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金矿事故,目前救援进度怎么样了?
生产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是疫情后,人们对于安全和健康更为关注,在1月18日凌晨,山东栖霞金矿又一救生孔打通,现场救援人员持续敲击孔底,暂未获得回音。据现场救援指挥部消息,一共布置6个钻孔进行施救。
在1月10日14时,山东栖霞五彩龙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这起造成22名工人被困井下。在17日晚22时许,井下传回纸条。纸条上写着:我们在井下22人,但在五中只有11人,六中1人,4个受伤,另有十人情况不明。现在大家体力透支严重,急需胃药、止痛药、医用胶带、外用消炎药。另有3人有高血压,急需降压药,我车上有两种,请把药带下来。由于井下空气不流通,炮烟浓度大。现在井下水特别大。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谢谢你们了。
经救援人员不懈努力,17日下午1时56分实现了3号钻孔的贯通。经过紧张的下放套管作业,1月17日22时12分左右,3号钻孔开始投放给养,由铅坠带着牵引绳,缓缓下放,有手电筒、营养液、药品、纸笔等。大约22时46分左右,给养投放到底,有人明显拽了钢丝绳!经过35分钟左右的等待,救援人员缓缓拽出了钢丝绳,发现,补给已经全部被取走,而且传回来一张纸条,纸条上说22人都在。根据井下传回纸条,五中段现有11人,六中段1人,另有10人情况不明。后续救援工作还在全力紧张推进中。
经救援人员不懈努力,山东栖霞金矿事故现场继3号救生孔透巷后,用于联系“六中段”(离井口698米)被困人员的1号钻孔于18日凌晨5时许透巷。新的救生孔打通后,救援人员持续敲击孔底,但尚未得到回音。紧接着,救援人员继续采取多种方式与井下联系,进一步优化主井筒清障措施,加快其他钻孔推进进度。据现场救援指挥部消息,现场共布置6个钻孔进行施救,完成进尺分别为:1号钻孔(直径311mm)570米、2号钻孔(219mm)420米、3号钻孔(直径219mm)521米、4号钻孔(直径711mm)400米、5号钻孔(直径350mm)201米、6号钻孔(直径311mm)64米。希望本次救援能尽量挽救被困人员的生命。
有生命的迹象,通过敲击传来的回声探测到的。山东栖霞笏山金矿爆燃事故致22人被困。1月17日,在事故发生第7天,3号救生孔已打通,救援人员通过敲管方式试图联络井下被困人员,初步确认听到井下传回的敲击声。烟台市应急局局长孙树福表示,最多收到9次回声,初步确认有生命迹象。 。爆炸事故发生后,山东政府随即展开救援。现场主要有两种救援方式,一是加快清理回风井井筒障碍物,二是加快地面打救生孔,打通另一条生命通道。
李湖生:目前,井下工人被困已7天,这对被困人员的生命健康是重大考验。工人在井下工作时,一般会准备一顿午餐和一些饮用水,井下也有可能有地下水渗入。只要有水,被困人员坚持7天和更长时间还是有可能的,这在国内外的一些事故和自然灾害救援中经常能见到。现在最担心的是,井下爆炸后形成的有毒有害气体会不会蔓延到被困人员所在地点,或者完全没有饮用水。如果这样,生存条件就会比较差。
1月17日,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笏山金矿发生爆燃事故第7天,救援人员站在吊笼里对排水管路、电线电缆、钢丝绳等7米厚的堵塞物进行切割作业。17日14时许,救援人员打通一条从地面至被困工人所处巷道的钻孔,通过敲管方式试图联络被困井下近700米处的工人。据现场指挥部消息,通过最新打通的救生孔,救援人员通过敲击的方式,初步确认听到井下传回的敲击声。
