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链条 > 正文

15吨的导热油锅炉每小时的循环油量有多少

无聊的向日葵
怕孤单的冬天
2023-02-27 13:07:33

15吨的导热油锅炉每小时的循环油量有多少?

最佳答案
孤独的睫毛膏
愉快的宝马
2025-09-16 00:38:56

循环量大约是流量*时间*90%。

80万大卡的油炉的100m³/h.120万大卡的油炉的100m³/h,160万大卡的油炉的180m³/h,其中80和120说的是立式手烧的,160的是卧式链条的。

联远热能集团,导热油销售、再生。系统清洗、改造、监控。013574212255,多项专利,行业领导者。

其实油炉上都有标注的~导热油炉的技术参数里有一个项,每小时的循环油量~

最新回答
强健的唇彩
糊涂的中心
2025-09-16 00:38:56

一、 调试前的准备

1、安装质量验收,压力试验结果符合规范、要求,技术文件和质量证明记录文件齐全。

2、所有管道支撑牢固、可靠,热膨胀余量充足、合理。

3、拆除管道系统试压盲板,彻底清除、扫净管路系统、设备、炉膛、风管道等周边异物。

4、检查各类伐门、风门和调节器的启闭是否灵活、可靠,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5、检查电器控制、仪器、仪表安装是否规范和符合要求。

6、检查各机械传动机构是否按规定注入润滑油(脂),并用手转动主轴是否转动灵活,有无机械卡、滞现象。

7、上述准备工作应经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并做好记录。

二、调试程序

1、冷态调试

准备工作结束,方可进行调试进入冷态试运转。

① 接通电源,合上电源总开关,电压表指示值为380V,各指示灯,显示仪表灯,数字显示表显示正常;

② 单机试运转,单元设备转向及噪声均正常;

③ 冷态运行稳定3-4小时以上,各单元设备均无异常,方可进行热态调试。

2、冷油循环 单元设备试运转正常后,即可向炉体及整个管路加注导热油,进行冷油循环。

① 注油 按要求调节管路系统各有关伐门,启动注油泵,向膨胀槽及系统加注导热油,并经常开启管道放空伐门排出空气,全面检查系统有无渗漏迹象。

② 冷油循环

注油至高位槽上玻璃液面计出现液位时,可启动循环泵,进行冷油循环,观察循环泵工作状况,开启系统排空伐门排出系统的空气。

③ 清洗过滤器 冷油循环一段时间后,管道中存在的杂物会通过循环泵前的过滤器过滤下来,应及时拆除和清理过滤器。

3、热态调试

热态调试内容包括:烘炉、煮油、脱水、排气等重要工作。

① 点火烘炉

点火烘炉用的木柴应不带铁钉等金属杂物,均匀地铺在炉排上引燃。火焰在炉膛中央,采用文火烘炉。连续烘炉时间为3-7天,以测定炉墙灰浆试样含水率<2.5%为合格。烘炉过程中,导热油升温速度在10-20℃/h,油温最高不得超过100℃。

② 煮油、脱水、排气

当导热油温度升至100℃以上时,管路中 残余的水份和导热油中低挥发份开始汽化,并随着油温的升高水份和低挥发份汽化加剧,需要脱水、排气。脱水、排气过程的升温速度应严格控制在5℃/h以内,经反复排气,导热油中的水份和低挥发份即可逐渐排尽,循环泵以及压力表趋于平稳,运行正常。

脱水排气过程应严格注意:

A、严格控制导热油的升温速度,不得求快,更不得强行升温。

B、脱水排气时,应及时补充导热油,以消除低液位报警为标志。

C、密切注意检查整个系统的所有设备,管道及支撑、热膨胀,仪器仪表、电器控制等是否正常,并及时记录温度、压力、压差等有关参数。

D、不允许有漏油现象。

E、应将所有用热设备的导热油和备用的导热油一同进行。

F、一次不能完成的后续设备系统和增添的导热油并炉运行前,应重新进行脱水和排气这一过程。

甜美的凉面
失眠的乌龟
2025-09-16 00:38:56
锅炉用型号前面的几个字母都是有特定的意义的,因锅炉特性不同,所以型号也就不同。这台QXL就是“强制循环”(强、循两个字的拼音字头),L代表的就是“链条锅炉。Aii代表的是燃料为二类烟煤。有机热载体锅炉的型号当然与这个型号不同了!

