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空档链条有一个位置有点卡,跑起来车身抖是咋回事?
摩托车的链条即使有问题、有点卡,一般也不会造成车身的抖动。链条在空转时一个点会有卡的情况,应检查链条是否生锈或抻的太长,或链条调的太紧等情况,必要时应更换链条,还要检查链轮是否有磨损过大情况,有时刚调过链条也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用一段时间就好了。车身跑起来有点抖,应检查发动机的固定螺丝是否不够紧,发动机的固定螺丝不够紧,就容易出现抖动情况。另外,很多摩托车在40-60左右的中速时会有共震,这时的震动会明显变大,而低于或高于这个车速,这种共震都不会发生,震动也会变低或消失,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另外,整车及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工艺水平,也会对震动产生影响,还有轮胎、轮辋、减震器等,也都会车身抖动、震动有影响。
摩托车加速时传动链条抖动,如果档位正确,在驾驶平稳的情况下还有这种现象,可以检查链条是否调的太紧或太松,以及链条的调链器是否调的不正,链条和链轮是否磨损过大等,基本上就是这些方面的问题。
1、链条保持不脱油,用机油润滑即可
2、灰尘太多时要清洗,用柴油
3、发现链条松动要摩托车维修的地方调整一下,自己不熟悉的话尽量不要调,这个涉及到链条平衡,链条松紧,调不好会加快链条衰老
除了链条是否过松外,还要检查一下链条是否抻长和链轮是否磨损较大了,它们之间啮合不好也会跳链。
另外如果用低档起步不跳链,应该就没有什么大问题,用高档起步本来就是错误的驾驶方式,由于传动比的关系,用高档起步发动机负荷大,会比较吃力,这种情况下链条更容易抖动,至于用一档起步冲车,是驾驶不熟练的原因,多加练习就行了,用高档起步是费车的。
摩托车离合器使用时间稍长,由于性能下降,冷车起步时,无论怎么预热、怎么选择适当的转速,挂档的一瞬间会“跳链”、撞击变速箱齿轮(响齿),这样对发动机寿命当然是不利的。原因是冷车离合器分离不彻底所致。起步前先挂档捏住离合器将车推动,迫使离合器完全分离,然后空档发车,预热过程中还可以顺便反复进行离合器捏放动作,起步时会有效地消除“跳链”响齿现象。
摩托车挂档咯噔一下,可能是因为发动机损坏了,或者是因为发动机的传动轴里面没有油,缺乏润滑。
1、操作不当:车辆起步时油门一定要关闭到最小,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响声的几率,如果加大油门再挂挡,基本上大多数车辆都会出现这种异响。
2、正常表现:这主要和车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有直接关系,因为制造精度不达标就会出现离合器分离不彻底,这时候挂入一档就会听到明显的响声,并且还会伴有车辆向前窜动的现象。
3、离合器故障:随着车辆使用年限的曾强,离合器就会出现分离不畅的现象,这时候就会出现这种声音,它和第二种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完全可以通过维修,降低或者彻底排除这种声音。
4、链轮磨损:如果链轮出现过度磨损,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尤其是前链轮磨损后,摩托车基本上都会出现这种异响,这主要是链轮和链条出现了打滑现象。
1.排档杆故障。
2.排档钩弹簧折断。
3.变速鼓或五星齿轮故障。
摩托车正确换挡:
1起步:发动机启动后,先要预热3-5分钟,才能起步行驶。发动机预热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尤其是在周围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但不能空轰油门来加快预热。预热温度不够的发动机,在工作时会加剧气缸、活塞环、摇臂等零部件的磨损。起步前,应先观察周围的情况,并发出信号。起步的关键是油门与离合器之间的动作配合要协调。握紧离合器手把,挂上低速档,左手逐渐放松离合器手把,右手配合慢慢加油,若发动机有熄火的趋势,应迅速加些油,若发动机转速较高,应减小油门,要尽量控制发动机转速不要太高,使发动机在离合器从“开始接合”到“完全接合”这个过程中转速一直保持稳定。
2换档:摩托车起步后,接下来就是加速换档的操作。换挡时,离合器“分离”这段时间是“空走区间”,既不能加速,也不能用油门控制摩托车的速度,只能是一种“惯性”行驶。因此,要尽量缩短离合器的“分离”时间。由低速档换高速档时,首先加速,然后关小油门,左手迅速握紧离合器手把,使离合器分离,挂上高一档位,然后轻轻松开离合器手把,再加大油门,依此要领逐步换档就可达到最高车速成档。
摩托车行驶中,发动机动力不足(如上坡)或道路有障碍时,应及时换挂低速档。由高档换挂低档的动作要领是:先关小油门,降低车速,迅速握紧离合器手把,换至所需档位,然后逐渐放松离合器手把,同时加大油门。由高档换挂低档时,必须让车速降到与换挂档位车速相近时才能进行。否则,由于车速过高,挂档后发动机会产生很大的牵制力,造成有关传动零件的损伤。
3停车:需要停车时,先关小油门,左手握紧离合器手把挂空档,将前后轮同时均力刹车,操作刹车系统时,掌握缓慢柔和用力操作过程,特别是在湿路、光滑路面以及转弯的地方,都要小心轻轻使用刹车系统在高速紧急状态刹车时,不能一下急刹,应先同时轻捏轻踩一下快速松开,再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