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起吊重量计算的方法
钢丝绳直径X钢丝绳直径X50÷1000=T 这是理论重量
实际工作中出于安全考虑,所以必须要除以4----8倍的安全系数
1、什么是钢丝绳
钢丝绳是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要求的钢丝按照一定的规则捻制在一起的螺旋状钢丝束, 钢丝绳由钢丝、绳芯及润滑脂组成。钢丝绳是先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
2、钢丝绳的分类:
钢丝绳可按制绳钢丝材质,表面状态、捻制方法和钢丝绳用途等进行分类。
按照材质分类
1.碳素钢钢丝绳,以优质碳素结构钢钢丝为原料捻制而成。
2.不锈钢钢丝绳,以不锈钢钢丝为原料制造捻制而成
按照表面状态分类
1.磷化涂层钢丝绳(中国专利),简称磷化钢丝绳,制绳钢丝磷化膜膜重3-60克/平米,磷化后捻制前钢丝不进行冷拉加工,直接捻制股绳、钢芯及钢丝绳,磷化膜可以提高制绳钢丝表面的耐磨损、耐腐蚀能力,有效抑制微动疲劳的发生。制绳钢丝磷化处理,优先采用锰系或锌锰系磷化,钢丝磷化后不进行任何拉拔加工,直接使用磷化钢丝捻制钢丝绳,由于磷化涂层使钢丝表面更加耐磨,而且磷化膜不导电,能够同时提高钢丝抗锈蚀能力,使用磷化钢丝绳使用寿命是光面钢丝绳的2-3倍,钢丝绳耐疲劳性能大幅度提高。[1] 磷化钢丝绳不仅是光面钢丝绳的理想替代品,而且完全有能力替代进口的钢丝绳[2] 。
2.镀锌钢丝绳,包括热镀锌和电镀锌两种方法,镀锌层对钢丝的保护属于阳极保护,镀锌层越厚防腐蚀能力越强
3.涂塑钢丝绳,在钢丝绳外表面或股绳外表面涂覆一定厚度的塑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等
4.光面钢丝绳,经过热处理和表面准备的原料冷拉后得到的制绳钢丝(注:预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磷化膜在冷拉过程中与拉丝模具激烈摩擦逐渐脱落),钢丝不再经过任何表面处理直接捻制股绳、钢芯和钢丝绳,国外1834年开始生产,国内1939年天津第一钢丝绳厂开始生产
按照钢丝绳捻制方法分类
单股绳
也称为单捻绳,由制绳钢丝、钢丝绳层次围绕中心丝或麻芯捻制而成,可以捻制一层或多层钢丝。
双捻绳
由双股绳围绕绳芯(钢芯或纤维芯)捻制而成,可以捻制一层或多层钢丝,是使用最广泛的钢丝绳品种。
三捻绳
以双捻绳作为股绳围绕绳芯捻制而成,主要用于直径60mm以上的粗规格钢丝绳,如海工钢丝绳等
钢丝绳捻制方法标示方法如下:
a 右交互捻ZS:绳右捻,股左捻,股绳捻向与股内钢丝捻向相反,称交互捻
b 左交互捻SZ:绳左捻,股右捻
c 右同向捻ZZ:绳右捻,股右捻
d 左同向捻:绳左捻,股左捻
e 右混合捻:绳右捻,部分股左捻,部分股右捻
f 左混合捻:绳左捻,部分股右捻,部分股左捻
按股绳内部钢丝接触状态分类
按股中相邻层钢丝之间的接触状态分为点接触、线接触或面接触3种。
① 点接触的钢丝绳:股中钢丝直径均相同,各层钢丝之间捻角相同,捻距不同,所以内外层钢丝相互交叉,呈点接触状态。
② 线接触的钢丝绳:股中各层钢丝的捻距相同捻角不同,内外层钢丝互相接触在一条螺旋线上,呈线接触状态。在使用条件相同情况下,线接触钢丝绳使用寿命比点接触钢丝绳长。
③压实类钢丝绳,原称为面接触钢丝绳,钢丝绳捻制过程中,经过锻打、拉拔等,钢丝之间形成接触面,包括股绳压实、钢丝绳压实和绳股双压实等。
④密封钢丝绳:外层用异形钢丝制成,包括T型S型Z型断面结构的钢丝,表面光滑,耐磨性好,与相同直径的其他类型钢丝绳相比,抗拉强度较大,并能承受横向压力,但挠性差、工艺较复杂、制造成本高,常用作承载索,如缆索起重机和架空索道上的缆索。
函数是Excel定义好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内置公式。
在公式中可以直接调用这些函数,在调用的时候,一般要提供给它一些数据,即参数,函数执行之后一般给出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成为函数的返回值。
(这段可以跳过不看)Excel中提供了大量的可用于不同场合的各类函数,分为财务、日期与时间、数学与三角函数、统计、查找与引用、数据库、文本、逻辑和信息等。
这些函数极大地扩展了公式的功能,使得我们应用Excel做数据的计算、处理更为容易,更为方便,特别适用于执行繁长或复杂计算的公式。
(以下内容要重点看)函数一般是在公式中调用的。函数以函数名称开始,后面紧跟着圆括号,圆括号中是以逗号隔开的参数。
按规范来说两根钢丝绳夹角最好是小于60度,大于30度.