会撒娇的饼干
慈祥的冰棍
2025-09-16 00:38:56
我们公司在用的锅炉正在烘炉。也没有什么烘炉曲线的。重点需要控制几个温度点就好。

有机热载体炉烘炉方案烘炉和煮炉:一、烘炉和煮炉前的检查:司炉人员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锅炉司炉人员考核管理规定》要求。烘炉和煮炉前,司炉工必须详细检查锅炉的各零部件,检查项目如下: 1、链条炉排冷态试车8小时以上,冷态试车应达到下列要求:1)炉排片在链轮轴处应平稳转弯,如发现拱起,可调节两拉紧螺栓。2)两侧主动炉排片,与侧密封块和侧密封角钢的最小间隙不小于4毫米。3)主动炉排片与链轮的咬合良好。4)炉排长销两端与炉排两侧板的距离在链轮轴处应保持相等,若发现一端与侧板有摩擦,可在长腰孔外用榔头或卡 铅调整,使两端距离保持相等,炉排片无严重的单边倾斜。5)炉排片的转动应无卡住现象,调速箱上的平安离合器无弹跳现象。2、检查是否有断裂的炉排片,炉排长销有否严重弯曲,如有之可在穿炉排长腰孔外随时进行抽出校直重装。3、不允许不相干的机件(螺栓、铁钉等铁器)失落在链条炉排上。 4、点火门开启灵活,煤闸门升降方便,煤闸门左右侧与炉排面的距离要相等,以保证炉膛两侧煤层厚度相同,如距离不等可用减少链节的方法使之相等,煤闸门上盖板应严密履盖好,以防煤块漏入、卡住煤闸门上下活动。5、炉排各风窗的调风门和烟气调节门开关灵活。6、老鹰铁与炉排接触处无卡住现象。7、鼓风机、引风机、出渣机、给水设备试运转要正常。 8、检查孔、拨火孔密封是否严密,附属零件装置是否齐全。 9、炉墙是否正常,烟箱是否严密。 10、系统管路是否完整、正确、疏通。 11、烟气通道是否严密、疏通。12、所有轴承箱及油杯内充满润滑油。 二、烘炉:锅炉各零部件安装完毕,经检验和试运转后,证实各部件具备安全工作的条件,即可开始烘炉1、烘炉:烘炉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有机热载体炉及输煤、除渣、送风、除尘、照明等系统均已装置完毕和压力试验和经漏风试验合格。2)管道、烟道、阀门均应标明介质流向、开启方向和开启高度。3)有机热载体炉的液位表、压力表、测温仪表等烘炉用热工和电气仪表均应安装和试验完毕。2、烘炉方法及注意事项:1)开启点火门,炉排上铺一层20-30毫米厚的煤渣,煤渣上用木柴(严禁用带铁钉的木板)油棉纱头或其他引火燃烧。关闭循环泵的进出阀,开启炉体排污阀、辅助排气阀等确保炉内介质在温升状态下的膨胀。点火后,排烟温度每小时温升不超过5℃,控制烟气排烟温度小于50℃。维持排烟温度50℃状态24小时。2)将木柴放在炉排中间,约占炉排面积的1/2点燃引燃物和木柴后,采用小火烘烤。同时,将引风机调风门开启1/6-1/5使烟气缓慢流动,维持炉膛负压在10-20Pa之间,介质温度在70~80℃之间。三天之后,可以添加少量的煤,逐渐取代木柴烘烤,此时,引风调风门开大到1/4-1/3适当增加鼓风,用炉膛入口烟温控制升温速度,重型炉墙升温20℃/天,轻型炉墙50℃/天,后期烟温重型炉墙不超过200℃,轻型炉墙不超过160℃。整个烘炉过程中,火焰不应时断时续,温度必需缓慢升高,尽量减减少各部分温差,膨胀均匀,以免炉墙烘干后失去严密性。5)如炉墙特别潮湿,最好让其自然干燥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烘炉。6)烘炉时间与炉墙结构、干湿程度有关。若炉墙潮湿,气候寒冷,特别是雨水较多季节,且空气潮湿,烘炉时间还应适当延长。7)烘炉时,应注意升温速度不易过快,尽量做到升温均匀,防止升温速度过快使炉墙开裂、变形,并应密切注意炉墙有无开裂、塌落现象。不按规定的方法烘炉,会使炉墙开裂、变形、塌落,影响锅炉平安运行。三、点火与升温:有机热载体炉具备投入运行条件后才可点火升温,点火升温必需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1、点火前的准备:1)热载体炉内残存水分已放尽吹干,炉内无杂物所有孔类已密闭,使用填料符合热载体介质要求。