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链条 > 正文

小区总有人回收旧鞋子,这些东西回收后有什么用

忧伤的水壶
纯真的花瓣
2023-03-02 02:10:35

小区总有人回收旧鞋子,这些东西回收后有什么用?

最佳答案
聪慧的戒指
痴情的流沙
2025-07-09 02:59:52

有一个新兴行业非常火热,那就是旧衣服旧鞋子回收,目前从事旧衣物回收的企业很多,从业人员也比前几年增加了好几倍。在大家认识当中,旧鞋子、旧衣服一般都是当做垃圾扔掉了,根本不值什么钱,那为什么现在会有很多人回收旧鞋旧衣服呢?回收之后又拿到哪里去?他们靠什么来盈利呢?大家不要觉得旧鞋子自己不穿了就不值钱,实际上二手鞋子和二手衣服市场非常庞大,而且会经营的人,赚的钱可不少。

我国人口非常众多,每年产生的废旧衣服也非常多,之前曾经有一些机构做过调查,我国平均每一位居民每一年产生的旧衣服大概是4件左右,相当于全国每年产生的旧衣服大概是48亿件,再加上鞋子之后那就更多了。这么多旧衣服直接扔了很可惜,不仅有可能影响环境,还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但是这几年有一些人却发现了二手衣服和二手鞋子的商机,然后通过回收二手鞋子和二手衣服发家致富。那这些人回收旧鞋子旧衣服会卖到哪地方去?他们靠什么来盈利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些旧衣物会卖到哪个地方去。

第一、翻新售卖。

现在很多旧衣服其实并不是破烂,而是很多人过季了之后就不想穿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城市的居民来说,很多人的衣服其实都非常好,跟新的没有多大的区别。这时候一些旧衣服旧鞋子回收公司就会将旧衣服进行分拣,按照冬秋装、夏装进行分拣。分拣之后,对那些质量比较好的衣服,他们就会单独拿出来进行清洗消毒,然后拿到市场去售卖。目前大家在一些地摊上买的衣服或者是在农村集市买的衣服有一部分很有可能就是这些旧衣服翻新过来的。

第二、加工成原材料售卖。

这些旧衣物、旧鞋子会经过多轮分拣,第一轮分拣把好的衣服当做二手货卖掉。但对一些破烂的衣物,有些厂家会再进行二次分拣,按照棉分一类,聚酯纤维分一类,羽绒分一类,然后将不同材料的衣服加工成不同的产品。

比如制作成再生纱线,再生棉,拖把布条,塑料颗粒等等,然后再卖给一些厂家,从中赚取差价。像普通的鞋子就可以分为很多种材料,有皮革的,有塑胶的,有橡胶的,有布料的,这不同部位的材料分解之后,可以单独当做原材料卖出去。另外对一些羽绒服,有些厂家会把里面的羽绒单独拿出来,再卖给一些服装厂,大家在网上所买的一些羽绒服,里面的羽绒很有可能就是一些二手羽绒服加工而成的。

第三、出口到非洲国家。

其实通过回收旧衣服加工成材料卖出去的利润相对比较小,甚至有一些厂家会处于亏损的状态,目前二手旧衣服旧鞋子真正的盈利方式其实是出口到非洲市场。目前我国二手衣物出口到非洲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链条,从回收、到分拣、到加工、到出口非洲市场,到销售都有相应的企业提供服务。

而且很多人通过将二手衣物出口到非洲都赚了很大的钱,有个别人甚至一天就可以赚10万块钱以上,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我国出口的二手衣服在非洲之所以非常有市场,是因为非洲目前的生活水平比较低,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新衣服,而中国出口到非洲的衣服价格比较低廉,再加上款式多样,所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我们再来看一下二手衣物回收市场利润如何?

