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钢丝绳的长度是怎么计算的?
目前市场上电梯钢丝绳主要用10mm,8mm主要是辅助绳。而商场则用稍微大一点的电梯钢绳规格是12mm,13mm,商场载物电梯钢丝绳规格是12mm,13mm,16mm直径。
测量方法如下:
先用样线把绳轮套起来,获取其合适的平均长度,然后用这根样线去截取我们需要测量的钢丝绳。
以2:1的电梯为例:(井道总高度 - 地坑深度- 轿厢高度 + 曳引机高度+1.5米)x2
扩展资料:
电梯钢丝绳的安装方法介绍:
1、钢丝绳在安装及定尺切割时应将绳轴平放在支架上,按照轮圆侧面标识的滚动方向进行顺时针放绳,以避免钢丝绳上劲产生内应力。
2、安装施工应避免钢丝绳表面被硬物磨损、刮伤及沾上杂物,否则会对曳引轮及钢丝绳造成损伤。
3、在安装钢丝绳时,应尽量缩短自由悬垂时间,否则钢丝绳会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产生自由旋转。
4、钢丝绳安装时应充分消除钢丝绳的内应力后(即充分的“放性”),再固定钢丝绳两端。
5、安装钢丝绳后,必须仔细调整并使钢丝绳的张力一致。在使用中应随时检查钢丝绳张力并及时调整。
6、钢丝绳做为电梯中极重要的安全部件,各电梯公司设计、制造的电梯根据其规范配置了不同技术要求的钢丝绳,在更换时必须选用与原设计曳引轮相匹配的钢丝绳。
7、在旧梯改造更换钢丝绳时应同时更换曳引轮,或对曳引轮槽进行加工处理,不然会由于曳引轮原有轮槽与钢丝绳绳径的不吻合造成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相互磨损及打滑现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梯钢丝绳
随着钢丝绳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使用人群也比较多,所以在购买时对于如何辨别钢丝绳的质量就非常重要了,下面从以下几点来辨别钢丝绳的质量。
1.包装。包装钢丝绳质量在包装方面主要体现在,钢丝绳到货后,绳轮变形、摔坏或者散架造成钢丝绳在绳轮上乱卷、挤伤、擦伤或无防潮措施造成严重锈蚀而影响使用者。 但严格来说并不止于此,如包装不符合标准或者合同规定,订货合同与交货实物不符等都属于包装检查之内。 产生上述质量的主要原因是:一、厂家设计绳轮时对强度考虑不周,二,不按包装标准和合同标准包装,三,运输部门不按操作规程装卸,四,使用保管部门不按正确方法存放等 根据煤矿用钢丝绳检验技术规程第七章78条规定在验收检查中如违背规定之一者必须追究责任。 钢丝绳包装质量如下: 装卸中将绳轮摔坏、包装的包装布撕破 不正确的吊装绳扣挤在绳的缝隙中无法取出 装卸不当,木轴摔坏,钢丝绳摔散 木轴摔坏,钢丝绳散乱造成损伤绳轮强度不够 绳轮强度不够,摔坏后造成严重乱卷 库房管理紊乱,乱堆乱放 库房管理紊乱,堆积如山下部绳轮压垮、钢绳卡坏 钢绳在库内和码头上被烧毁。
2.表面损伤。钢丝绳或钢丝表面因与外部接触而产生的压伤、碰伤、挂伤、刮伤或钉伤等伤痕统称为表面损伤,但是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压线模、预变型器或辊模等所产生的塑性变形并不属于表面损伤的范畴。 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按标准规定追究责任。压伤:因绳股被压伤后,钢丝绳变形,绳股压伤,绳径而变形造成捻距不均,股间隙增大,股间隙增大,麻芯外露,一般由搬运跌落、外力碰砸引起。碰伤:股碰伤后,造成硬弯凸起麻芯外露,一般由运输途中引起。挂伤:绳股被挂伤后,股松紧不均;成卷绳被严重挂伤报废,通常由生产过程中引起刮伤:这种损伤是运输或装卸中造成的缺陷,一般由运输途中引起。钉伤:绳头钉上已造成内层损伤,绳头钉固定而造成的此类现象一般不属于质量问题。划伤:外层钢丝被硬物划伤造成股外层丝松动,一般由运输途中引起。
