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吊篮自己往下滑为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从二个方面考虑,一是设备本身质量不过关,根据我们多年来市场调研和客户反馈信息汇总分析,国内部分吊篮企业生产的设备在超过一定使用周期后,普通存在该问题;二是设备疲劳性磨损及存在故障,一般ZLP800 S型主要检查钢丝绳,压盘和驱、从动轮的磨损情况,ZLP630型主要检查钢丝绳,压轮组件及绳轮的磨损情况,另外,电磁制动与摩擦盘的间隙调整不当,也易导致下滑现象的发生,具体调整方法可见产品操作说明书。
有关系,包括人为操作不当。设备在进行下降重物工作中,在到达指定高度时无法有效的制动停止,超过安全距离。属于一种故障现象。设备如果无法正常的制动时很危险的,容易发生重物坠落的事故原因。
钢丝绳电动葫芦制动器是主要的制动工作部件,其中制动环、制动弹簧、制动螺母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零件。
1、当钢丝绳电动葫芦制动环出现松动或者损坏时,就会出现制动不灵的情况;或者是制动环与后端盖锥面接触不良,制动面过少造成制动力小。
2、除了上面提到的制动环损坏,制动弹簧由于长期的频繁操作而产生疲劳,这时候它的弹性就会慢慢老化,如果不及时更换,就会出现制动不灵的情况。
3、齿轮箱的无论和起升电机的刹车风扇叶出现磨损,也会造成这种问题发生。
4、后说一下钢丝绳电动葫芦制动螺母,制动螺母也会随着钢丝绳电动葫芦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出现松动的情况;或者是在调整时没有达到标准,造成设备制动失灵下滑。
注意:
1、由于齿轮和横梁不咬合,造成下滑的问题,由于在高速使用过程之中,润滑程度不好就会造成齿轮的僵硬。
2、齿轮断裂,在高速的使用过程中,如果本身制造的达不到国家标准,非常容易导致齿轮出现裂缝或者断裂。
3、齿轮及齿面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情况,这种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凹凸不平特别容易导致脱齿甚至是卡齿。
然后第二个重点就是装配:装配中衬板的作用就是让绳子能够用配合实现绳子的下降。这里就是绳子右侧的下端线端点与衬板的边线“穿透”的几何关系,添 加方式是在装配体中点击绳子的草图修改,选中绳子下端点添加衬板边线的“穿透”几何关系。衬板的配合就是路径配合,做动画时在0秒键码时衬板在上边,在10秒处放置时间键码,拖动衬板到低端,为了实现柔性钢丝绳下滑效果可以在0秒时隐藏衬板。这样计算运动算例,查看效果就行了。
5.1 试验前检查要求
5.1.1 新安装的防坠器应具有金属非金属矿山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5.1.2 对于制动绳防坠器,使用企业应确保缓冲器、制动绳张紧装置、连接器完
整,其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应齐全、牢固,并有防松措施;缓冲器末端缓冲绳的余留长度应为制动距离的2倍以上,缓冲绳的端部,必须用合金浇成椎体形,且合金浇注处得钢丝无抽出现象;制动绳应处于张紧状态,且无妨碍制动绳运动的障碍;
5.1.3 防坠器的各个连接和抓捕机构不应存在永久变形,不应存在偏斜相咬现
象,抓捕器的运动零件间不应落入杂物;
5.1.4 防坠器的各个连接和传动部件,应动作灵活,轴销齐全;对于抓捕机构为
非滚动型滑楔的制动绳防坠器,连杆行程与最大行程之比应小于3/4;对于抓捕机构为滚动型滑楔的制动绳防坠器,滚动楔子外露长度应为(220±5)mm;制动绳防坠器导向套的磨损应在极限范围之内。
5.2 静负荷试验技术要求
5.2.1 静负荷试验时,被检验防坠器应能稳定地制动住提升容器;
5.2.2 静负荷试验时,对于木罐道防坠器和钢罐道防坠器,抓捕器下滑距离应小
于200mm;对于制动绳防坠器,抓捕器下滑距离应小于40mm;
5.2.3 对于制动绳子防坠器,静负荷试验时,缓冲绳在缓冲器中不得有拉动现象。
5.3 脱钩试验技术要求
5.3.1 脱钩试验时,被检验的防坠器应能稳定地制动住提升容器;
5.3.2 两组抓捕机构制动时的动作时间差,用提升容器通过的距离来表示,不得
超过0.5m;
5.3.3 防坠器动作空行程时间不应大于0.25s;
5.3.4 对于木罐道防坠器和钢罐道防坠器,防坠器下滑距离不应超过400mm,
提升容器相对于井架的下落高度不应小于600mm;对于制动绳防坠器,防坠器相对于制动钢丝绳下滑距离不应超过150mm,提升容器相对于井架的下落高度高度应小于400mm;
5.3.5 对于制动绳防坠器,实际最大载重试验时,缓冲绳必须由缓冲器中拉出,
缓冲钢丝绳拉出的长度不应大于400mm
