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链条4分,5分,6分,1寸,1.2寸,1.5寸等型号,具体是怎么来确认的
分是链条的节距,4分是08a/b,5分是10a,6分是12a,1寸是16a,1.2寸是20a,一英寸是2.54cm,通过换算来的标准型号。
链条是英国人发明的,所以早期节距(两销轴间的中心距离)的换算,就按照英制的计算方式。
所谓的4分链条,节距就是4/8英_,换算成公制就是25.4mm的1/2,也等於12.7mm;5分=5/8 6分=6/8英_ 以此类推。
英制一英寸分为八等份,1.2_=1又 2/8英_=31.75MM ,请勿直接 25.4*1.2,这样得出结果为30.48MM(没有这样的链条节距);另外一种ANSI称呼 4分又称为40 一_则为80 。1又2/8英_则为 100。
扩展资料:
算法是25.4÷8×1得数为3.175就是一分链条。
25.4÷8×2=度6.35=2分链条
25.4÷8×问3=9.525=3分链条
25.4÷8×4=12.7=4分链条
25.4÷8×5=15.875=5分链条
25.4÷8×6=19.05=6分链条
25.4÷8×8=25.4=8分也就是一寸链条
25.4÷8×10=31.75=一寸二链条
25.4÷8×12=38.1=一寸半链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链条
没有一寸链条的具体节距。
节距一般指链条节距,即链条滚子之间的中心距离。也可用来指齿轮节距和螺纹节距等。表示两个相邻螺纹轮廓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原链轮链窝的形状是锻造直接成型,这样做尺寸误差大,表面粗糙,也降低了耐磨性。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且其加工费用的降低,建议锻造后留少许余量,由数铣完成精加工,以提高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从而达到提高耐磨性的目的。
扩展资料:
一、分类
1、链条节距
链条的节距是指链条在百分之一最低破断载荷的张紧状态下,消除滚子与套筒间的间隙后,测得的相邻两滚子同侧母线之间的距离,以P(mm)表示。节距是链条的基本参数,也是链传动的重要参数。实用上通常以相邻两销轴的中心距来表示链条节距。
2、齿轮节距
对于齿轮,节距也叫“周节”、“齿距”。指齿轮的相邻两齿同名(同为左边或右边)齿廓沿节圆周的弧线距离,它是齿轮设计时所根据的主要参数之一。
3、螺纹节距
螺纹节距,螺纹旋转1周,螺纹线在轴向上推进的距离,以螺纹节距计量的倍数,称为顺向螺槽数,或称为螺纹头数。单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螺纹节距;双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两倍螺纹节距;三头螺纹的螺杆,螺距等于三倍螺纹节距。
二、链轮保养
1、链轮的松紧度要适宜,太紧了会增加功率消耗,轴承容易磨损;太松了链轮容易跳动和脱链。链轮的松紧程度为:从链轮的中部提起或压下,约为两链轮中心距的2%-3%。
2、链轮装在轴上应没有摆动和歪斜。在同一传动组件中两个链轮的端面应位于同一平面内,链轮中心距在0.5米以下时,可以偏差1毫米;链轮中心距在0.5米以上的时候,可以偏差2毫米。但不可以有摩擦链轮齿侧面现象,如果两轮偏移过大容易产生脱链和加速磨损。在更换链轮时必须注意检查和调整偏移量。
3、链轮磨损严重后,应同时更换新链轮和新链轮,以保证良好的啮合。不能只单独更换新链轮或新链轮。否则会造成啮合不好加速新链轮或新链轮的磨损。链轮齿面磨损到一定程度后应及时翻面使用(指可调面使用的链轮),以延长使用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链轮
4分链条,节距就是4/8英吋,换算成公制就是25.4mm 的1/2,也等於12.7mm;
25.4÷8×8=25.4=8分也就是一寸链条
25.4÷8×10=31.75=一寸二链条
25.4÷8×12=38.1=一寸半链条 等等
一寸指的是链轮的节距为一英寸即是25.4mm。
一、链轮节距规则尺寸
1、寸半链轮的节距为38.10;
2、寸二链轮的节距为31.75;
3、一寸链轮的节距为25.4;
4、六分链轮的节距为19.05;
5、五分链轮的节距为15.875;
6、四分链轮的节距为12.7;
7、三分链轮的节距为9.525;
8、二分链轮的节距为6.350。
二、链轮简介
1、链轮是带嵌齿式扣链齿的轮子,用以与节链环或缆索上节距准确的块体相啮合 [chain wheel]∶一种实心或带辐条的齿轮,与(滚子)链啮合以传递运动。
2、链轮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机械、食品加工、仪表仪器、石油等行业的机械传动等。
以上回答请作参考,谢谢!
传动链分为A系,和B系。A系列是符合美国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B系列是符合欧洲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两种链的区别不大。
传动链条的规格参数如下表所示
扩展资料
现代的链式传动装置,把一台机器所存的连接部位形成紧凑的整体,它是提高机械性能的关键部件。
传动链条在我国早在公元二世纪就已出现了。当时东汉毕岚创造的翻车就已经成功地运用了链轮传动原理。这种方形板叶链式水车可算是原始的链式传动装置。
到了公元十世纪的北宋时代,张思训受到当时遍及乡村龙骨水车上齿轮链原理的启发,将这一重要发明用于他制造的天文钟上。按结构可分为滚子链、齿形链等类型,其中滚子链应用最广。
传动链分为A系,和B系。A系列是符合美国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B系列是符合欧洲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两种链的区别不大。
传动链条的规格参数如下表所示
扩展资料:
按结构可分为滚子链、齿形链等类型,其中滚子链应用最广。滚子链的结构如图所示,是由内链板1、外链板2、销轴3、套筒4和滚子5所组成.其中内链板与套筒、外链板和销轴之间分别用过盈配合固连,称为内、外链节;滚子与套筒、套筒与销轴之问是间隙配合。
当内、外链板相对挠曲时,套筒可绕销轴自由转动。滚子是活套在套筒上的,工作时,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可减轻轮齿的磨损。链的主要磨损发生在销轴和套筒的接触面上,因此,在内、外链板间应留有少许的间隙,以便润滑油渗入摩擦面间。
链板一般制成“8”字形,以使它的各个横截而具有接近相等的抗拉强度,亦减少了链的质量和运动时的惯性力。
滚子链已经标准化,我国链条标准GB 1.243.1-83将它分为A、B两系列,常用的是A系列,其主要参数见下表,表中链号和相应的国际链号一致,其节距值就是链号数乘以25.4/16mm。
滚子链的基本参数有节距p、滚子外径d1等,其中节距p是滚子链的主要参数。节距越大,链条各零件的尺寸越大,所能传递的功率也越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动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