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电动葫芦 > 正文

钢丝绳电动葫芦冲顶 如何修复!

称心的白云
俊秀的可乐
2023-02-28 02:15:18

钢丝绳电动葫芦冲顶 如何修复!

最佳答案
落寞的寒风
笨笨的绿草
2025-09-09 03:15:35

目测导绳器没什么问题、卷筒外罩变形,可以一边用气割烤一边用撬杠撬,如果不行的话就要更换卷筒外罩了。建议修复完成后,为电动葫芦安装双重限位(断火限位器、重锤限位器),防止吊钩冲顶的问题再次发生。

最新回答
开放的人生
曾经的小白菜
2025-09-09 03:15:35

要是还能开的话(不卡导绳器 要是卡的话就拆掉导绳器 )江吊钩放下来 也就是卷筒上的钢丝绳让到尾端 在用氧气乙炔火焰烧烤外壳底部变形的地方 烧红了变软了可以用撬棍插入卷筒和外壳缝隙处撬下来一些 空间够导绳器和钢丝针过去就可以 注意外壳下口要秀风尘一条直线 方便导绳器上的压板下口在上下运行时均匀滑过

幽默的鱼
直率的楼房
2025-09-09 03:15:35

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安装于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

1、检查手柄按钮接触是否正常,带接触器的电动葫芦检查接触器是否存在损坏,损坏则需要进行更换。

2、检查电动葫芦的启动电机的启动开关是否正常,启动开关负责上行的线坏了,需要将启动开关负责线路接好。

3、检查电动葫芦的启动电容是否正常,判断电容的好坏就是将电容拆下,万用表量一下,电机电容坏了,就需要去更换。

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并接受安全技术培训,经国家或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核,取得地方主管部门签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从事指挥和操作,严禁无证操作。

2、电葫芦在使用前检查吊钩、钢丝绳、减速器等易损零部件的安全技术状况。

3、电葫芦使用时,禁止闲人进入吊装危险区域并派专人看护。

4、电葫芦在吊装时摆放或捆绑物品必须规范、符合吊装规定要求。

5、在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螺母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等情况下禁止起重操作。

6、吊物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动、吊物棱角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7、无法看清场地、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8、在停工或休息时,得将吊物、吊篮、吊具和索悬在空中。

9、在起重机械工作时,不得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和检修。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机构的制动器。

10、下放吊物时,严禁自由下落(溜)。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

自觉的火龙果
鲤鱼黄蜂
2025-09-09 03:15:35

1、检查手柄按钮接触是否正常,带接触器的电动葫芦检查接触器是否存在损坏,损坏则需要进行更换。

2、检查电动葫芦的启动电机的启动开关是否正常,启动开关负责上行的线坏了,需要将启动开关负责线路接好。

3、检查电动葫芦的启动电容是否正常,判断电容的好坏就是将电容拆下,万用表量一下,电机电容坏了,就需要去更换。

电动葫芦是一种特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

组成结构

起重量一般为 0.3~80吨,起升高度为3~30米。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卷筒或链轮组成,分为钢丝绳电动葫芦和环链电动葫芦两种。其中环链电动葫芦分为进口和国产两种;钢丝绳电动葫芦分单速提升、双速提升;微型电动葫芦、卷扬机、多功能提升机。

减速器、起升电机、运行电机、断火器、电缆滑线、卷筒装置、吊钩装置、联轴器、软缆电流引入器等集动力与制动力于一体。

傲娇的香烟
专一的大白
2025-09-09 03:15:35
家用微型电动葫芦限制行程操作如下;首先需要先安装好导绳器,如果接线正确的话,将断火限位器铁芯先手动压下去,接上升按键,升降方向就不会来,只能下方向会来然后将断火限位器铁芯外拉,这个时候按下方向则升降电机不会起来,只能上方向来,以上是我们手动测试断火限位器和接线是否正确的一个方法。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限位杆上可以看出来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在调节的时候可先拧松升限位夹紧螺丝,向前面移动,把吊钩上升到所要限制的位置,不要紧挨着限位器的高度,距离卷筒有一定的安全距离。需要注意的时候卷筒上一定要剩余1-1.5圈的钢丝绳,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意外失灵而发生冲顶的事故,比如说限位块夹紧的地方移动位置了,导绳器的那端碰不到限位然后刹车松了导致了事故。例如限位块末夹紧移位了,导绳器那一段碰不到限位块,升降刹车松了惯性自升等情况。再后手动限位杆将断火限位器铁芯压下,并移动上限位块至导绳器那一端碰到即可,拧紧夹紧固定螺丝。然后将吊钩下降,待断火限位器复位后,再试点动上升,观察限位是否在你所需的高度,限位有起作用。如果不满意可以拧松上限位块夹紧螺丝将其位置移下再拧紧即可。另一种方法相同,就是将吊钩上升所需高度,调节上限位块在杆上位置。然后试限位,如果限位高度不满意可再调整限位块。下降限位下调的方法相同,也要保持剩余钢丝绳的圈数相同,有的场合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也呀按照规矩上下限位都要求。