现场救援指挥部称,目前还在进一步确认井下的情况,下一步,救援人员将通过该孔下放生命探测设备和有线电话,并传送营养液,尽全力与被困人员取得进一步联系。
山东栖霞金矿爆炸,一共有22名矿工被困井下。经过几天的紧急救援,目前已确认11名被困人员的情况,并能获得地面营养、药品救援,遗憾的是一名被困人员因受伤严重已无生命迹象。用于被困人员升井的逃生通道正在加紧施工,成功救援指日可待。
一、矿难发生:1月10日14时笏山金矿发生爆炸,22人被困井下,其中9人被困在离井口648米的“五中段”,13人被困在离井口698米的“六中段”。爆炸发生后,金矿方面自己组织了救援,当他们发现无能为力时才上报到市政府应急部门,迟报了30多个小时。政府得知消息后,自11日晚开始调集救援力量开展大规模救援,12日上午就已调集9支队伍投入救援,后又从陕西榆林、安徽淮南等地火速调集国际最先进钻机,日夜兼程赶赴现场。目前,共有15支队伍、532名救援人员、388台套救援装备进驻现场救援。
二、发现11名被困人员:17日13时55分许,3号钻孔首先贯通,通过敲击钻杆,初步判断地下有敲击回应。救援人员迅速将手电筒、营养液、药品、纸笔等补给向下输送。稍后抽出的钢丝绳带回重大信息——纸条。
我们在井下22人,但在五中(五中段)只有11人,六中(六中段)1人,4个受伤,另有十人情况不明。现在大家体力透支严重,急需胃药、制(止)痛药、医用胶带、外用消炎药,另有3人有高血压,急需降压药,我车上有两种,请把药带下来。由于井下空气不流通,炮烟浓度大。现在井下水特别大。“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谢谢你们了。
这个消息让现场救援人员激动万分。目前,救援人员已多次投放营养品、药品,并建立通信联络,能上下打电话了。目前确认情况是,位于五中段11名被困矿工中,8人身体状况良好,2人有轻度不适,1人因在爆炸中头部受到冲击,经过上下协同救治目前已无生命迹象。六中段有一名被困矿工,几天前曾经联系过,现在情况不明。
现在打通的这个3号孔只有21.9厘米,只能输送营养、上下联系,还不能让被困人员升井。还需要等待金矿原来回风井清理通或者10号打通才能上来。用于联系“六中段”被困人员的1号钻孔,也在18日5时贯通,打至预定位置。救援人员持续敲击钻杆,但未得到回音。救援指挥部表示,将通过1号钻孔,继续开展生命探测等工作。
三、救援现场:有十个钻孔!据应急救援指挥部介绍,目前明确“3+1”总体救援方案,“3”即:生命维护监测通道(1号和3号钻孔)、生命救援通道(井筒和10号钻孔)、排水保障通道(7号和8号钻孔);“1”即:辅助探测通道(4号、6号和9号钻孔)。目前,救援现场共有10个钻孔,其中2号钻孔因遇破碎带卡钻、 5号钻孔因偏离7.3米无法纠偏,均已废弃。
井筒和10号钻孔被作为生命救援通道供被困人员逃生。目前,井筒清障存在较大困难,在距井口350米处,遇到严重堵点,供风排水管路、供电通信线缆等相互交织叠加在一起。井筒内施工空间窄、吊笼断面小,清障施工难度极大。10号钻孔作为救援逃生通道,正在平整场地,争取尽快开钻。要想让被困人员上来,还要等待几天才行。
四、最新情况:10号钻孔开工!(1月20日)是救援的第10天,腊八节,医疗组向井下投放了特殊定制的腊八粥、保温桶、热水、鹌鹑蛋。 第10号钻孔已经开挖,这个钻孔与5中段贯通后,将作为被困矿工的救援(升井)通道。1200毫米的钻头打出一个比较大的孔后套上护筒,然后711毫米的钻头继续开挖,直到与5中段贯通。根据其它钻孔施工速度来看,10号孔要5中段贯通,至少也需要一周的时间。原有回风井也在抓紧清理。10号钻孔与回风井,哪一个提前贯通,哪一个就会用于被困人员升井。
结束语:矿难救援存在很多的变数,只要被困人员不升井,救援就不能轻言成功。一分希望,万分努力,我们给救援人员加油,给被困人员祝福!
