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5吨控制箱支架怎么安装
1、电动葫芦包装时,主机与相关部件解体放置,安装时应检查有无损坏现象,并重新组装,安装前减速器必须加油,悬挂式电动小车与主机装配后,安装在工字钢轨道上时,要保证走轮边缘与工字钢轨道下异缘之间每力留3到5mm的间隙,由螺栓上的垫圈进行调整。
2、检查固定钢丝绳用的塞块安装是否牢靠,并按要求加上绳卡,电动葫芦安装接电后,将空钩上升到极限位置,保证吊钩装置最高点与卷筒外壳距离大于等于f,调整并拧紧上限位停止块,再将吊钩下降到极限位置,保证卷筒上留有2到3圈钢丝绳,调整并拧紧下停止块。
3、为保证葫芦运行至轨道两端不脱轨或碰撞损坏机体,应在轨道两端设置停止块,并带缓冲装置,运行工字钢轨道两端或与其连接的构以架上,应设接地线,葫芦上任何一点的接地回路电阻不得大于0.1Ω,地线可用4到5mm2裸铜线或截面不小于25mm2的金属导体。
4、电动机制动性能的调整,电动葫芦用于安装在架空工字钢轨道上或固定在构架上,吊运各种重物,常与电动单梁、电动双梁桥式、葫芦门式起重机等配套。
家用电动葫芦。安装首先要设计好支架。看是固定使用的,还是需要活动使用。要根据你的使用场景。经常使用的重量。来决定购买多大的电葫芦。设计好支架以后。对照说明书,把电弧炉装上去。就可以使用了。
最好换成T型导轨的,那样稳定性行,运行平稳,而且安装也方便,因为你这个太高,18米得六层多吧。
合金钢 alloy steel 钢里除铁、碳外,加入其他的合金元素,就叫合金钢。在普通碳素钢基础上添加适量的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而构成的铁碳合金。根据添加元素的不同,并采取适当的加工工艺,可获得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等特殊性能。
电动葫芦安装在工字钢上的步骤:
电动葫芦有固定的和带行车的两种。
1、如果是固定式的,安装在工字钢上没有用。
2、如果是带有行车装置的,从工字钢端头装进去,或者将轮子拆下来,再与葫芦一起安装在工字钢上就可以了。
2,安装在工字钢上就好办了,把工字钢上钻两个洞把钢丝绳电动葫芦安装上
3,用两个串钉或者小轴承等穿孔固定牢固就好了
4,这就是钢丝绳固定电动葫芦了。
6,在地面把电动葫芦安装在自带的导轨上
7,再整体用手拉葫芦拉到主梁的一侧,两节导轨对齐后
8,把葫芦从自带的导轨上直接推到梁下的导轨上面,安装很快速。
a、轨道或工字梁两端的缓冲装置必须安装齐全;
b、工字梁的支承点是否按图施工,联接是否牢固;
c、工字梁的拼接必须按图施工,下翼缘必须打磨光滑,不卡车轮。电动葫芦吊装前的检测:
a、吊装前应认真检查电动葫芦起升部分减速机,是否按规定注好润滑油,行走部分是否注好润滑脂。清除电动小车踏面上的油污或防锈油。
b、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及其他随机文件,了解产品结构。检查电气控制箱是否按电气图配线,检测起升电机和行走电机的绝缘状态。
c、检查钢丝绳的固定端是否抽紧,塞块是否楔牢。
d、检查控制按钮接线是否正确,固定按钮的保险绳必须装好。
e、按规定吊钩必须刷黄、黑相间的斑马纹漆,吊钩保险装置齐全。
f、钢丝绳与卷筒固定每端必须有三块压板,螺栓必须紧固。
g、排绝器装配正确,上升、下降限位开关安装正确。电动葫芦的吊装
电动葫芦的吊装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可利用吊车安装,也可用卷扬机设滑轮组吊装;吊装时注意捆绳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损伤设备,根据设备本身重量,选择吊装用绳索吊具。间隙调整
电动葫芦的行走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隙,保证在3-5㎜之间,通过垫片调整实现,此项是关健,必须达到。电机主轴窜动量的调整
锥形转子电动机主轴轴向窜动量一般在1.5mm时,制动效果最佳,如果电动葫芦在额定荷载时下滑量过大,需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
取下尾罩。旋掉固定调整螺母的四支螺钉,用扳手按顺时针方向讲调整螺母旋至极限位置,再逆时针旋一圈,然后装上固定螺钉即可。断火限位器的调整
断火限位器的调整通过调整限位杆上的两个撞块实现的。调整方法是:松开撞块上的螺钉,撞块分置于导绳器卡板两侧,卡板能自如的推动撞块移动。启动电机开始起升,卡板推动上限撞块移动,升至吊钩滑轮外壳上沿距卷筒外壳下沿150mm~50mm时,停止上升,点动下降按钮,导绳器向回移动10mm左右时,停机,移动上限撞块靠近卡板,旋紧螺钉即可。下限位置的调整同上,只是方向相反,但必须保证吊钩处于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留有3圈以上钢丝绳。
4、试车:接通电源以后,先检查各电机的运转方向是否与控制按钮的方向一致,然后再按下列步骤试车:
a、无负荷试验:在空载下开动各机构进行正反试运转,检查操纵线路是否正确,限位器等电气设备工作是否可靠等。
b、静负荷试验:在运行机构不动的情况,以1.25倍的额定负荷进行试吊,负荷升离地面约100毫米,悬空10分钟,各机构应正常。
c、动负荷试验:在静负荷试验结果良好的条件下,以1.1倍的额定荷载进行动载悬空试验,实验周期为40s;升6s,停14s,降6s,停14s,如此进行15个周期,实验后目测各部位有无异常现象,无异常则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