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节育环后 怎么会有绳结 留在外面
虽然你的抵抗力,但也是有可能传染的.
因为你已经产生了抗体,所以你绝对不会被传染,你们可以住在一起,尽管放心。也望你男友抓紧治疗,早日恢复肝功正常。
因为你已经产生了抗体,所以你绝对不会被传染,你们可以住在一起,尽管放心,但是大三阳是属于乙肝的传染期,虽然你不会被他传染,但是他周围的人仍有被传染的可能,特别是亲属之间,所以务必要将他的大三阳转阴,切记。
我不完全同意,前两个说法,大3阳病人传染性特强,也就是说他的病毒排出量也很多,虽然你有抗体,如果你体内抗体数目很少的话还是有可能被传染的,当然并不是说你们不能在一起,只是在亲密接触时做些防护即可,但如果要孩子的话需要治疗后再做打算。(满意的话请点击“采纳”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感谢)
你好,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据估计全世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的人数超过2.8亿。我国为乙型肝炎高流行区,无症状HBV携带者(AsC)可能超过1.2亿人。该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易发展为慢性,可演变为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HB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广泛传播,几无流行的空白区。HBsAg流行率在北美和西欧国家低于1%,抗HBs为4%——6%;俄罗斯和东欧、地中海国家、南美、北非和日本HBsAg流行率为2%—7%,抗HBs为20%—40%;南非和东南亚地区HBsAg流行率约10%,抗HBs可达全国人口若悬河的70%。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地方性流行区。据1979—1980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HBsAg检出率为8.83%(反向血凝法),以放射免疫法校正为10.3%。在多个人群中对一次HBsAg检出者的随访调查发现,80%—85%为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据估计我国有1亿以上AsC。现患病人约为2800万。
1、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我国HBV感染最重要的传染源是AsC。其次为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AsC由于数量大、分布广、活动如常人、携带病毒的时间长,是我国HBV传播最重要的传染源。急性乙型肝炎病人在潜伏期后期出现HBsAg即有传染性,因尚未发病,作为传染源意义较大,可以各种途径传播。发病后活动少,传播作用即受限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病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但其传染性与病活动无关,而与HBsAg的血清滴度有关。
HBV可通过各种体液排出体外,如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月经、泪液、尿、汗等。事实上病人所有的分泌物中均可查到HBsAg。传播通常是经皮肤穿刺(静脉、肌肉、皮内、皮下注射或意外损伤)接种病人的全血、血浆、血清、血细胞以及其它来自感染者的血制品所致。污染的针头、注射器和其它穿制器械也是最大重要的传播因素,特别是在医院内感染和吸毒者中,感染可通过伤口或皮肤划痕而实现。粘膜暴露于传染性血液也可受染,在涉及因工作而接触血或血制品的人员中,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母亲受HBV感染后,特别是HBsAg和HBeAg均阳性时,婴儿出生前后受染非常常见。
在我国HBV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间、日常生活接触、肠胃道外和性接触传播,其中有些传播机制是重叠的。
(1)母婴传播:HBV可由急性或慢性感染的母亲传播给其婴儿。在HBsAg(+)母亲的子女中,HBsAg检出率30%—40%;HBsAg(—)母亲的子女中低于10%。在我国,婴幼儿时期由AsC母亲传播,是形成人群的AsC和HBV贮存库的重要原因。在所有AsC中,由母婴传播形成的近20%。幼儿期感染的AsC,将有1/4最终发展为肝硬变和肝细胞癌。母婴间可以经新生儿期的垂直传播或以后的水平传播。目前认为垂直传播主要是围产期传播;经胎盘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未有充分估计;经种系(精子或卵子)传播的可能性还有特证实;HBsAg(+)母亲的围生期传播率至少20%—30%是婴儿的HBV感染的最重要方式。母血经婴儿破损的皮肤或胎盘少量渗漏血源散播,母亲的阴道液中和新生儿的胃液中都曾检出HBV,提示可能经口摄入,但未感染儿胃内亦偶可检出HB-sAgHBeAg(+)母亲的婴儿几乎全数将在一年内HBsAg转阴,其中65%—72%将成为AsC;HBeAg(—)母亲仅有5%—10%发生传播。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阻断围产期传播。母婴间的水平传播主要由于生活密切接触。1岁内婴儿HBsAg阳转率3%—4%,可能大部分是垂直传播。1—4岁幼儿的HBsAg检出率8%—12%,增长部分则来自水平传播。婴幼儿水平传播超过垂直传播2倍。
(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主要发生在家庭内或公共场所,亦可在学校、工作单位的集体宿舍。小儿HBV水平感染可来自母亲、家庭成员、幼儿园或社会,多数仍由母亲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成年后的HBV社会获得性感染主要来自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许多体液中含有HBV或HBsAg,即使无血液污染,唾液、尿、乳汁、精液、脑脊液、胸水和阴道分泌物中亦可检出HBVDNA。这些体液可能通过接触而传播HBV。粪便中不含有HBV或HBsAg,可能毒粒的脂质外膜经胆道分泌时被胆汁破坏,或肠道有某种破坏HBV的物质存在,因此不可能经粪一口传播;而口一口传播可能有重要性。AsC唾液中HBVDNA检出率很高,吞饮传染性唾液传播,已经狒狒的实验感染所证明。隐蔽的胃肠道外途径常不自知,如共用剃须刀、牙刷或易感者有渗液的皮肤病灶,接触AsC的体液等。公共场所的公用设施,甚至游泳池水中都可能检出HBsAg。纸币常被高度污染,点钞员手指HBsAg的污染率可达73%。在公共设施上的病毒主要是以人手作为传播媒介的。