从救援情况来看,如果不出意外,目前已经找到的这11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问题不大,现在还不能排除意外发生,关键是还有11名被困矿工联系不上生死不明。现在各方力量在全力救援,相信好消息不断传来。接下来,我把整个救援过程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矿难发生:1月10日14时山东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爆炸,22人被困井下,其中9人被困在离井口648米的“五中段”,13人被困在离井口698米的“六中段”。爆炸发生后,金矿方面自己组织了救援,当他们发现无能为力时才上报到市政府应急部门,迟报了30多个小时。政府得知消息后,自11日晚开始调集救援力量开展大规模救援,12日上午就已调集9支队伍投入救援,后又从陕西榆林、安徽淮南等地火速调集国际最先进钻机,日夜兼程赶赴现场。目前,共有15支队伍、532名救援人员、388台套救援装备进驻现场救援。
二、先说好消息:17日13时55分许,3号钻孔首先贯通,通过敲击钻杆,初步判断地下有敲击回应。救援人员迅速将手电筒、营养液、药品、纸笔等补给向下输送。稍后抽出的钢丝绳带回重大信息——纸条。
我们在井下22人,但在五中(五中段)只有11人,六中(六中段)1人,4个受伤,另有十人情况不明。现在大家体力透支严重,急需胃药、制(止)痛药、医用胶带、外用消炎药,另有3人有高血压,急需降压药,我车上有两种,请把药带下来。由于井下空气不流通,炮烟浓度大。现在井下水特别大。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谢谢你们了。
这个消息让现场救援人员激动万分。目前,救援人员已多次投放营养品、药品,并建立通信联络,能上下打电话了。目前确认的情况是,位于五中段11名被困矿工中,8人身体状况良好,2人有轻度不适,1人因在爆炸中头部受到冲击,伤势危重。六中段有一名被困矿工,几天前曾经与五中段的人联系过,现在情况不明。现在打通的这个3号孔只有21.9厘米,只能输送营养、上下联系,还不能让被困人员升井。还需要等待金矿原来回风井清理通或者10号救生孔打通才能上来。
用于联系“六中段”被困人员的1号钻孔,也在18日5时贯通,打至预定位置。救援人员持续敲击钻杆,但未得到回音。救援指挥部表示,将通过1号钻孔,继续开展生命探测等工作。
三、救援现场:有十个钻孔!据应急救援指挥部介绍,目前明确“3+1”总体救援方案,“3”即:生命维护监测通道(1号和3号钻孔)、生命救援通道(井筒和10号钻孔)、排水保障通道(7号和8号钻孔);“1”即:辅助探测通道(4号、6号和9号钻孔)。目前,救援现场共有10个钻孔,其中2号钻孔因遇破碎带卡钻、 5号钻孔因偏离7.3米无法纠偏,均已废弃。
井筒和10号钻孔被作为生命救援通道供被困人员逃生。目前,井筒清障存在较大困难,在距井口350米处,遇到严重堵点,供风排水管路、供电通信线缆等相互交织叠加在一起。井筒内施工空间窄、吊笼断面小,清障施工难度极大。10号钻孔作为救援逃生通道,正在平整场地,争取尽快开钻。要想让被困人员上来,还要等待几天才行。
三、最新情况:根据钻探资料和五中段被困人员反馈,井下透水严重,透水量是每小时10立方米左右,这是威胁到被困人员生命安全的一大因素。救援现场的医疗救护人员表示,已向井下投放4次营养液。原来有一两名矿工有点昏迷,现在可以行走;一名头部受外伤的矿工通过消毒纱布包扎,情况有所改善。国家卫健委带领的5名国家级专家也赶到当地,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安定医院的重症医学、营养、神经外科、职业病与中毒医学、心理干预等专业5名专家组成。
结束语:看到整个救援过程,使我们不由得想到“没有强大的国,哪有幸福的家”!每个被困矿工身后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希望他们早日得救,早日团圆。一分希望,万分努力,加油!
