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插编钢丝绳方法如下:
1.本方法规定了用交互捻纤维绳芯或钢丝绳芯的六股钢丝绳手工插编制作装有套环的钢丝绳连接装置(俗称钩头)。
2.经五次穿插制成制成插接头,五次穿插可有三次整根股穿插和二次减少的股穿插组成。所有插接头都应与钢丝绳的捻向相反;除第一组穿插外,其它组穿插所有绳股的尾端都应与钢丝生绳的捻向相反。
3.穿插应采取一股上、一股下的交叉方式进行
4.如果钢丝绳有纤维主芯,绳芯应随第一组穿插的第一个尾端完全穿过去,然后将外露的绳芯剪掉。如果绳股有纤维芯,则股芯应留在原来的股绳内。
5.如果钢丝绳有独立的金属丝绳芯,应将绳芯分成三部分。――两个股加其芯。应用三根交错的尾端插编这三部分,并仅从三个完整的插接处穿过
6.如果钢丝绳具有独立的金属丝股芯,此芯应在第一组穿插时向里折,在向上完全插进五次完整穿插的插编头中心。
7.所有的穿插应牢牢拉紧到与穿插钢丝绳的中心线相一致为止。为了使插接的部位平滑和圆整,应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整形,使它们进入合适的位置。
8.使用的套环应与钢丝绳径相配套,套环卡夹要牢靠。钢丝绳和套环的布置应如图6-14所示,手工插编初期方法。
9.插接处难免会出现毛刺,为了避免操作人员划伤手等,在插接钩头完毕后应使用环氧树脂等材料配合专用软质塑料筒状工具(如矿泉水瓶)将插接处进行浇注密封。
具体步骤:将软质塑料筒状工具使用绳索或铁丝等固定在插接处,将钢丝绳竖立放置,将筒状工具的下口封闭,防止液体流出,然后将环氧树脂液体浇注在筒状工具内即可。注:浇注时,液体应低于工具上平面,浇注完毕后,应竖立放置24小时以上,以便使环氧树脂凝固。
10.插编钢丝绳是起吊、移位、搬运重物的一种安全、实用的吊装专用工具。其特点为耐高温、耐磨损,使用方便,承载能力大,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船舶、石油、港口等行业。
单纯的萝莉
2025-07-08 21:14:52
每3股一组剥开,最好不要散,需要多大的圈自己看,预留插编绳头大概50公分,然后反方向重新编回,麻绳最好也编进去,编到分叉的根部,各分3股,预留插编绳头分开,,一边一边插,接近分叉的一根先插,分叉的2股,第2根往上压一根插2股,第3根压一根插2股,依次类推一边插3回合,插完后过长的绳头割去,完成
孤独的钢笔
2025-07-08 21:14:52
1 一次悬挑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20m
2 钢丝绳或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
3 每个悬挑型钢梁外端宜设置直径不小于14mm的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接4 应设置连墙杆。
拓展资料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特点
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脚手架立杆的纵距一般为1.2~1.8m;横距一般为0.9~1.5m。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时尚的胡萝卜
2025-07-08 21:14:52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插编的钢丝绳吊索索扣的术语、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奉标准适用于手工和机械插编的钢丝绳吊索的索扣(以下简称索扣)。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8918 钢丝绳 3 术语3.1 插编的索扣 spliced eye termination将绳股末端反向插入钢丝绳主体内,在钢丝绳端部构成一个环孔或环眼(见图1)。 图1 插编的索扣 3.2 穿插 tuck把需要插编的绳股分别穿过钢丝绳中规定数目的绳股。 4 技术要求4.1 钢丝绳4.1.1 钢丝绳的类型所使用的钢丝绳类型应为GB 8918规定的交互捻纤维芯或金属芯的钢丝绳,但GB 8918规定的单股钢丝绳、异形股钢丝绳和多层股钢丝绳除外。