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2日,在海底23m深处沉睡800多年的“南海一号”古沉船,被“华天龙号”打捞船整体打捞成功.整
解答:解:
(1)海面至上沉箱的深度为h=23m-12m=11m.
海水对上沉箱顶部的压强: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11m=1.1×105Pa;
(2)当上沉箱完全浸没在海水时,吊钩和动滑轮组的受力为重力G′,钢缆的拉力F钢缆1,
64根钢丝绳的拉力F拉1,如左图所示,上沉箱匀速上升,F拉1=F钢缆1+G′,
F钢缆1=G沉箱-F浮1
F浮1=ρ海水gV沉箱=ρ海水?g?a?S
F拉1=G沉箱+G′-ρ海水?g?a?S ①
当上沉箱露出海水1m时,吊钩和动滑轮组的受力为重力G′,钢缆的拉力F钢缆2,64根钢丝绳的拉力F拉2,如右图所示,上沉箱匀速上升,F拉2=F钢缆2+G′
F钢缆2=G沉箱-F浮2
F浮2=ρ海水?g?V沉箱′=ρ海水?g?(a-h)?S
F拉2=G沉箱+G′-ρ海水?g?(a-h)?S ②
由题中表格可以知道:F拉1=3.04×107N,F拉2=3.58×107N,
②-①式,得到:F拉2-F拉1=ρ海水?g?a?S-ρ海水?g?(a-h)?S=ρ海水?g?S?h
3.58×107N-3.04×107N=103kg/m3×10N/kg×1m?S
解出:S=5.4×102m2,
G沉箱=m沉箱?g=5×106kg×10N/kg=5×107N,
F浮1=ρ海水?g?V排=5.4×102m2×7m×10N/kg×103kg/m3=3.78×107N,
G′=F拉1-G沉箱+F浮1=3.04×107N-5×107N+3.78×107N=1.82×107N,
钢丝绳的拉力:F1=
1 |
64 |
1 |
64 |
设沉箱匀速上升lm,则拉力移动距离s=64×1m=64m,
拉力做功W总=F1s=F1×64m,有用功为W有=F钢缆1h=(G-F浮1)×1m,
所以机械效率为:η=
W有用 |
W总 |
(G?F浮1)×1m |
F1×64m |
(5×107N?3.78×107N)×1m |
4.75×105N×64m |
答:(1)当沉箱在水底时,海水对上沉箱顶部的压强1.1×105Pa;
(2)当沉箱在水中匀速竖直上升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F1为4.75×105N;机械效率为40.1%.
1、沉箱底面距水面25m,沉箱高7m,即所求为水下18m处的压强=pgh
2、沉箱重m=5000T=5000000kg,
沉箱还在水面以下时,沉箱所受浮力=pgv=pgSa=7pgS,受力分析为:mg=7pgS+F1
当沉箱上升露出水面0.5米时,此时F拉可从图25上读出,其受力分析为:mg=6.5pgS+3.31*10^7
两式联合求得F1
当沉箱从水底升到水面时,顶部刚好露出水面时,沉箱上升了h=25-7=18m
则,有效功=mgh;共有64段钢丝绳通过滑轮组,则n=64
总功=F1nh;将上面的F1,n,h数据代入计算,机械效率=有效功÷总功×100%
结果我就不算了,请自行计算
韩国天使大桥于2019年建成通车,全长约7.26千米,是韩国第一座在同一桥梁上设置斜拉桥和悬索桥两种桥型的桥梁。大桥因其采用了PPWS主缆(抗拉强度为1960 兆帕)、FCM墩台锚固和高性能钢材,以及优异的抗风稳定性入围了2020年度IABSE杰出结构大奖。
韩国天使大桥
韩国的西南海岸以其美丽的多岛屿而闻名。尤其是由木浦海岸线上1004座岛屿组成的新安郡,因为天使大桥的建成通车而 旅游 价值激增。天使大桥连接了Amtae岛和Apae岛,由一座斜拉桥、一座多跨悬索桥和多联梁桥组成。其中斜拉桥长1004米,三塔悬索桥长1750米,本文将重点介绍这座横跨主航道的多塔悬索桥。
设计上的选择
为了确保海上运输的安全,并且能够抵抗强风,天使大桥必须以独特的形状进行设计建造。按照招标文件和相关机构的通航要求,并通过韩国海事海洋大学进行的3D全桥模拟和海上交通安全评估,确定了两个650米的主跨布置方案。同时,为了与景观环境相协调,区别于周围地区的木浦大桥、珍岛大桥等斜拉桥桥型,选择多塔悬索桥是一种更优的方案。
