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上的电容起什么作用
1. 电机上的电容起什么作用?
2. 电动机的电容有什么作用
3. 电容在电动机中起什么作用
4. 电容在电机中的作用是什么
5. 电容在电机的电路中起的作用是什么
6. 单相电动机电路中电容起什么作用
7. 交流电机上面的电容是什么作用啊
8. 电机上的电容有什么作用
电机上的电容起什么作用?1、一般电机上常见到使用电容的场合,是单相电机的启动,这种电容也叫启动电容,从电路原理上看,它是起到了移相的作用。
因为单相电机只有一组运行绕组,转子是鼠笼式的,单相电无法产生旋转的磁场,需要另外一组启动绕组来配合,因为只有单相220伏交流电,所以在启动绕组上串联了一个电容。
2、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具有隔断直流、连通交流、阻止低频的特性,广泛应用在耦合、隔直、旁路、滤波、调谐、能量转换和自动控制等。
3、电容具有充放电特性和阻止直流电流通过,允许交流电流通过的能力。
扩展资料
如果用同样体积的铁芯,电容启动式的功率要小,噪声要大,震动要厉害点。
反之电容运转式功率大,噪声小,震动低。
电容启动与运转式就克服了上面两种的缺点,发扬了优点。
对于小功率电机来说,因为启动力矩较小,如果增加了离心装置,即增加了成本,又增大了体积,况且对启动没有什么实际影响,所以一般都采用电容运转式。
单电容与双电容的区别:
YL双电容异步电动机又称“电容启动与运转式”,是指具有启动电容和运转电容的电机。
这个启动装置一般叫“离心开关”,也有用人工脱离的。
运转电容在电机启动之初也同样有帮助启动的作用,但它一直陪电机运转。
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电机主绕组和副绕组之间的电磁关系,减少电磁死角,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机的功率,降低噪音和震动。
YC单电容电机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称为“电容启动式”,这种电容的唯一作用就是帮助电机启动,这种型式一般用在功率300W以上的比较大的单相电机上。
第二种称为“电容运转式”,这种电容即有启动作用又有运转的功能。
这种型式一般用在300w以下的电机上。
原理同上。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电容
电动机的电容有什么作用电容器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电容器其作用也不同。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常采用电解电容器作为控制电路中的滤波元件,用无极性的电容器串联在压缩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中,使电动机启动绕组在启动时,电流领先运行超过启动电流一个相位角,从而得到启动转矩,使电动机容易启动。
电容在电动机中起什么作用电容器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电容器其作用也不同。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常采用电解电容器作为控制电路中的滤波元件,用无极性的电容器串联在压缩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中,使电动机启动绕组在启动时,电流领先运行超过启动电流一个相位角,从而得到启动转矩,使电动机容易启动。
电容在电机中的作用是什么电容器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电容器其作用也不同。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常采用电解电容器作为控制电路中的滤波元件,用无极性的电容器串联在压缩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中,使电动机启动绕组在启动时,电流领先运行超过启动电流一个相位角,从而得到启动转矩,使电动机容易启动。
电容在电机的电路中起的作用是什么朋友,电容器在电动机电路中为启动电容器,主要是起到裂相启动也就是利用电容器和线圈本身的性质,使电动机启动线圈和运行线圈在空间上有一个90度的电角度,从而旋转工作。
电容器在电动机电路中一般有两种情况:1、启动电容:串接在单相电动机的副绕组上,为电动机提供启动移相交流电压,在电动机正常运转后与副绕组断开。
2、运转电容:与单相电动机的副绕组串联,为电动机副绕组提供移相交流电流。
在电动机正常运行时,与副绕组保持串接。
单相电动机电路中电容起什么作用电容器在电动机中通过电容移相作用,将单相交流电分离出另一相相位差90度的交流电。
将这两相交流电分别送入两组或四组电机线圈绕组,就在电机内形成旋转的磁场,旋转磁场在电机转子内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反,被旋转磁场推拉进入旋转状态。
单相电不能产生旋转磁场.要使单相电动机能自动旋转起来,我们可在定子中加上一个起动绕组,起动绕组与主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起动绕组要串接一个合适的电容,使得与主绕组的电流在相位上近似相差90度,即所谓的分相原理。