年轻的铅笔
贪玩的发卡
2025-09-09 03:15:35
你好,亲。电葫芦只能下不能上是怎么回事:1、首先应该从限位器开始检查,一般是因为限位器切断了其中两相,而不能向上动作,多以要仔细观察限位。可以先把升顶限位短接,让它暂时失去保护作用,这样就可以看出是否是限位的问题了。如跟电动葫芦上的断火限位开关有关系,打开电动葫芦的断火限位开关复位后再加点黄油润滑即可。2、另外可能是双向开关两边接线顺序一致了,也就是上升接触器的主回路三根线是不是和下降接触器接成一样的了,在上的那边3个线头随意2个线头对调一下,才能使电机反转。3、导致电动葫芦不能升常见的原因是接触器问题,由于接触器的质量问题或选型不当等,主触头常常烧结粘连,该断开的时候不能断开,造成电动葫芦不能及时停止上升。因此由于电动葫芦操作频繁,接触器一定要选用适当的型号。

解决方法:检查手柄按钮接触是否正常,带接触器的电动葫芦检查接触器是否存在损坏,损坏则需要进行更换。检查电动葫芦的启动电机的启动开关是否正常,启动开关负责上行的线坏了,需要将启动开关负责线路接好。检查电动葫芦的启动电容是否正常,判断电容的好坏就是将电容拆下,万用表量一下,电机电容坏了,就需要去更换。电动葫芦上的排钢丝绳的排线器有磨损。电机和铰缆辊之间的齿轮或连接套有磨损。行程开关有问题。

这些都是电动葫芦能上不能下的原因的亲。这个需要检查上面给您说的那些地方的,这些原因都是有可能的。看视频也有可能看不出来的,具体要实际操作中查看具体的情况,您如果自己不会检修,可以请专业的维修人员上门处理。小编不知道您的具体情况,只能给您提供理论知识解决的。您可以根据小编给您说的查找一下的。

完美的冬瓜
洁净的眼神
2025-09-09 03:15:35

电机刹车抱死应该检查故障原因,根据故障现象重新调整制动器或者更换制动电机。

制动器调整方法:

一:  调整好制动臂的位置,注意:

1. 顶杆螺栓2与制动器的顶杆应对正无偏斜。

2.  抱闸臂与箱体的两侧间隙应均匀不相碰。

二:  将锁紧螺母4锁紧,再将压紧螺母5顺时针转动压紧弹簧使距离L= 30/45mm ( MCG200 为30mm ; MCG150 为45mm );

三: 预调抱闸间隙:用手按住制动器的顶杆, 再用另一只手旋转顶杆螺栓2使其与制动器的顶杆的间隙在1-1.5mm之间;同样的方法调整另一边;

四: 按要求(DC110的制动器为DC88-90V;AC220的制动器为AC220V)接入电源打开抱闸,使抱闸轮能自由转动;

五: 使曳引机分别正向、反向转动,然后点动制动器的开关,观察变频器的电流值在制动瞬间时,其制动电流是否为额定电流的2倍,再根据实际值的大小相应调整压紧螺母5;

六: 调整好力矩后锁紧两边的锁紧螺母6;

七: 在抱闸打开曳引机运转的情况下,逆时针慢慢旋转顶杆螺栓2,同时仔细听辨,直到抱闸皮与抱闸轮正好轻微相碰时,再顺时针慢慢旋转顶杆螺栓2约90-120度,然后锁紧顶杆锁紧螺母3;

八: 用同样的方法调好另一边的间隙并锁紧螺母;

九: 观察两制动臂开闸闭合时的快慢统一性,当开闸时一侧慢另一侧快时,在保证制动力矩足够的情况下,慢的一侧应减小压力;反之,快的一侧应增加压力。边调整边观察,直到同步。合闸时,一侧快另一侧慢,慢的一侧应增加压力,快的一侧应减小压力,直到同步;

十: 在抱闸打开曳引机运转的情况下,最终确认制动力矩和抱闸间隙适当及开合闸同步性。

成就的戒指
欢呼的猎豹
2025-09-09 03:15:35
一、起吊前应检查设备的机械部分,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应完好,检查电器部分应无漏电,接地装置应良好。每次吊重物时,在吊离地面10cm应停车检查制动情况,确认完好后方可进行工作。露天作业应设置防雨棚。

二、不准超载起吊,起吊时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体之间,吊物上升时,严防冲撞。

三、起吊物体要捆扎牢固,并在重心。吊重行走时,重物离地不要太高,严禁重物从人头上越过,工作间隙不得将重物悬在空中。

四、电动葫芦在起吊过程中发生异味,高温应立即停车检查,找出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工作。

五、电动葫芦钢丝绳在卷筒上要缠绕整齐,当吊钩放在最低位置,卷筒上的钢丝绳应不得少于三圈。

六、使用悬挂电缆电气开关启动,绝缘必须良好,滑动必须自如,并正确操作电钮和注意人站立位置。

七、在起吊中,由于故障造成重物下滑时,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向无人处下放重物。

八、起吊重物必须作到垂直起升,不许斜拉重物,起吊物重量不清的不吊。

九、在工作完毕后,电动葫芦应停在指定位置,吊钩升起,并切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