3.捻制缺陷。所谓捻制缺陷,从广义来说,即凡是钢丝绳在捻制中(指捻股或绳)所出现的不符合钢丝绳标准中捻制质量要求的各种缺陷质量要求的各种缺陷统称为捻制缺陷, 包括: 捻制松紧不均例、股松弛绳芯移位、绳股严重松紧不均、绳股松紧不均鼓出、一股松紧不均而凸起、多股均有不同程度的松弛鼓出、多层股不旋转钢丝绳外层绳股松弛鼓出、严重麻芯移位、股中断丝后用铁丝捆绑造成股丝松弛混乱、一股严重松弛混乱例,一段绳中无麻芯,严重跳丝例,严重捻距不均等等。
4.表面锈蚀(浮锈)。钢丝绳表面(局部或整体)出现的氧化现象。 新钢丝绳表面锈迹(浮锈)产生的原因:一是生产中酸、碱、盐等物质残留在钢丝表面,二是钢绳油脂中含酸、碱或水分过大,三是钢丝绳生产中涂油不良,四是包装防潮措施不当(由其进口钢丝绳要经过远航运输)有害气体浸渍等所致。新绳(尤其用户要求不涂油的钢丝绳)出现轻微浮锈是允许的,但擦后仍有锈斑或已造成麻坑、麻面者应追究厂家责任。
5.镀锌缺陷。镀锌钢丝绳镀锌钢丝表面有开裂、脱落、锌堆积、锌疤和露钢等现象都属于镀锌缺陷。镀锌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镀锌钢丝表面油污或者氧化皮未洗掉,镀锌工艺控制不严,如锌液纯度、温度、设备运行速度及平稳度、锌渣处理不当等原因所致。
6.涂油不良。涂油不良是说钢丝绳表面钢丝或麻芯的浸渍剂和润滑剂缺少、不均的现象。国家钢丝绳标准规定:“除非用户另有要求,钢丝绳中所有钢丝表面不应有未涂上润滑剂的地方。”这也是提高钢丝绳质量的一个措施。一般钢丝绳制造厂使用的钢丝绳油有两种:一种是(浸渍剂)麻芯脂,一种是外涂剂(表面脂)。产生涂油不良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目前国内油脂质量不过关,而是浸涂油方式不当。如捻绳时钢丝绳通过加热油槽时,停车时间较长,油温过高,油脂蒸发或者漏涂等都会造成涂油不良现象,如发现这种现象后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7.麻芯外露。麻芯从钢丝绳全长或者局部的股丝缝隙间被挤压而露出的现象叫做麻芯外露。产生麻芯外露的原因是:麻芯粗细不均,麻芯接头不良使局部增大或断开,绳股捻制不均等因素所造成。一般纤维芯(麻芯)钢丝绳在正常情况下,在钢丝绳全长的各股缝隙间应该有微小的缝隙,或有少量麻絮从间隙中飞出是正常现象,但是由于接头过粗,或接头断开而影响钢丝绳使用则应向厂商提出索赔。
8.股丝松散。钢丝绳端头松解和截断后,股或股中钢丝(全部或者部分)松开不成形。钢丝绳股丝松散主要是制造中预变形和后变形工艺处理不当所致。几乎所有国家的钢丝绳标准中都有规定:“.......钢丝绳切断后股和钢丝都应不松散”,因此,在检查中发现松散是不应该的。但是,目前很多钢丝绳厂生产的钢丝绳还没能达到完全不松散。
9.接头不良。钢丝绳中钢丝因接头方法不当,接头中心不正或者焊接不良等造成钢丝局部过大的现象。接头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在拔丝、捻股或者合绳过程中钢丝断裂焊接不良所致,严重的是有些钢丝绳厂家不按标准规定接头,而是采用搭接,拧接,钩接等方法应付生产,同时我们也发现直径不同混接等现象。接头不良有时会造成股直径增大,有时迫使临近钢丝错位,焊头粗大、突出,使得股绳表面不圆滑。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一般细钢丝绳<18mm的钢丝绳在1000米内不得超过4处,重要用途钢丝绳或者定尺钢丝绳是不允许的。
10.股松弛(扭麻花)。钢丝绳中个别股出现突起或者陷落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和股丝松动同时产生。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是:麻芯粗细不均,压线瓦位置不正,预变形卡具控制不当,各股压弯深度不一致或设备运转不平稳等所致。这种现象是不允许的,但如果出现在钢丝绳的端头不影响定货长度可协商处理,如已影响使用则应提出索赔。