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位于烟台市西的70公里的栖霞笏山村,这里金矿较多,产量闻名全国的招远就在附近,北部是渤海湾。
笏山金矿海拔不高,大约在219米左右,目前被困的工人在井下600米深处,大约在负海拔400米以下。笔者家乡金石峪金矿,比这里的金矿还大,那里采金也是低于海平面300米左右,所以负海拔采金并不奇怪。
大家觉得负海拔有地下水挡不住,煤矿不好采,但金矿较特殊,一般是没问题的,我的家乡采金矿也在负海拔采金就很少出现透水事故,至今还没听说过,下面就讨论这个问题。
题主问地下温度是多少,地下温度的变化很复杂,大致可分为在三层,最表层是变温层,大致厚度为30米左右,随着太阳辐射变化而变化,夏季地温高,冬季地温低,也与纬度有关,北极圈附近终年有冻土,地温非常低。
30米以下就不受季节变化影响了,我们把这层称之为恒温层,最下面一层为内热层,一直会到地球的内核,随着深度增加地温升高,大致每33米升高1度左右。
地表不太深的话,温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y=30x+20来表达,X表示深度。
600米深度除去地表恒温部分,y=30*0.4+20, 接近32度左右,变化范围在28~32度范围之间。如果有通风的话,温度还是适宜采矿的。
上图为金矿石,表面看到的黄色东西千万不要认为这是金子,如果表面能看到金子的话,金子也就不能称之贵金属了,黄色的是黄铁矿,是岩浆向上涌出结晶形成的,因为地壳中铁的含量特别高,所以大家采金矿的时候,第一眼先看到黄灿灿的黄铁矿,金子在矿石里,非常稀少,每吨里有几克,肉眼是很难见到的。
矿道里有没有大面积积水吗?
这个不好说,与所处的地质构造有关,采金的岩石多是花岗石,花岗岩致密坚硬, 不透水,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我们三峡水库就建在花岗岩层上,如果透水的话,无论如何也不能建这么大水库了。
花岗岩构成成份也有差别,在冷凝的时候,由于成份不同,收缩系数也不一样,为此花岗岩也不是一整块大岩石,之间也有裂隙,只是裂隙要小,为此地下水也会沿着裂隙上涌,采矿时压力减小,水就会冒出来,也就是我们常常看到山区有泉水喷出来,成因与之相似。
当然了,地壳也不是平静的,也会有火山、地震等各种地壳运动,更大的地壳运动还会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这会导致地壳发生断裂,出现“内伤”,上图是断层示意图,当我们采矿时,会遇到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断层,如果与地表水河流、湖泊连通,就会出现大面积透水事故。如果与地下水相连,这要看地下水量的大小,如果太大,金矿品位又很高,只能先解决排水问题,再开采金矿
一般情况下,花岗岩是不透水层,与地表水不容易连通,采矿水还是好控制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负海拔下400米下还能采金矿的原因,南非还有更深的达几千米。
我的家乡金矿工人特别多,他们常常讲起井下采金矿之事,但很少听说金矿有塌方之事。采铁矿、煤矿塌方的特别多,因为这些矿多是沉积矿,岩石抗压力较差,就会出现事故,可以说采金矿还是采矿里最安全的, 这次栖霞矿山事故还是少见的,目前还没有报道塌方的原因。
栖霞矿山事故井下22名工人,牵动着上亿万人的心,责任重于泰山,国家对于矿山的监管已经非常到位,个体非法开采基本上杜绝,尽管如此矿山事故还是会发生,整个世界年年有这方面的报道,所以采矿安全是重中之重,这一次事故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防患于未然,盼望着井下22名工人安全出井,回家过个团圆年。
