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齿轮和链条配合的问题
这是由于链条在运动过程中的惯性离心作用。通常情况下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1.改变滚筒间距。适当增加滚筒间距可以使链条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地搭接在齿轮上,作用效果与那您的解决方法一样。
2.改变滚筒齿轮尺寸。这是机械上常用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五个齿轮中间的3号齿轮用最大的型号,2号4号减小尺寸,1号5号尺寸在再减小。旨在主动迎合链条的离心效果。
3.改变滚筒的排列面儿。与第二种方法作用原理相同。就是使同一尺寸的滚筒(同尺寸齿轮),在排列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即:3号滚轮位置最高,2号4号在竖直位置上降低高度,1号5号再降低高度。
A、B、A轮通过链条分别与C、D连接,自行车可有两种速度,B轮分别与C、D连接,又可有两种速度,所以该车可变换4种挡位.故A错误,B正确.
C、当B与D组合时,两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B轮转一圈,D转3圈,即:
ωB |
ωD |
1 |
3 |
故选:BD.
链条节距100的齿轮画:直接画好分度园 、齿顶园和齿根园就好, 表上分度角,齿数和模数就可。
节距是链条的最主要参数,当节距增大时,链条中的各结构尺寸也相应增大,可以传递的功率也相应增大。节距越大,承载能力越强,但传动平稳性低,引起的动载荷也越大,因此设计时应尽可能选用小节距的单排链,高速重载时可选用小节距的多排链。
结构
在同类产品中,按组成链条的基本结构,即根据元件形状、同链条啮合的零件和部位,零件间尺寸比例等方面划分所属链条产品系列。链条的种类很多,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只有以下几种,其它都是这几种的变形。 我们可以从以上几种的链条结构看出,大部分链条都是由链板、链销、轴套等部件组成。
不配合,因为链条式的有自重,有摆动幅度,这样配合是不合理的,一般要稍大出0.10---0.30。
是叫链轮不是齿轮,链轮是能与链条相啮合的轮形零件。链轮的主要参数之一是弦节距(节距)。
链轮的弦节距与链条的一个链节相啮合的两个齿槽中心线与分度圆的交点间距离,它等于链条的基本节距(节距)。
链传动的优点是:可以在两轴中心距较远的情况下传递运动和动力。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及尘土大的情况下工作。能够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递功率较大,并且作用在轴上的力较小。传动效率高。
缺点是:链条的铰链磨损后,使节距变大造成脱节。安装和维护要求较高。齿轮传动的优点是: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较大。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缺点是:制造,安装要求较高。
扩展资料:
1、链轮装在轴上应没有歪斜和摆动。在同一传动组件中两个链轮的端面应位于同一平面内,链轮中心距在0、5米以下时,允许偏差1毫米;链轮中心距在0、5米以上的时,允许偏差2毫米。但不允许有摩擦链轮齿侧面现象,如果两轮偏移过大容易产生脱链和加速磨损。在更换链轮时必须注意检查和调整偏移量。
2、链条的松紧度应适宜,太紧增加功率消耗,轴承易磨损;太松链条易跳动和脱链。链条的松紧程度为:从链条的中部提起或压下,两链轮中心距约为2-3cm。
3、新链条过长或经使用后伸长,难以调整,可看情况拆去链节,但必须为偶数。链节应从链条背面穿过,锁片插在外面,锁紧片的开口应朝转动的相反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