这样两个在时间上相差90度的电流通入两个在空间上相差90度的绕组,将会在空间上产生(两相)旋转磁场,在这个旋转磁场作用下,转子就能自动起动。
扩展资料:
单相异步电动机由定子、转子、轴承、机壳、端盖等构成。
单相异步电动机常常被制成小型的电机设备,它的电机容量很小,只需要用单相的交流电源供电,作为驱动用电机,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仅需几瓦、几十瓦或者几百瓦。
单相异步电动机是由单相交流电源供电的旋转电机,其定子绕组为单相。
当接入单相交流电时,它在定转子气隙中会产生一交变脉动磁场,所以单相异步电动机不能自启动。
在交流电机中,当定子绕组通过交流电流时,建立了电枢磁动势,它对电机能量转换和运行性能都有很大影响。
所以单相交流绕组通入单相交流产生脉振磁动势,该磁动势可分解为两个幅值相等、转速相反的旋转磁动势和,从而在气隙中建立正转和反转磁场和。
这两个旋转磁场切割转子导体,并分别在转子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该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正、反电磁转矩。
正向电磁转矩企图使转子正转;反向电磁转矩企图使转子反转。
这两个转矩叠加起来就是推动电动机转动的合成转矩。
不论是正转磁场还是反转磁场,他们的大小与转差率的关系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情况是一样的。
若电动机的转速是n,
则对正转磁场而言,转差率为:s+=(n1-n)/n1=s
对反转磁场而言,转差率为:s-=(-n1-n)/-n1=s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主要特点有:
(1)n=0,s=1,T=T++T-=0,说明单相异步电动机无启动转矩,如不采取其他措施,电动机不能启动。
(2)当s≠1时,T≠0,T无固定方向,它取决于s的正、负。
(3)由于反向转矩存在,使合成转矩也随之减小,故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载能力较低。
电容分相式起动工作原理
启动时开关K闭合,使两绕组电流I1,I2相位差约为90°,从而产生旋转磁场,电机转起来;转动正
常以后离心开关被甩开,启动绕组被切断。
罩极式单相电机的工作原理
定子通入电流以后,部分磁通穿过短路环,并在其中产生感应电流。
短路环中的电流阻碍磁通的变化,致使有短路环部分和没有短路环部分产生的磁通有了相位差,从而形成旋转磁场,使转子转起来。
电容在电机的作用是移相,单相交流电动机的旋转原理。单相交流电动机只有一个绕组,转子是鼠笼式的。单相电不能产生旋转磁场.要使单相电动机能自动旋转起来,我们可在定子中加上一个起动绕组,起动绕组与主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起动绕组要串接一个合适的电容,使得与主绕组的电流在相位上近似相差90度,即所谓的分相原理。
这样两个在时间上相差90度的电流通入两个在空间上相差90度的绕组,将会在空间上产生(两相)旋转磁场,在这个旋转磁场作用下,转子就能自动起动。
拓展资料:
电容与电容器不同。电容为基本物理量,符号C,单位为F(法拉)。
通用公式C=Q/U平行板电容器专用公式:板间电场强度E=U/d,电容器电容决定式C=εS/4πkd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容器
该电容叫移相电容,也叫启动电容。
单向电机要产生一个转矩(一个转动的力)才能转起来。那么这个转矩就靠带有电容的那个线圈(启动绕组)和没有带电容的线圈(主绕组)组合得来。
假如电风扇不转了,是因为电容器坏了,那风扇发出翁翁的声音,但就是不转。如果你用手转一下风扇,风扇转动就正常了。这就是这个电容器的作用:产生一个启动转矩。
拓展资料: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英文名称:capacitor。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电容与电容器不同。电容为基本物理量,符号C,单位为F(法拉)。
通用公式C=Q/U平行板电容器专用公式:板间电场强度E=U/d,电容器电容决定式C=εS/4πkd
电容感应式电机有两个绕组,即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两个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在启动绕组上串连了一个容量较大的电容器,当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通过单相交流电时,由于电容器作用使启动绕组中的电流在时间上比运行绕组的电流超前90度角,先到达最大值。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两个相同的脉冲磁场,使定子与转子之
间的气隙中产生了一个旋转磁场,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电机转子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场转矩,使电机旋转起来。
电容的用途及其作
电容现在是一种及其普通的电气元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它在不同的系统中起作什么样的作用咧??经收集及工作遇到得到下几点,如有不足,请大家多多指点,互相学习.