4.1.2 钢丝绳的钢丝公称抗拉强度级应为1 570~1 770MPa。4.2 索扣的设计要求4.2.1 索扣的实际破断强度应至少为相应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的70%。注:如果钢丝绳为金属芯的,则金属芯应至少穿插三次,可以把它看作是钢丝绳的承载部分。4.2.2 索扣经20,000次疲劳试验后,其破断拉力应符合第4.2.1条的规定。4.2.3 在单根吊索中,每一端索扣的插编部分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10倍。4.3 插编操作4.3.1 穿插次数4.3.1.1 手工插编插编操作对每一股至少应穿插五次,并且至少五次中的三次用整股穿插。注:为了得到平滑过渡的插接头,可以用切去部分钢丝的绳股作最后一次或二次穿插。4.3.1.2 机械插编插编操作由三股穿插四次,另外三股穿插五次而成(共穿插27次)。4.3.1.3 根据钢丝绳的尺寸、结构以及插编的方法,每股穿插次数可以多于上述规定。4.3.2 插编方法推荐附录A和附录B中规定的插编方法。4.3.3 插编操作应由经严格培训,并且考试合格的穿扣工进行。4.4 索扣的外观4.4.1 插编部分的绳芯不得外露,各股要紧密,不能有松动的现象。4.4.2 插编后的绳股切头要平整,不得有明显的扭曲。4.4.3 根据需方的要求,插编的绳股钢丝端部应采用合适的被覆物包扎,但应在合同中注明。 5 抽样5.1 索扣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5.2 出厂检验5.2.1 检查和验收索扣的检查和验收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5.2.2 组批规则索扣应按批验收,每批应由用同一钢丝绳规格、同一强度级、同一种插编方法制作的索扣组成。5.2.3 取样数量5.2.3.1 每个索扣都要进行外观、插编长度和插编顺序的检查。5.2.3.2 按表1规定的取样数量进行索扣破断拉伸试验,试样应能满足索扣破断拉伸试验的需要。5.3 型式试验5.3.1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产品试制鉴定时;b)正式投产后,如索扣外形、钢丝绳结构、插编方法等有重大改变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表1 取样数量批量试样数量,个≤1002>100~2004>2006 5.3.2 取样数量5.3.2.1 从同一钢丝绳规格、同一强度级、同一种插编方法制作的索扣中,任选4个索扣进行试验。5.3.2.2 每个索扣都要进行外观、插编长度和插编顺序的检查。5.3.2.3 对索扣先进行疲劳试验,然后进行破断拉伸试验,试样的长度应能满足索扣疲劳试验和破断拉伸试验的要求。5.4 复验与判定规则5.4.1 假如所有试验都符合规定要求,则该批索扣合格。5.4.2 如果任何一项不合格,应加倍抽样进行检验,如再不合格,则判定该批索扣不合格。 6 检验方法6.1 索扣外观和插编顺序用肉眼检查。6.2 插编长度应用分度值为1mm的量具进行测量。6.3 破断拉伸试验吊索的二个索扣插编部分末端之间的钢丝绳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公称直径的30倍。每一个试验的索扣不得装有套环。采用合适直径的圆销钉穿过索扣眼的方法施加拉力。先迅速加载到不超过GB 8918规定的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的60%;然后,以不大于10MPa/s的速率平稳施加应力,直至达到实际破断拉力。6.4 疲劳试验吊索的二个索扣插编部分末端之间的钢丝绳长度应与破断拉伸试验的一样(见5.3)。二个索扣都应装有套环。试验应在拉伸疲劳试验机上进行,该疲劳试验机应能够显示出吊索固定端与移动端之间所产生的大量相同的应力特性曲线。吊索应能承受沿钢丝绳轴向的交变拉力,该交变拉力应为GB 8918规定的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的15~30%。试验时,试验机的频率不应超过15kHz。 附 录 A(提示的附录)手工插编方法 A1 一般规则本附录规定了用交互捻纤维绳芯或金属绳芯的六股钢丝绳手工插编制作装有套环的吊索索扣的方法,也适用于没有套环的索扣。 