二手衣物的回收利润非常惊人,很多人回收衣物都是按件收或者按斤收,比如夏天的衣服一件一块钱,秋天以及冬天的衣服按斤收购,每斤大概3~5毛钱,鞋子按双收购,每双1元到5元不等。折算下来这些二手衣物每吨的价格也就1000来块钱,甚至更低,但将这些衣物分拣之后再当做原材料售卖,价格就可以翻不少。

如果收上来的衣物质量比较好,售卖到非洲利润更可观,比如目前有些商家收购上来的夏装,一件成本大概一块钱,但是卖到非洲一件就可以卖到五六块钱,好的甚至可以卖到十几二十块钱;另外旧鞋子收购成本也很低,也就几块钱,但是卖到非洲至少可以卖到5块钱以上,好的甚至可以卖到几十块钱,相当于利润翻了好几倍甚至10倍以上。正因为利润非常可观,所以过去几年很多人都依靠贩卖二手衣物到非洲发了大财。

不过有钱的地方就有竞争,在很多人看到将旧衣服出口到非洲利润很可观之后,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这个市场当中,所以这个市场的利润空间也大幅缩水,如果不懂门道的甚至有可能出现亏损。一方面是目前国内从事二手衣物回收的企业越来越多,对应的收购成本也会相应地增加;另一方面目前欧美一些国家也会将部分二手衣物出口到非洲,而且相比于中国出口的衣物而言,欧美衣服比较宽大,更适合欧非洲人的体型,所以更有优势。

这时候中国商家售卖的二手衣服只能不断降价来维持竞争优势。所以从整体来说,目前真正通过二手衣服赚大钱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真正有机会赚到钱的基本上都是那些有渠道、有客户资源的头部商家。对于一些个体户以及加盟商,大多数人都不怎么赚钱,甚至会出现亏损。

比如现在有一些二手衣物回收厂通过加盟的方式召集很多加盟商,想要加盟,你得需要交几千块钱甚至上万块钱的加盟费,在加盟的时候,他们口口声声给你各种承诺,比如价格高、保底收入、承担分拣费、运输费等等。但真正等这些小商家交钱加盟之后,他们可能就会变卦了,比如加盟商要自行承担分拣费、运输费,而且收购的价格有可能不断被压缩,最终很多加盟商都以亏损告终。所以虽然二手衣物有市场、有利润空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玩得过来,如果大家没有资源、没有渠道,就不要随便接触这个市场。

最新回答
粗心的小鸽子
潇洒的泥猴桃
2025-07-09 02:59:52

一、从企业立场和银行立场理解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涉及金融机构(银行、保险、担保等)、核心企业(一个或多个)、成员企业(供应商、分销商、物流等),资金效率提高的好处在每个参与者都有体现。但理解这一融资模式的立场,对于银行和企业并不相同。

从企业一侧来看,供应链金融是顺应供应链管理而出现的,而前一个概念与上世纪末全球性外包活动密切相关。简而言之,越来越多的配套企业以外包商而非核心企业业务分部的形式出现,固然带来了效率和成本优势,但也导致融资节点相应增多,资金流在供应链内的运行复杂化。站在(核心)企业的角度,供应链金融的是一种系统财务管理方案,目的是简化供应链各个节点参差不齐的融资格局,避免出现意外的资金瓶颈。

从银行一侧来看,供应链不仅是资金流、产品链、信息链,还是一条信用链条,只不过节点之间的信用水平差异较大,并且会相互影响。核心企业不仅在供应链中处于强势,并且融资能力也无可替代,然而纵览这一由核心企业驱动的业务链条,核心企业的强大信用并未充分利用起来,首先外部输入资金集中在核心企业,不能对整个供应链形成最佳分配方案其次过多资金沉淀在核心企业,也降低了银行的博弈能力和资本收益。要改变这一现状,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供应链进行信用重估,将外部资金按需合理分配,对于维护供应链信用稳定效果更好。所以银行对供应链金融的解读,其实是优质信用(核心企业)的扩大化和再利用。

二、供应链金融产生的渊源

供应链金融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市场需求,它发端于20世纪的80年代,是由世界级企业巨头寻求成本最小化全球性业务外包衍生出供应链管理概念。全球性外包活动导致的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问题,以及部分节点资金流瓶颈带来的“木桶短板”效应,实际上部分抵消了分工带来的效率优势和接包企业劳动力“成本洼地”所带来的最终成本节约。由此,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始了对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发现过程,国际银行业也开展了相应的业务创新,以适应这一需求。供应链金融随之渐次浮出水面,成为一项令人瞩目的金融创新。