1 电力电容器在电力系统中主要作无功补偿或移相使用.
2. 电力电容器主要用来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改善系统电压质量,增加输变电设备的输电能力。一般需要增加电抗器限制电力电容器的合闸电流和操作过电压,保证电力电容器的安全运行。现在一般有带限流的接触器。
3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调整电压;
串联电容器:降低线路压降,提高输送容量和稳定性,控制电力潮流分布;
电热电容器:改善感应加热设备的功率因数;耦合电容器:在高压工频线路中作载波通讯和抽取电能;
断路器电容器:并联在断路器断口以均匀电压;
储能电容器:用于产生冲击高压、冲击大电流,组成谐振回路,作冲击分压;
直流电容器:产生直流高压,整流滤波;
交流滤波电容器:滤除高次谐波;
标准电容器:与高压电桥配合,测量损耗因数及电容,或作分压电容;
电动机电容:单相异步电容分相电动机的起动或增大转矩,三相异步电动机单相运行。
接地电容器和接地电阻组成并联回路,减少系统谐振和过电压;
系统中有直流分量时接地必须通过电容器接地。
4电力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采用就地无功补偿,可以减少输电线路输送电流,起到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和压降,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作用。
电力电容器的接通和断开
(1)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①当母线电压超过1.1倍额定电压值(11kv)时,禁止将电容器组接入电网。
②在电容器组自电网断开后1min内不得重新接入。
③在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要选用不能产生危险过电压的断路器,并且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应低于1.3倍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
(2)在接触自电网断开的电容器的导电部分前,即使电容器已经自动放电,还必须用绝缘的接地金属杆,短接电容器的出线端,进行单独放电。
5.运行中的电容器的维护和保养 ?
(1)对运行的电容器组的外观巡视检查,应按规程规定每天都要进行,如发现箱壳膨胀应停止使用,以免发生故障。
(2)检查电容器组负荷。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在使用时不得超过1.1倍额定电压和1.3倍额定电流。
(3)接上电容器后,将引起电网电压升高,特别是负荷较轻时,在此种情况下,应将部分电容器或全部电容器从电网中断开。
(4)电容器套管和支持绝缘子表面应清洁、无破损、无放电痕迹,电容器外壳应清洁、不变形、无渗油,电容器和铁架子上面不应积满灰尘和其他脏东西。
(5)必须仔细地注意接有电容器组的电气线路上所有接触处(通电汇流排、接地线、断路器、熔断器、开关等)的可靠性。因为在线路上一个接触处出了故障,甚至螺母旋得不紧,都可能使电容器早期损坏和使整个设备发生事故。
(6)由于继电保护动作而使电容器组的断路器跳开,此时在未找出跳开的原因之前,不得重新合上。
6电力电容器组倒闸操作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
(1)在正常情况下,全所停电操作时,应先断开电容器组,再拉开各路出线断路器。恢复送电时应与此顺序相反。
(2)事故情况下,全所无电后,必须将电容器组断开。
(3)电容器组跳闸后不准强送电。保护熔丝熔断后,未经查明原因之前,不准更换熔丝送电。
(4)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电容器组再次合闸时,必须在断路器断开3min之后才可进行。
电容器在运行中的故障处理
(1)当电容器喷油、爆炸着火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并用砂子或干式灭火器灭火。此类事故多是由于系统内、外过电压,电容器内部严重故障所引起的。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要求单台熔断器熔丝规格必须匹配,熔断器熔丝熔断后要认真查找原因,电容器组不得使用重合闸,跳闸后不得强送电,以免造成更大损坏的事故。
