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电动葫芦 > 正文

电动葫芦怎么维修

眼睛大的宝马
虚幻的魔镜
2023-02-28 21:07:54

电动葫芦怎么维修

最佳答案
土豪的河马
等待的秀发
2025-05-15 06:22:36

一、不知道是哪些地方出故障啦,以下问题原因分析,可以对照进行维修:

1、 启动后,电机不能提起重物

过度超载,电压低,接触不良,制动轮和后端盖服饰咬死,电机锁膛。

2、 制动不可靠,下滑距离超过规定要求

制动环磨损,制动环与后端盖面接触不良,制动面有油污,制动环松动,压力弹簧疲劳,联轴器窜动不灵或卡死。

3、 电动机温度升高

超载使用,作业过于频繁,制动器间隙过小,运转时制动环为完全脱开,相当于附加载荷。

4、 加速器响声过大

润滑不良,齿轮过度磨损,齿间隙过大,齿轮损坏,轴承损坏。

5、 启动时电机发愁嗡嗡声

电源及电机少相,交流接触器接触不良。

二、电动葫芦是一种小型起重设备,安装于行车、天车、龙门吊之上。主要应用于:提升、牵移、装卸重物,油罐倒装焊接等,如各种大中型砼、钢结构及机械设备的安装和移动,建筑安装公司、厂矿的土木建筑工程及桥梁施工、电力、船舶、汽车制造、建筑、桥梁、冶金、矿山等基础建设工程。

最新回答
光亮的画板
体贴的夕阳
2025-05-15 06:22:36

"我这有些关于电动葫芦维修的资料你看看你自己看看去吧,这也是我们北京鑫鸟华泰在这些年来总结的关于电动葫芦发生故障的原因及检修。

1 按起动开关后电动葫芦不能正常工作

主要是因为葫芦没接通额定工作电压,而无法工作,一般有以下3 种情况:

  (1)供电系统是否对电动葫芦电源送电,一般用试电笔测试,如没送电,等送电后再工作

(2)葫芦主、控回路的电器损坏、线路断开或接触不良,也会使葫芦电机无法通电,出现这种情况,需检修主、控回路,检修时,为了防止主、控回路送给三相电机的电源缺相而烧毁电机,或葫芦电机突然得电运转,产生危害,一定要将葫芦电机从电源线路上断开,只给主、控回路送电,然后点动起动和停止开关,检查分析控制电器及线路的工作情况,对有问题的电器或线路进行修复或更换,当确认主、控回路无故障,方可重新试车

(3)葫芦电机端电压比额定电压低10%以上,电机起动转矩过小,使葫芦起吊不动货物,而无法工作,检查时,用万用表或电压表等测量电机输入端电压,确因电压过低,使电机无法起动时,需等系统电压恢复正常后再使用电动葫芦。有时,葫芦电机的电压正常,而葫芦就是不工作,这需考虑其他原因,例如:电机被烧毁,检修时需更换电机葫芦长期不用,保养不善等原因使制动轮与端盖锈死,起动时制动轮脱不开,电机只发出“哼”的响声,转动不起来,葫芦不能工作。这时,应卸下制动轮,清洗锈蚀表面,然后重新试车电机严重扫膛,也会使电机不转动,发现这种情况,应停止使用,必须进行大修或更换电机,以保证葫芦正常工作。另外,生产中严禁超载使用电动葫芦,当货物过度超载,葫芦吊不动货物,电机仅发出“哼”的响声,而不运转,严重时会烧毁电机,甚至引发事故,这时应立即停机,减轻货物,使葫芦在额定功率下工作。

2 电动葫芦运行时出现异常响声

电动葫芦的很多故障,例如控制电器、电机或减速器等出现的故障,往往伴随着异常噪声,这些噪声的位置及高低和音别随故障原因不同而有区别,检修时,要多听多看,可以利用或根据故障响声特点,确定发出响声位置,寻找和检修故障。

(1)异常噪声发生在控制回路上,发出“哼”的噪声,一般是接触器出现了故障(如交流接触器触头接触不良、电压等级不符、磁芯被卡等等),应对故障接触器进行检修,无法检修时必须更换,处理后,噪声自行消除。