三、中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2001年下半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广州和佛山两家分行开始试点存活融资业务(全称为“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业务”),年底授信余额即达到20亿元人民币。利用特定化质押下的分次赎货模式,并配合银行承兑汇票的运用,结算和保证金存款合计超过了20亿元。之后,从试点到全系统推广,从自偿性贸易融资、“1+N”供应链融资,到系统提炼供应链金融服务,该行于2006年在国内银行业率先推出“供应链金融”品牌,之后,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各家商业银行,甚至包括四大国有银行都已涉足于此,许多银行也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从实践中来看,尽管各商业银行推出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基本类似,但各行从本行的实际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来推行供应链金融,并形成了各自的品牌。

四、供应链金融与传统信贷的区别

虽然都是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但供应链金融与传统信贷相比,不只是"个性化解决方案"的营销口号,而是在思路、实现模式和管理方法都不同。传统信贷的评估聚焦于单个企业节点,贷款质量基本上由企业经营情况决定。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关键在于链条的稳定性,对于供应链的评价不仅优先,而且更加复杂。譬如供应链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否"健康",这一超出经营数据之外的因素在供应链金融中至关重要。换句话说,单个节点的信用对供应链的贡献或破坏性,没有节点之间的业务联系重要,因为良好的交易模式加上严格的监控流程可以消化单个节点的信用波动。

在实现模式上,传统信贷评估的是企业综合信用,这一动态指标相对难以掌握,这也是资产支持型融资成为主流的原因。但供应链金融强调的是交易确定性和资金封闭性,要求资金与交易、运输、货物出售严格对应,对供应链信息流的掌控程度,决定了供应链金融方案的可行性。传统信贷依赖报表和货权,在供应链金融中还要加上动态信息,因为风险已经从单一节点沿着供应链上移。

与一对一的传统信贷相比,供应链金融还附加了核心企业这一变数,其配合意愿、对成员企业的约束力也是影响供应链质量的重要指标。换句话说,既然供应链金融集成了整个链条的信用,那么单一节点的风险也会因此更复杂。

从客户群体来看,传统信贷更注重资产价值,对于所在行业的特征没有严格要求。比较而言,供应链金融对行业运行模式的要求更苛刻。按照供应链的稳定性、产品市场需求的更新进度、核心企业的约束力度,以及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健康"程度大不相同,现阶段供应链金融的推广应该分阶段进行。

五、供应链金融的好处

“供应链金融”发展迅猛,原因在于其“既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能延伸银行的纵深服务”的双赢效果。

第一,企业融资新渠道

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理念和技术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不再可望而不可及。对于很多大型企业财务执行官而言,供应链金融作为融资的新渠道,不仅有助于弥补被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而且通过上下游企业引入融资便利,自己的流动资金需求水平持续下降。

第二,银行开源新通路

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一个切入和稳定高端客户的新渠道,通过面向供应链系统成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核心企业被“绑定”在提供服务的银行。

“通过供应链金融,银行不仅跟单一的企业打交道,还跟整个供应链打交道,掌握的`信息比较完整、及时,银行信贷风险也少得多。”在供应链金融这种服务及风险考量模式下,由于银行更关注整个供应链的贸易风险,对整体贸易往来的评估会将更多中小企业纳入到银行的服务范围。即便单个企业达不到银行的某些风险控制标准,但只要这个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稳定,银行就可以不只针对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风险评估,而是对这笔业务进行授信,并促成整个交易的实现。

第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供应链金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突出,借助“团购”式的开发模式和风险控制手段的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收益-成本比得以改善,并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

第四,供应链金融实现多流合一

供应链金融很好的实现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流合一。

六、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怎么做?

(一)传统风险防控

根据以上定义,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从表面上来看最起码是二方面的风险控制。一方面是金融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是物流方面的风险。

如何控制金融方面的风险,从央行到银监部门包括所有金融方面的机构和专家们都论证多年,也是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市场风险,一方面是内部管理风险。

如何控制物流方面的风险,同样从交通运输部主管部门以及各层次物流企业围绕ISO认证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关键也是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方面是运输工具的安全风险,一方面是仓库的安全风险。每年各方面主管部门都有安全生产月活动,这里也不再赘述。