5.3.6 防坠器制动过程中的负加速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在最小终端载荷(空载)时,最大允许负加速度不大于50.0m/s2,制动过
程持续时间不应超过0.25s;
b) 在最大终端载荷(实际最大载重)时,制动绳防坠器的负加速度不应小
于10.0 m/s2,当最大终端载荷同最小终端载荷的比值大于3.0或提升容器装有尾绳时,制动绳防坠器的负加速度不应小于5.0 m/s2;木罐道防坠器和钢罐道防坠器的负加速度不应小于5.0 m/s2。
6.试验方法
6.1 检查要求检验方法
6.1.1 对于新安装使用的防坠器,使用单位应提供制造企业生产该防坠器的金属
非金属矿山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有效证明;
6.1.2 检验前,防坠器使用单位应对井架、缓冲绳、连接器、罐道、制动绳、悬
挂装置、传动机构、抓捕机构、驱动弹簧及制动绳张紧装置等进行详细检查;更换磨损超过极限的零部件(包括制动钢丝绳和缓冲钢丝绳);
6.1.3 检查制动绳防坠器的缓冲器、制动绳张紧装置、连接器及相关部件,应满足5.1.2和5.1.3的要求;
6.1.4 将提升容器停放在井口封盖物上,放松提升钢丝绳,防坠器的各个连接和传动部件应符合5.1.4的要求,重复三次。
6.2 静符合试验方法
6.2.1 应在按6.1条款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静负荷试验;
6.2.2 将提升容器停放在井口封盖物上(井口封盖物强度足以支撑提升容器突然下坠),放松提升钢丝绳,使防坠器动作,采取有效措施,将防坠器处于动作状态下的提升容器提起,上提高度约为0.6—0.7m,然后轻轻下放,当提升容器停稳后,检查防坠器是否能稳定的制动住提升容器,测量防坠器和罐笼下滑的距离;共上提三次,每次提升高度应大于前一次,以避免在同一位置抓捕罐道(或制动绳),检验结果应符合5.2.1和5.2.2条款的要求;
6.2.3 对于制动绳防坠器,检查缓冲绳在缓冲器中的状况,应符合5.2.3条款的要求,否则应对缓冲器进行调整,并重新按6.2.2条款进行试验;
6.2.4 静负荷试验后,应检查防坠器的零部件是否损坏或产生永久变形,否则应对相应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并重新进行试验。
6.3脱钩试验方法
6.3.1 脱钩试验应在静符合试验合格后进行。提升容器空载和实际最大载重条件下各进行一次脱钩试验,先进行空载条件下的脱钩试验,当空载条件下脱钩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际最大载重条件下的脱钩试验。空载脱钩试验后,应对井架、缓冲绳、罐道、制动绳、悬挂装置、传动机构、抓捕机构、驱动弹簧、连接装置及制动绳张紧装置等进行检查和恢复;
6.3.2 试验时,井口封盖物的强度应足以支撑提升容器突然下坠。在连接装置与主拉杆之间连上脱钩器,将提升容器提升至井口封盖物上方约1.5m处,特提升容器稳定后,下放提升容器,打开脱钩器,测量各数据;
6.3.3 测量抓捕点之间垂直方向的距离参数,其最大值应符合5.3.2条款的要求,检验仪器应使用分辨率不低于1mm的长度测量器具;
6.3.4 防坠器空行程时间用分辨率不低于0.01s的专用检验设备检验,也可通过测量空行程距离计算得出,检验结果应符合5.3.3条款的要求;测量控行程距离的检验仪器应使用分辨率不低于1mm、精确度不大于±1mm的长度测量器具;
6.3.5 检验防坠器的下滑距离及提升容器相对井架的下落高度,其检验结果应符合5.3.4条款的要求;测量制动绳防坠器的缓冲绳由缓冲器中拉出的长度,检验结果应符合5.3.5条款的要求;检验仪器应使用分辨率不低于1mm、精确度不大于±1mm的长度测量器具;
6.3.6 防坠器制动过程中的负加速度用分辨率不低于0.1m/s2,精确度不低于2.0%的专用检验设备检验,也可通过进行零脱钩试验,测量提升容器对木(钢)罐道或制动钢丝绳的相对降落高度、缓冲距离等计算得出防坠器制动过程中的负加速度和制动持续时间,检验结果应符合5.3.6条款要求;
6.3.7 脱钩试验后,应检查防坠器的零部件是否损坏或产生永久变形,并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
7 检验和判定规则
7.1 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安全生产检查检验机构检验和判定;
7.2 按本标准5.2和5.3条款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时,
检验结论判定为:合格。
8 检验周期
8.1 安装使用的防坠器的定期检验周期为一年;
8.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本标准要求进行检验;