(2)电机发出异常噪声,应立即停机,检查电机是否单相运转,或轴承损坏、联轴器轴心不正及“扫膛”等故障,这些都会使电机有异常响声,不同故障的响声位置及高低和音别不同,单相运转时,整个电机发出有规律忽强忽弱的“嗡嗡”声而轴承损坏时,会在轴承附近,发出伴随着“咯噔—咯噔”的“嗡嗡”声而联轴器轴心不正时,或电机轻微扫膛,整个电机发出极高的“嗡嗡”声,并不时伴随着尖锐刺耳的声音。总之,应根据噪声的不同,找出故障,进行逐项检修,恢复电机正常性能,当电机故障未处理时,禁止使用葫芦。

(3)异常噪声从减速器发出,减速器出现故障(如减速箱或轴承缺润滑油、齿轮磨损或损坏、轴承损坏等等),这时应停机检查,首先确定减速器的减速箱或轴承在使用前是否加了润滑油,使用中是否定期更换润滑油,如没有按要求润滑,减速器不仅会产生过高的“嗡嗡”声,还会过度磨损或损坏齿轮及轴承。有人认为减速器暂时不加或随便加点润滑油,照样能运转,不会发生严重故障,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我公司安装某台电动葫芦时,曾因工人忘给减速器箱内注润滑油,仅仅试用一天,减速器即发出极高响声,打开减速箱,发现齿轮因磨损过度而报废。减速器轴承损坏,与电机轴承故障相似,也会在轴承附近发出异常响声。为了防止故障扩大,无论减速器齿轮过度磨损或损坏,还是减速器轴承损坏,都需要立即拆卸检修或更换,消除故障,降低噪声。

3 制动时停机下滑距离超过规定要求

电动葫芦长期停用时,有人误调整制动调整螺母,或制动环磨损过大,使制动弹簧压力减小,制动力降低,当停机时,制动不可靠,下滑距离超过规定要求,这种情况只要按葫芦说明书要求,重新调整制动螺母即可。但工作中应注意,起升重物时,禁止调整、检查和维修制动器。有时,调整了制动螺母,停机下滑距离仍超过规定要求,碰到此类情况,就要考虑其他原因,首先先拆开制动环,检查制动面上是否粘有油污,如粘有油污,摩擦系数降低,会使制动时打滑,下滑距离超过规定要求,仅调整制动螺母用处不大,这时只有彻底清洗制动面(清洗易用轻质汽油),恢复制动面摩擦系数其次,如制动环松动或损坏,制动环无法保证有效制动,只有更换制动环有时发现制动环未损坏,仅制动环与后端盖锥面接触不良,制动时,制动面接触过少,制动力过小,使下滑距离超过规定要求,检修时,为了增大制动力,应查找出接触不良的位置,进行修磨,增大制动时的接触面,无法修磨时,需更换配件葫芦电机联轴器窜动不灵或卡死,停机后,制动环与后端盖锥面接触不良或无法接触,使葫芦制动效果时好时坏,这类情况,应对联轴器进行检修或更换。另外,制动器压力弹簧长期使用产生疲劳,使弹簧力变小,停机时,制动不牢固,则应更换弹簧,重新调整制动力。

4 电动机温升过高

首先应检查葫芦是否超载使用,超载导致电机发热,长期超载将烧毁电机电机未超载,仍发热,应检查电机轴承是否损坏还应检查电机是否按规定工作制工作,这也是引起电机发热的原因之一,使用时应严格按电机工作制工作。电机运转时,制动器间隙太小,未完全脱开,产生很大摩擦力,摩擦发热的同时也相当于增加了附加载荷,使电机转速降低,电流变大而发热,此时应停止工作,重新调整制动间隙。

5 重物升至半空,停车后不能再起动

分析其原因,首先检查系统电压是否过低或波动是否过大,如是这种情况,只有等电压恢复正常后再起动另一方面,要注意三相电机运转中缺相,停机后无法起动,此时需要检查电源相数。

6 不能停车或到极限位置仍不停车

这类情况一般是接触器的触头熔焊,当按下停止开关时,接触器的触头不能断开,电机照常得电运转,葫芦不停车到极限位置如限位器失灵,葫芦不停车。出现这种情况,立即切断电源,使葫芦强行停车。停车后,检修接触器或限位器,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必须更换。

7 减速器漏油原因是:

(1)减速器箱体与箱盖之间,密封圈装配不良或失效损坏,应拆下检修或更换密封圈(2)减速器连结螺钉未拧紧,在停机后,应拧紧螺钉。

8 电动机扫膛

产生扫膛的原因是:电机轴上支承圈磨损严重、转子铁心位移,或因其他原因使定子铁心位移,造成电机锥形转子与定子间隙太小发生扫膛。电机严禁“扫膛”,当发生扫膛后,应拆下支承圈进行更换,调整定子转子锥面之间的间隙使之均匀,或送到维修厂进行修理。通过对电动葫芦常见故障及处理的分析,使葫芦检修人员处理故障时,知道从何处着手检查,提高了检修效率,此外,也为操作人员提供了现场处理问题的方法。

"

鲤鱼小熊猫
愉快的枫叶
2025-05-15 06:22:36
第一人工操作失误。除了智能数控化龙门吊,大多采购商买的还是非智能化操作设备,需人工操作。所以常见的电动葫芦龙门吊抖动案例中,大部分是因操作人员失误而造成。比如:该种设备突然出现电机反转,进而导致了冲击扭距瞬间增大,这多是因操作人员突然反方向操作导致。

第二润滑问题(需以预防为主)。之所以专业人士建议该种产品要周、月、季度、年定期维护,是因为在使用过程当中很可能会因减速机润滑问题,而导致出现抖动情况,在日常中只需将电动葫芦龙门吊定期添加润滑油即可。

第三工字钢不适。该种情况相对较少,但也作为引起电动葫芦龙门吊抖动的原因之一。据专业人士介绍,一般情况下单轨行车可调节,通过将宽度调减就可以减弱或彻底解决该问题。第四刹车。电动葫芦龙门吊可能因刹车导致链条抖动,所以产品出现抖动问题时,也不妨该将该原因考虑其中。

第五制动机构倾斜。如果产品在制动过程中双边的制动扭矩出现了偏差,会造成极大的震动。关于该产品的抖动问题大多为以上原因导致,但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原因。若要判定电动葫芦龙门吊发生抖动的原因,需要对机器进行全面宏观的分析,需要联系使用场所、工作内容等进行深度检查。

大气的水蜜桃
羞涩的摩托
2025-05-15 06:22:36

起重机已经广泛的使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使用于工程建设中是比较频繁的,那么你知道对于起重机应该如何进行维修才好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起重机维修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起重机维修的方法

1、起重机维修标准之吊钩维修

(1)拆卸检查吊钩、轴、横梁、滑轮、轴承并清洗润滑,吊钩、横梁、滑轮轴、不准有裂纹,螺纹部分不应松脱,轴承完好,转动滑轮,螺纹退刀槽处有刀痕或裂纹者应更换

(2)检查危险断面磨损状况,危险断面磨损超过原高度的10%的应作更换

(3)吊钩的试验,大修后,吊钩应做试验检查,以1.25倍的额定负荷悬吊10分钟,钩口弹性张开量不应超过钩口尺寸的0.25%,卸载后不应有永久变形和裂纹

(4)板钩检修,板钩铆接后,板与板的间隙,不应大于0.3mm。

2、起重机钢丝绳维修

(1)断丝检查:1个捻距内断丝数超过钢丝总数10%的应按标准报废

(2)径向磨损量:钢丝径向磨损超过原直径40%的,整根钢丝绳应报废

(3)变形检查:钢丝绳直径缩细量至绳径70%的扭结,绳芯处露,断股者应报废换新钢丝绳

(4)钢丝绳润滑:润滑前先用钢丝刷,煤油等清洗,用钢丝绳麻脂(Q/SY1152-65)或合成石墨钙基润滑指(SYA1405-65)浸涂饱和为宜。

3、起重机滑轮组维修

(1)拆洗检修滑轮组,检查裂纹,滑轮轴不得有裂纹,轴颈不得磨损原直径30%,圆锥度不大于5%,超过此值即应更换

(2)滑轮槽的检修,用样板检查滑轮槽形,径向磨损不应超过壁厚的30%,否则应报废。不得超过标准者可补修,大修后用样板检查,其底部与侧向间隙均不应大于0.5mm,轮槽中心线与滑轮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0.2mm,绳槽中心对轮廓端面的偏差不应大于1mm

