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吨电动葫芦电机工作原理
动作原理:电动机轴通过橡胶轮胎式弹性联轴器与减速器高速轴相连。当电动机通电旋转驱动减速器高速轴转动时,并将驱动力矩通过齿轮传递至减速器最后一级大齿轮,齿轮在通过花键与空心轴相连接,空心轴又通过花键与卷筒相连接,为此通过减速传动的力矩使卷筒旋转,再使钢丝绳缠绕或脱开卷筒而使吊钩和吊载起升或下降,来完成起升机构的功能。
补充:电动葫芦的工作原理是:先启动起升电动机,把重物起升到适当的高度,再启动运行电动机把重物运到指定的位置,运行小车在单工字钢梁的下缘行走。行走时采用一个电动机驱动运行小车两边的车轮。由于行走速度比较小,因此运行小车一般不设制动机构。运行小车在行走时,为防止重物下降,在起升机构上设置了一个电磁制动器。制动是依靠弹簧的压力把内、外盘压紧,原理与摩擦离合器相似,松开时利用电磁铁通电以后吸住外盘而使内、外盘松开。电磁制动器的电路与起升电机的电路并联,因此只要起升电机一启动,电磁制动器松开,使重物上、下升降自如;当电动机关闭时,则电磁制动器也断电,电磁吸引力消失,在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内外盘紧紧压住,起到制动的作用。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安装于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
电动葫芦起重量一般为
0.1~80吨,起升高度为3~30米。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卷筒或链轮组成,分为钢丝绳电动葫芦和环链电动葫芦两种。其中环链电动葫芦分为进口和国产两种;钢丝绳电动葫芦分单速提升、双速提升;微型电动葫芦、卷扬机、多功能提升机。
电动葫芦安全技术操作规范
使用维护
1.新安装或经拆检后安装的电动葫芦,首先应进行空车试运转数次。但在未安装完毕前,切忌通电试转。
2.在正常使用前应进行以额定负荷的125%,起升离地面约100毫米,10分钟的静负荷试验,并检查是否正常。
3.动负荷试验是以额定负荷重量,作反复升降与左右移动试验,试验后检查其机械传动部分,电器部分和连接部分 是否正常可靠。
4.在使用中,绝对禁止在不允许的环境下,及超过额定负荷和每小时额定合闸次数(120次)的情况下使用。
5.安装调试和维护时,必须严格检查限位装置是否灵活可靠,当吊钩升至上极限位置时,吊钩外壳到卷筒外壳之距离必须大于50mm(10t,16t,20t必须大于120mm)。当吊钩降至下极限位置时,应保证卷筒上钢丝绳安全圈,有效安全圈必须在2圈以上。
6. 不允许同时按下两个使电动葫芦按相反方向运动的手电门按钮。
7. 工作完毕后必须把电源的总闸拉开,切断电源。
8.电动葫芦应由专人操纵,操纵者应充分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歪拉斜吊。
9.在使用中必须由专门人员定期对电动葫芦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采取措施,并仔细加以记录。
10.调整电动葫芦制动下滑量时,应保证额定载荷下,制动下滑量S≤V/100(V为负载下一分钟内稳定起升的距离)。
11. 钢丝绳的报废标准:
钢丝绳的检验和报废标准按CB/T5972-198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执行。
12.电动葫芦使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润滑油,并保持润滑油的干净,不应含有杂质和污垢。
13.钢丝绳上油时应该使用硬毛刷或木质小片,严禁直接用手给正在工作的钢丝绳上油。
14.电动葫芦不工作时,不允许把重物悬于空中,防止零件产生永久变形。
15.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故障,应立即切断主电源。
16. 使用中应特别注意易损件情况。
17. 10~20吨葫芦在长时间连续运转后,可能出现自动断电现象,这属于电机的过热保护功能,此时可以下降,过一段时间,待电机冷却下来后即可继续工作。
18.使用与管理按JB9009-1999《钢丝绳电动葫芦安全规程》中第4条执行。
19.检查与维修按JB9009-1999《钢丝绳电动葫芦安全规程》中第5条执行。
安全注意事项
在了解操作说明的基础上,还请注意下列事项:
1. 请对使用说明书和铭牌上内容熟记后再操作。
2. 请将上、下限位的停止块调整后再起吊物体。
3. 在使用之前请确认制动器状况是否可靠。
4. 使用前若发现钢丝绳出现下列异常情况时,绝对不要操作。
(1) 弯曲、变形、腐蚀等。
(2) 钢丝绳断裂程度超过规定要求,磨损量大。
