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丝绳 > 正文

知道起重机的吨位如何知道钢丝绳的抗拉强度

能干的金鱼
香蕉花瓣
2023-02-27 15:53:24

知道起重机的吨位如何知道钢丝绳的抗拉强度

最佳答案
重要的小懒虫
危机的凉面
2025-09-15 01:16:27

这个很简单的。不同抗拉强度导致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不一样。抗拉强度越高,导致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就越大。

例如这个起重机是10T,安全系数是6倍,只有一条钢丝绳起吊。那表示这条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就要60T,。加上直径限制,比如直径是30的,通过计算可以得出,30钢丝绳抗拉强度如果是1670的话,最小破断是53.5T,1770抗拉强度的话是56.7.只有1960抗拉强度才能62.8T,所以可以判断是1960的抗拉强度。

最新回答
悦耳的麦片
结实的鱼
2025-09-15 01:16:27

现场管理品质,必须依品质特性来管理,而品质特性值是随着时间作高高低低地变化,那么,到底要高到什么程度或低到什么程序才算是异常?此时必须设定有管制上下限来管理,如果有点超出管制界限,必须调查原因,采取行动,使制程恢复正常。“品质管制始于管制图,终于管制图”,由此可以看出管理图的重要性,因此,要使品质稳定,唯有靠管制图来作品质管理的工作。所谓管制图,是一种以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与根据过去经验所判明的制程能力的管制界限比较的,以时间顺序表示的图形。所以,一般管制图纵轴为制品的品质特性,以制程变化的数据为分度,横轴为制品的群体号码,或制造年月日等,以时间顺序、制造顺序,将点绘在图上。SPC管制图概述SPC管制图又称SPC控制图、休哈特图,是一种将显著统计原理应用于管制生产过程的图形方法,是用来区分过程中的偶然波动和异常波动,并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统计管制状态的一种工具。偶然波动一般在预计界限内随机重复,是由过程固有的随机原因引起的,是一种正常波动;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引起的,这些系统因素不常存在,但是一旦出现,对过程结果影响显著,需要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判别、调查,采取措施消除,使过程处于受控状态。SPC管制图建立在数理统计学的基础上,由美国贝尔电话公司休哈特工程师发明的一种非常实用的管制方法,他把统计学中的“发现异常”作为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工具。因此,“发现异常”成为SPC管制图的基础。它利用有效数据建立管制界限,一般分上管制限(UCL)和下管制限(LCL),上管制限通常设为管制中心线CL+3σ,σ为标准偏差,下管制限设为CL-3σ。如果该过程不受系统原因影响,那么,得到的观测数据将不会超出管制界限。SPC管制图的形式见下图。横坐标是抽样时间(管制用管制图)或样本序号(分析用管制图),纵坐标是质量特性值的坐标。图中有三条水平线,上面一条是上管制界限UCL用虚线表示,中间一条是中心线用细实线或点划线表示,下面一条是下管制界限LCL,也用虚线表示。SPC管制图的作用SPC管制图是对过程进行动态管制的工具。对生产过程控制时,定时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检测所得出的质量特性值数据,在SPC管制图上打点,点与点之间再用细实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条折线。当点子越出管制界限,或点子虽然在管制界限内,但排列存在缺陷(不是随机排列),则说明过程出现了异常。其作用主要体现为:1、在质量诊断方面,可以用来度量过程的稳定性,即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2、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用来确定何时需要对过程加以调整,何时需使过程保持相应的稳定状态;3、在质量改进方面,可以用来确认某过程是否得到了改进。

调皮的自行车
闪闪的鞋垫
2025-09-15 01:16:27
1.看

倍率,确定

工作时的拉力。

2.看工况,取安全系数(一般3.5-4左右),参考破断拉力。

3.起重一般用阻旋的钢绳,35w*7等都行,公称

1870或1960

4.看看样本,选选直径。

如果用国产的,可以参考GB8918-2006。进口的就看具体的样本吧。

陶醉的小虾米
伶俐的小懒猪
2025-09-15 01:16:27

1.拉力计算

在产品样本中液压卷扬机技术参数中给出的是靠近卷筒第一层钢丝绳的额定拉力,如需要最外层拉力,可以按下式求第x层拉力Fx(kN):