2)所有安全附件的维护装置已安装验收合格。2、介质化验及冷态循环:1)有机热载体炉内所使用的热载体必须是合格品,使用温度必与供热条件一致。锅炉入口温度至少比热载体允许使用温度低30-40℃,否则会发生分解变,提前失效。2)注油:将化验合格的热载体用注油泵往锅炉内注油,注油泵向系统注油时,应再检一遍炉体内所有供热系统的阀门同时逐一打开排污阀排除空气,直至有油流时关闭,当高位膨胀槽液位计出现油时停止注油然后启动循环泵进行冷油循环。3)冷油循环:冷油循环的目的试验整个供热系统是否有阻现象,设备传力接头等处有无渗漏。每台油泵要轮转流启动冷油在系统内循环不少于6小时。4)清洗过滤器:冷油循环中系统内一些金属物及杂质沉积物等随着冷油在油泵前的过滤器中截流,冷循环结束后拆开过滤器彻底清扫。3、运行指标和调节:运行指标和调节,有机热载体使用时,其出口温度低于制造提供的最高使用温度20-40℃其调节指标主要靠近入口温度,当进出口温差减小时(回油温度高)应相应减弱燃烧。当回温降低时应强化燃烧。任何时候决不能盲目提高出口温度的方法来增加供热量。当入口温度超温起温仪表报警时应及时停炉清洗。4、点火升温及脱水:1)初升温阶段:启动热油循环泵,进行冷炉点火。冷炉点火后,以每10℃/时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直到90-95℃。因冷炉时油的粘度大,受热面管内流速较低,管壁油膜较厚,传热条件差,容易使局部油膜温度过高。2)脱水阶段:90~110℃范围内是驱赶系统内残存水份和有机热载体所含微量水份阶段。升温速度控制在0-5℃/时的范围内,此时间的长短视脱水情况而定。当高位膨胀槽放空管处排气量较大,底部有水击声,管道振动加剧,各处压力表指针摆动幅度较大时。必需停止升温,坚持恒温状态,必要时可打开炉门减弱燃烧。这个阶段的长短视残存水份的多少和热载体的质量而定。决不能盲目加快升温脱水速度,因一旦系统内水份剧烈蒸发汽化,体积将膨胀1000余倍,不只引起“突沸”使油位急剧膨胀大量喷出,而且可能使受压元件破裂酿成事故。3)再升温阶段:当有机热载体炉和管道中响声变小,热油循环泵不再出现抽空现象(泵出口压力降至0.1MPa以下,有沉重的喘气声)时,可以5℃/时的速度再升温,但不能超过120℃,直到放空管不在有汽体排除为止。4)脱轻组分(脱气)阶段:脱水过程完成后,以30℃/时的速度再升温,但仍应注意可能会有残余水份蒸发,随时停止升温。当温度达到210-230℃时要停下来,这时主要脱去热载体中的轻组分。液相供热的热载体中的轻组分以气相存在会造成“气阻”使热油循环泵压力不稳,流量下降或中断。脱轻组分过程的长短视残热载体的质量而定。当放空管不在有气体排出,热油循环泵压力稳定,即可以0~10℃/时的速度再升温。5)再升温阶段:从210℃直到热载体工作温度是脱气结束后以40℃/时的速度再升温,这时候应全面考察各检测仪表的指示、动作是否灵敏、准确。各配套辅机、附属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全面检查热载体炉和整个供热系统工作是否正常。6)注意事项:①压差不稳定时,不得投入使用。②停炉时,油温应降至80℃以下时,热油循环泵方可停运。③高温状态时要确保导热油循环良好。④正常工作时,高位槽内导热油保持高液位,贮油槽内导热油应处于低液位。⑤应按规定对各机械润滑点注油。⑥出油温度不得超过导热油的允许工作温度。⑦不同品种导热油一般不得混用。⑧冷炉点火必需先开热油循环泵后再点火。⑨点火升温过程中脱去的水分以水蒸汽形态经膨胀管进入膨胀槽,其中一局部以气体从排空管排出,另一部分凝成水分沉入槽底,要防止这部分水分再次进入循环系统,升温过程中应定期打开膨胀槽底部排污管,放出冷凝水。⑩当热载体升温到200℃以上时,应对热载体炉和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所有的联结螺栓进行一次热紧,消除因膨胀不均引起的泄漏。点火与升温包括用热设备在内的运行操作和判断,请按表一进行。说明:结合我公司锅炉实际情况,高温烘炉与煮油工作同步进行。