(3)肠胃道外传播:主要指输血、针刺等。我国当前普遍采用酶联免疫法筛除供血员中的HBV携带者,输血后乙型肝炎已较少发生,偶见个别漏检者。冻干血浆对传播HBV有更高的危险性。血浆制品如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可以传播;成分输血如血小板、白细胞、压积红细胞亦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手术、针刺、纹身、化验采血等都可传播HBV。有些学者怀疑HBV可经蚊虫、臭虫等吸血昆虫传播,但目前尚无确实的流行病学证据。
(4)医源性传播:医院内不仅传染病区,其它病区亦有散在的携带HBV的病人和医护人员。通过医护用品和操作以及生活环境接触,可传播给易感病人和医护人员。HBV在外界环境中有较强的抵抗力,通过一些环境因素或医护操作,HBV的传播易于实现,尤其如口腔科、妇产科、血液透析、外科、皮肤科等。
(5)性接触:HBV可经性交传染。给猿由阴道接种传染性精液,可成功建立HBV实验感染。从精液、阴道分泌物、月经血中可能检出HBsAg或HBVDNA。
2、流行病学特征: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地方性流行区,有自己的流行病学特点。我国婴幼儿时期即有很高的HBV感染率。婴幼儿感染有很高的慢性携带发生率,而婴幼儿感染多来自母婴传播。在我国,HBsAg阳性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抗HBs检出率则相反;而HBV总感染率男、女间相近。提示HBV?感染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只有性别间某些因素的差异影响HBV感染后的转归,使男性感染后易于成为AsC,易于发生肝炎并易发展为慢性肝病。
HBV感染有家庭聚焦性。由于母婴传播、夫妇性感染、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HBV感染的家庭聚集现象很常见。在AsC的家庭内,家具和日用品有很高的HBV污染率。有AsC的确良家庭较无AsC的家庭成员中,HBsAg检出率高6.8倍,抗HBs高2.7倍。家庭内人一人方式传播很重要。母婴传播的小儿易发生AsC;夫妇之间因性接触太多一过性感染后获得免疫;而尚未阐明的接触方式,通过物体的间接接触传播,可能与人群中发生大量HB抗体阳转有关。
HBV感染和肝细胞肝癌(HCC)关系密切。我国绝大部分HCC的病因与HBV感染相关。HCC在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HBV的感染与HCC的地方流行区大体一致,如江苏启东和广西隆安HBV和HCC都高发。全国调查结果显示HBV感染的地区分布特征为农村高于城市,以长江为界,南方高于北方。HBV感染潜伏期长而不等,主要以人一人接触传播,故全年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
对HBV感染的预防策略,主要是接种HB疫苗保护易感人群。按某些先进国家和地区和经验,如对新生和实施全面HB疫苗免疫计划,我国在一代人后,HBsAg携带率有可能降至1%以下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告诉你“乙肝传染和预防”。
一般来讲,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三个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的。许多人都认为乙肝病毒不经肠道传播,也就是说,与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共餐是不会传染的。
但是,在临床上发现,有一部分乙肝病人感染的原因确实与就餐有关。有的是与乙肝患者共餐后发生的,更多的是在不卫生的饭店或马路餐桌就餐后发生的。
研究表明,当就餐者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时,采用传统就餐方式的乙肝感染率为42%,而分餐制的乙肝感染率为17%,这也说明了乙肝是可能从消化道传染的。
实际上,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比较复杂的,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各种体液均具有传染性,其传播方式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药物注射和针刺等。如果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在做胃、肠镜、拔牙、洁牙、介入治疗、手术和麻醉插管等均可引起乙肝病毒的传播。
乙肝病毒是如何经过消化道传播呢?
当和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一起共餐的时候,如果你的口腔被鱼刺刺伤、被牙齿咬破、肠道黏膜被粗糙的食物划伤,或患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胃肠溃疡等疾病,就给了乙肝病毒可乘之机: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人体血液,而导致感染。其实,这也是血液传播的一种形式。
当与乙肝病人或携带者就餐时,如果你能够保证你的消化系统黏膜是完整的,没有破损,一般是不会感染乙肝的。
但是,消化道黏膜的损伤常常不容易被发现,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消化道没有破损,因此通过共餐传染疾病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社交是人们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完全为了预防乙肝而不与人共餐是不可能的。预防乙肝最好的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一旦你产生了乙肝抗体,就可以把共餐感染病毒的机会尽量减少。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