金融与物流结合成为金融物流新业务的风险,不仅仅是金融与物流两方面风险的简单叠加,而且由于增加了融资方第三方,三方的法律关系更加复杂,风险大于原来的单方面的风险。从近十年来监管业务产生的风险案例就可以看出,不仅风险大,而且金额大,影响也非常大,往往影响到某个行业的发展。上海钢材融资风波就是一项典型的案例,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亿人民币。所有银行都被牵连,几乎所有的大型物流企业也都被牵连,数千家钢贸企业倒闭。其中的深刻原因已经在探讨,今后一定会有真相的剖析。简单说,就是金融与物流结合以后,双方对风险的控制都寄希望于对方,以至于缺乏相互监督,过分相信第三方导致了监管的失控。

金融物流业务深层次的风险原因实际上就是中国目前社会发展的根本弊病所在,一是政府部门的管理不作为和分裂割据,以至于动产登记迟迟不能统一,是造成重复质押的根本原因二是法制不健全,违法成本太低,以至于经营者纷纷相互模仿,造成滚雪球效应。所幸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纲领,今后就不会再出现那种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了。

(二)在线风险防控

在线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和各种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为了防范原来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风险而推出的一项新业务,其目的是通过线下线上结合,从资金和物流上都形成闭环,相互制约相互控制,从而避免原来相互推诿职责不明以至于监管失控的局面。

例如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物流供应商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的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就是指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针对某一类大宗商品(如有色金属、粮食、橡胶等),开发由生产企业、银行、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共同参与的供应链融资信息系统平台,制定供应链融资规则、流程和标准,在供应链内部形成完整闭环融资服务体系。

闭环融资服务体系是指参与融资的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必须将合同(包括订单)、资金结算、货物进出仓库的信息提供给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做到信息及时、准确、透明。平台对每笔贷款、购销合同、资金结算、货物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采取终止贷款、冻结账户、处置货物等措施。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作为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大型国有企业,利用其航运、港口、运输、仓储服务和监控能力,从进口港装船、租船、港口操作、内陆运输一直到对物流园管理进行全程监控,承担货物保管另外,中国外运长航集团将会采用最先进技术管理大宗商品物流园,提供高效的仓储保管、担保物监管、商品品质鉴定等公共服务,成为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的基础和保障。

缥缈的御姐
羞涩的日记本
2025-07-09 02:59:52
这个案例很好,是当前国内大中城市以区域配送、城市配送为主要业务物流企业的典型代表,值得分析与借鉴。

依据相关物流计划模型和物流发展战略模型,分十二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

1、服务的市场

华东地区快速流通民用消费品市场

2、服务的主要产品

以民用消费品为主,具体为:家用电器(冰箱、洗衣机、冰柜、电视机等)、酒类(白酒等)、方便食品(方便面、矿泉水等)和其它快速消费品(纸张类)等。

3、主要供应商

(1)科龙、小天鹅、伊莱克斯、上海夏普、LG、三洋等大型家电企业;

(2)五粮液、金六福等大型酒类生产企业;

(3)康师傅、统一等大型方便食品生产企业;

(4)金光纸业、维达纸业等大型纸业生产企业。

4、商业战略合作伙伴与最终客户

(1)商业合作伙伴:国美电器、永乐家电和华润万佳等连锁超市企业。

(2)最终客户:广大城乡家庭。

5、商业模式

仓储+配送

6、企业资源

场站:杭州市下沙300亩土地,杭州九堡镇600亩土地

仓储资源:下沙现有140000平方米现代化常温月台平面仓库房,九堡正在建设中的物流园区。

搬运设备:托盘、叉车、大型货柜车、平板车、小型箱式货车、手推三轮车和手推四轮车等。

人力资源:(未提供)

信息化水平:只有简单的单机订单管理系统,以手工处理单据为主。

7、主要作业流程

主要作业流程可以分成二块,具体为:

(1)仓储区作业流程

生产工厂整车货物→经过干线运输送达仓库→仓库区收货、编组、验货、分类、搬运入储货区库位→对分拣区进行取货补货。

(2)配送区作业流程

分拣、组货、检查与验货、包装、发货→配载与装车→送货→交付货物与单证签收。

8、货流量分析

货流量可以按不同方式进行分类,一是商品价值,二是商品吞吐量(吨位数),三是实物流量,以单位时间内的箱数、托盘数、整车数、集装箱数计量;不同的分类,存在不同的作用,从物流作业安排的角度,按实物流量计划最有利。具体分析如下:

(1)按商品价值分析

每天储存的商品量达2.5亿元,最近扩大仓储容量后,每天储存的商品量达10亿元,按每月流转3次计,每月物流量达30亿元;(本编者注:如果仓储运输费用按商品价值的10%计算,则该企业的月营业收入应该为30*10%=3000万元,年营业收入为3000*12=3.6亿元)。

(2)按商品吞吐量分析

(未提供)

(3)按商品实物流量分析

(很可惜,未具体提供)

9、库位安排与堆垛方式

(1)库位安排方法:一般有二种方式,随机库位安排和固定库位安排;由于富日货流量大、客户及货物品项多,可以采用二种方式的结合方法;即:对各供应商库存区采用固定库区,即对每一家主要供应商采用固定储货区域,而同一供应商产品库位采用随机库位法储存,这样,有利于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又有利于出库时及时、准确地寻找到目标商品。

(2)堆垛方式:由于商品流量大,要求仓储的空间利用要尽可能高,因此,建议货物托盘化堆垛后,采用货架式储存;对单个品项储货量大的,可以采用驶入式托盘货架 (Drive-in Pallet Racking),其空间利于率特别高;对品项多、储量小、托盘货物高度差异大的货物,可采用可调式托盘货架 (Selective Pallet Racking),以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对一些重量较轻、体积不大的货物,可采用移动式托盘货架 (Mobile Racking)等等选择。

(3)搬运设备与分拣设备:由于采用以货架储货为主要方式,因此,要匹配相应的搬运设备;库内存货设备与取货设备以电动前移式托盘叉车为主,并根据货架高度,也可匹配一定量的臂式堆高机,对重量大的货物,可采用平衡式燃油叉车;库内水平移动采用座驾式电动叉车(距离长)、自走式电动叉车(距离短)为主,并配一定量的手动托盘叉车;分拣设备以多层分拣车为主,并配少量的(根据货架高度)高位分拣机。

10、当前主要问题与当前重点工作

(1)当前主要问题:信息化严重制约物流业务的发展,具体表理是只有简单的单机订单管理系统,以手工处理单据为主;也就是说,订单处理速度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2)当前重点工作:重点工作有四项,一是迅速扩充仓储面积,二是(增加人员)、提高配送订单的处理能力,三是(通过增加物流服务的市场份额)、提高区域影响力,四是开发符合其自身业务特点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

11、企业发展战略

从典型的仓储型配送中心向(供应链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并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12、质量管理与全员教育培训

按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理念,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对所有层次的管理人员和基层人员,严格的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在岗培训与教育。

13、相关建议

根据本案例提供的资料,针对该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提供以下建议,希望对该企业和相关人员有所帮助,具体建议如下:

(1)企业战略方面

一是企业正在进行规模化扩张,特别是新的物流园区建设,十分有助于企业的战略发展,但在此要提醒,决不能停留在“规模化扩张、粗放式经营”的状态,更要注重物流运营方式向精细化运营方向的转变,真正建立企业运营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固定资产对企业很重要,但决不能依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企业战略定位为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方向发展,这很正确。但三方物流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根据富日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情况,建议朝“供应链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方向发展,更准确地说,通过富日物流,把生产厂——零售商——最终消费者这个供应链完整地连接起来,这就是富日物流战略要做的事。

(2)具体措施方面

一是对现在仓储与配送作业活动进行工艺化、流程化、标准化;

二是投资购进大量的较为先进、实用的物流装备,具体如:电动叉车、电动分拣车、货架、分拣设备、包装设备;产品托盘化;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作业流程的影响;提高现有仓储的空间利用率。

(3)物流信息化方面

该企业深彻地体会到了物流系统的重要性,说明企业已经需要进入一个真正的物流信息化新阶段。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提供以下建议:

一是注重与商业战略伙伴的信息互联互通,做到掌握零售商品市场需求的实时信息;

二是注重与主要生产企业供应商的信息互联互通,能将市场需求实时信息供生产工厂共享;

三是注重物流作业活动流程的信息化,处理好信息系统与实际作业活动的相互适应与相互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