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丝绳 > 正文

仓库存在有哪些危险源

暴躁的豆芽
复杂的香烟
2023-02-27 19:00:17

仓库存在有哪些危险源

最佳答案
深情的小笼包
踏实的棒球
2025-09-13 17:43:59

仓库存在的危险源分别为:

1、仓库装卸作业:吊装时高空坠物伤害、碰伤,车辆及装卸设备机械伤害、配合不当造成的伤害,钢丝绳没有卡紧不牢固,吊装物资位置不正确,风力六级以上不发料,人车配合不当。

2、物资收发作业:未穿戴劳保,搬运重物砸伤脚、划伤手,物资摆放不规范。

3、火灾:线路老化、短路,违章使用电器等设备,违章吸烟,违章使用明火,电器负荷过大,线路安装不规范。

4、触电:人员湿手作业,线路老化、破损,安全装置失灵,违章接线。

营业仓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与存放商品性质相适应的库房或场所

2、具有保障库存商品安全的相应设施、设备(符合《商业部门消防设备、器材配备标准暂行规定》的要求)

3、配备一定数量的仓库管理人员和商品储藏养护技术人员,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冷库、化学危险品库等特种仓库和一万平方米以上的通用仓库,要配有商品养护技师或工程师小于上述规模的仓库,也要配备商品养护员。

扩展资料:

仓库管理注意事项:

1、库存商品要进行定位管理,其含义与商品配置图表的设计相似,即将不同的商品分类、分区管理的原则来存放,并用货架放置。

仓库内至少要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大量存储区,即以整箱或栈板方式储存;第二,小量存储区,即将拆零商品放置在陈列架上;第三,退货区,即将准备退换的商品放置在专门的货架上。

2、区位确定后应制作一张配置图,贴在仓库入口处,以便于存取。小量储存区应尽量固定位置,整箱储存区则可弹性运用。若储存空间太小或属冷冻(藏)库,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而弹性运用。

3、储存商品不可直接与地面接触。一是为了避免潮湿;二是由于生鲜仪器吸规定;三是为了堆放整齐。

4、要注意仓储区的温湿度,保持通风良好,干燥、不潮湿。

5、库内要设有防水、防火、防盗等设施,以保证商品安全。

6、商品储存货架应设置存货卡,商品进出要注意先进先出的原则。也可采取色彩管理法,如每周或每月不同颜色的标签,以明显识别进货的日期。

7、仓库管理人员要与订货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以便到货的存放。此外,还要适时提出存货不足的预警通知,以防缺货。

8、仓储存取货原则上应随到随存、随需随取,但考虑到效率与安全,有必要制订作业时间规定。

9、商品进出库要做好登记工作,以便明确保管责任。但有些商品(如冷冻、冷藏商品)为讲究时效,也采取卖场存货与库房存货合一的做法。

10、仓库要注意门禁管理,不得随便入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仓库管理

最新回答
冷酷的星月
香蕉手机
2025-09-13 17:43:59

工业仓库篷房可以采用铝合金型材搭建或者小型的采用钢铁构架搭建,结构简单,装配式结构,搭建拆卸方便快捷;钢结构,主要有刚才组成,结构稍微复杂,稳定性强于篷房,但是可拆性,重复利用性又小于篷房。

