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嗲的路灯
2025-09-20 09:08:32
1、钢丝绳的结构,如6X36WS+FC、18X7+FC、35WX7等。
2、钢丝绳的直径,如18mm、20mm等。
3、钢丝绳的公称抗拉强度,如1770MPa,1960MPa。
4、钢丝的表面状态,如镀锌是A级、AB级、B级,光面等。
5、钢丝绳涂油情况,涂什么油等。
6、钢丝绳执行的标准。
7、长度、捻向等。
扩展资料:
特点
1、钢丝绳能够传递长距离的负载。
2、承载安全系数大,使用安全可靠。
3、自重重量轻,便于携带和运输。
4、能够承受多种载荷及变载荷的作用。
5、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疲劳强度和抗冲击韧性。
6、在高速工作条件下,耐磨、抗震、运转稳定性好。
7、耐腐蚀性好,能够在各种有害介质的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
8、柔软性能好,适宜于牵引、拉拽、捆扎等多方面的用途。
说明
钢丝用优质碳钢制成,经多次冷拔和热处理后可达到很高的强度。潮湿或露天环境等工作场所可采用镀锌钢丝拧成的钢丝绳,以增强防锈性能。
钢丝绳在各工业国家中都是标准产品,可按用途需要选择其直径、绳股数、每股钢丝数、抗拉强度和足够的安全系数,它的规格型号可在有关手册中查得。钢丝绳除外层钢丝的磨损外,主要因绕过滑轮和卷筒时反复弯曲引起金属疲劳而逐渐折断,因此滑轮或卷筒与钢丝绳直径的比值是决定钢丝绳寿命的重要因素。
比值大,钢丝弯曲应力小,寿命长,但机构庞大。必须根据使用场合确定适宜的比值。钢丝绳表面层的磨损、腐蚀程度或每个拧距内断丝数超过规定值时应予报废。
钢丝绳主要用在吊运,拉运等需要高强度线绳的运输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丝绳
跳跃的毛衣
2025-09-20 09:08:32
1、起重12吨,安全系数取6,那么钢丝绳最低破断拉力为72吨,GB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标准17页,6*36WS结构钢丝绳、1570MPa强度级、36mm直径、钢芯、最低破断拉力724KN,约72吨,如果选用1770MPa强度级钢芯钢丝绳则直径可以减小,仅供参考
2、钢丝绳是根直径为0.3~3mm的高强度碳素钢钢丝,先将其拧入股绞股中,然后缠绕在芯周围的绳索上。钢丝绳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四种,即同向捻、同向捻、左互扭、右旋加捻、右捻钢丝绳在起重作业中的应用。
3、根据钢丝绳芯材料,可分为三种类型的芯、石棉芯和金属帘线芯。在提升作业中经常使用芯钢丝绳,油浸在亚麻芯中。减少了小钢丝绳与钢丝之间的摩擦和防腐蚀。
4、根据钢丝绳量和丝数的不同,可分为6×19, 6×37和6×61三种。
冷傲的黑夜
2025-09-20 09:08:32
亚麻--埃及;蕉麻--印尼;剑麻--坦桑尼亚;黄麻--孟加拉、印度和中国,次为巴西、尼泊尔、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其中孟加拉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剑麻又名波罗麻,是多年生草本龙舌兰属植物。其茎短;叶丛生于短茎上,形状如一把利剑,长约80厘米,宽约10厘米左右,先端渐尖,叶片的尖端有褐色的锐刺,叶的边缘也有上弯或下弯的褐色利刺。在园林或庭院的周围种上它,既美观,又比围墙省钱省工。所以,人们称赞剑麻是铁柱将军、园林的好卫士。剑麻在秋冬季节(多在12月——1月)开花。花轴从叶丛中央抽出,高达数米,是世界上花柄最长的植物,柄粗而硬,直径4——6厘米;圆锥花序,有花2000—3000朵,淡黄色,花被圆筒形,雄蕊6个,雌蕊一个,子房三室。因为雄蕊先熟,所以自花受粉困难。花后多不结实,但却发生许多珠芽。珠芽成熟后发根,跌落地上,就成为幼株。植株开花后便会死去。也有偶然结成蒴果的,蒴果成熟后,有扁平黑色的种子。剑麻多用吸芽或珠芽繁殖。吸芽是由地下走茎的芽点发育而成的小苗,一般在剑麻定植后8—12个月就开始发生吸芽。当吸芽在母株旁边生长到10——15厘米时就可挖取到苗圃中培育;35厘米以上的,可以直接定植。珠芽是开花后在植株上长出的珠芽,一般于春末夏初采下成熟的珠芽来培育,每株可采500—3000个珠芽,培育到约35厘米时即可定植。剑麻喜阳光充足和温暖气候,较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中等肥沃、疏松透气、富含石灰质的砂壤土中生长最好。在栽培上,应注意在起苗后,剥除老叶、阴干几天后再定植,以避免植后腐烂。挖穴定植,先放基肥,植时以埋到基部1.5—2厘米为宜,还应注意避免泥土挤入心叶。埋土后压实再浇定根水。