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垂直起重吨位,这垂直起重吨位就是能吊物体的最大重量.
夹角小于30度时,不应使用两腿索具.
如果两根钢丝绳平行重直起吊,就可以吊6吨的物品.
这个是估算公式,原则上不是很准确的。计算公式:钢丝绳直径×钢丝绳直径×50/1000=T(理论破断拉力)。
在实际中还要除以安全系数,一般为四倍,即T=钢丝绳直径×钢丝绳直径/80,由此可以得出直径14mm,16mm,18mm,20mm,22mm的钢丝绳单股最大承重分别为2.45吨,3.2吨,4.05吨,5吨,6.05吨 。
扩展资料:
(1)在不同拉应力作用下,试验钢在650℃空气中氧化不同时间后,其表面氧化层厚度均随氧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厚度增加速率随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加。
当氧化时间较短时,外加拉应力没有促进氧化,其表面氧化层厚度小于未施加拉应力的;当氧化时间延长到80h以后,施加拉应力的表面氧化层厚度大于未施加拉应力的,且随拉应力的增加而增大;氧化膜生长遵循幂函数指数关系,其氧化指数与外加拉应力成正相关。
(2)当外加拉应力不大于80MPa时,试验钢在650℃空气中氧化400h后,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当拉应力达到120MPa后,表面氧化层出现了微裂纹。
(3)在不同拉应力作用下,试验钢在650℃空气中氧化400h后,其表面物相均由Cr2O3、Fe2O3、Fe3O4和尖晶石结构的FeCr2O4、MnCr2O4组成,拉应力对氧化层的物相组成影响不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破断拉力
44mm钢丝绳能吊几吨,简单计算方法如下:
1、首先要知道钢丝绳的抗拉强度,比如44mm钢丝绳的抗拉强度一般在1700-2000KN之间。
2、然后知道该钢丝绳的负荷系数,一般为5,即最大负荷=抗拉强度*负荷系数。
3、最后将最大负荷转换成吨数即可。1KN=0.102吨,即最大负荷=抗拉强度*负荷系数*0.102(千牛)。
因此,44mm钢丝绳的最大负荷约为1700-2000KN*5*0.102=85.4-102吨。
1、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构件的重心与吊钩点都会旋转至同一竖直线上。
2、吊索产生拉力,其拉力针对构件长度方向的反作用力应平衡,即两个绑扎点处对钢梁产生的轴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计算实例:钢梁重量1.5吨;钢梁长度10米;吊点位置距离钢梁左端头2米,距离右端头3米;吊索总长8米;左侧吊索长度4米,右侧吊索长度4米,且锁定,不产生左右滑移。
地面状态如下图:
计算可知a段重量:0.3吨,c段重量0.75吨,b段重量0.45吨。
起吊后,钢梁在此状态下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旋转,则我们需计算出起吊后钢梁旋转角度,即钢梁相对于地面的夹角。
空中状态如下图:
吊点竖向力:
左侧吊点竖向力设为R1,右侧吊点竖向力设为R2。指竖直方向的分力。
根据弯矩平衡,以R1为计算点列方程:
Ma+R2*c*cosα=Mb+Mc
0.3*10*(2/2)*cosα+R2*(10-2-3)*cosα=0.45*10*(10-2-3/2)*cosα+0.75*10*[(10-2-3)/2]*cosα
求得:R2=9kN
由此可得:R1=1.5*10-R2=6kN
吊索与钢梁夹角:
吊索与钢梁的夹角可由三角形确定,已知三边长度分别为4米、4米、5米。
利用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
反三角函数求得:A夹角为51.31781255度。
同理可求得B夹角(主要是当两侧吊索长度不等时,可分别求取)。
钢梁与地面夹角:
根据起吊后,钢梁重心点必然与上部吊钩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利用几何学求得。
钢梁重心距左端点5米,右端点5米,则距离吊索三角形左下点为5-2=3米,距离吊索三角形右下点为5-3=2米,此点与吊钩点连线为竖直线。
在此求得α角:α=90-arccos[(3*3+3.16228*3.16228-4*4)/2*3*3.16228]=9.09743度。
由此可知按此状态起吊,则钢梁最后会旋转9.09743度,如果用户需要进行构件验算,可以按此状态在其他分析软件中进行建模验算。
若两根吊索长度相等。然后可以根据这个货物的受力作平行四边形,然后两个拉力分别沿吊索方向。还有重力垂直于天花板。发现该平行四边形为菱形。然后做两个拉力的合力大小与重力相等,方向相反。
如图,再使用三角函数即可。若角度改变,也是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