(3)轴孔的检查,大修后,轴孔允许有不超过0.25CM2的缺陷,深度不应该超过4mm

(4)装配,装配后,应能用手灵活转动,侧向摆动不得超过D/1000。D-滑轮的名义直径。

4、起重机卷筒维修

(1)卷筒绳槽,绳槽磨损超过2mm应重新车制,大修后绳槽应达到图纸要求,但卷筒壁厚不应小于原厚度的81%

(2)卷筒表面,卷筒表面不应有裂纹,不应有明显的失圆度,压板螺钉不应该松动

(3)卷筒轴,卷筒轴上不得有裂纹,大修理后应达到图纸要求,磨损超过名义直径的5%时,应更换新件

(4)装配与安装,卷筒轴中心线与小车架支承面要平行,其偏差不应大1mm/m,卷筒安装后两轴端中心线偏差应不大于0.15mm。

5、起重机车轮维修

(1)车轮踏面磨损,车轮踏面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15%时应更换新件,没超过此值,可重新车制、热处理修复。车轮直径应在公差范围内,表面淬火硬度HB300~500,对车轮直径大于Φ400mm的淬火层厚度应大于20mm小于Φ400mm时,淬火层厚不应小于15mm

(2)两个相互匹配车轮的直径偏差,主动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0.1%,从动车轮则不应超过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从动车轮不应超过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3)轮缘磨损与折断,变形:轮缘磨损量达原厚的50%或折断面积超过30mm2应报废,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达原厚度20%应报废

(4)车轮裂纹:车轮发现裂纹则应报废

(5)踏面椭圆度:车轮踏面椭圆度达1mm应报废

(6)车轮组装配:安装好的车轮组件,应能手转动灵活,安装在同一平衡架上的几个车轮就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为1mm。

6、起重机车轮轴与轴承维修

(1)轴颈的检修:轴颈在大修后的椭圆度、圆锥度不应大于0.03mm

(2)裂纹的检修:用磁力或超声波探伤器检查轴,轴上不得有裂纹,划伤深度不得超过0.03mm

(3)滚动轴承的检修: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之间允许有0.03~0.18mm范围内的轴向间隙。轴承压盖调整间隙应在0.5~1.5mm的范围之内。

7、起重机齿轮与减速器维修

(1)拆解减速器清洗检查齿轮磨状况

(2)齿面的检查:起升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的齿轮磨损量不应超过齿厚的10%,其余则应小于20%大小车运行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齿轮磨损不应超过15%,其余则应小于25%。齿面点蚀损坏啮合面的30%,且深度达原齿厚的10%时应报废齿轮,轮齿不应有裂纹或齿轮不能有断齿。否则更换

(3)轴的检修:轴上不得有裂纹,轴的弯曲度全长不应超过0.03mm/m,超标则校直

(4)减速器箱体接合面(剖分面)在任何部位不允许有砸、碰及严重划伤,边缘高点、翻边等,并且剖分面贴合后间隙都不应超过0.03mm,并保证不漏油。平行度在1m以上不得大于0.5mm

在空载情况下,以1000r/min拖动运转,正反转各不小于10分钟,启动时电动机不应有振动,撞击和剧烈或断续的异常声响箱体内温升不得超过70℃,且绝对温度不高于80℃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0℃,其绝对值不应超过80℃。

8、起重机联轴器维修

(1)齿形联轴器齿面检修

(2)内、外齿圈端面对中心线的摆动量的检验

(3)当轴的中心线无倾斜时,检查联轴器安装径向位移

(4)无径向位移时,因两联轴器的不同心所引起的外圈车线的歪斜角检查

(5)用中间轴联接的齿形式联轴器径向位移(1)可参考部分。

9、起重机制动器维修

(1)制动摩擦片检修:其磨损量不应超过原厚度的50%,铆钉应下沉≥2mm

(2)制动轮检修:制动轮工作表面糙度不低于Ra=16μm,HRC不低于50,深度2mm处不低于HRC40

工作表面凹痕或单边径向磨损量达1.5mm时应重新车制及热处理。加工后的制动轮厚度:对起升机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70%,对运行机构不应小于原厚度的50%制动轮大修后,D≤200mm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05m,D>200mm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1m。

