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保护板~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
~锂电池保护板~主要技术参数有如下几个:
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温度保护、内阻、功耗等。每个主要参数下面又细分了许多参数,详细请看下面的列表:
1 过充保护:过充电检测电压、过充电检测延迟时间、过充电解除电压
2过放保护:过放电检测电压、过放电检测延迟时间、过放电解除电压
3 过流保护:充电过电流保护电流、充电过流检测延迟时间、充电过流解除延迟时间、放电过电流保护电流、放电过流检测延迟时间、放电过流解除延迟时间
4短路保护:保护条件、外部电路短路、检测延迟时间、保护解除延迟时间
5温度保护:温度保护条件
5温度保护:保护解除条件
6内阻:主回路导通电阻
7功耗:电路休眠时消耗电流、电路工作时消耗电流
一般这种电池都是锂电池,锂电池是需要保护电路的,这个保护电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充电保护,当充满后要停止充电,不能过充,另一部分是用电保护,当电池电压低于某一个值时就停止供电,当用电电流过大时也会停止供电,这个电路板叫锂电池保护板。
锂电池保护板是对串联锂电池组的充放电保护;作用:有效地改善了串联充电方式下的充电效果,同时检测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过温状态,保护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锂电池保护板,顾名思义就是保护锂电池用的,锂电池保护板的作用是保护电池不过放、不过充、不过流,还有就是输出短路保护。
成品锂电池组成主要有两大部分,锂电池芯和保护板,锂电池芯主要由正极板、隔膜、负极板、电解液组成;正极板、隔膜、负极板缠绕或层叠,包装,灌注电解液,封装后即制成电芯。
扩展资料:
锂电池保护板的类型:
1、从锂电池的过充过放功能来分
倘若从锂电池的充放电的性能来分的话,保护板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项功能,也就是单向的对电池进行过充保护,或者对电池进行过放保护,另外一种就是双向保护了,同时具备过充功能和过放功能。双向的保护板在目前来说应用的广泛程度较单项保护板更大,更广。
2、从锂电池组的组合方式来分
锂电池组的不同的串并联方式,也直接导致了锂电池保护板的不同,电池组大致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两大类,串联的电池组是为了提高整体的电压,并联的电池组则是为了提高整体的电容量。所以锂电池保护板也是根据电池组的的两种连接方式,从而分为两种。
3、从客户要求上
锂电池保护板应用于各种领域方面,但是每个领域对于锂电池组的电压电流要求都不尽相同,也正是由于不同的参数要求,要决定了锂电池保护板需要改变内部的元器件,来改变保护板的具体参数。
4、从板质上分
锂电池保护板的板材分为硬质的板,也就是俗称的硬板,这种板目前最为常用;相对的就是软板;还有单层板;对应的多层板;以及双层板;这就是最基础的五种板材,如果把这些板材通过不同的方式进组合,还会分为更多的种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锂电池保护板
单体过充保护电压:4.275±0.05V,
过充保护电压恢复点:4.175±0.05V
单体过放保护电压:2.30±0.10V,
过放保护电压恢复点:2.4±0.10V
静态工作电流:≤2mA(电池组与保护板连接之各节点之最大)。
输出过流保护点:35A±2A
长期工作电流:≤15A
过流保护延时:≤500uS
过流保护:过流后输出关断,断开负载后输出恢复正常
接线方式:信号线采用插件,功率线为焊线
具有温度继电器接口,外接60℃常闭温度继电器(选用)
工作环境温度: -20℃~+55℃
储存环境温度:-40℃~+95℃
存储环境湿度:20~95%RH
外形尺寸:85mm*60mm*15mm (长X宽X厚)
与均衡板组合后尺寸:85mm*60mm*25mm (长X宽X厚)
固定形式:四角留有直径5mm的通孔,与均衡板统一,可方便与均衡板叠加使用。
保护临界条件:
充电时:
当任一单体电池充电电压达到保护电压时停止充电。
电池检测点温度超过60℃。(选用)
放电时停止:
任一单体电池电压低于保护电压时;
放电电流超过设定保护值。
电池检测点温度超过60℃。
均衡板技术指标
适用电池: 7-10节串联锂动力电池组,电池容量5AH~30AH
工作环境温度:-10℃~+55℃
储存环境温度:-40℃~+75℃
存储环境湿度:20~90%RH
外形尺寸:85mm*60mm*10mm (长X宽X厚)
接线方式:采用插件
均衡条件