井下六百米按正常供风,应该维持在最佳温度25度,这个是人体在不进行体力劳动的情况下最适宜的温度,这个温度井下工人即使在工作,也不会流太多汗水,基本上人体可以接受,不会引起不适。就现在栖霞这个矿井来说,温度应该不会太低,有积水是肯定的,任何矿井都会有积水,但都会有排水系统。根据井下被困矿工写字条反馈的情况,只要能正常营救,积水不会造成太大威胁。被困矿工所处位置应该不是低洼处,现在又往井下运送营养补品,还能取得通讯联络,给被困矿工以极大的精神鼓励,让他们更有信心等待救援,每个人只要心里有希望,就会有精神,只要精神不垮,就一定会成功。
本人在矿山工作二十年,就栖霞矿难发表如下看法及建议。1现在在不通风的情况下,地下600米的温度基本上在30摄氏度上下,在这个温度下基本上矿工是没有失温威胁的。2透水虽然严重,但是考虑到6中段巷道较长,所以应当对5中段幸存者威胁不大,但是对6中段人员不容乐观,考虑到水淹及炮烟影响等因素,6中段幸存人员应当撤离到平巷尽头了,所以应当有生还希望。3主井清理工作在抢险人员的努力下应当是逐步加快。越往下清理,随着爆炸破坏力的减小,应当在450米左右堵塞物就会减少至没有的状态,所以只要再熬过一两天,或许被困人员就可以顺利升井。4建议抢险指挥部在6中段平巷尽头开始钻孔。在为5中段被困人员输送给养的情况下在做一下思想工作,鼓励被困人员自救同时积极开展施救失联人员的工作,让一部分恢复体力人员想尽办法携带给养搜寻失联人员。5暂停启动事故调查,全力进行救援,防备知情人员为自身利益瞒报或误导。
温度应在30 5度上下。
排水系统损坏,水位肯定上升,但上升速度不明。从递出的纸上看,水量很大。随着打通的急救井增加,出水量会增加。
具体水位处于什么阶段,可由5中段人员用绳子等工具在回风井向下测量。
出水量和水位上升速度,这两个大体数据对地面救援措施很重要。
个人认为:在升井之前,水位的上升是最大的危险,应尽快恢复排水系统并加快回风井的清理贯通。
600米有多深?足足200层楼高,这是什么概念?不过所幸的是目前经过确认已经有大部分矿工确定生还,希望其他人也都一样。
地下600米的温度约为15-17摄氏度,但是如果地下水越深,温度也会逐渐升高。 从地面往下每深100米,大概增加3摄氏度左右。 地表以下5 12米的地层温度就不会随着室外大气温度变化而变化了,基本常年保持在15 17摄氏度。
栖霞金矿井下透水在加剧,及时排水是工作重点,水位加剧水量就会大量上升,水位一上升,温度自然也就越高。 所以从中可以判定目前地下井温度肯定突破25度,估计在25 30度区间。
目前烟台市长陈飞透露,据五中段遇困人员介绍6中段有1人遇困,但是近几日互相并没有联系,6中段巷道积水情况好于预期,下一步,根据预判情况,加大救援力度。
目前山东省委书记已经和地下旷工成功通上电话,这让他们倍受鼓励,让他们更有信心等待救援,希望每个人都充满阳光。 只要内心坚定,相互关照,保持体力,积极配合救援工作,就一定能够顺利深井。
因为造成被困工人处在井下的主要原因是 在1月10号下午发生的爆炸引起的, 而在此之前,下落到井底的工人们会凭借专用的工具运送到不同的段位。 各个中段的位置不同,距离地表的长度也不一样。
在金矿下部, 井中的区域还设有通风井,通风井是比较关键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井下人员所处的位置以及保持的状态,可能需要借助通风井来获得一些氧气。 按照一般的矿井在井底的温度,达到600米的距离,在冬季的时候,温度可能在24 到26 之间。 当然,由于各个金矿井下的布局并不相同,所以具体的温度测量需要根据仪器来验证。
在这次山东金矿事故中, 工人们所处地点的环境温度也会有所变化。 因为在爆炸过后,一些通风井和上升的路线渠道已经被废墟或者周围的矿石所封堵,所以 井下的空气并不像当初那么流通。同时,受到井下水的影响,也会让周围的状况发生变化。
在1月17号的晚上, 援救人员通过三号钻孔向确认处在井底的工人们运送给养物资时,也获得了他们写下的重要小纸条。 从纸条的描述中可以看到,22名工人他们并不是待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交代了井下环境。 那这个金矿井下会有大量积水存在吗?