5.安装使用前请用500V兆欧表检查电机和控制箱的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冷态电阻应大于5MΩ,方可使用。
6.请绝对不要起吊超过额定负载量的物件,额定负载量在起吊钩铭牌上已标明。
7.起吊物上禁止乘人,另绝对不要将电动葫芦作为电梯的起升机构用来载人。
8. 起吊物件的下面不得有人。
9. 起吊物体、吊钩在摇摆状态下不能起吊。
10. 请将葫芦移动到物体正上方再起吊,不得斜吊。
11. 限位器不允许当作行程开关反复使用。
12. 不得起吊与地面相连的物体。
13. 请不要过度点动操作。
14. 不要用手电门线前拉其它物体。
15. 在维修检查前一定要切断电源。
16. 维修检查工作一定要在空载状态下进行。
17.使用前请确认楔块是否安装牢固可靠
1、启动后,电机不转,不能提起重物
⑴过度超载,不允许超载使用
⑵电压比额定电压低10%以上,等电压恢复正常
⑶电器有故障,导线断开或接触不良,检修电器与线路
⑷制动轮与后端盖锈蚀咬死,制动轮脱不开,卸下制动轮,清洗锈蚀表面
⑸电机扫膛,按故障序号9处理
⑹导线过细,更换导线
2、制动不可靠,下滑距离超过规定要求
⑴因制动环磨损大或其它原因,使弹簧压力减少,弹簧压力调整
⑵制动环与后端盖锥面接触不良,拆下修磨
⑶制动面有油污,拆下清洗
⑷制动环松动,更换制动环
⑸压力弹簧疲劳,更换弹簧
⑹联轴器窜动不灵或卡死,检查其联接部分
⑺锥形转子窜动量过大,按规定调整
3、电动机升温过高
⑴超载使用,减载使用
⑵作业过于频繁,减少作业次数
⑶制动器间隙太小,运转时制动环未完全脱开,相当于附加载荷。重新调整
4、减速器响声过大
⑴润滑不良,拆卸检修
5、启动时电机发出嗡嗡声
⑴电源及电机少相,检修或更换接触器
6、重物升至半空中,停车后不能再启动
⑴电压过低波动大,等电压恢复后再启动
⑵超载起吊,减载使用
7、启动后不能停车,或者到极限位置时,仍不停车
⑴交流接触器触头熔焊,迅速切断总电源拆卸检修或更
⑵限位器失灵,换交流接触器
⑶限位器内线头接错,检修限位器线路
8、减速器漏油
⑴箱体与箱盖之间,密封圈装配不良或失效损坏,拆下检修或更换密封圈
⑵联接螺钉未拧紧,拧紧螺钉
⑶加油超量,按规定加油
9、电机锥形转子或定子之间间隙太小发生碰擦(叫扫膛)
出厂产品是不允许“扫膛的”,发生“扫膛”的主要原因是:电机轴上支承圈磨损,转子铁芯轴向移位,或者是定制铁芯位移。拆下更换支承圈,使定子转子锥面之间有均匀的间隙,每边为0.35~0.55mm(小电机间隙小)或送回制造厂里检修。
2.不得在爆炸性气体的环境下操作电动葫芦
3.勿以下吊钩末端吊物,必须正确的在安全舌片内
4.勿使用不合格的载重链条或钢索
5.勿使用规定范围外的电压周波数(Hz)
6.为避免触电,要完全接地才可以操作电动葫芦
7.注意电源为三相或单相及电压大小
8.环链电动葫芦要安装在强度够的结构上
9.在反向作动前请记得确定电机已经完全停止停止在执行,严禁突然反向操作
10.避免上下剧烈升降
11.安装葫芦时,电源请勿穿过齿轮箱上方之吊环
12.勿过度使用极限开关装置
13.吊货时勿摇晃过大
14.吊重时切勿在吊重不平衡的状况下执行吊升
15.勿使用电动葫芦从高处落下
16.勿将葫芦的链条用来当作焊接之电极
17.不可以在电动葫芦吊起的工作物进行电熔作业;因为以葫芦作为导线会影响链条材质及破坏葫芦内部机械、电气结构
18.勿自行改造电动葫芦的内部机械、电气结构
19.葫芦使用完毕后,下吊钩应上升,避免人员行走时碰到头部或身体
20.葫芦操作完毕后,按钮开关与下吊钩链条必须垂直悬吊,以保证安全
21.葫芦横行,纵走的轨道上不可涂油
22.更换链条袋时请注意规格、大小、尺寸
23.超过负荷的吊重很是危险的,而且也不应该尝试
24.吊货时货物上端勿顶到链条袋影响链条运转
25.严禁载人
26.操作时严禁人员站在货物下面或前进的方向
27.葫芦不使用时必须将吊物或吊架放下,不得悬吊在空中
28.葫芦链条吊成一直线时必须停止,在进行吊货
29.链条不规则及打结时,不要操作
30.葫芦横行、纵走时勿碰撞凸物以免损坏主机
31.严禁横拉及斜拉
32.不可吊嵌入地内的固定物
33.勿用葫芦主机链条环绕捆住物品
34.环链葫芦在冲击力作用的场合,使用频率高的作业状态,须每年更换链条一次
35.链条断裂后,不可自行焊接后使用
36.链条必须整条换新,不可部分更换
37.链条应涂抹润滑油后使用
38.齿轮,轴承及其他摩擦的部分,应适时添加润滑油
39.长期不使用的葫芦,作适当的防锈处理后,妥善保管
40.严禁当作载货升降机主机使用
东莞维大力起重机械提供
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例常用的电动机控制接线图例,主要是三相的,因为单相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一:电磁抱闸制动控制
机械制动是利用机械装置使电动机在切断电源后迅速停转。