追寻的芒果
傻傻的小蜜蜂
2025-09-16 00:38:56
燃煤锅炉型号的含义分别为

△△ ——锅炉形式;△ ——燃烧方式;XX——额定蒸发量(t/h);△△——额定蒸汽压力;XXX——过热蒸汽温度;XX——燃料种类就是y导热油锅炉,L链条炉排W:卧式的意思

怕孤独的心锁
兴奋的音响
2025-09-16 00:38:56
现将燃煤液相有机热载体炉的安全操作规程介绍如下:

一、 点火升温

(一) 有机热载炉投入运行前的必备条件 1、 办理有机热载体炉登记手续,领取使用登记证。新炉安装后应经当地锅炉检验所检查验收合格,使用单位填好“锅炉登记卡”,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使用登记证。无证炉不得投入运行。 2、 司炉人员应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持有《热载体炉司炉操作证》,司炉人员除了符合工业锅炉司炉工条件外,还应经过热载体炉专门知识培训。 3、 使用单位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二) 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1、有机热载炉内、外部的检查和准备,包括: 有机热载炉内部残存水已放尽、吹干;炉膛内杂物清除干净;各检查孔、人孔等都已密闭,使用填料符合热载体炉介质要求。 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的检查 1) 压力表弯管前端的针形阀或截止阀处全开状态。压力表精度、量程、表盘直径符合要求,无压力时指针回零。 2) 液位计放油管阀门处关闭状态,放液管已与储存罐正确联接。 3) 温度计及自动记录仪表已校验合格;超温超压报警、自动连锁保护装置已投入,电器控制各接点无异常。 4) 燃烧通风设备检查,无异常。 2.介质化验及冷态循环 有机热载炉使用的热传导液质量合格,对热载体锅炉安全运行关系极大,所以,应先对使用的热传导液取样化验或有供应方的相关质量证明,应明确: 1) 热传导液最高使用温度是否与有机热载体炉供热条件一致。炉出口温度至少应比热传导液允许使用温度低30~40℃,否则热传导液在使用中会很快分解变质,提前失效。 2) 抽样化验,测定热传导液的外观质量、闪点、粘度、酸值、残炭和水分,与热传导液生产厂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是否相符,同时也为今后运行中介质质量变化监测提供依据。 装油 将化验合格的热传导液用加油泵往炉内和膨胀器内注入热传导液。在加油泵向系统注热传导液时,应再检查一遍炉体、用热设备、管道系统的排污阀、放油阀是否关好,以免热传导液流失。同时将管道和炉体上的排汽阀逐一打开,排除空气,直至有油流出时关闭。当膨胀器液位计上出现油位时停止注热传导液,然后启动循环泵,进行冷态循环。 冷态循环 冷态循环的目的是试验整个供热系统是否有滞阻现象,设备、管路、阀门等处有无渗漏,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能否满足生产要求。由于冷油粘度较高,故热载体炉进出口压力差比较大,管路系统的流动阻力也较大,每台循环泵应轮流启动、试车,使冷油在系统内循环6~8小时。冷态循环中,还要经常打开放气阀门排放残存空气,观察并记录各点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等显示情况,注意记录循环泵电流、进出口压差、循环泵出口压力、有机热载体炉进出口压差等数据,并检查油泵运行是否平稳,轴承密封是否良好。 