纸条上面已经写出,现在井下水特别大。这完全表明了 金矿井底有积水存在, 而且由于发生爆炸的日期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一个星期,所以对于幸存工人的体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在搜救工作人员确认好他们的位置时,立刻送去了药品和日常使用的物资。 救援工作的持续进行,也会给被困工人增强信心。
其实, 在距离地面超过五百八十多米的位置,是很容易发现地下水的。 井下水的存在也会给营救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并且在 爆炸以后,散发的灰尘和炮烟也渗入到了井下和通风井,为了尽快帮助被困工人安全解救,整个救援任务一直在迅速展开。
因为在施救期间要克服多重阻力,所以一方面通过向井下传递绳索来输送给被困人员一些物资,供他们恢复体力和做好配合工作。同时, 施救队伍开辟了六个钻孔,要全面打通被困人员所处的中段位置。 目前已经了解到在五中段有11人,六中段有一人,搜救队伍尽快从通风井拓开一条安全通道,从而安全地将被困工人接回到地面才是最终目标。
总的来说,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井下600米的冬季温度可能在二十四到二十六摄氏度之间。从被困工人们描述中可以看出,附近有井下水的存在。 因此,希望我们的救援工作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被困矿工们积极配合好援救行动,让大家快速脱离危险,保证安全返回。
先说温度
栖霞笏山金矿井下600米温度约为27摄氏度左右联系了一个在大众日报工作的朋友,他正好在栖霞采访此次金矿事故,给了一个确切的回答,五中断被困人员的温度约为二十七八度。
下面是我个人关于井下温度的看法
今年山东的气温可以说是近十几年来最低的,地表温度在零下十度左右,但地下温度并不受此影响。
一般而言,地下十米后,地层温度就不再受地表温度的影响了,基本会稳定在15摄氏度左右。
我想,这也是古人很多地洞御寒的方法。
随着深度的加深,稳定会逐渐升高,一般没增加100米深度,温度会提升2.5摄氏度左右。
所以计算后,地下600米,升高温度约在15摄氏度,加基础温度15摄氏度,整体温度约为30摄氏度。
正常矿井下的温度通过通风、透气等方式,基本稳定在20到25摄氏度之间。
考虑到栖霞这个金矿由于爆炸,通风基本失效,温度应该在30摄氏度左右,不会超过35摄氏度。
地下是否会有大量积水,有积水,目前积水正在加剧矿井内基本都有抽排水系统,但栖霞金矿爆炸后,断电,抽水系统必然无法工作,很可能导致矿井内产生积水。
正如1月18日栖霞金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所讲,目前,栖霞金矿井下透水正在加剧,及时排水是工作重点。
从1月10日至今已经9天时间,五中断幸存11人反馈上来的信息也说明,井下透水问题正在加剧。
目前,救援人员采用潜水泵抽水和上位钻孔分流的方法,排出积水过量的风险。
笏山金矿,发生了矿难,在井下作业的22名矿工的安危,经过新闻媒体的持续跟进报道,牵动着朝野的心,都在关注抢救工作的进程。
目前,人民日报已经发表文章,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援!矿难现场,已聚集了13支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抢险队伍和1支消防队伍,包括120救护车和媒体记者都在全天候守着,专业救援人员 就有439人,可见对笏山金矿矿难高度重视。
1月18日下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召开了第4场新闻发布会,表示救援指挥部正不惜一切代价、穷尽一切手段、抢夺救援时间,争取被困矿工安全升井。
此前,据国内媒体报道,通过3号钻出高达570米的贯道,收到了从井下递上来的一张纸条,纸上的内容显示,井下有12人存活,另外10人情况不明。
现在,有6个钻机正在片刻不停地施工,其中,1号钻孔累计进展近629米,已于18日清晨贯通,创近年来地面打钻救援深度之最。
矿井处于地面很深层,就其温度来说,在通风状况良好的态势下,相对于地面温度,本文作者可以用一句“冬暖夏凉”来形容。
因此,烟台栖霞市笏山金矿地面温度,以1月19日-7 至2 为例,据此判断笏山金矿地下600米深度的温度,有媒体认为最起码有20 以上。
对于3号井贯通以后,通过钻孔贯通的小型通道,已经能够将实物、水、药品等救援物资,通过钢索盲吊下去,井下的12名遇险矿工,生命安全应该暂时无虞。
1月17日,据国内媒体报道,23时40分左右,救援人员拽出了钢丝绳,发现补给已经全部被取走,上来的字条上有“井下的水特别大,希望救援不停,我们就有希望,谢谢你们的字迹”。
矿井内有水,应该是基本情况,原因是爆炸事故发生地,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破碎地层极易“卡钻”,影响钻孔进度,6台钻井内出水较多,水导入井下的巷道内,会对被困人员造成危险,排除井底的水,就成了重中之重。
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井下600米是什么温度,会有大量积水吗?