a) 新安装、大修后投入使用前;
b) 闲置时间超过一年,重新投入使用前;
c) 经过重大自然灾害可能使井架或罐道结果件强度、刚度、稳定性受到损坏的提升机系统使用前。
具体操作如下:1、电梯主要设备已安装,轿厢底盘已校正,安全钳已夹紧导轨。2、在顶层和轿湘水平处组装配重框架配重块暂不放置,用手拉葫芦吊起框架。3、在顶层大厅外,设置临时放绳架,将每捆钢丝绳放在架子上,应能灵活旋转,放绳方便。4、先做钢丝细一端的细头,按要求将钢丝绳从放细架,方木,轿顶轮,导向轮,配重轮,编头固定在机房绳头板上。5、检查电梯非道,使配重框架下滑时无障碍物,并在非底标明框架下滑的位置或设署临时支撑,以确保电梯钢丝绳长度的准确性。6、配重框架下降到指定位置后,用绳头夹在顶层,夹紧每根钢丝绳和手拉葫芦上的钢丝绳,防止框架下降。然后制作另一端的绳头,挂在绳头板上固定,放绳结束。
钢丝绳是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要求的钢丝按照一定的规则捻制在一起的螺旋状钢丝束,钢丝绳由钢丝、绳芯及润滑脂组成。钢丝绳是先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1834年欧洲人奥鲁勃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根钢丝绳光面钢丝绳,1939年建立的天津市第一钢丝绳厂是中国第一家金属制品企业。
1)电梯首要设备已设备完毕,轿厢底盘已校对,安全钳已钳紧导轨。
2)在顶层与轿厢水平处拼装配重结构(配重块暂不放),用手拉葫芦吊住结构。
3)在顶层厅门外,搭设一个暂时放绳架,将每捆钢丝绳放在架子上,应能滚动灵敏,放绳便利。
4)先制造钢丝绳一端绳头,按要求将钢丝绳从放绳架→方木→轿顶轮→导向轮→配重轮→绳头固定在机房绳头板上。
5)查看电梯井道,使配重结构下滑时无阻碍物。并在井底标明结构下滑的方位或设置暂时支撑物,保证钢丝绳长度的准确性。
6)配重结构下滑到指定的方位后,在顶层用绳头夹将每根钢丝绳与手拉葫芦上的钢丝绳夹紧,防止结构下滑。再制造另一端绳头,吊至绳头板上固定,放绳结束。
7)人员配备:机房2人担任刹绳设备;每捆钢丝绳各由1个把握放绳;为了保证放绳速度共同,由1个担任指挥;井道外组织1巡视人员,此人沿楼梯下跑,跟着用对讲机陈述结构下滑的方位和各绳的松紧状况 。
二 安全办法
用配重结构放钢丝绳时,曳引机刹车设备是不起作用的。跟着结构下滑,如无速度控制办法结构下滑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可能导致事故。因而,在放绳过程中采取了缓速、刹绳办法,随时可减速或中止。
1)缓速办法。在轿厢立柱上暂时绑扎2根健壮的方木,使每根钢丝绳以S形环绕这2根方木至轿顶轮,加大钢丝绳下滑时摩擦力,使结构缓慢地下滑。
2)刹绳办法。在机房曳引轮上,用一块厚50mm左右,与曳引轮等宽的木板,一端顶在曳引机座架上,木板的1/3处贴在曳引轮的钢丝绳上。在放绳时需求减速或制动时,只需在木板另一端加必定的力,就能将悉数钢丝绳刹住。
三 两种放绳办法比较
1)惯例放绳是一根根进行。假如电梯钢丝绳是2:1绕法,分别将每根钢丝绳放到井底,再用卷扬机拉到顶层。不光费时、费工,且钢丝绳简单放乱,也简单与脚手架钢管交*。而用配重结构放绳,可以一次将钢丝绳放完,也不会呈现上述状况。
2)惯例放绳需求作业人员在井道内上下往复查看钢丝绳运行状况。20层以上的电梯需求几个人一起做这项作业,既辛苦又糟蹋人力,且不安全。而现在不管楼层有多高,只需1个查看人员就可以完结。
3)惯例放1台20层电梯的钢丝绳需求1天时刻,而现在连准备作业只需2h,放绳速度进步3~4倍。假如大楼的楼层越高、电梯的台数越多,则节约的时刻就越多。
用途
悬挂式抓斗,用于只有一个起升卷筒的普通起重机上,用于抓取各类松散堆积物,如:炉渣、砂、煤灰等。
工作原理
悬挂式抓斗直接由起重机吊钩吊起,完成抓斗卸料等过程,其开闭主要是锁钩、弹簧、滑体等配合运动,抓料式抓斗开后,降落到该抓的松散物上面钢丝绳继续下降,使滑体下滑,这时滑体上的弹簧会越拉越紧,当滑体降到与滑杆上的凸块符合的位置时,由于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滑体上的钩扣在滑体上的凸块下面,钢丝绳上升,滑体带动横梁,是抓斗闭合,卸料时抓斗落到料堆上,钢丝绳继续下降,使滑体下滑一段距离,下滑体上的弹簧失去作用,使离合钩与滑杆上的凸块分离,钢丝绳起升,靠横梁的自重、使抓斗张开。
易损件
1、 滑轮;2、导轮;3、滑轮筒套;4、滑轮轴;5、拉杆头衬套;6、耳板衬套
使用维护事项
1、 调整离合钩上的弹簧、长短、松紧自如。
2、 检查各油孔部位,并注满黄油。
3、 操作前将钢丝绳调整,使抓斗处于自由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