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插接的方法
钢丝绳的插接方法一般可分为5种。
即一进一插接法、一进二插接法、一进三插接法、一进四和一进五插接法。最常用的是一进三插接法,一进五插接法多用于钢丝绳的小结。钢丝绳用作吊索时,需要经过人工的插接后才能成为吊索,俗称小接法。
钢丝绳检查员用油标卡尺测量其直径,测量方法是钢丝绳两股外径,中间段每100m处为一个测量点,前后1m处分别再量两个点,记下最小直径,与新钢丝绳出厂时的测量直径相对比,每月更换测量点,做到月固定,对比分析。
有。
一种货车自动雨棚,包括篷布和篷杆,还包括轨道槽、辊轮、带轴承的插接件、正反转电机、减速装置和无线调速器;所述轨道槽上设有所述带轴承的插接件,所述轨道槽为“臼”型,所述轨道槽分别焊在车厢左右两边的站柱上,所述轨道槽的长度与车厢体的长度相等,所述轨道槽端头靠后接近后龙门架的位置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中心轴焊在后龙门架上,所述轨道槽端头靠前接近前龙门架的位置设有钢丝绳轮,所述钢丝绳轮中心与所述辊轮的中心线重叠,所述轨道槽、滑轮轴心、钢丝绳轮和辊轮的中心线均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篷杆为“U”型,所述篷布固定在“U”型篷杆上优选的,所述篷杆的两端分别插在左右两根轨道槽的带轴承的插接件上,插接件上的轴承可以轨道槽靠车厢外侧的一个槽内前后自由运动。优选的,所述轨道槽外槽靠后龙门架的位置端头内槽置有限位传感器开关。优选的,所述轨道槽靠车厢内侧的一个槽内是运行钢丝绳的通道,该钢丝绳将滑轮、钢丝绳轮以及靠后龙门架的一个插接件连为一体,它们和辊轮以及减速装置构成了正反转电机的执行机构。优选的,所述辊轮的一端焊接钢丝绳轮、另一端通过花键插在减速装置的行星齿轮里。优选的,所述减速装置的上端是正反转电机,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正反转电机相连。优选的,所述无线调速器、正反转电机、限位传感器、手动控制开关、电源和总开关之间均有导线连接。优选的,所述无线调速器用螺丝固定在正反转电机旁边的前龙门架上,其下方接近人肩部的位置装有手动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篷布被固定在U型篷杆上,U型篷杆的两端插在带轴承的接插件上。两边车厢顶端焊接固定轨道槽,带轴承的接插件轴以在轨道槽内前后自由运行,每两个带轴承的接插件间固定有钢丝绳,轨道槽内的一端内置限位传感器开关。钢丝绳轮被焊接在辊轮两端与钢丝绳、滑轮以及靠限位传感器最近的一个带轴承的接插件构成一个封闭运行系统。辊轮中间置有减速装置,与正反转电机连成整体。该货车自动雨篷方便实用,结构简单,一键傻瓜式操作。
(1)刹车或抱闸(涨闸)与转动部位磨擦→调整前后刹车与转动部件间隙,既要使转动灵活,又要保证刹车制动性能良好。
(2)链条过紧→调整后轮轴前后位置
(3)前后轴档及中轴部件并帽过紧或部件磨损→松动紧固件,或更换磨损的部件。
(4)前后轮胎充气不足→轮胎充气至足。
2、电池充足但负载情况下两只红灯就熄
(1)电器输出电压偏低→按充电器维修方法排除故障。
(2)电池充电时间短→重新充电延长充电时间。
(3)电池组或其中单只容量下降→按电池箱维修方法排除故障。
(4)电极损坏或接触不良→更换电极。
3、在行驶中有停驶、时快时慢、无力等感觉
(1)七芯连接接触不良→换七芯线。
(2)霍尔断电刹把接触不良→换霍尔断电刹把。
4、电池充足,显示灯全亮,但负载轮毂转动无力
(1)齿轮磨损打滑→更换齿轮。
(2)轮毂电机绕组部分短路→更换电机。
(3)自行车装配问题或部件磨损→更换减振橡皮。
5、电力驱动有不规则的停转
(1)控制器与电动轮毂接插件松脱或导电不良→重新插紧接插件或更换插件。
(2)轮毂电机炭刷与转子接触不良→按轮毂维修方法排除故障。
6、电力驱动噪音响
(1)轮毂齿轮缺油→打开轮毂,涂上齿轮油脂。
(2)齿轮缺损→更换齿轮。
(3)齿轮外壳轴承损坏→更换轴承。
7、掉链
(1)链条过松→紧固链条
(2)如后轮再无位置后移,链条仍过松时,则要拆开链条截短,然后再装上调整。
(3)链轮、链条和飞轮不在同一平面上→ ①装正链轮、②装正后轮、③校正变形车架和平、立叉位置。
8、踏空
当骑行踏动脚踏,链条无法带动车子前进,或者时而带动,时而带不动。多数情况下是飞轮不良造成或飞轮千斤与外套内啮合不好→ ①清洗飞轮内污垢,使千斤不被油汛粘住而能弹起工作。 ②校正千斤簧,使它藏在千斤的凹槽中。 ③更换千斤簧。 ④千斤头部磨损严重时,更换新的千斤。 ⑤飞轮外套内齿磨损严重时,更换飞轮外套。