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设计与使用

式中:D0为卷筒直径,mm;d为钢丝绳直径,mm;x为绕绳层数;F1为钢丝绳第一层拉力,kN。

2.容绳量计算

在产品样本中液压卷扬机技术参数中给出的钢丝绳直径d为推荐值,由于卷扬机在钻机中根据工况对安全要求不同,为此安全系数也不同,有安全问题的重要场合,安全系数取大值,这时在同样拉力下钢丝绳直径就要选得比表中推荐值大些。由于钢丝绳直径d的变化,对同一台卷扬机其容绳量将发生变化,此时,理论容绳量应该重新计算,其理论容绳量L(m)值是

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设计与使用

式中:B为卷筒两挡板之间的容绳宽度,m;D0为卷筒直径,mm;d为钢丝绳直径,mm;x为绕绳层数。

实际可用的容绳量L1(m)应该考虑到防止绳头脱出,要将理论容绳量L减去3卷的长度,即

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设计与使用

3.供油泵理论流量的计算

卷扬机绕x层,其绳速为vx时,供给该卷扬机的理论流量Q(L/min)为

液压动力头岩心钻机设计与使用

式中:vx为第x层的绳速,m/min;D0为卷筒直径,mm;x为层数;d为钢丝绳直径,mm;∑q为卷扬机总排量(卷筒每一转的供油量)(mL/r);η1为泵的容积效率,η1=0.88~0.97(视泵不同品种)η2为系统中阀件容积效率,η2=0.985~0.995;η3为液压马达容积效率,η3=0.97~0.98(1NM和HGM系列液压马达)

舒适的毛巾
大气的棉花糖
2025-09-15 01:16:27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 QTZ63(561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1.1.2《GB5144-200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1.1.3《GB/T9462-1999 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

1.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 5009.1-2002。

1.1.5国质检锅(2002)296号《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

1.1.6 ZHDB 207063-2004《塔式起重机试验导则》。

1.1.7 ZHDB 207201-2004《螺栓施工工艺导则》。

1.1.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1.1.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试行)》2008

1.1.10《电力工程达标投产管理办法(2006版)》

1.1.11《国家优质工程审定与管理办法(2007年修订稿)》

1.1.12《大型起重机械拆卸、安装、维修规定》

1.1.13国家质检总局70号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1.1.14国家质检总局92号令《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1.1.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强制性条文》

1.2.强制性条文

1.2.1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公司三大纪律及各项安全规程。

1.2.2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程序进行施工,作业前全体人员经过安全技术交底,参加作业人员熟悉作业环境和各类危险因素。杜绝野蛮施工。

1.2.3作业过程专人负责,专人指挥,指令信号清晰、响亮。

1.2.4吊装、拼装区域拉设红白带,专人监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吊物下方人员不得逗留。揽风绳、链条葫芦、卸克严禁以小代大。

1.2.5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工具有防坠绳,小型工具用工具包存放。

1.2.6严禁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如穿主钩钢丝绳时,严禁在下方逗留或通过。

1.2.7起重指挥人员应按照GB5082的规定进行指挥,采用对讲机指挥时,设立专用频道。

1.2.8机械正在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操作岗位。

1.2.9机械运转时,严禁以手触摸转动、传动部分。

1.2.10吊装时合理选择钢丝绳,挂设钢丝绳棱角处需垫设包角铁,做好保护措施。

1.2.11负荷试验时合理叠放配重,挂设钢丝绳棱角处需垫设包角铁。

1.2.12司机室与起重机本体用螺栓连接时,应进行电气跨接其跨接点不应少于两处。跨接宜采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面积不得小于16mm2,两端压接接线端子应采用镀锌螺栓固定当采用圆钢或扁钢进行跨接时,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mm2,扁钢截面的宽度和厚度不得小于40mm X 4mm。起重机上的配线除弱电系统外,均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多股电线或电缆。多股电线截面面积不得小于1.5mm2。