10、起重机起升机构及小车部分维修

(1)起升机构的轴:探伤检查起升机构的主轴和传动轴,不允许有裂纹

(2)电动机与减速器的位移检查:应符合联轴器的安装要求

(3)卷筒和减速器轴线偏差:在轴承座处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3mm/m

(4)小车轮距偏差:由于小车轮测量的小车轨距偏差:当轨距≤2.5m,允许偏差为±2mm,且主从动轮相对差不大于2mm,当轨距>2.5m,允许其偏差不大于±3mm,且主动轮相对差不大于3mm

(5)小车轨道标高偏差:当小车轨距≤2.5mm,允许偏差为3mm轨距>2.5m,允许偏差为5mm

(6)轨道中心线离承轨梁设计中心线的偏差:箱形单梁允许偏差为:不得大于1/2δ,δ-腹板厚度(mm),单腹板梁允许偏差为:不小于10mm,箱形双主梁允许偏差为:2~3mm

(7)小车轨道接头偏差:轨道接头处标高偏差及中心线偏差≤1mm

(8)小车轮端面水平偏差: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且两主动轮偏斜主向相反,1-测量长度

(9)小车轮端面偏差:不得大于D/400

(10)小车轮踏面偏差:所有车轮踏面都必须在1个平面内,偏差不应大于0.5mm

(11)小车轮距偏差:允许相对偏差为4mm。

11、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维修

(1)车轮偏差:大车车轮的水平,垂直偏差与小车轮相同

(2)同一平衡梁上的车轮检查:同一平衡梁上的两个车轮的对称平面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mm

(3)轨道外观检查:轨道不应有裂纹、轨顶、轨道头侧面等磨损量不应超过3mm起重机轨道纵向倾斜度不应大于5/1000同一断面内的两根轨道相对标高偏差≤10mm

(4)夹轨器检修:钳口磨损量超过原厚40%的应更换,电动夹轨器要经常注意调节安全尺,使其指针在规定的位置

(5)由车轮测量出的起重机跨度偏差:当跨度L≤30m,跨距偏差不应大于5mm,当L>30m,跨距偏差不应大于8mm。

(6)由车轮量出的对角线偏差:当跨度≤30m,偏差不应大于5mm,当L<30m,其偏差不应大于10mm。

起重机支腿的型式

(1)蛙式支腿

这种支腿的活动支腿铰接在固定支腿上,其展开动作由液压缸完成,特点是结构简单、重量较轻,但支腿跨度不大,只适用于小吨位的起重机。

(2)H型支腿

这种支腿有两个液压缸。活动支腿伸出后,工作时垂直腿撑地,形如H而得名。特点是支腿跨距较大,对场地适应性较好,目前已被广泛采用。

(3)X型支腿

这种支腿工作时,支腿呈X型,离地间隙小,在撑脚着地的过程中有水平位移发生,当其为小幅度时,重物活动的空间比H型支腿要大,因此常和H型支腿混合使用,形成前H、后X的型式。

(4)辐射式支腿

以转台的回转中心为中心,从车架的盆形架向下呈辐射状向外伸出4个支腿。特点是稳定性好,在起重作业时,全部载荷不经过车架而是直接作用在支腿上,回此,可减轻车架自重并降低整机重心高度,保护底盘不受损坏。主要应用在一些特大型的起重机上。

(5)摆动支腿

这种支腿在起重作业时,支腿在液压缸的作用下能摆动到与车架纵向轴线相垂直的位置上非工作状态时,可平行地固定在车架的两侧。特点是重量轻,但由于受空间大小的限制,支腿不能太长,所以横向支撑的距离较小。

起重机支腿机械零件的故障与处理

(1)蛙式支腿磨损的修复

蛙式支腿最易磨损处是活动支腿上的导向槽8,如果它的工作表面的磨损量达到1.5mm时,就应更换否则,在收放支腿时,活动支腿与固定支腿将会产生撞击现象,容易引发事故。此时须对导向槽的工作表面进行焊补。