9、车圈飘忽不定,时而向左,时而向右
(1)前轴或后轴的滚动轴承间隙过大→ 调整滚动轴承的间隙。
(2)辐条松紧不一,飘动固定在某一位置→ 调整辐条的松紧。
(3)前轴或后轴内的钢球损坏或大小不一→ 更换钢球。
10、前轮偏左或偏右方向行驶
(1) 前轴螺母松动→调整前轴滚动轴承间隙,拧紧前轴螺母。
(2) 车把和前叉之间因碰撞,或者把芯螺栓松动而产生相对运动→ 拧紧把芯螺栓。
(3) 前叉立管或前叉腿变形→ 校正前叉立管或前叉腿,如果还不能排除故障,则应更换前叉。
11、前轮或后轮晃动
(1)前轮在前叉、后轮在车架平叉或立叉内晃动不定→ 前轴或后轴螺母松动,紧固。
(2)前轴或后轴的滚动轴承装配过松→ 调整。
12、前轮或后轮偏斜
骑行中,前轮或后轮不在正常位置转动,向某一方向偏斜,前轴或后轴螺母松动→紧固。
13、前叉晃动
用双手提起车把,感觉有松动→前叉滚动轴承间隙,松开锁紧螺母,拧上挡至适当位置,再拧紧螺母。
14、中轴松动
握住左右曲柄,中轴辊出现上下、左右明显松动,中轴滚动轴承配合过松→调整中轴滚动轴承间隙。
15、中轴自动锁紧
中轴辊不能转动→ 调整中轴滚动轴承间隙。
16、曲柄转动
(1)在推进前进时,曲柄有时会自动向前转动。飞轮油污过多,使飞轮外套和芯子一起转动→①将车子向左侧倒,从飞轮外套和丝挡空隙灌入煤油并倒转链条,清洗飞轮内的污垢。 ②拆卸飞轮清洗内部污垢。
(2) 轮滚动轴承过紧→调整飞轮滚动轴承。
17、鞍座上、下转动
鞍座头部向上或向下转动,鞍座的夹紧螺母松动→将鞍座扳平后,用扳手将鞍座的夹紧螺母拧紧。
18、鞍座偏转
鞍座向左右水平偏转,车架后接头螺栓螺母松动→扳正鞍座后,拧紧车架后接头螺栓螺母。
19、钳形闸失灵
(1)闸皮距离车圈太远→调整闸皮与车圈的间隙。
(2)钢丝绳折断或破裂→更换新的钢丝绳套。
(3)钢丝绳与钢丝绳套被粘住→①清理粘在钢丝绳上的泥沙等杂物。 ②向钢丝绳和钢丝绳套注油润滑。
(4)紧绳螺钉松脱→调整好闸皮和车圈间隙后,拧紧紧绳螺钉。
(5)钢丝绳伸长→松开紧绳螺钉,调整好闸皮和车圈间的距离,拧紧紧绳螺钉。
20、钳形闸闸叉复位不良
钳形闸闸叉在制动后不能及时复位,或者只能一边复位,一边不动。
(1)安装不良,固定螺钉过紧→①调整固定螺钉,使闸叉能够活动自如。 ②调整闸簧,使两边弹力均匀。
(2)钢丝绳拐硬弯、急弯→更换钢丝绳和钢丝绳套。
21、轮胎慢性漏气
(1)气门皮管破裂或气门皮管因老化而松软→拧出压气螺母,取出气门芯,更换气门皮管。
(2)压气螺母未拧紧→拧紧压气螺母。
(3) 气门身、气门垫圈与内胎接触处密封不好→ 取出气门身,用扳手拧紧气门垫圈上的螺母,或者 在气门垫圈下再增加一块橡皮垫圈。
(4)内胎质量有问题(微孔等),或补过的地方渗漏→ ①取出内胎充气后细心检查,有漏气孔加补。②对补过后的内胎渗漏,则要重新再补。
22、轮胎打不进气
(1)气门芯的进气孔被堵塞→ 拧出压气螺母,取出气门芯,除下气门皮管,用细铁丝或针尖将泥沙污物清除出来。
(2)气门皮管熔化堵塞气门芯孔→用同上方法取出气门芯后,用汽油等清洗,再用细铁丝清通,确认畅通后,换上新皮管。
(3)天气过冷,使气门皮管中的水气凝结成冰,堵死通气管→ 拆下用火烤熔冰块,甩干水珠。
(4)气筒问题→检查气筒或更换另一气筒。
23、电动自行车产生异声
(1) 链条与链罩发生摩擦或相碰产生响声→链条过松。
(2) 链罩变形或损坏→ 移正链罩或更换新链罩。
(3)骑行时,链条、链轮和飞轮不在同一平面上动行→调整链轮和飞轮使其处在同一平面上。
(4) 链轮轴向跳动→校正链轮。
(5)链条节距拉长→更换链条
(6)轮胎与泥板支棍碰撞产生响声→车圈移位,调正车圈,拧紧轴螺母。
(7)闸皮和车圈摩擦发出响声,车圈位移,轴螺母松动→调整车圈,拧紧轴螺母。 闸皮位移。校正闸皮位置。
(8)前轮胎与前叉腿相碰发出响声→车圈变位,轴螺母松动。 调正车圈,拧紧轴螺母。
(9)后轮胎与车架平叉立叉相碰发出响声→车圈变位,后轴螺母松动。调正车圈,拧紧轴螺母。
(10)电动骑行或滑行时,发出有规律的“嗒嗒”声:前轴或后轴部位滚动轴承的钢球爆裂→拆开滚动轴承,更换钢球。
(11)踏动脚踏在骑行中听到有规律的“嗒嗒”声:中轴滚动轴承的钢球爆裂(在排除上面的情况下)→拆开中轴滚动轴承,更换钢球。
(12)转动车把时听到异声,前叉滚动轴承钢球爆裂→ 拆开该部位滚动轴承,更换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