植后要做好日常除草中耕,施追肥等工作,以促其生长良好。剑麻叶片是制造耐水麻绳的良好材料。它的拉力强、耐水湿、耐磨擦,在咸水中不易腐烂,是做渔航业所用麻绳的材料。蕉麻 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马尼拉麻。热带纤维作物。原产菲律宾。厄瓜多尔和危地马拉等国有少量种植。中国台湾、广东曾引种。蕉麻是年生草本植物,由于茎和叶子跟芭蕉树相似,故名蕉麻。花黄色,叶柄内有纤维,其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是做鱼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还可编织席子和地毯及优质麻织衣料,蕉麻产在热带和亚热带,菲律宾的吕宋岛和棉兰老岛是主要产地。在马尼拉港出口,所以又被称为马尼拉麻。株高5~8米,须根浅生。真茎丛生,由种子或吸芽萌发而成。假茎由叶鞘互卷而成。叶长大。穗状花序,单性花。浆果似芭蕉,肉不可食。种子黑色。蕉麻要求高温、高湿,适宜生长于温度27~29℃,年降水量2500~2800 毫米的环境。要求土层深厚,排水好的肥沃土壤。用种子或吸芽繁殖。定植一年后割叶,连割10年。主要病虫害有树冠萎缩病、蕉麻萎缩病和茎腐病。从叶鞘中取纤维 。硬质纤维,耐水浸,拉力大。用于织鱼网、绳索、麻布或包装袋等黄麻jute 椴树科黄麻属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又名络麻、绿麻、荚头麻。长果黄麻起源于中国;圆果黄麻原产印度、巴基斯坦。主产国孟加拉、印度和中国,次为巴西、尼泊尔、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中国主产区为广东、浙江、台湾等省。黄麻属约有40个种。有栽培价值的是圆果黄麻和长果黄麻。黄麻主根入土深1米左右。茎高2~5米,粗1.5~2厘米,青、红或紫色。叶卵圆至披针形。聚伞花序,花黄色。蒴果。长果黄麻为圆筒形蒴果,长5~8厘米,种子墨绿或灰黑色。圆果黄麻为球形蒴果,有纵棱和疣状突起,种子褐色。黄麻系热带或亚热带的短日照作物。长果黄麻对日照反应更为敏感。南种北引种植,可延长营养生长期,提高纤维产量。黄麻适于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13~14℃。喜土质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种子顶土力弱,应创造好播种出苗土壤环境。苗期生长慢,怕旱、涝,应勤中耕除草,排水防涝,早间苗、定苗。麻茎韧皮组织含初生纤维(来自原分生组织,束长、柔软、品质好)和次生纤维(由形成层分化、品质差)。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比重,提高品质。植株半花半果时,即开花后半月时为工艺成熟收割期,收后沤麻脱胶清洗。用原株留种或现蕾时切梢扦插留种,蒴果变褐时收种。病虫害有炭疽病、根线虫病和小地老虎、黄麻夜蛾等。黄麻纤维白而有光泽,吸湿性好,散水快。供制麻袋、麻布、造纸、绳索、织地毯和窗帘。麻骨制活性炭、纤维板。麻是古老的韧皮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亚麻起源于近东、地中海沿岸。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瑞士湖栖居民和古代埃及人,已经栽培亚麻并用其纤维纺织衣料,埃及各地的“木乃伊”也是用亚麻布包盖的。 油用型亚麻又叫做胡麻。胡麻在我国至少有1000年栽培历史。纤维型亚麻是1906年从日本引入的。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 亚麻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细度好、导电弱、吸水散水快、膨胀率大等特点,可纺高支纱,制高级衣料。剑麻,作为一种热带叶子硬的纤维作物,广泛栽培和生长在亚洲、墨西哥、非洲等等。它的纤维,这是世界上最常用的,是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 剑麻纤维级纤维强和柔软,耐磨,不怕虫蛀,耐腐蚀。因此,剑麻纤维绳可以应用在许多领域如交通、渔业、石油工业、冶金等。 剑麻纤维级我们的剑麻纤维是由优质剑麻,足够强大。剑麻纤维可以用于生产很多产品,例如剑麻绳子,电缆等强的剑麻纤维韧性,良好的张力和柔软,高摩阻、高酸和腐蚀性的剑麻纤维不怕虫蛀等剑麻纤维广泛用于制造绳索、钢丝绳芯,电缆、抛光迷,地毯,纸浆,建筑材料,垫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产品。 剑麻纤维级我们有许多不同等级的剑麻纤维。UG年级剑麻纤维可用于制造绳索、地毯,而低分非常便宜,可以用作填料在混凝土、建筑。剑麻可以做帽子,装饰,服装,手袋等...
