装夹具对缸盖的定位精度控制在
±
0.3MM
范围内。
(3)
信息传递系统的改造
信息传递系统的改造,
涵盖了主机厂的几大工艺车间:
从车身进入焊接车间到整车装配下线的每一
个节点的时间节拍,都可在信息传递系统上查阅,以便发动机装配车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业计划,降
低库存实现直供。根据以上情况,发动机装配线改进了时间节拍信息的取样点,由以前取样点选择在车
身进入焊接车间开始,
经过涂装,
再到总装车间发动机上线工位为止所耗费的总时间来设置发动机装配
线的时间节拍,改为将取样点信息选择在车身进入涂装车间上线处,经涂装区、返工区,再到汽车总装
线发动机工位所需要的总时间节拍,
与发动机装配线完成装配经测试合格的时间节拍一致,
可实现发动
机直供,降低库存。时间节拍的平衡是指工位与工位之间或控制设备之间消耗时间尽量一致并控制在
10%
~
20%
范围内,这样每个工位在节拍
(
即相邻两产品通过装配线尾端的间隔时间
)
内都处于繁忙状态,
完成最大的工作量,从而使各工位的闲置时间最少。
时间节拍
1
、零部件清洗时间
T1
。发动机上有几百个零部件,按装配要求及重要程度在装配现场清洗的零部
件有十几种,其时间应涵盖将清洗零部件转运至存区时间,其余的零部件要求供应商保证清洁度,直接
装配使用。因此,
T1=
零部件清洗时间
+
零部件转运时间。
2
、发动机装配时间
T2
。
T2=
工位装配时间
×
工位数
+
特殊情况停线时间。
依据力的反作用性,通过外部对其测力点施加扭矩,带动仪器内部已经施加了一定负荷的杠杆机构,传动机械齿轮使表盘上的指针在外部施加的力的作用下进行有规律的转动,从而显示出现有的扭矩值 2. 扭力批(也称扭力起子):根据力的特性,采用负向施加力的动作,当外部施加的扭力达到一个已经设置好的数值且等于内部设定力值时,内部跳档机构动作,并且能听到啼嗒的声响时,表示已达到预设值. 3. 扭力扳手(也称扭力扳子) 原理与扭力批近似.采用杠杆原理与跳档机构并用,当外部施加的扭矩大于内部设定的力值时, 内部跳档机构动作且卸力, 表示已经达到预设的力值, 同时可以听到由跳档产生的声响. 扭力扳手的工作原理 扭矩扳手扭力扳手发出卡塔声音的原理很简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去理解 1、扭矩扳手在发出“卡塔”声后是提示已达到你要求的扭矩值了2、扭矩扳手所发出的“卡塔”是由本身内部的扭矩释放结构产生的其结构分为压力弹簧、扭矩释放关节、扭矩顶杆三结构所组成.
3、首先在扭矩扳手上设定所需扭矩值由弹簧套在顶杆上向扭矩释放关节施压锁定扭矩扳手开始拧紧螺栓。当螺栓达到扭矩值当使用扭力大于弹簧的压力后会产生瞬间脱节的效应。在产生脱节效应的瞬间发出关节敲击扳手金属外壳所发出的“卡塔”声。由此来确认达到扭矩值的提醒作用(其实就象我们手臂关节成15度弯曲放在铁管里瞬间申直后会碰到钢管的原理一样。 以上所说是最常用的手动扭力扳手除此之外还有电动扭力扳手、风动扭力扳手等。 预置式扭力扳手使用注意事项 扭力扳手是一种精密控制螺栓和螺母锁紧力矩的专用工具,应按照下列要求正确使用: 不能使用预置式扭力扳手去拆卸螺栓或螺母。 严禁在扭力扳手尾端加接套管延长力臂以防损坏扭力扳手。 根据需要调节所需的扭矩并确认调节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才可使用。 使用扭力扳手时应平衡缓慢地加载切不可猛拉猛压以免造成过载导致输出扭矩失准。在达到预置扭矩后应停止加载。预置式扭力扳手使用完毕应将其调至最小扭矩使测力弹簧充分放松以延长其寿命。应避免水分侵入预置式扭力扳手以防零件锈蚀。
忘记告诉你了,公斤扳手也叫扭力扳手,只不过过去老个人特别是修理发动机的,都习惯教公斤扳手,确实我也习惯叫公斤扳手。
力矩扳手既可初紧又可终紧,它的使用是先调节扭矩,再紧固螺栓。作用是当螺钉和螺栓的紧密度至关重要的情况下,使用扭矩扳手可以允许操作员施加特定扭矩值。定扭矩电动扳手的特点: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扭矩可调。
力矩扳手又叫扭矩扳手、扭矩可调扳手,是扳手的一种。按动力源可分为:电动力矩扳手、气动力矩扳手、液压力矩扳手及手动力矩扳手;手动力矩扳手可分为:预置式、定值式、表盘式、数显式、打滑式、折弯式、以及公斤扳手。
扩展资料:
选购参数参考:
1、手柄人体工程学优化设计,握持舒适,大大降低高强度操作时产生的疲劳感。
2、双刻度尺,可精确设定扭矩值。
3、达到设定扭矩值时,发出清晰的咔塔声,并且在手柄上可感觉到轻微震动。
4、锁定环靠近虎口处,可避免误操作改变设定扭矩值。
5、扳手长度:167—1680MM。
6、驱动方尺寸有1/4、3/8/、1/2、3/4、1英寸等。
7、最小刻度间隔0.01—200。
8、应用力矩应在扳手的扭力范围20%至90%之内。
9、按扭力要求锁紧螺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力矩扳手
力矩扳手最主要特征就是:可以设定扭矩,并且扭矩可调。
力矩扳手就是紧固螺栓的,一般对于高强螺栓的紧固都要先初紧再终紧,而且每步都需要有严格的扭矩要求。大六角高强螺栓的初紧和终紧都必须使用定扭矩扳手。
对于汽车底盘螺栓、固定轮毂的螺栓,机油堵等,都必须严格按照大众的数据,使用力矩扳手,否则会由于工人力量不一致,造成螺栓溢扣或是紧固不到位,给你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大致的工作原理:可以让拧紧螺钉、螺母时所施加的力量可视化、恒定量化。比如预置式扭力扳手,可以事先设定好拧紧所需的扭力值,到达扭力时,扳手可以示警提示。
手动扭力扳手分为:预置式、定值式、表盘式、数显式、打滑式、折弯式等等等等。
气动的、电动的、液压的更加复杂,根据工艺的要求,扭力精度的要求、扭矩的大小等,价格也有高低。便宜的几百、贵的几十个W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