当单体电池电压高于4.16V±0.01V时启动
当单体电池电压低于4.16V±0.01V时启动
均衡电流:120mA
电路图如下:
工作原理:
当电池电压在2.5V至4.3V之间时,DW01的第1脚、第3脚均输出高电平(等于供电电压),第二脚电压为0V。此时DW01的第1脚、第3脚电压将分别加到8205A的第54脚,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因其G极接到来自DW01的电压,故均处于导通状态,即两个电子开关均处于开状态。此时电池的负极与保护板的P-端相当于直接连通,保护板有电压输出。
扩展资料主要功能:过充保护功能,过放保护功能,短路保护功能,过流保护功能,过温保护功能,均衡保护功能。
接口定义:该板的充电口与放电口相互独立,两者共正极,B-为连接电池的负极,C-为充电口的负极;P-为放电口的负极;B-、P-、C-焊盘均是过孔式,焊盘孔直径均为3mm电池各充电检测接口以DC针座形式输出。
参数说明:最大工作电流和过流保护电流值的配置,单位:A(5/8,8/15,10/20,12/25,15/30,20/40,25/35,30/50,35/60,50/80,80/100),特殊过流值可以按客户要求定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锂电池保护板
锂电池的保护功能通常由保护电路板和PTC或TCO等电流器件协同完成,保护板是由电子电路组成,在-40℃至+85℃的环境下时刻准确的监视电芯的电压和充放回路的电流,即时控制电流回路的通断;PTC或TCO在高温环境下防止电池发生恶劣的损坏。
保护板通常包括控制IC、MOS开关、JEPSUN捷比信精密电阻及辅助器件NTC、ID存储器,PCB等。其中控制IC,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控制MOS开关导通,使电芯与外电路沟通,而当电芯电压或回路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它立刻(数十毫秒)控制MOS开关关断,保护电芯的安全。
NTC是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意即负温度系数,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其阻值降低,使用电设备或充电设备及时反应、控制内部中断而停止充放电。
ID存储器常为单线接口存储器,ID是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身份识别的意思,存储电池种类、生产日期等信息。可起到产品的可追溯和应用的限制。
PTC是英文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缩写,意思是正温度系数。专业里面通常把正温度系数器件简称为PTC,电池产品里PTC可以防止电池高温放电和不安全的大电流的发生,根据电池的电压、电流密度特性和应用环境,对PTC有专门的要求。
PTC是电池组件产品里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对电池的安全担负着重要使命,它本身的性能和品质也是电池组性能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数。
保护板对单一电芯保护时,保护板设计会相对简单,技术性较高的地方在于,比如对动力电池保护板设计需要注意的电压平台问题,动力电池在使用中往往被要求很大的平台电压,所以设计保护板时尽量使保护板不影响电芯放电的电压,这样对控制IC,精密电阻等元件的要求就会很高,一般国产IC能满足大多数产品要求,特殊可以采用进口产品,电流采样电阻则需要使用JEPSUN捷比信电阻,以满足高精密度,低温度系数,无感等要求。对多电芯保护板设计,则有更高的技术要求,按照不同的需要,设计复杂程度各不相同的产品。
主要技术功能:
1、过充保护 2、过放保护 3、过流、短路保护
手机电池启动保护后的解决方法(来源于网络):
1、用原配的直冲在手机上直接充电,会把电池保护板的保护电路自动冲开。
2、把电池的正负极瞬间短路,看到电极片上有火花就行了,多试几次,然后再用直充充电。
3、找个5V的直流电,用正负极轻触电池的正负极,多试几次,再用原充电器充。
电池保护板工作原理
锂电池保护板根据使用IC,电压等不同而电路及参数有所不同,常用的保护IC有8261,DW01+,CS213,GEM5018等,其中精工的8261系列精度更好,当然价钱也更贵。后面几种都是台湾出的,国内次级市场基本都用DW01+和CS213了,下面以DW01+ 配MOS管8205A(8pin)进行讲解:
锂电池保护板其正常工作过程为:
当电芯电压在2.5V至4.3V之间时,DW01 的第1脚、第3脚均输出高电平(等于供电电压),第二脚电压为0V。此时DW01 的第1脚 、第3脚电压将分别加到8205A的第5、4脚,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因其G极接到来自DW01 的电压,故均处于导通状态,即两个电子开关均处于开状态。此时电芯的负极与保护板的P-端相当于直接连通,保护板有电压输出。
保护板过放电保护控制原理:
当电芯通过外接的负载进行放电时,电芯的电压将慢慢降低,同时DW01 内部将通过R1电阻实时监测电芯电压,当电芯电压下降到约2.3V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放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1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5脚无电压而关闭。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即电芯的放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放电。保护板处于过放电状态并一直保持。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充电电压后,DW01 经B-检测到充电电压后便立即停止过放电状态,重新在第1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内的过放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又重新接上,电芯经充电器直接充电。
保护板过充电保护控制原理:
当电池通过充电器正常充电时,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电芯的电压将越来越高,当电芯电压升高到4.4V时,DW01 将认为电芯电压已处于过充电电压状态,便立即断开第3脚的输出电压,使第3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开关管因第4脚无电压而关闭。此时电芯的B-与保护板的P-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即电芯的充电回路被切断,电芯将停止充电。保护板处于过充电状态并一直保持。等到保护板的P 与P-间接上放电负载后,因此时虽然过充电控制开关管关闭,但其内部的二极管正方向与放电回路的方向相同,故放电回路可以进行放电,当电芯的电压被放到低于4.3V时,DW01 停止过充电保护状态重新在第3脚输出高电压,使8205A内的过充电控制管导通,即电芯的B-与保护板P-又重新接上,电芯又能进行正常的充放电.
保护板短路保护控制原理:
如图所示,在保护板对外放电的过程中,8205A内的两个电子开关并不完全等效于两个机械开关,而是等效于两个电阻很小的电阻,并称为8205A的导通内阻, 每个开关的导通内阻约为30m\U 03a9共约为60m\U 03a9,加在G极上的电压实际上是直接控制每个开关管的导通电阻的大小当G极电压大于1V时,开关管的导通内阻很小(几十毫欧),相当于开关闭合,当G极电压小于0.7V以下时,开关管的导通内阻很大(几MΩ),相当于开关断开。电压UA就是8205A的导通内阻与放电电流产生的电压,负载电流增大则UA必然增大,因UA0.006L×IUA又称为8205A的管压降,UA可以简接表明放电电流的大小。上升到0.2V时便认为负载电流到达了极限值,于是停止第1脚的输出电压,使第1脚电压变为0V、8205A内的放电控制管关闭,切断电芯的放电回路,将关断放电控制管。换言之DW01 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是3.3A,实现了过电流保护。
短路保护控制过程:
短路保护是过电流保护的一种极限形式,其控制过程及原理与过电流保护一样,短路只是在相当于在P P-间加上一个阻值小的电阻(约为0Ω)使保护板的负载电流瞬时达到10A以上,保护板立即进行过电流保护。
锂电池都是人做出来的,只不过其原装电芯之间使用镍片点焊连接,手工制作,需要使用电洛铁焊接连接线,也能正常组合成功。
一块锂电池组有几个组成:
18650锂电芯,选择2600mah动力电芯,比如比克,三洋,lg等品牌,最低3c动力电芯,一节4.5元,假如电池组是24v,就是6串21.6v,充满电压25.2v。
保护板,最好是利用旧电池保护板,保护板有几个连接到电芯正极的均衡检测线,需要按顺序连接到电池,1脚连接电池组负极,2脚连接第一节锂电池正极,3脚连接第二节锂电池正极,……
外绝缘隔板和封装。
2、其次用恒流恒压源直接对着电芯充电,在不拆开电池的情况下,在标签纸上撕开一个小口,用恒流源的黑表笔对着保护板的负极输入端。
3、最后红表笔对着铝壳壳体充电,电压充到3.0V以上时锂电池的保护板保护作用自然取消,即为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