1.2.13在易受机械损伤、热辐射或有润滑油滴落部位,电线或电缆应装于钢管、线槽、保护罩内或采取隔热保护措施。

1.2.14起重机行程限位开关动作后,应能自动切断相关电源,并应使起重机各机构在下列位置停止。

1.2.15起重量限制器的调试,起重限制器综合误差,不应大于8%。

1.2.16吊装过程安全员加强监护,做好相关的协调管理工作。

1.3编制说明

1.3.1 用于本工程的塔吊机械设备已进行备案且证件齐全、合格、有效并已报审监理部门签字准用。

1.3.2 用于本工程的施工塔吊相关备案证件、产品合格证明等证件已经报审,从事安装和拆除作业的特殊工种将单独报审,本方案内不再提供。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关系

业主单位:重庆建工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东北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分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建渝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2.2起重机械概况与特点

根据建工北城乐章工程施工进程安排,需在 ~7/L~M轴区域安装一台QTZ63(5610)塔式起重机。该塔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为6t,最大工作幅度为56m,最小工作幅度为2.5米,最大起升高度为40m。通过后侧单油缸的液压顶升循环,可接高或降低一个标准节来实现塔身的增减。塔机主要由金属结构、传动机构、液压顶升机构、电器控制和安全装置等组成。其中金属结构包括平衡臂、平衡臂拉杆、塔顶、起重臂、起重臂拉杆、回转塔身、驾驶室、上支座、下支座、爬升架、塔身、附着架等;传动机构包括起升、回转、变幅等;电器控制系统主要有电源箱、卷扬电控箱、卷扬电抗箱、卷扬电阻箱、回转小车电控箱、回转制动电阻箱以及驾驶室电控箱、联动操作台及被控电机和辅助电器等;安全装置主要有零位保护、断路器保护、起升高度限位器、变幅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力矩保护、超重保护等。

整机技术性能参数表(表8-4)

机构工作级别 起升机构 M5

回转机构 M4

变幅机构 M4

起升高度(m) 倍率 独立固定式 附着式

a=2 40 140

a=4 40 80

最大起重量(t) 臂长56米 臂长50米 臂长44米

6 6 6

幅度(m) 最大幅度 56

最小幅度 2.5

起升机构 倍率 a=2 a=4

速度(m/min) 8.2 40 80 4.1 20 40

起重量(t) 3 3 1.5 6 6 3

功率 (KW) 5.4 24 24 5.4 24 24

回转机构 速度(r/min) 0-0.65

力矩(N.m) 40

牵引机构 速度(m/min) 20 40

功率(KW) 2.2 3.3

顶升机构 速度(m/min) 0.6

工作压力(MPa) 20

功率(KW) 5.5

平衡重 起量臂长(m) 56 50 44

平衡重(t) 13.5 11.5 9.2

总功率(KW) 34.7(不含顶升机构电机功率)

工作温度(℃) -20~+40

此次安装状态为独立固定式,起重臂臂长56.61米,塔身高为40m。因不安排顶升加节,配合吊机起重性能符合装拆要求,故本次不安装爬升架。

图一 整机结构示意图

2.3主要安装所需设备和机具

机工具及安装材料配置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 25t 1台

2 运输车 25t汽车 各4辆

3 梅花专用扳手 厂家提供 4把

力矩扳手 TG(1600-4000)N.m 1套

4 氧气、乙炔 1套

5 电焊机 ZX7-400ST2 1台

6 链条葫芦 1t/3t/5t/10t 4/2/2/2只

7 卸扣 2.1t/2.7t/6.8t/1t 2/2/2/4只

8 钢丝绳 6×37-17.5-170 18m 1对

6×37-24-170 18m 1对

6×37-15.5-170 8m 4根

配套绳头 若干

9 经纬仪 1台

10 水平仪 1台

11 溜放麻绳 40m 2根

12 电工工具 2套

13 摇表 1个

14 撬棒 长短 各1

15 榔头 4磅、12磅 各1

16 道木 160mm×200mm 30根

17 钢卷尺 50m 1把

2.4 验收程序

2.4.1用于本工程的施工塔吊验收项目总体分为:塔吊基础验收(合格)→安装完成调试(包括空载、荷载状态的验收)验收(合格)→报当地专业机构检测认定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2.4.2各道验收程序实行四级验收程序,经自检、工程部、安全部门等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部门验收合格。塔吊安装完成并调试合格,经各个部门验收合格后再报当地专业机构备案,并得到批准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三、施工前准备和安装工艺流程

