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一般都是如何损坏的?
链条的主要失效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1.链条疲劳破坏:链条元件受变应力作用,经过一定循环次数,链板发生疲劳断裂,滚子、套筒发生冲击疲劳破坏。对于润滑得当的闭式传动,疲劳破坏是决定链传动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2.链条铰链磨损:是最常见失效形式之一。磨损使链条外链节的节距变长,使内外链节节距的不均匀性增大;同时使链条总长伸长,导致链边松弛。这些都将增大动载荷,发生振动,引起啮合不良与跳齿、链边互相碰坏等。开式传动、工作条件恶劣、润滑不良、铰链压强过大等都会加剧链条铰链磨损,降低使用寿命。3.链条铰链胶合:润滑不当或转速过高时,组成铰链副的销轴和套筒的摩擦表面易发生胶合破坏。4.多次冲击折断:反复起动、制动、反转或受重复冲击载荷时,滚子和套筒产生冲击破断。5.链条静强度破断:低速重载的链条过载时,易发生静强度不足而破断。
磨损是刮板链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刮板输送机运行时链条会产生弹性伸长,当空载时它又返回原长度。链环之间的磨损将增加链的链节距,链环的外部尺寸保持不变。zmjt10
在正常情况下,链节距增加2.5%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超过2.5%,就需要对是否更换链条进行评估。如果工作面接近采完,那么链的磨损应该不会引起问题。如果工作面剩余较长,就需要装配新链减少链条故障的风险。当过载时,链会塑性伸长。当去掉载荷时,链环仍保持伸长状态。这些链环将增加大约几毫米的链节距, 链环的外部尺寸也将增加长度。如果增加的链节距发生在其中一根链上,将导致链不匹配。山 400 东 086 中 0537 煤
处理方法:调节拉紧螺栓,将链条拉紧。
更换链条事项如下:
1.链条在安装时应先检查一下链轮和链条的啮合情况。如果发现链条滚子不能落底或太松,则该链条不能安装,应检查链条与链轮节距大小,找出原因。
2.应检查共面性,看有无轴向窜动,不允许有偏摆和倾斜现象,否则将会使传动机构及链条过早损坏。
3.链条连接轴背的卡簧必须卡人轴销的颈槽中,以确保链条的运转安全。对于开口型的链条卡簧,其装置方向必须是与卡簧的开处和链条的运转方向相反,以防止卡簧在运转中被碰撞而脱落。
4.应注意其松边有一个合适的初垂度。初垂约为链轮中心距的1%-2%。
5.如发现链条太松,对中心距可调或有张紧装置的摩托车,就应重新适当调整。当磨损伸长量超出原始链条长度的3%时,应更换新链条。
6.链条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链板、滚子、销轴等出现早期疲劳裂纹,应及时拆除并予以更换,以免断链造成事故。如发现摩擦表面呈棕色或暗褐色时,一般是说明供油不足,润滑不良。如被润滑的链条上积聚了灰尘和油污,应及时用煤油清洗。
7.使用链条时,也应检查链轮轮齿的工作面,正常的工作面应呈现明亮抛光的外观。当发现轮齿磨成棘轮齿形或锅状形时,则必须更换新的链轮。
如发现外链板和销轴端部有可见性损伤时,表明传动系统的通道卜发生了阻碍、磕碰、摩擦和附件的位移,此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磕碰、摩擦等现象。
1、润滑有问题。
2、设计载荷小于实际载荷较多。
3、结构设计上可能有不合理的摩擦。
4、链条材料或热处理假冒伪劣,小厂家生产或三无产品。
引起链轮链窝严重磨损的原因如下:
(1)黏着磨损载荷越大,表面温度越高,黏着现象也越严重。对于一定硬度的金属材料,在不同压强下进行磨损试验得到了磨损率与压强关系曲线图,当压强达到材料硬度的1/3以上时,将发生严重磨损。根据应力分布图,可知最大应力接触点即为最大压强处,其值为884.4MPa。因链窝处淬火硬度为HRC48~52,其对应的硬度值为4800MPa。因此,压强远远小于材料硬度的1/3,所以黏着磨损并不是链轮磨损的主要形式。
(2)接触疲劳磨损
链轮与链条摩擦副是交变接触应力,在其摩擦表面上容易形成疲劳点蚀。判断金属接触疲劳强度的指标是接触疲劳极限,即在一定的应力循环次数下不发生点蚀现象的最大应力。40Cr经表面淬火处理其接触疲劳极限σ0H=HRC17+200,计算得σ0H=1016MPa。根据应力分布图可知链轮链窝最大应力值为884.4MPa。其值很接近链轮表面所允许的接触疲劳极限,在最大应力处,比较容易引起点蚀失效。但因链轮与链条的润滑条件差,点蚀来不及形成,已经引起磨损,这时的主要损坏形式是磨损而不是点蚀。接触疲劳磨损是链轮磨损的主要形式,它基本决定了链轮使用寿命。
(3)磨料磨损
因链条不可避免地与煤粉接触,其上黏有少许煤粉,被带到链轮链窝接触处,煤粉含有少许尖硬的沙子,在摩擦过程中会引起链轮表面材料的脱落,这就是磨料磨损。磨料磨损和摩擦材料的硬度、磨料的硬度有关。从磨料硬度对磨损的影响图可知,磨料的硬度接近摩擦材料的硬度时,引起摩擦材料高速磨损,因煤粉混有少许尖硬的沙子,这也是加速链轮磨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1)不懂维修常识自己动手调整,误把链条调紧。此属概念摸糊,只知链条调整是保养的范畴,不知怎样调整才是正确的标准。
(2)因齿盘链条磨损严重,但时间或经济不允许,或异形车当地当时购不到同型号的齿盘,便将链条调紧后免强维持车辆行驶。
(3)更换链要齿盘时,误将失园偏心的齿盘装到摩托车上,致使链条忽紧忽松,检查与调整时,巧遇松的一端,另一端则过紧。不管以上哪种原因致链条调整过紧,都会因此而大大降低链条和齿盘的使用寿命。当链条调整过紧时,因与齿盘的接触压力增大,链条易拉长,链节板易变形或拉断,链条滚柱也会因此而破碎。除此之外,齿盘也会因此磨损而过早的使齿形变尖,严重时呈锯齿状。
另外,链条调整过紧,还会损坏副轴轴承及滚针(衬套),后轮缓冲体轴承的寿命也会因此而大大缩短。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链条拉紧后,会在副轴与后轮缓冲体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强制性的牵制力矩,在此力矩的影响下,轴承的工作特性被破坏,单面受力较大,易发热破损。即使不破损,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间隙增大。轴承间隙增大后,副轴的工作直线性被破坏,滚针轴承也会很快因此而破损,此时故障会由链条齿盘转移到发动机上……由此可见,正确适时地调整摩托车链条的松紧是非常重要的。
一、预防非必要的链条磨损
1.变速时请尽量保持链条在大齿盘与飞轮之间的垂直度。(特别是用最小齿片搭配最小飞轮,或最大齿片搭配最大飞轮等极端档位。)
2.变速时,预先考虑路况(例如上坡时,提早升档以避免变换齿轮时,过大的力量附加在链条上。)
3.停车前,请变换到最小齿轮,如此可避免静止时还需要变速。
还有些人同时使用2或3条链条并每周替换(或每500-700公里更换),据说这样可以减少磨耗,特别是针对比较昂贵的齿轮和飞轮,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二、检查链条的伸长度
检查链条伸长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当你感觉链条失去传动时的顺畅度和变速时的敏捷度时。
粗略的检测方法有:
1.将链条转到最外圈然后从齿轮中间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