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间隙的调整方法是 ?
一般先在主动锥齿轮轮齿齿面上涂以红丹油(一种红丹粉与机油的混合物),然后用手使主动锥齿轮往复转动数圈,于是从动锥齿轮轮齿的两工作面上便出现红色印迹。
若从动锥齿轮轮齿正转和逆转工作面上的印迹位于齿高的中间偏于小端,并占齿面宽度的60%以上,则为正确啮合。正确啮合的印迹位置可通过主减速器壳与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之间的调整垫片的总厚度(即移动主动锥齿轮的位置)而获得。
扩展资料:
一般先在主动锥齿轮轮齿齿面上涂以红丹油(一种红丹粉与机油的混合物),然后用手使主动锥齿轮往复转动数圈,于是从动锥齿轮轮齿的两工作面上便出现红色印迹。
若从动锥齿轮轮齿正转和逆转工作面上的印迹位于齿高的中间偏于小端,并占齿面宽度的60%以上,则为正确啮合。正确啮合的印迹位置可通过主减速器壳与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之间的调整垫片的总厚度(即移动主动锥齿轮的位置)而获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锥齿轮啮合调整法
1刚性调整方法刚性调整法是指调整后齿侧间隙不能自动补偿的调整方法。它要求严格地控制齿轮的齿厚及齿距的误差,用这种方法调整的齿轮传动有较好的传动精度,结构也比较简单。偏心轴套式消除间隙结构,如图2-15所示,电动机l是通过偏心轴套2装在齿轮箱壳体上,通过转动这个轴套,来调整两个齿轮的中心距,进而调整了卤隙。 用带有锥度的齿轮来消除间隙的结构。数控机床在加工齿轮1及2时,把分度圆柱面变成带有小锥度的圆锥面,使其齿厚在轴向E稍有变化。装配时,只要改变垫圈3的厚度,就可以调整齿轮l与2的告隙。当圆锥而角度增加,会使啮合情况变坏。斜齿轮消除间隙结构。宽齿轮4同时与两个薄片齿轮l和2啮合,薄片齿轮通过平键与轴相连。数控机床互相不能相对回转,在两片齿轮中间有一个垫片3,通过垫片3的厚度的变化,使斜齿轮的螺旋线错位,则左右两个齿面分别与宽齿轮4的齿面紧贴,消除了间隙。数控机床挚片厚度的增加量血可用下式计算:At=Acot{3式中,d为齿侧间隙;p为斜齿轮的螺旋角。这种结构承受载荷能力较小,因为在正向或反向旋转时,分别只有一个薄齿轮承受载荷。
2柔性调整方法柔性调整法是指调整后齿侧间隙可以自动补偿的调整方法。即使齿轮齿厚和周节有差异的情况下,仍可以保证无齿隙的啮合。双齿轮错齿式消除间隙结构。两个相同齿数的薄片齿轮l和2与另一个宽齿轮相啮合。两个薄片齿轮套装在一起,并可作相对回转。每个齿轮的端面均匀分布着4个螵孔,分别装上凸耳3和8。齿轮1的端面还有另外4个通孔,凸耳8可在其中穿过,弹簧4两端分别钩在凸耳3和调节螺钉7上,通过螺母5调节弹簧4的拉力,调节完毕用螺母6锁紧。数控机床弹簧的拉力使薄片齿轮错位,即两个薄片齿轮的左右齿面分别紧贴在宽齿轮齿槽的左右齿面上,消除齿侧的间隙。但是正反转只有一个薄齿片承受载荷,所以扭力受到了限制,弹簧力应能克服扭矩力,否则就失去了消除间隙的作用。碟形弹簧消除斜齿轮齿侧间隙的结构。齿轮1和2同时与宽齿轮6啮合,螺母5通过垫圈4调节碟形弹簧3,使它保持一定的压力。数控机床弹簧的作用力应调整适当,使齿轮在轴上目B左右移动,而叉不偏斜,因而要求齿轮内孔右一定长度的导向长度。
啮合间隙的调整方法是拧动调整螺母,以改变从动锥齿轮的位置。轮齿啮合间隙应在0.15~0.40mm范围内。若间隙大于规定值,应使从动锥齿轮靠近主动锥齿轮,反之则离开。为保持已调好的差速器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度不变,一端调整螺母拧入的圈数应等于另一端调整螺母拧出的圈数。
啮合是指两机械零件间的一种传动关系,称为啮合传动。齿轮传动是最典型的啮合传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形式。根据传动原理的不同,有直齿齿轮啮合传动和斜齿齿轮啮合传动。
因齿轮与轴的安装形式大都是采用一端为轴肩或台阶定位,另一端的定位主要采用隔套,所以齿轮的位置只有通过加减隔套的长度来调整。
齿轮啮合传动具有适应范围大、传递效率较高、工作寿命长、传动平稳、可靠性高、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能实现各种位置要求的两轴传动等特点,在近代机械传动中应用十分广泛。它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机架组成。通过齿轮的啮合作用,将主动轮(轴)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从动(轴),并获得需要的转速和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