3.1安装前对塔机及附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确保起重机各部件完好,并对插拔销装置进行保养。检查内容如下:

a) 检查各卷扬机及制动机构,关注齿轮油、变压器油油质油位;

b) 检查回转机构, 起重臂,对转动和有滑轮组的地方注润滑脂;

c) 检查各部螺栓和销子;检查操作室和电气系统;

d) 检查各吊耳,必要时做PT渗透检测;

e) 检查吊钩、钢丝绳等附属装置,必要时做润滑保养。

3.2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1)所有作业人员需参加技术交底,熟悉安装的基本过程和关键程序。

(2)在组装前,按照使用要求检查各组装部件完好性,做好记录。对于有缺陷的部件不得使用,并及时处理。

(3)安装场地必须宽敞,塔吊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以支持机械的正常运行。

(4)地面拼装场地要求坚实、平整,符合25t汽车吊作业要求;场地应足够大,以保证起重臂、平衡臂、配重块能全部摆放,场地长度和宽度分别在50×5m以上。

(5)所用工器具和机械性能需检查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

3.3安全控制要点:

(1)安装场地应平整坚实。组装场地应设置警戒,禁止闲杂人员随意进入。

(2)起重臂吊装就位时,要在吊点部位加垫胶皮或围丝布等保护。

3.4安装工艺流程

3.4.1安装工艺流程图:

3.4.2安装要求及顺序

塔吊安装待塔吊基础砼强度直到80%之后才能进行,安装时,先将加强标准节安装在塔身底部,然后再安装塔机及塔冒,平衡臂和起重臂则在施工现场地面分别拼装好进行起吊组装,其安装程序为:加强标准节 外套架 回转轴承 塔冒 平衡臂 起重臂 接通电源 调试,上部标准节在整机安装完成后,可自行顶升安装。安装要点及顺序应符合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书。

3.4.3当塔机安装完毕,经调试运转正常后,应认真全面地检查一遍,并由项目工程部、安保部等自检验收合格,再通知监理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同时该塔吊还需要报审当地政府专业部门进行检测和认定,并颁发塔吊施工准用证件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塔吊安装

4.1立 塔

4.1.1引言

熟读说明书,以便正确迅速架设塔机,达到可顶升加节的位置。立塔时需用一台25t汽车吊。合理安排塔机安装人员,妥善协调各种安装和组装步骤,来往通道及组装现场之间的关系,将使用汽车吊的时间减至最少。

4.1.2立塔的注意事项

a. 塔机安装工作应在塔机最高处风速不大于8m/s时进行。

b. 必须遵循立塔程序。

c. 注意吊点的选择,根据吊装部件选用长度适当、质量可靠的吊具。

d. 塔机各部件所有可拆的销轴,塔身连接螺栓、螺母均是专用特制零件。

e. 必须安装并使用保护和安全措施,如扶梯、平台、护栏等。

f. 必须根据起重臂长,正确确定配重数量,在安装起重臂之前,必须先在平衡臂安装一块2.3t的平衡重,但严禁超过此数量。

g. 装好起重臂后,平衡臂上未装够规定的平衡重前,严禁起重臂吊载。

h. 标准节的安装不得任意交换方位,否则无法进行。

i. 塔机在施工现场的安装位置,必须保证塔机的最大旋转部分如吊臂、吊钩等离输电线5m以上的安全距离。

j. 准备辅助吊装设备、枕木、索具、绳扣等常用工具。

k.塔机安装场地的参考尺寸,详见附图。

l. 顶升前,应将小车开到规定的顶升平衡位置,起重臂转到引进横梁的正前方,然后用回转制动器将塔机的回转锁紧。

M.顶升过程中,严禁旋转起重臂或开动小车使吊钩起升和放下。

n. 标准节起升(或放下时),必须尽可能靠近塔身。

4.1.3接电源及试运转

当整机按前面的步骤安装完毕后,检查塔身的垂直度,允差为1/1000,再按电路图的要求接通所有电路的电源,试开动各机构进行运转。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正确,同时检查各处钢丝绳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否与结构件有摩擦,所有不正常情况均应予以排除。