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井下600米应该是25-30度左右。
因为有通风井,所以温度并不会太高,也为了干活时候温度能合适点。
但是在井下爆炸后,通风井被损坏。
温度一定会出现变化,而且由于通风井损坏。
地下的空气也肯定会减少。所以现在救援的时候迅速打通了条通道,虽然比较窄。
但是至少通风一定没太大问题了。
根据报道现在积水正在增多。
1月17日13时553号钻孔打通了有被困人员的五中段。现在五中段11人,总体身体状况还是可以的,但是有几名矿工受伤,受伤的情况还在进一步地联络。也根据他们的要求,初步下放了一批应急药物和装备。给养保障已经建立起来了。
18日凌晨5时03
1号钻孔贯通,打通了救援的另一条生命通道。凌晨5时15分,救援人员开始敲击钻杆,经过15分钟的敲击,到5时30分,未得到井下人员的回应。上午10时许,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现场1号钻孔开始下放音视频生命探测仪,随同下放的还有一些给养。
井下被困矿工通过电话反映,想吃咸菜、小米粥、火腿肠等食品。考虑到矿工体力刚刚恢复,不宜吃过硬食物
最新消息医疗专家决定在19日9时现在至少有11人经过补给后没什么太大问题。 根据这几天的救援情况来看积水的问题不太大,现在正全力营救。
被困的11人应该不会被积水困扰太大。
而且现在补给到为了以后,大部分人都已经补充了体力。
而且也有了电话,也可以进行沟通,对上面救援人员帮助也很大。
知道从哪入手比较快。
而且在能通话以后,肯定会让被困人员信心大增。
而救援人员也一样。
只要精神没有崩溃,就没问题了。
最后也希望没有消息那10个人平安无事。让这22人全部安全回来。
因为这不只是22个人,还是22个家庭。
加油。坚持到底。
胜利一定会属于你们的。
救援人员也要注意安全,因为救援也是一个危险的事情。
希望大家都平安无事。
根据地质情况来
1月10日,山东烟台栖霞市西城镇正在建设的五彩龙金矿发生爆炸事故,有22名工人被困井下。随着救援的持续进行,被困15天后救援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1月24日成为此次事故中最令人难忘的一天,有11名被困矿工先后成功获救,一名被困矿工升井后激动地大喊:“我想回家,最想让家人知道我还活着!”
一名被困14天的矿工升井后激动地大喊:“我想回家,最想让家人知道我还活着!”
>>>生命通道障碍物中间有间隙可以下放吊笼深井矿工要采取蒙眼状态,避免强光刺激,所以升井矿工都要佩戴眼罩
据在事故救援现场的央视记者介绍,11名成功升井的被困矿工中,多集中在5中段,5中段共有10名,4中段1名,此外还涉及1名遇难矿工的遗体。
救援组组长陈玉民接受央视记者采访解读了救援取得突飞猛进的原因。“在井下350米至400多米之间,有压实的障碍物,清障至少需要15天的时间。但在24日上午,救援队发现障碍物中间有一个可以下放吊笼的间隙,可以直接通到井下,这成为一条救援的生命通道,于是立刻开展救援,升井人员坐在吊笼中按照伤情由重到轻的顺序安全升井。”
>>>生命奇迹没有食物坚持14天 “他是一个奇迹”被困矿工成功升井
1月24日上午10时,随着主井清障的不断推进,先是在4中段发现一名被困矿工。11时13分,这名身体已极度虚弱的矿工有幸成为第一名成功升井的矿工,随即被送往医院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治。
“让我们十分意外的是,今天4中段这名获救矿工,爆炸事故发生后,他14天失联,没有吃的,一个人坚持到现在,他也算是奇迹。”现场救援人员介绍,这名矿工是从风井升上来的,24日上午打通4中段才被发现,“以前没发现他,这是一个奇迹,我们都没有想到。”
13时32分,回风井井筒打通,救援的进度提速,13时42分,被困于井下5中段的3名矿工顺利升井,成为第二批成功升井的被困矿工。3名获救矿工中除一人受伤外,其他两人状态良好,被送往医院救治。
>>>希望之光获救矿工双手合十表感谢紧攥手电筒获救矿工双手合十表示感谢,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手电筒
14时7分,救援再度传来好消息,5中段另外3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成为第三批成功升井的被困矿工。央视直播的画面显示,3人身体状态良好,可以自行站立,在救援人员的搀扶下可以正常行走,随后被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15时18分,5中段最后两名被困矿工顺利升井,成为第四批成功升井的被困矿工,最撼人魂魄的场面出现了——其中一名被困14天的矿工升井后激动地大喊:“我想回家,最想让家人知道我还活着!”