11.股丝松动。股丝松动是股中钢丝出现的松弛现象。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主要是钢丝公差大,中心丝未放大,各工字轮松紧度没调整好所致,往往这种缺陷与股丝交错相混。股丝松紧不均会严重影响钢丝绳受力不均,同时也易产生局部磨损,一般用途钢丝绳局部有轻微股丝松动还允许存在,但在一千米内不得超过5处,重要用途钢丝绳股丝松动是不允许的。
12.钢丝交叉。钢丝绳表面出现一处或者多处钢丝交叉,钢丝不在规定的几何位置出现现象。
这种缺陷可能出现在捻股时,也可能出现在捻绳是,在加工中由于工字轮上的钢丝松紧不均,压线瓦,分线盘机轴不同心或者分线盘与机轴中心线不垂直所致,也可能由于股内层钢丝捻制不均,配丝不当所致。检查时可按照交货技术条件决定,在一般情况下,一般用途钢丝绳,在1000米内不得超过三处,但矿山重要用途钢丝绳是不允许的。
13.缺丝(或跑丝)。是指在钢丝绳绳股中全长或者一段距离内少丝或者跑丝现象。缺丝或跑丝多出现在捻股过程中,在捻股时由于打轴不平而瞎轴线被拉断,钢丝脆断,工字轮缠线不足未及时刹车补接等都容易产生这种缺陷。这种缺陷,在多层缠绕的股中多发生在内层,用手摸有凹陷的感觉,有时呈波浪形,外部缺丝比较明显,缺丝的钢丝绳应向厂家提出索赔。
14.跳丝。跳丝是钢丝绳绳股中出现一根或者多根钢丝交叉凸起的现象或者呈弓形或者环形。这种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线轴上的钢丝有硬弯或分线盘与回转成形辊距离不合适所致。另外捻绳时压线瓦过大,工字轮上的钢丝松紧不均等都可能产生这种缺陷。这种缺陷与断丝相同,但它比断丝容易发现,在使用中如发现有跳丝现象应及时将跳丝凸起部分剪断,否则跳出的部分压在其它丝上除本身很快磨损外,同时也影响其它附近钢丝寿命,一般用途钢丝绳1000米内不得超过两处,矿山重要用途钢丝绳则是不允许的。
15.断丝。钢丝绳断丝是指新的钢丝绳中个别钢丝在股中断开(支出或露在股表面)的现象,新钢丝绳断丝多数发生在捻股或者合绳的工艺操作中,如捻股时瞎轴,线被拉断,钢丝在轴上绞扣,轴轮在篮架中卡牢不转,钢丝脆断,电接不良等。生产钢丝绳过程中尤其在捻股过程中接头是不可避免的,在国内的钢丝绳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钢丝绳中应尽量避免接头,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钢丝绳的质量,如焊接处钢丝粗大或者出现疙瘩,则会引起股绳凸起,在使用时会引起局部磨损,如焊接处钢丝直径变细,往往会形成应力集中而使得钢丝过早断裂,如焊接处韧性过低或发脆也会过早产生疲劳断裂,因此,为了保证质量各制造厂必须严格控制断丝发生,在验收中钢丝绳发现断丝是不允许的,尤其矿井重要用途钢丝绳。
先用样线把绳轮套起来,获取其合适的平均长度,然后用这根样线去截取钢丝绳。公式:(井道总高度) - (地坑深度) -( 轿厢高度 ) + (曳引机高度) +1.5米 算出来的数字 最后乘以2。
扩展资料:
曳引绳在电梯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绳的安装至关重要,必须在现场小心处理,防止被水、水泥或砂子等损坏。放钢丝绳时,切记勿使钢丝绳扭曲致使它扭结。
现场有条件时,按正确方法进行;无条件时,应找一平坦无其它杂物的宽阔地方放钢丝绳。安装时将弯折好的钢丝绳拉入锥套内,然后浇注巴氏合金。确认钢丝绳折弯处凸出锥套浇注口2~3mm,将溶解后的巴氏合金一次性浇灌于锥套内,要求一次浇实,不允许分次浇注。待巴氏合金完全凝固后,再次检查浇注质量,表面应圆滑,有少许凹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梯钢丝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钢丝绳安装