拆卸清洗过滤器 冷态循环中,系统的各种杂质及热传导液中的残渣等随着冷油循环,在油泵前的过滤器过滤掉,循环结束后,过滤器应拆卸,除尽过滤器内及过滤网上的污物。 4、 点火升温步骤 不同的燃烧装置,其点火的操作步骤也不同,常用的燃烧装置主要有手烧炉排、链条炉排和型煤炉排三种: 手烧炉排运行操作 1) 点火操作步骤 a) 全开烟道挡板和灰门,自然通风10分钟。如有引风机,则开引风机5分钟。然后关闭灰门,在炉排上铺木柴及引火物,再撒一层薄煤,薄煤上再放一些木柴。 b) 点燃煤上木柴。可用沾机油的棉纱点火,严禁用挥发性强的油类引火。炉门可半开。 c) 火将煤引着后,再少量向里加煤,使燃烧持续进行。 2) 正常燃烧 手烧炉正常燃烧要撑握“少、勤、快”要领,即投煤要勤,在炉膛煤层燃烧达到白热化时抓紧投入新煤;投煤动作要快,撒煤要少而匀,保持煤层厚100~150毫米,使通风均匀。同时在煤中适当掺水,以提高燃烧效率。司炉工应勤观察火色,通过拔火加捅火,调整燃烧。当火色发白,说明空气量过多,应及时加煤。当火色桔红色时,表明空气量不足,应“捅火”,将煤层下灰渣捅下来,使煤层松动,改善通风。当局部出现火口,火色发白时,要“拨火”,用火钩将煤层拨平。 “拨火”和“捅火”时,动作要快,以免炉门开启时间过长,冷风进入炉膛过多,降低炉温;也要防止将炉灰渣搅到燃烧层上面来,结成的块渣要从炉门钩出,不要强行捣碎。 链条炉排的运行操作 1) 点火操作步骤 a) 将煤闸板提到最高位置,在炉排前部铺20~30毫米厚的煤,煤上铺木柴、旧绵纱等引火物,在炉排中后部铺较薄炉渣,防止冷空气大量进入。 b) 点燃引火物,缓慢转动炉排,将火送到距离煤闸板1~1.5米后停止炉排转动。 c) 当前拱温度逐渐升高到能点燃新煤时,调整煤层闸板,保持煤层厚度为70~100毫米,缓慢转动炉排,并调节引风机,使炉膛负压接近零,以加快燃烧。 d) 当燃烧的煤随炉排转动至第二、三、四各个风门时,适当打开该处风门,使燃烧继续。 e) 当底火铺满炉排后,适当加厚煤层,相应加大风量,维持炉膛负压2~3毫米水柱。 2) 燃烧调整 链条炉排的燃烧调整主要是调整煤层厚度、炉排速度和鼓、引风机。 a) 煤层厚度 煤层厚度适当时,在煤闸板前200毫米处开始着火,距离挡渣铁(老鹰铁)前400毫米处燃尽,对粘结性强的烟煤应稍薄些,粘结性弱的烟煤稍厚些。 b) 炉排速度 正常的炉排速度,应保持整个炉排面上有2/3火床,在挡渣铁附近不再有红火。当供热量增加时,炉排速度适当加快,可使火床延长;供热量减少时,炉排速度适当减慢,使火床缩短。 c) 通风量 正常运行时,炉排下各风室开度,应根据燃烧情况及时调整,燃用挥发份高的煤,鼓风量应集中在中间偏前处。燃用挥发份低的煤,风量要从前向后逐渐加大。减弱燃烧时,可关小送风机出口风门;强化燃烧时,则要增加送风量。鼓、引风机供风量应互相匹配,以维持炉膛前部负压2~3毫米水柱。 煤层厚度、炉排速度、送风量三者的调整互相关联,必须密切配合,才能保持燃烧正常。 型煤炉排的运行操作 1) 点火操作步骤: a) 全开烟囱挡板,自然通风10分钟后,在炉膛内铺木柴和引火物,然后将装满型煤的小车(4~6车)推入炉膛内关闭炉门。 b) 开启循环泵,检查运转正常后,从点火孔进行点火。 c) 待有机热载体炉燃烧运行12小时后(视具体型煤质量而定),加入与燃尽煤量相当的煤。 2) 有机热载体炉在正常运行时的型煤用量,可根据设备的用热量情况进行调整。 3) 如果遇到停电或循环泵出故障时,为维持正常安全生产,可迅速关闭循环泵进出油口阀门,启动柴油机循环泵。 