先将活动支腿拆下,测量导向槽的尺寸,决定补焊的厚度。补焊时,所示用螺钉5和螺母7将长方形的紫铜垫4安装好,紫铜管3套在螺钉5上,补焊完一段,再移动补焊下一段,直至焊完为止。为了方便,也可将焊条适度折弯。但要注意焊补的位置一定要在图1导向槽的下表面。这样做不会影响液压缸活塞杆的行程和在支腿承重时固定支腿和活动支腿的相对夹角。焊后,用一个标准的轴(轴径等于滚动套的外径)做基准,进行修形,并应注意其两边槽须用同一根轴同时修复。如果滚动套9的外径磨损量超过1mm时,就应当更换否则,在工作中容易被压碎,使支腿受力状况改变,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蛙式支腿的维修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图1所示的螺钉4,在一个蛙式支腿上共有3处,此3处的螺钉因受径向力大很容易被剪断(掉头)。剪断后的螺钉不好向外拧,所以很多挡板5都被焊死,这样,一是不好看,二是拆卸时须用气焊割,不方便。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建议如下:用这样的方式对销轴进行轴向定位所用的螺钉,应经常检查。最好不超过两年即更换一次。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检查方法,即将螺钉卸下,用一个同样螺距的新螺钉去作比较,将两个螺钉紧贴在一起,看螺纹的间隙,如果间隙较大,两个螺钉贴不到一起,说明旧螺钉已变形较大,已经疲劳了,应更换,也可以用同样尺寸的丝锥去作比较。

(2)H型支腿水平梁的上下面磨损的修复

在起重机重载的情况下,所吊重物在车的正后方,高于支腿。此时人在车的正后方看支腿,如果出现如图3所示的情况,或支腿伸缩时若出现爬行现象,就须将支腿卸下进行检测,如果板面上有深沟或损严重,就要考虎更换新支腿,或者对磨损部位进行焊补。焊补支腿的成本较低,宜于采用。

3、支腿液压系统的故障与维修

怕孤独的酒窝
隐形的银耳汤
2025-05-15 06:22:36
吧控制上下的接触器线圈线全部拆了 重新用新鲜的细线连接不接互锁 直接一头进0线哟头进36V火线 直接看看是否能吸住和断开 如果吸不牢那么可以考虑是否遥控或者手柄线输出的36V 接触不良 可以吧小车的控制线零时接过来验证一下 若果 正常后再把控制互锁接上去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的 思路不能乱 不能钻牛角尖 不能想当然 什么情况都有可能 要科学分析 心态不乱 按照原理思路来就能很快排除 我上面说的就是方法 希望你能搞定 若果还不行 可以电话请教我

碧蓝的微笑
高大的期待
2025-05-15 06:22:36

电机刹车抱死应该检查故障原因,根据故障现象重新调整制动器或者更换制动电机。

制动器调整方法:

一:  调整好制动臂的位置,注意:

1. 顶杆螺栓2与制动器的顶杆应对正无偏斜。

2.  抱闸臂与箱体的两侧间隙应均匀不相碰。

二:  将锁紧螺母4锁紧,再将压紧螺母5顺时针转动压紧弹簧使距离L= 30/45mm ( MCG200 为30mm ; MCG150 为45mm );

三: 预调抱闸间隙:用手按住制动器的顶杆, 再用另一只手旋转顶杆螺栓2使其与制动器的顶杆的间隙在1-1.5mm之间;同样的方法调整另一边;

四: 按要求(DC110的制动器为DC88-90V;AC220的制动器为AC220V)接入电源打开抱闸,使抱闸轮能自由转动;

五: 使曳引机分别正向、反向转动,然后点动制动器的开关,观察变频器的电流值在制动瞬间时,其制动电流是否为额定电流的2倍,再根据实际值的大小相应调整压紧螺母5;

六: 调整好力矩后锁紧两边的锁紧螺母6;

七: 在抱闸打开曳引机运转的情况下,逆时针慢慢旋转顶杆螺栓2,同时仔细听辨,直到抱闸皮与抱闸轮正好轻微相碰时,再顺时针慢慢旋转顶杆螺栓2约90-120度,然后锁紧顶杆锁紧螺母3;

八: 用同样的方法调好另一边的间隙并锁紧螺母;

九: 观察两制动臂开闸闭合时的快慢统一性,当开闸时一侧慢另一侧快时,在保证制动力矩足够的情况下,慢的一侧应减小压力;反之,快的一侧应增加压力。边调整边观察,直到同步。合闸时,一侧快另一侧慢,慢的一侧应增加压力,快的一侧应减小压力,直到同步;

十: 在抱闸打开曳引机运转的情况下,最终确认制动力矩和抱闸间隙适当及开合闸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