(2)电容器的断路器跳闸,而分路熔断器熔丝未熔断。应对电容器放电3min后,再检查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力电缆及电容器外部等情况。若未发现异常,则可能是由于外部故障或母线电压波动所致,并经检查正常后,可以试投,否则应进一步对保护做全面的通电试验。通过以上的检查、试验,若仍找不出原因,则应拆开电容器组,并逐台进行检查试验。但在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得试投运。
1、应用于电源电路,实现旁路、去藕、滤波和储能的作用,下面分类详述之:
1)旁路
旁路电容是为本地器件提供能量的储能器件,它能使稳压器的输出均匀化,降低负载需求。就像小型可充电电池一样,旁路电容能够被充电,并向器件进行放 电。为尽量减少阻抗,旁路电容要尽量靠近负载器件的供电电源管脚和地管脚。这能够很好地防止输入值过大而导致的地电位抬高和噪声。地弹是地连接处在通过大 电流毛刺时的电压降。
2)去藕
去藕,又称解藕。从电路来说,总是可以区分为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 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电流比较大,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 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耦合。
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
将旁路电容和去藕电容结合起来将更容易理解。旁路电容实际也是去藕合的,只是旁路电容一般是指高频旁路,也就是给高频的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泄防 途径。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是0.1u,0.01u等,而去耦合电容一般比较大,是10uF或者更大,依据电路中分布参数,以及驱动 电流的变化大小来确定。
旁路是把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而去耦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防止干扰信号返回电源。这应该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3)滤波
从理论上(即假设电容为纯电容)说,电容越大,阻抗越小,通过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超过1uF的电容大多为电解电容,有很大的电感成份,所以频率 高后反而阻抗会增大。有时会看到有一个电容量较大电解电容并联了一个小电容,这时大电容通低频,小电容通高频。电容的作用就是通高阻低,通高频阻低频。电 容越大低频越容易通过,电容越大高频越容易通过。具体用在滤波中,大电容(1000uF)滤低频,小电容(20pF)滤高频。
曾有网友将滤波电容 比作“水塘”。由于电容的两端电压不会突变,由此可知,信号频率越高则衰减越大,可很形象的说电容像个水塘,不会因几滴水的加入或蒸发而引起水量的变化。 它把电压的变动转化为电流的变化,频率越高,峰值电流就越大,从而缓冲了电压。滤波就是充电,放电的过程。
4)储能
储能型电容器通过整流器收集电荷,并将存储的能量通过变换器引线传送至电源的输出端。电压额定值为40~450VDC、电容值在220~150 000uF之间的铝电解电容器(如EPCOS公司的 B43504或B43505)是较为常用的。根据不同的电源要求,器件有时会采用串联、并联或其组合的形式, 对于功率级超过10KW的电源,通常采用体积较大的罐形螺旋端子电容器。
2、应用于信号电路,主要完成耦合、振荡/同步及时间常数的作用:
1)耦合
举个例子来讲,晶体管放大器发射极有一个自给偏压电阻,它同时又使信号产生压降反馈到输入端形成了输入输出信号耦合,这个电阻就是产生了耦合的元 件,如果在这个电阻两端并联一个电容,由于适当容量的电容器对交流信号较小的阻抗,这样就减小了电阻产生的耦合效应,故称此电容为去耦电容。
2)振荡/同步
包括RC、LC振荡器及晶体的负载电容都属于这一范畴。
3)时间常数
这就是常见的 R、C 串联构成的积分电路。当输入信号电压加在输入端时,电容(C)上的电压逐渐上升。而其充电电流则随着电压的上升而减小。电流通过电阻(R)、电容(C)的特性通过下面的公式描述:
i = (V/R)e-(t/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