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脚手架悬拉钢丝绳有什么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规定,悬挑脚手架宜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设置悬拉钢丝绳(即一挑一拉)。具体要求如下:
1、该规范第6.10.4 条: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mm。
2、钢丝绳其直径不宜小于14mm;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花篮螺栓;采用其他方式时卡头的卡子时,一般不得少于3个;
3、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应加衬软垫物。
扩展资料悬拉钢丝绳报废标准
摘自《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5972―86)
2.5.1(现已修订为最新的规范GB5972-2016,以下仅供参考,请参阅最新规范)断丝的性质和数量
起重机械的总体设计不允许钢丝绳具有无限长的寿命。
对于6股和8股的钢丝绳,断丝主要发生在外表。而对于多层绳股的钢丝绳(典型的多股结构)就不同,这种钢丝绳断丝大多数发生在内部,因而是“不可见的”断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悬挑脚手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悬挑脚手架宜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设置悬拉钢丝绳(即一挑一拉)。
脚手架搭设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层或超高层使用的悬挑式脚手架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使用。
悬挑式脚手架是指架体结构卸荷在附着于建筑结构的刚性悬挑梁(架)上的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主体或装修工程的作业及其安全防护需要。
搭设方法:
每层一挑搭设方法:将立杆底部顶在楼板、梁或墙体等建筑部位,向外倾斜固定后,在其上部搭设横杆、铺脚手板形成施工层,施工一个层高,待转入上层后,再重新搭设脚手架,提供上一层施工。
多层悬挑搭设方法:将全高的脚手架分成若干段,每段搭设高度不超过20m,利用悬挑梁或悬挑架作脚手架基础分段悬挑分段搭设脚手架,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搭设超过50m以上的脚手架,悬挑脚手架外立面须满设剪刀撑。
搭设要求:立杆纵向间距不应大于1.5m,每段搭设高度不宜大于18m,连墙件间距水平方向不应大于6m,垂直方向不应大于4m,底层和建筑物的间隙必须封闭防护严密,以防坠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悬挑脚手架
1 一次悬挑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20m
2 钢丝绳或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
3 每个悬挑型钢梁外端宜设置直径不小于14mm的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接4 应设置连墙杆。
拓展资料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特点
不同类型的工程施工选用不同用途的脚手架。桥梁支撑架使用碗扣脚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门式脚手架的。主体结构施工落地脚手架使用扣件脚手架的居多,脚手架立杆的纵距一般为1.2~1.8m;横距一般为0.9~1.5m。
脚手架与一般结构相比,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 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 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 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条文说明第6.10.2-6.10.5中:悬挑钢梁前端应采用吊拉卸荷,吊拉卸荷的吊拉构件有刚性的,也有柔性的,如果使用钢丝绳,其直径不应小于14mm,使用预埋吊环直径不宜小于20mm(或计算确定),预埋吊环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制作。钢丝绳卡不得少于3个。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中4.0.10脚手架所用钢丝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用途钢丝绳GB/T20118》、《重要用途钢丝绳》GB/T8918-2006、《钢丝绳用普通套环》GB/T5974.1和《钢丝绳夹》GB/T5976的规定。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定,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
U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
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吊环预埋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悬挑脚手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一、拆除脚手架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拆除脚手架时,必须有专人看管,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二、按与搭设相反的程序进行拆除作业。
三、每层连墙件的拆除前应先进行检查,必须在其上全部可拆卸杆件均已拆除,采取加固措施后,按顺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准上下同时交叉作业。严禁先松开连墙件。
四、拆除脚手架大横杆、剪刀撑,应先拆中间扣,再拆两头扣,由中间操作人往下顺杆子。 拆下的脚手杆、脚手板、钢管、扣件、钢丝绳等材料,严禁往下抛掷。
五、凡已松开的连接杆件必须及时取出、放下,以免误扶误靠,引起危险。
六、拆下的杆件和脚手板应及时吊运至地面,禁止自架上向下抛掷。
1、脚手架拆除一般顺序为:安全密目网→挡脚板→竹笆板→剪刀撑(只可在拆除层上拆除)→斜撑(只可在拆除层上拆除)→抛撑(只可在拆除层上拆除)→小横杆→大横杆→立杆→连墙杆。其中每段悬挑脚手架的悬挑槽钢及卸荷钢丝绳待其上脚手架全部拆完,才开始拆除。
2、按“自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的先拆、逐步拆除”的原则拆除脚手架,严禁上下同时作业,不得采用踏步式或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所有连墙杆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架体;拆除连墙杆的同时应设临时连墙杆加固。
扩展资料
杆件拆除时注意事项:工人作业前必须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防止掉落伤人。高空或悬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带。
①立杆—先抱住立杆再松开对接扣件,立刻稳定的将立杆拔出,平放下一步架管上,随即取出扣件,不能留在下一根立杆上。绝不允许扣件松开后立杆处于独立自由状态,没有及时拆除;拆除人员不可单独作业,应两人或多人合作拆除,保证拆除安全。
②大横杆、剪刀撑、斜撑—先拆中间对接扣件,托住中间再解开端头扣;剪刀撑、斜撑只能在拆除层上拆除,不得一次全部拆除,拆除剪刀撑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且两人以上合作拆除。
③抛撑—先用临时支撑加固后,才允许拆除抛撑。
④所有连墙杆、卸荷钢丝绳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低差不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时增设临时连墙杆加固。
⑤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约6.0m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或拉结加固,后拆连墙杆。
⑥拆除的钢管应自上而下传递,放置在下层未拆除的脚手板上、但堆置数量、高度、形式等按安全标准,用塔吊或施工梯运至地面,不得高空抛掷,以确保安全,并注意保护内外墙装饰面及幕墙,做好成品保护。
⑦松开后的扣件应及时拆除,放置在室内,不得高空抛掷,打包使用塔吊或者随施工梯运至地面。
⑧拆除至安全平挡板时,应在适当的位置临时加固,方可拆除斜撑。
⑨在拆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作业人员在离场前必须对自己或相邻人员拆除的脚手架进行检查,对松动的架子必须进行善后处理方可离开。
⑩周围必须设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拆除脚手架过程中要有专人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⑪材料工具塔吊运送,拆下的材料严禁抛掷。必须对所吊运的材料或构件进行捆绑牢固好后方可进行吊运。吊运时不得伤及他人或破坏建筑物、公共财物。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等要集中回收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