要减肥的衬衫
2025-09-20 09:08:32
剑麻的叶片似剑。原产墨西哥,1901年引入中国台湾,1928年传至海南省。现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和浙江等省(自治区)南部试种和进行生产。剑麻主、副产品为国防、工矿、渔航、农商、医疗卫生等事业不可缺少的物资。主产品长纤维用于制绳、钢丝绳芯、结网,供海防、渔航、工矿之用;亦可制成墙纸、剑麻布、抛光轮、太阳帽、钱包、优质麻袋等物品。 亚麻是古老的韧皮纤维作物和油料作物。亚麻起源于近东、地中海沿岸。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瑞士湖栖居民和古代埃及人,已经栽培亚麻并用其纤维纺织衣料,埃及各地的“木乃伊”也是用亚麻布包盖的。 油用型亚麻又叫做胡麻。胡麻在我国至少有1000年栽培历史。纤维型亚麻是1906年从日本引入的。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 亚麻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细度好、导电弱、吸水散水快、膨胀率大等特点,可纺高支纱,制高级衣料。 【中药名】 亚麻(《图经本草》) 【蒙药名】 麻嘎领古(《蒙药正典》) 【别名】 胡麻、乌兰一棍吉得 【学名】Linum usitatissimum L.[亚麻科]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l00厘米。直根较细,淡黄色。茎直立,圆柱形,上部分枝,无毛。叶互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8—4厘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全缘,有3脉,无叶柄。花生于茎顶端或上部叶腋处,成疏松聚伞花序;萼片5,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7毫米,先端突尖,具3条脉,边缘膜质,无腺点;花瓣5,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一1.5厘米,蓝色或蓝紫色,稀有白色或红紫色,早落;雄蕊5,花丝基部合生,退化雄蕊5,仅留齿状痕迹,与雄蕊互生;子房上位5室,花柱5,分离,柱头条形。蒴果球形,直径6-8毫米,淡黄色,顶端5瓣裂;种子通常l0,褐色,光滑,呈矩圆形,扁平。 椴树科黄麻属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又名络麻、绿麻、荚头麻。长果黄麻起源于中国;圆果黄麻原产印度、巴基斯坦。主产国孟加拉、印度和中国,次为巴西、尼泊尔、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其中孟加拉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中国主产区为广东、浙江、台湾等省。黄麻属约有40个种。有栽培价值的是圆果黄麻和长果黄麻。黄麻主根入土深1米左右。茎高2~5米,粗1.5~2厘米,青、红或紫色。叶卵圆至披针形。聚伞花序,花黄色。蒴果。长果黄麻为圆筒形蒴果,长5~8厘米,种子墨绿或灰黑色。圆果黄麻为球形蒴果,有纵棱和疣状突起,种子褐色。黄麻系热带或亚热带的短日照作物。长果黄麻对日照反应更为敏感。南种北引种植,可延长营养生长期,提高纤维产量。黄麻适于20℃以上高温多湿气候,发芽最低温度13~14℃。喜土质肥沃、排水好的砂壤土。种子顶土力弱,应创造好播种出苗土壤环境。苗期生长慢,怕旱、涝,应勤中耕除草,排水防涝,早间苗、定苗。麻茎韧皮组织含初生纤维(来自原分生组织,束长、柔软、品质好)和次生纤维(由形成层分化、品质差)。合理密植可增加初生纤维比重,提高品质。植株半花半果时,即开花后半月时为工艺成熟收割期,收后沤麻脱胶清洗。用原株留种或现蕾时切梢扦插留种,蒴果变褐时收种。病虫害有炭疽病、根线虫病和小地老虎、黄麻夜蛾等。黄麻纤维白而有光泽,吸湿性好,散水快。供制麻袋、麻布、造纸、绳索、织地毯和窗帘。麻骨制活性炭、纤维板。 【别名】苦麻叶、络麻 【来源】椴树科黄麻属植物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以叶、根及种子入药。夏秋采收,分别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拔毒消肿。用于预防中暑,中暑发热,痢疾;外用治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黄麻(jute) 椴树科黄麻属Corchorus. l.韧皮纤维作物,一年生草本。又名络麻、绿麻。黄麻属约有40个种,具有培栽价值的两个种是圆果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和长果黄麻C.olitorius.。黄麻纤维具有吸湿性能好、散失水分快等特点,主要用一纺织麻袋、粗麻布。在中国南部和西南一带,发现有处于野生圆果黄麻和长果黄麻。还发现有假黄麻(甜麻)Corchorus acutangularis L.。 中国栽培黄麻的历史悠久。主要产区在长江以南,以浙江、广东、台湾三省栽培面积较大。 