一名矿工升井后,虽然蒙着双眼,但他双手合十做出“感谢”手势!央视直播画面显示,这名被困矿工合作十的手里仍紧紧攥着一个手电筒,15天来在黑暗的矿井下,手电光或许就是就是他活下去的希望啊!至此,此前已和地面联系上的11名被困矿工均安全获救。
据救援组组长陈玉民解释,井下目前有一米深的水,所有深井矿工都要采取蒙眼状态,避免强光,所以升井矿工均佩戴眼罩。
>>>搜救持续井下仍有10名被困矿工情况暂不明确1月24日下午4时,来自救援指挥部确认的信息显示,11名被困矿工成功升井后,救援队又下放4名救援人员将5中段1名去世矿工遗体接回。1月20日晚,这名矿工因伤势危重不幸去世。
截至目前,井下仍有10名被困矿工情况不明,事故救援还在进行当中。
1月12日,金矿事故发生第3天,山东通报金矿爆炸事故救援情况复杂、难度较大、任务艰巨。1月13日,爆炸事故企业责任人被控制。1月15日,因金矿事故迟报,栖霞市委书记、市长被免职。
>>>顽强求生被困矿工每天要喝约一斤泥汤水求生被困矿工从井下传回生命纸条
在困境中齐心协力的坚持,换来让人激动不已的欣慰:平安。
两周来生命不止、救援不息,栖霞在建金矿爆炸事故持续两周的救援,除了1月20日确认5中段一名伤势危重矿工无生命迹象之外,不断有好消息传来——
1月17日,事故发生第7天,救援人员打通一条从地面至被困工人所处巷道的钻孔,通过敲管方式试图联络被困井下近700米处的工人。救援人员以敲击的方式,初步确认听到井下传回的敲击声。17日22时许,3号钻孔开始投放手电筒、营养液、药品、纸笔等物品。等待35分钟后,救援人员拽出钢丝绳,补给全部被取走。
1月18日凌晨,救援人员与被困工人取得联系,井下有人拉拽伸入钻孔的钢丝绳。随后,井下传回纸条:“我们在井下22人,井下5中段现有11人,6中段1人,另有10人情况不明。现在大家体力透支严重,急需感冒药、止痛药、医用胶带、外用消炎药。另有3人有高血压。”
另一张纸条上则写道:“急需降压药,我车上有两种,请把药带下来,由于井下空气不流通,炮烟浓度大,现在井下水特别大,望救援不停。”
18日又有一救生孔打通,发现金矿事故被困22人都活着,救援指挥部根据被困人员手写的求生纸条,安排往井下输送营养液。
18日下午,现场营养专家程振倩介绍,在输送营养液前,这些被困矿工一直靠喝泥水为生,“他们平时每天喝一斤左右的泥汤水,然后也能排尿一斤左右,说明他们不是绝对的空腹。”
>>>取得联系“想吃咸菜小米粥火腿肠 再送一部电话备用”18日被困矿工通过电话反映,想吃咸菜、小米粥、火腿肠等。
1月19日,通过已打通的3号钻孔,井下被困人员又传递上来一张纸条:“麻烦再送一部电话,作为备用。”当日,据被困矿工反映,6中段的一名被困矿工也有伤情,具体情况不明确。
考虑到矿工体力刚刚恢复,不宜吃过硬食物,医疗专家决定在19日9时投放营养液、小米粥、益生菌等食物。
1月23日,井下已联系上的10名被困矿工恢复正常饮食,并获投放衣物。1月24日,已取得联系的11名被困矿工全部成功升井之后,随着救援人员对被困或失联人员持续进行搜寻,但愿还会有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