畅快的项链
无奈的帽子
2025-09-13 17:43:59
物料堆放重物在下,轻物在上,易损物品要固定,易倒物品要挤压住;长物要放倒。立体堆放的材料和物品要限制堆放高度,垛底与剁高之比为1:2的前提下,垛高不得超过2米,堆垛不得倾斜、有晃动。钢材应靠通道侧放置整齐;滑动物件要有支架或稳固措施,圆筒产品或工件滚动面不得面向安全通道。各种量具不得放在车床活动面、导轨上。钢丝绳要上架,且有明显标识。物料摆放不得影响操作,经常活动地带应留有0.6m的空间。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1利于作业优化。仓库作业优化是指提高作业的连续性,实现一次性作业,减少装卸次数,缩短搬运距离,最短的搬运距离;最少的搬运环节;使仓库完成一定的任务所发生的装卸搬运量最少。同时还要注意各作业场所和科室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传递。保证仓库安全。 1.2单一的物流流向,保持直线作业,避免迂回逆向作业;强调唯一的物流出口和唯一的物流入口,便于监控和管理; 1.3最大限度的利用平面和空间 1.4节省建设投资。仓库中的延伸型设施——供电、供水、供暖、通讯等设施对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影响都很大,所以应该尽可能集中布置。 1.5便于储存保管。提高物品保管质量; 1.6保管在同一区域的货物必须具有互容性,当货物的性质互相有影响或相互有抵触时,不能在相同的库房内保存。 1.7保管条件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如温湿度等保管条件不同,不宜将它们放在一起,因为在同一个保管空间内,同时满足两个或多个保管条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是不实际的。 1.8作业手段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当在同一保管空间内,物体的体积和重量相差悬殊时,将严重影响该区域作业所配置的设备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作业的复杂性和作业难度。 1.9灭火措施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当火方法不同的货物放在一起,不仅会使安全隐患增加,也增加了火灾控制和扑救的难度和危险性。 区域规划的方法 2.1按照仓储的功能不同进行分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是否合理,将对仓库作业的效率、质量、成本和赢利目标的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使用面积的1/3被用作非仓储功能。除非受条件所限将物流出入口规划在一个区域。 2.1.1通道。通道畅通;物流入口和物流出口要挂牌;将通道和功能区域用油漆在地面规划出来。分为主通道、副通道、检查通道。需要路面平整和平直,减少转弯和较差。 2.1.2办公区。为了增加保管面积,仓储办公室尽可能设置在仓库内的二楼,或规划在入口处,便于沟通交流和快速反应; 2.1.3生活区。食堂、更衣室、卫生间、休息区。 2.1.4工具区。集中管理,便于维修、养护;规定消防设施存放的位置;车库;变电室;油库;维修间; 2.1.5保管区。保管区内功能的规划。 2.1.5.1验收区。接待供应商的区域。 2.1.5.2整货区。主要的仓储区域。 2.1.5.3散货区。规模大的企业可以将拆包的整件货单独设置区域,货位与整货区相对应,便于分拣备货管理。这一区域的规划对高效作业和客户服务起着关键性作用。 2.1.5.4备货区。提前按定单备货,摆放整齐、不同客户订单备货要有明显分隔,目视化看板管理,如设立配送地区牌,规划每天固定滚动配送区域,防止串货丢失现象;备货区是个问题比较多的区域,一定要严格管理。 2.1.5.5复核区。对出入库的最后把关,与客户交接区域。 2.1.5.6退货区。接受顾客退货。 2.1.5.7废品区。等待报废核销。 2.1.5.8次品区。有修复或退货给供应商的可能。 2.2按照库存商品理化性质不同进行分区,确定存入同一库房的物资品种理化性质相同,便于采取养护措施;如:金属区、塑料区、纺织区、冷藏区、危险品区等。 2.3按照库存商品使用方向不同进行分区,如专用品:中药、西药、保健品; 2.4 按照库存商品供应商不同进行分区,便于项目管理。 3、《仓库平面图》,显示仓库内的通道和区域、门窗、楼梯、电梯的位置,显示消防设施位置,显示仓库所在的地理位置,所处的外界周边环境; 4、货位规划 4.1货位摆放原则 4.1.1最接近物流出口原则。在规定固定货位和机动货位的基础上,要求物料摆放在离物流出口最近的位置上。 4.1.2以库存周转率为排序的依据的原则。经常性的出入库频次高且出入量比较大的品种放在离物流出口最近的固定货位上;当然,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季节等因素的变化,库存周转率也会变化,同时货位也在重新排序。 4.1.3关联原则。由于bom表或习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物料被经常同时使用,如果放在相邻的位置,就可以缩短分拣人员的移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4.1.4唯一原则。(合格的)同一物料要求集中保管在唯一货位区域内,便于统一管理,避免多货位提货;当然,自动化立体仓库不用严格遵守这个原则。 4.1.5系列原则。同一系列的物料,设置一个大的区域,如油品区、半轴区、轴承区、晨新(供应商)区、富奥区、标准件区、橡胶件区、易损件区等。 4.1.6隔离易混物料原则。外观相近,用肉眼难以识别的物料,在标示清晰的基础上,要间隔2个以上的货位,防止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4.1.7批号管理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对有效期比较敏感的商品,一个批号的商品必须单独放在一个货位上;通过先进先出,进行严格管理,同一批号的商品如果检验不合格或者早产不允许放行,要设立红牌警示,避免混出工厂,产生质量事故; 4.1.8面对通道原则。即把商品的标示面对通道,不仅是把外面的一层面对通道,而且要把所有的商品标示都要面对通道,面对同一方向,使分拣人员能够始终流畅地进行工作,不用中断工作去确认标示。不围不堵。 4.1.9合理搭配原则。要考虑物料的形状大小,根据实际仓库的条件,合理搭配空间;避免空间不足多货位放货,避免空间太大使用不充分。 4.1.10上轻下重原则。楼上或上层货位摆放重量轻的物料,楼下或者下层货位摆放重量大的物料,这样可以减轻搬运强度,保证货架、建筑与人员的安全。 4.1.11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品单独区域存放原则。重点管理维护,避免影响其它物料的安全。 4.1.12目视化看板原则。绘制《货位平面图》,标明商品明确的货位,即使是临时人员,也能准确无误的分拣出正确的商品。 4.1.13“五距”——顶距:距离楼顶或横梁50厘米,灯距:防爆灯头距离货物50厘米,墙距:外墙50厘米,内墙30厘米,柱距:留10-20厘米,垛距:留10厘米。易燃物品还应留出防火距离。

知性的奇异果
高兴的云朵
2025-09-13 17:43:59

1.

仓库装卸作业: 吊装时,高空坠物伤害、碰伤车辆及装卸设备机械伤害、配合不当造成的伤害钢丝绳没有卡紧不牢固吊装物资位置不正确风力六级以上不发料人车配合不当。

2.

物资收发作业: 未穿戴劳保搬运重物砸伤脚、划伤手,物资摆放不规范。

3.

火灾: 线路老化、短路,违章使用电器等设备,违章吸烟,违章使用明火,电器负荷过大线路安装不规范。

4.

触电: 人员湿手作业线路老化、破损安全装置失灵违章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