如果安装完毕就要使用塔机工作,则必须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调整好安全装置。

4.1.4顶升

4.1.4.1顶升前的准备

1) 按液压泵站要求给其油箱加油。

2) 清理好各个标准节,在标准节连接处涂上黄油,将待顶升加高用的标准节在顶升位置时的吊臂下排成一排,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顶升加节过程中不用回转机构,能使顶升加节过程所用时间最短。

应该强调:必须先装4节加强标准节后,再装普通标准节,顺序绝不能颠倒。

3) 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

4) 将吊臂旋转至顶升套架前方,平衡臂处于套架的后方(顶升油矩正好位于平衡下方)。

5) 在引进平台上准备好引进滚轮,套架平台上准备好塔身高强螺栓。

4.1.4.2 顶升前塔机的配平。

1) 塔机配平前,必须先将小车运行到参考位置,并吊起一节标准节或其它重物,然后拆除下支座四个支脚与标准节的连接螺栓

2) 将液压顶升系统操纵杆推至"顶升方向",使套架顶升至下支座支脚刚刚脱离塔身的主弦杆的位置

3) 通过检验下支座支脚与塔身主弦杆是否在一条垂直线上,并观察套架8个导轮与塔身主弦杆间隙是否基本相同,检查塔机是否平衡。略微调速小车的配平位置,直至平衡。使得塔机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梁的位置上。

4) 起重臂小车的配平位置,可用布条系在该处的斜腹杆上作为标志,但要注意,这个标志的位置随起重臂长度不同而改变,事后应将该标志取掉。

5) 操纵液压系统使套架下降,连接好下支座和塔身标准节间的连接螺栓。

4.1.5顶升加节

4.1.5.1 顶升前的准备工作

1) 将一节加强标准节或普通标准节(统称标准节)吊至顶升套架引进横梁的正上方,在标准节下端装上四只引进滚轮,缓慢落下吊钩,使装在标准节上的引进滚轮比较合适地落在引进横梁上,然后摘下吊钩。

2) 将小车开至顶升平衡位置。

3) 使用回转机构上的回转制动器,将塔机上部机构处于制动状态,并不允许有回转运动。

4) 卸下塔身顶部与下支座连接的8个高强螺栓。

4.1.5.2顶升作业

1) 将顶升横梁定在标准节踏步的圆弧槽内(要设专人负责观察顶升横梁两端销轴都必须放入圆弧槽内),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将顶升套架及其以上部分顶起,顶起略超过半节标准节高度后,使顶升套架的爬爪搁在标准节的上一级踏步上。确认两个爬爪准确地挂在踏步顶端后,将油缸活塞全部缩回,提起顶升横梁,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标准节上的上一级踏步上。再次伸出油缸,将塔机上部结构再顶起略超过半节标准节高度,此时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装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将顶升套架引进横梁的标准节引至塔身正上方,稍微缩回油缸,将新引进的标准节落在塔身顶部,并对正,卸下引进滚轮,用8件M30的高强度螺栓(每根高强螺栓必须由两个螺母)将上下标准节连接牢靠(预紧力矩不小于1800kNm)。 再次缩回油缸,降下支座落在新的塔身顶部上,并对正,用8件M30的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每根高强度螺栓必须有两个螺母,即完成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工作,若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按照以上步骤重复几次即可。为使下支座顺利的落在塔身顶部,并对准连接螺栓孔。在缩回油缸之前,可在下支座四角的螺栓孔内从上往下插入四根(每角一根)导向杆,将下支座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