电梯钢丝绳国家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光面电梯钢丝绳是没有任何耐磨保护涂层的,所以就不耐磨的,因而光面电梯钢丝绳疲劳寿命比较短。目前,最先进电梯绳是锰系磷化耐磨涂层电梯钢丝绳,钢丝表面耐磨涂层厚度15-30克/平米,疲劳寿命是光面电梯钢丝绳三倍以上,因为生产商比较少,现在比较难买。
提升高度+顶层高度+机房楼面到曳引机顶部尺寸(每个厂家的曳引机高度也不一样)+对重越层距离(大致可参考轿厢停在底层时对重返绳轮对井道顶板尺寸)+富余量(一般都会多留个1、2米,预防调整缓冲器尺寸时钢丝绳长度不够,长了截掉点还好说,短了就麻烦了)-钢丝绳每百米伸长量(经验数据,不同批次的钢丝绳伸长还不一样),这几个值得出的数据总和最后再乘以2,就可以得出复绕总长度。
如果考虑精准,一般是用以上方法测算出评估值,先做一台,第一台多放点余量,待钢丝绳挂上满载受力,此时减掉绳头之外的多余量,测量出数据后,其它台依据实际尺寸即可,这样做稳当一些。
1、改线部分(该部分由用户根据材料尺寸自理)
该部分可实现无吊装自动放线,应该安装于钢筋调直机前端约6-8米以外,以确保钢筋调直过程中有足够的张力和长度富余量。
2、预调部分(该部分根据需要定制,不是必备部分)
该部分主要靠垂直的5套矫轮,来完成从料架供给线材的应力消除处理从而达到线材表面除锈部位装有进线导套装置,进线导套装有309轴承一套由1511瓦座固定。预调部分,靠紧与应力消除的预调工作,主要有应力轮,应力轮调整方瓦、板座、与架子部分组成。在进线安装与主机的后部。
3、调直筒部分
该部分主要靠对称的5套曲线调直轮加调直筒的旋转供线材在双曲线的作用下较完全的消除应力并推进线材运行。利用调直轮支架左右丝的前进后退可随意调整线材的平直度,从而完面线材的调直工作。主要有调直筒支架、轴、调直轮支架。
4、牵引送料部分
该部分主要有主动送料箱(前箱)与被动送料箱(后箱)各一套。主动送料箱靠大架7.5kw电机为动力传递给送料箱蜗杆带轮,并带动蜗轮轴轮与啮合的活动支架齿轮及轴。从而带动两端装配的一对送料轮来完成送料。在主动箱蜗轮轴的后面装配带动被动箱的链轮及链条,从而带动后面的被动箱来完成调直前后的整个送料工作。主要有箱体、蜗杆、蜗轮及轴,活动支架及轴、送料轮、链轮、链条等组成,某些机型根据需要没有设置被动送料箱。
5、切断部分
该部分主要有一台4kw-4极电机带动液压泵站产生液压动力,通过电磁换向及溢流阀控制平行道轨活动小车的油缸活塞飘走上装配的活动上刀往复行程与油缸座上装配的固定圆底刀行程交错移动,从而把经过圆底刀的线材切断。由于线材在运行中切断,切断时的瞬间阻力推动活动小车前行,形成跟刀运动。当活塞杆带动下刀回位后,供线材消除了阻力,这时活动小车在重砣作用下被钢丝绳拉回复位,回到初始待切状态。主要有4kw-4极电机。齿轮泵、电磁换向阀、溢流阀、积成块、活动小车,平衡道轨、高压油管、储油箱等组成。
6、料架部分
当调直好线材通过活动小车上的圆底刀,进入受料架后,顺从受料架前行到预先设定的尺寸时,通过导料斜板顶动定尺器装配的接近开关,常闭板成断开形式,这时接近开关发出信号给电器控制电磁换向阀的交流接触器控制换向阀换向,换向后输出的油路在高压溢流阀的作用下形成8-10mpa的压力,推动油缸活塞与上刀前行,在通过固定圆底刀的孔时,把圆底刀孔中行进的线材切断,此时在电器控制柜中间时间继电器的作用下控制在0.2秒左右后,再次控制电磁换向阀换向,换向后输出的油路在低压溢流阀的作用下形成2.5-3.5mpa的压力推动油缸活塞与下刀后行从而完面单条钢筋的切断循环。当线材顶动接近开关时,同时发给计数器信号,供计数器计一次数,达到规定的切断根数后,计数器自动断电,切断了系充运行的电路,控制调直电机自动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