直根系,有主根和侧面根,主根长达1m左右。茎直立,圆柱形,带有深浅不同的绿、红、紫等颜色。表面光滑或稍粗糙,叶为完全叶,互生,螺旋形排列。子叶两片,圆形。真叶披针形或卵圆形,叶端尖、边缘有锯齿,叶片基部两侧面各有一个须状物,称为叶须。在叶柄基部两侧面各有一片尖形狭长的小托叶,绿色或红色,脱落早。花为聚伞花序,丛生。长果种一般2-3朵,圆果处一般2-6朵。花小,黄色。长果种的花比圆果种的大些。雄蕊黄色,雌蕊一个,柱头短,圆果种的子房、蒴果球形;长果种的子房、蒴果圆柱形。圆果种每果有种子30-50粒,成熟后呈褐色,种子较大,千粒重3g左右;长果种每果有种子100-200粒,呈墨绿色或灰黑色,种子较小,千粒重2g左右。 黄麻适于高温和多雨气候。发芽适宜温度25-28℃。土壤水分和温度适宜,播种后4-6天即可出苗。为短日性植物。适于土层深厚、肥力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一生可分为苗期、旺长期、现蕾开花期和结果期。圆果种天然异交率在5%以下,为自花授粉作物;长果种为8-17%,属常异花授粉作物。 病害有立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orchorum、黑点炭疽病C.gloeosporioidts、枯腐病Macrophomina phaseolina、黑枯病Diplodia corchori、枯萎病Fusarium semitectum、叶枯病Helminthosporium corchorum、茎斑病Cercospora corchori、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细菌性斑点病Xanthomonas nakatae、茎腐病Corynespora cassiicoia、叶斑病Myrothecium roridium、灰星病Tubercularia abutilonis、白粉病Sphaerotheca tuliginea等。 主要害虫有:黄麻桥夜蛾Anomis subulifera、小地老虎和斜纹夜蛾Prodemia litura、玉米螟、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绿盲蝽Lygus lucorum、人纹灯蛾Diacrisia obliqua等。为害黄麻的螨类有红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棉叶螨T.bimaculatus 和茶半跗线螨Hemitarsonemus latus。
超帅的火龙果
2025-09-20 09:08:32
方法:在1mm珍珠版上画出主翼的尺寸,A面为120mm*600mm、B面为150mm*600mm,肋片的间格为50mm(B面为包覆面,多出的部份等合并时再切除)。1、在A面与B面的正面上开槽,注意不要完全切断。2、在A面与B面的背面黏上封箱胶带,及有颜色的胶带作补强及造型。3、将A面与B面对摺并且使用卫生筷将胶带压平。4、利用纤维胶带将3mm碳纤棒补强在前端1/3的位置,也就是距离主翼前端40mm的地方。5、在肋片的底部先黏上双面胶带,双面胶带要切成适当大小,不可太大。肋片与碳纤棒接合的地方要作个切口。6、撕开肋版底部的双面胶带并将肋版固定於主翼上。注意:原本肋片长度为120mm,要从尾部切掉7mm。所以肋片的实际长度为113mm。贴肋片时要从主翼前端2mm开始黏上(这是为了使翼面的弧度较为平滑),肋片与肋片的间隔距离为50mm,中央的部份多几片肋板补强。使用投影片制作副翼连动杆的套管,并将套管黏於主翼的底部。制作伺服机固定座。7、於主翼的底部黏上60mm*5mm*1mm(长、宽、高)的巴尔沙木(双面双面胶)。8、再於主翼的上方补上直径2mm,长度200mm的碳纤棒作补强。在肋版的上端涂上速乾型保利龙胶,适量即可(也可利用环氧树脂,不过使用速乾型保利龙胶比较方便)。将底部巴尔沙木上的双面胶撕开,准备将A面及B面结合。主翼的A面与B面结合,注意不要「反角」,弧面要平。切掉多馀的珍珠版,主翼尾端的厚度为3mm。制作副翼,并作倒角。使用尖嘴钳折出副翼的连杆,鱼眼环是使用pico伺服机的固定橡胶圈。连杆与副翼连接的地方使用透明胶带(有黏性的那面朝外面)作接合的缓冲。连杆上的透明胶带再涂上速乾型保利龙胶,然后再插入副翼中即可。使用透明胶带将主翼及副翼接合,主翼与副翼接合的地方尽量不要有间隙。装上伺服机:制作伺服机与副翼连杆。注意pico的鱼眼橡胶圈与连杆间会有一些间隙,而产生所谓的「虚位」问题。可以使用透明胶带在连杆上绕个几圈即可解决虚位的问题。贴上贴纸及最后的修整。在底板的中央部位使用投影片补强,因为这个地方是放置电池的位置。利用双面胶带将伺服机固定於机身中并将连杆接好。撕下机身侧板上的双面胶带,将机身的上盖板及尾翼黏上。电子设备摆放位置。终於完成了。
追寻的季节
2025-09-20 09:08:32
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同,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
1、金:读作jīn,本意是名词,赤黄色贵重矿物、国际货币标准。
2、银:为过渡金属的一种。化学符号Ag。银是古代就已知并加以利用的金属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