A2 方法A2.1 经五次穿插制成插接头,五次穿插可由三次整根股穿插和二次减少的股穿插组成。所有插接头都应与钢丝绳的捻向相反;除第一组穿插外,其他组穿插所有股绳的尾端都应与钢丝绳的捻向相反。A2.2 穿插应采取一股上、一股下的方式进行。A2.3 如果钢丝绳有纤维主芯,绳芯应随第一组穿插的第一个尾端完全穿过去,然后将外露的绳芯剪掉。如果绳股有纤维芯,则股芯应留在原来的股绳内。A2.4 如果钢丝绳有独立的金属丝绳芯,应将该芯分成三部分,即:——两个股;——两个股;——两个股加其芯。应用三根交错的尾端插编这三部分,并仅从三个完整的插接处穿过去。A2.5 如果钢丝绳具有独立的金属丝股芯,此芯应在第一组穿插时向里折,再向上完全插进五次完整穿插的插编头中心。A2.6 所有的穿插应牢牢拉紧到与被插钢丝绳的中心线相一致为止。为了使插编的部位平滑和圆整,应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整形,使它们进入合适的位置。 A3 准备A3.1 应在虎钳上夹紧套环,并让钢丝绳穿过套环,以便使得钢丝绳的主体部分在右边和自由端在左边。A3.2 应在环顶和套环两侧部位将钢丝绳捆扎在套环上,或者用套环卡夹固定它们。A3.3 解开钢丝绳的各股。未预变形的钢丝绳的股端应牢固地绑扎。A3.4 钢丝绳和套环的布置应如图A1所示。 图A1 钢丝绳和套环的布置 A4 插编初期插编初期的方法见图A2所示的图解说明和表A1中的详细解释。 图A2 手工插编初期的方法
表A1 第一、第二和第三组穿插程序(交互捻钢丝绳) A5 第四和第五组穿插A5.1 在第三组穿插后,可从每根绳股切除部分钢丝来减小尾端。应把剩余的钢丝沿股的中心反向捻入减少了钢丝的股绳的结构里。A5.2 应使用减少的尾端按A2.2或A2.3规定的方法进行第四、第五组穿插。为了使插编的部位平滑和圆整,应使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整形,使它们进入合适的位置。
附 录 B(提示的附录)机械插编方法 B1 一般规则本附录规定了用交互捻纤维绳芯或金属绳芯的六股钢丝绳机械穿插制作装有套环的吊索索扣的方法,也适用于没有套环的索扣。 B2 方法B2.1 插接头是由三股四次和另外三股五次整股穿插而制成的(共27次)。B2.2 插编初期的方法见图B1所示的图解说明和表B1中的详细说明。B2.3 插编完第四组绳股后,采取插一股,剪掉相邻一股的方法穿插,最后把余股全部剪掉。B2.4 按照附录A中第A2.3~A2.5条规定的方法处理绳芯。B2.5 为了使插编的索扣严紧美观,应用整形机整形,使它们进入合适的位置。 图B1 机械插编初期的方法
表B1 机械插编程序(交互捻钢丝绳)
健忘的小笼包
2025-07-08 21:14:52
起重桅杆吊重在10T以上时,最少应有6根缆风绳。缆风绳常采用6×37+1的多股钢丝绳,沿桅杆360°范围内布置。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地面开阔的以25°~30°为宜,场地狭小的以35°~45°为宜,最大不能超过45°。因夹角增大,会导致桅杆的轴向力和地锚的提升力加大,对工作不利,势必导致加大缆风绳和地锚的规格,这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如果夹角过小,虽然缆风绳和地锚的受力可以减少,但钢丝绳长度就会增加,同时其下垂度也会相应增加,这对场地的布置与设备或构件的受力方向不利。缆风绳的长度,通常为桅杆高度的2—2.5倍[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为30°~23.6°]。
标致的乌龟
2025-07-08 21:14:52
行车电缆在钢丝绳上移动这样布置:
1、在行车移动的范围内的两端,用花兰螺丝固定好一根钢丝绳。电缆在钢丝绳上移动
2、按行车的额定容量选择合适的电缆线,并截取电缆线的长度,足够行车在移动距离内移动,再加上3--5米长为宜。
3、在事先固定好的用来挂电缆的钢丝绳上,穿上足够多的直径在40--50MM的平光垫备用。
4、将截取长度合适的电缆线,以80---100CM为一个单位,依次将电缆线用胶带或单股线,绑在钢丝绳上的平光垫上就行了。
5、电缆线最好选择橡套电缆。
6、在整个布线区域内,要仔细检查防止电缆线卡、挂、轧,要保证电缆线在钢丝绳上往返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