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机械制动设备是电磁抱闸。
电磁抱闸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制动电磁铁和闸瓦制动器。电磁抱闸制动的控制线路与抱闸原理如图所示。
原理分析:
当按下按钮SB1,接触器KM线圈获电动作,电动机通电,电磁抱闸的线圈YB也通电,铁芯吸引衔铁而吸合,同时衔铁克服弹簧拉力,迫使制动杠杆向上移动,从而使制动器的闸瓦与闸轮松开,电动机正常运转。
当按下停止按钮SB2,接触器KM线圈断电释放,电动机的电源被切断时,电磁抱闸的线圈也同时断电,衔铁释放,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使闸瓦紧紧抱住闸轮,电动机就迅速被制动停转。
这种制动在起重机械上以及要求制动较严格的设备上被广泛采用。当重物被吊到一定高度,线路突然发生故障断电时,电动机断电,电磁抱闸线圈也断电,闸瓦立即抱住闸轮使电动机泥速制动停转,从而可防止重物掉下。
另外,也可利用这一点将重物停留在空中某个位置上。在重工行业等使用过行车的都应该不陌生,行车电动葫芦电机采用这种方式。
二:断电后抱闸可放松的制动
当电动机经制动而停止以后,设备有时还需用人工将工作件传动轴做转动调整。如图所示线路可满足这种需要。
原理分析:
当制动时,按下电动机停止按钮SB2,接触器KM1释放,电动机断电,同时KM2得电吸合,使YB动作,抱闸抱紧使电动机停止。
松开SB2,KM2失电释放,电磁铁释放,抱闸放松。
三: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
异步电动机在改变它的电源相序后,就可以进行反接制动。这是因为当相序改变后,电动机定子的旋转磁场反向,则电动机产生的转矩和原来的转矩相反,所以起制动作用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线路如图所示。
原理分析:
当按下按钮SB1,接触器KMI吸合,使电动机带动速度继电器SR一起旋转。当速度达到额定转速后SR常开触点闭合,做好制动准备。
当按下SB2停止按钮后,KMI1断电,其常闭触点闭合,SR在电动机惯性作用下触点仍然闭合,这时,KM2吸合,电动机反接制动。
当电动机转速下降直至停止时,SR断开,KM2释放,制动完毕。
在使用操作中应特别注意:
电动机在反接制动时,有时会出现短暂反向转动现象。
四:串电阻降压启动及反接制动
串电阻降压启动及反接制动控制线路如图所示。
分析:
图中KA是中中间继电器,SR是速度继电器。启动电动机时,按下SB1按钮,KM1线线圈通电,KMI1自锁闭合,KM1连锁常闭触点断开,KM1主触点闭合,电动机降压启动。当转速n>100r/min时,SR速度继电器闭合。
由于KM1也为闭合态,KA中间继电器通电,这时,KA自锁触点闭合,KA另一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为KM2线圈做好通电准备。由于KA闭合,KM3线圈通电,KM3主触点闭合,短接电阻R,电动机进入全压运行。
当需要停机时,按下SB2停机按钮开关,KM1线圈断电,所有常开触点均断开,这时电动机处于惯性运行状态,KM1辅助触点断开,KM3线圈也断电,使KM3主触点断开短接接的电阻。
由于KM1常闭连锁触点闭合,KM2线圈此时通电,使电动机反接制动。待电动机转速迅速降到n<100r/min时,SR断开,这时中间继电器KA线圈断电,使KA断开KM2线圈,电动机脱离电源,此时制动结束。
五:可逆转动反接制制动
此线路在电动机正反转运行时均可实现反接控制,见图所示。
分析:
按下按钮SB1,正转接触器KM1获电动作,电动机正向转动,速度继电器触点SR2闭合,为制动做好准备。
停车时,按下停止按钮SB2,KM1失电释放,同时SB2常开触点闭合,使中间继电器KA获电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反转转接触器KM2获电,电动机反接制动,当转速接近于零时,速度继电器触点SR2断开,KM2失电释放,制动过程结束。
反向转动时的反接制动过程同正转时类似。线路中SR速度继电器是和电动机同转,图中SR1、SR2是两组常开触点,速度继电器正转时SR2闭合,反转时SR1闭合。
请关注我:光头机电,去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机械电子知识!
电动葫芦电气控制原理:主要是以四个点动按钮来完成前进后退及上下的点动(同时完成进退电机和上下电机电源相连的抱闸放开的动作);另外,进退和上下,均要在按钮处或接触器处,用常闭触头进行互锁,防止进退或上下同时操作时会产生误动作而造成换相短路。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