3、铜: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石存在。
4、铁:占地壳含量的4.75%,仅次于氧、硅、铝,位居地壳含量第四。
5、锡: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便发现并使用锡了。在我国的一些古墓中,便常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
扩展资料:
1、我国是世界五金生产大国之一,已经成为世界五金加工大国和出口大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和消费潜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五金行业在新的形势下,集群发展也具有明显的特点。
2、五金类产品种类繁多,规格各异,但是五金类产品在家居装饰中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选择好的五金配件可以使很多装饰材料使用起来更安全、便捷。
3、中国五金产业从“小五金”迈向现代五金,面对的是包括工具五金、建筑五金、锁具安防、厨卫产品、日用五金等内在的几大领域,每年贸易总额达10000亿美元的国际市场。
4、五金工具产品需求很旺盛,特别是礼品工具套装的出现,为五金工具行业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园林工具也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普通老百姓家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五金
害羞的硬币
2025-09-20 09:08:32
原理: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小螺旋桨,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
同时,直升飞机升空后发动机是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转速下,控制直升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是通过调整螺旋桨的总螺距来得到不同的总升力的,因此直升机实现了垂直起飞及降落。
历史由来:
中国的竹蜻蜓
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
竹蜻蜓又叫飞螺旋和“中国陀螺”,这是我们祖先的奇特发明。有人认为,中国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另一种比较保守的估计是在明代(公元1400年左右)。这种叫竹蜻蜓的民间玩具,一直流传到现在。
现代直升机尽管比竹蜻蜓复杂千万倍,但其飞行原理却与竹蜻蜓有相似之处。现代直升机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叶片,旋翼轴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细竹棍儿,带动旋翼的发动机就好像我们用力搓竹棍儿的双手。竹蜻蜓的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表面比较圆拱,下表面比较平直。当气流经过圆拱的上表面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表面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于是上下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压力差,便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它本身的重量时,竹蜻蜓就会腾空而起。直升机旋翼产生升力的道理与竹蜻蜓是相同的。
《大英百科全书》记载道:这种称为“中国陀螺”的“直升机玩具”在15世纪中叶,也就是在达芬奇绘制带螺丝旋翼的直升机设计图之前,就已经传入了欧洲。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写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设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现在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机玩具。”
意大利达芬奇的画
意大利人达芬奇在1483年提出了直升机的设想并绘制了草图。
19世纪末,在意大利的米兰图书馆发现了达芬奇在1475年画的一张关于直升机的想象图。这是一个用上浆亚麻布制成的巨大螺旋体,看上去好像一个巨大的螺丝钉。它以弹簧为动力旋转,当达到一定转速时,就会把机体带到空中。驾驶员站在底盘上,拉动钢丝绳,以改变飞行方向。西方人都说,这是最早的直升机设计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