4) 基他操作要求可参照本规程中的有关内容。 升温和升温曲线 有机热载体炉的点火升温是运行操作中较危险的阶段,需要特别谨慎,其升温过程要遵循“一慢二停”原则;一慢即升温速度要慢,二停即在95°~110℃和210°~230℃两个温度段要停止升温,维持这个温度一段时间。 1) 升温曲线 热载体炉点火后,升温过程和升温速度按升温曲线的规定执行。典型的热载体升温曲线见下图 a) 冷炉点火后,控制升温速度10℃/时,直到90~95℃。因为冷炉时油的粘度大,受热面管内流速较低,管壁油膜较厚,传热条件差,如升温速度过快,容易使局部油膜温度过高。 b) 95~110℃范围是驱赶系统内残存水分和热传导液所含微量水分阶段。升温速度控制在0~5℃/时范围,视脱水情况决定。当膨胀器放空管处排汽量较大,底部有水击声,管道振动加速,各处压力表指针摆动幅度较大时,必须停止升温,保持恒温状态,必要时可打炉门减弱燃烧。这个阶段时间的长短,视系统内残存水分的多少和热传导液的质量不同而异,短的可以十几个小时,长的可能达数天,在95~110℃之间反复几次,才能将水分排净。不能盲目加快升温脱水过程,因为一旦系统内水分剧烈蒸发汽化,体积将急剧膨胀,不仅可能引起“突沸”,使油位急剧膨胀而大量喷出,而且可能会使整个系统压力急剧升高,导致受压元件破裂,酿成严重事故。 c) 当炉内和管道中响声变小,循环油泵不再出现抽空现象(泵出口压力降至0.1MPa以下,有沉重的喘气声)时,以5℃/时的速度再升温,但不能超过120℃,直到放空管不再有汽体排出为止。此时,压力表指针停止波动即为脱水合格。 d) 脱水过程完成后,以30℃/时的速度继续升温,但仍应注意可能会有残余水蒸发,随时停止升温。当温度达到210~230℃时要停下来,这时主要为脱出热传导液中的烃组份。热传导液中烃组分的存在,使闪点降低,一旦泄漏,引起爆燃的可能性就增大。在液相供炉的热载体炉中,烃组分以气相存在,会造成“气阻”,使循环泵压不稳,流量不降甚到中断。脱轻组分析过程视热传导液的不同牌号、不同质量而异,当放空管中无气体排出,循环泵压稳定,即定可继续以0~10℃/时的速度升温。 e) 从210℃直至热传导液的工作温度是在脱轻结束后,以40℃/时的速度升温,这时应全面观察各个检测、控制仪表的指示,动作是否灵敏、准确。各配套辅机,附属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全面检查锅炉和供热系统工作是否正常,能否满足生产需要。若供热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暂停升温,寻找原因,解决后再升温。 2) 点火升温中注意事项 a) 点火升温过程,应严格按“升温曲线图”的升温曲线进行。 b) 当热传导液温度升到200℃以上时,应对设备及整个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对所有螺栓联接部位进行一次热紧,消除因热膨胀不均引起的泄漏。 c) 注意热传导液的膨胀量。若膨胀器的液位过高,应打开放液管,将热传导液放入储油槽,以免热传导液从膨胀器中大量溢出引起事故。 d) 冷炉点火必须先开循环泵后再点火。寒冷地区在点火前应先将热传导液用蒸汽加温达到30℃左右,然后才能开动循环泵。 e) 液相炉点火 升温过程中脱去的水分以水蒸汽形态经膨胀管进入膨胀器,其中一部份以气体从排空管排出,另一部份凝成水分沉入膨胀器底。要避免这些水分再次进入循环系统,在升温过程中要定期打开膨胀器底部的排污管,放出冷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