图1 桥梁总体布置图
主缆
通过采用最新的1960MPa高强钢绞线,利用预制平行索股法(PPWS)架设主缆,提高了可施工性和经济性。考虑到主缆架设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将垂度比设为1/8。主缆的重量和直径分别为1900吨和309.4毫米。
在主缆的设计中,对3项技术进行了改进。首先,与现有的镀锌钢绞线相比,锌+铝涂层可以使疲劳寿命延长1.4倍,耐腐蚀性提高4倍。而且,这种涂层还可以提高除湿系统的使用寿命。其次,在防腐系统中引入橡胶包裹法,不再需要缠绕包裹线。通常S形的缠绕线有被腐蚀的风险,并且在定期喷涂方面始终存在耐久性和养护问题。橡胶包裹法既不需要单独的金属丝,也不需要定期上漆,与除湿系统一起使用时,可以确保最佳的耐久性。第三,塔顶鞍座的主体部分采用了混凝土材料,而不是悬索桥中常用的铸铁或结构钢。仅鞍座的槽是由钢材制成的。由于混凝土是现场浇筑的,因此不需要大规模的临时支架即可起吊鞍座,而且鞍槽也可以很容易地随塔式起重机安装。
图2 混凝土塔顶鞍座
主梁
主梁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梁体的抗风稳定性及经济性。虽然通过减小主梁自重,可以保证经济性,但同时,过轻的梁体也更容易受到风荷载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经济性和风稳定性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为了设计出最佳的主梁横截面,在参阅了各种文献研究后,选择了扁平的菱形钢箱梁截面。通过风洞测试发现,风嘴的上侧和下翼缘的夹角分别为30 和13 时,可以有效地控制主梁的颤动。为了减轻结构钢的重量,采用了50毫米的环氧沥青和支撑式横隔板,以及在主要构件中采用了最新研发的HSB500系列高性能钢,以提高钢桥的抗疲劳性能及经济性。
图3 加劲梁的横截面
桥塔
毫不夸张地说,在悬索桥中,桥塔的形状决定了整座桥梁的美观程度。而且,在多塔悬索桥中,主塔的稳定性和抗弯刚度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结构效率,有效抵抗由活荷载引起的纵向力,天使大桥的混凝土桥塔被设计成较为复杂的H形。主塔越坚固,当整体结构的刚度增加时,主梁的挠度就越小。但是,如果过度限制主塔的位移,则可能无法保持塔鞍和主缆之间的摩擦平衡力。为了让塔身保证足够的刚度,又不会对鞍座的滑移稳定性造成威胁,需要通过对塔身的刚度参数进行研究来确定最佳的截面刚度特性。考虑了主缆的滑移摩擦力和塔顶的挠曲变形,优化后的塔底截面的刚度比塔身截面的刚度高6.5倍。
锚碇
多塔悬索桥锚固点的水平力是由其中一个主跨度(650m)决定的,而不是整座桥的跨度。在设计时,将锚固点的水平力降低到了74200kN。这也是在韩国现有悬索桥中最小的水平力。因此,这一水平力的降低也有可能将锚碇体积降至最低,而锚碇通常占建筑成本的比例较大。锚固位置是在距海床10米以上的软黏土层,而距海平面下26米处则为基岩。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沉箱基础,则有沉降和偏移的风险,解决方案可能非常棘手且成本高昂。经过多次研究,采用钻孔与沉箱结合使用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案,通过压实打桩(SCP)法和深层水泥搅拌(DCM)法提高了基础结构的性能。
施工上的挑战
架设猫道
猫道是悬索桥施工时架设在主缆之下、平行于主缆线形的临时施工便道。它是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的高空脚手架,是主缆系统乃至悬索桥整个上部结构的施工平台。施工人员在其上完成诸如索股牵引、调股、整形入鞍、紧缆、索夹及吊索安装、箱梁吊装及主缆缠丝、防护涂装等重要任务。
这座桥的猫道系统由六根钢丝绳支撑,每根钢丝绳直径为31.5毫米,形成一个横截面4.2米宽、6.75米高的工作区,总长度为2,065米。这些猫道绳在中塔处隔开。猫道上布置的支撑牵引系统的框架,框架间隔42.5米,主缆成型机(紧缆机)的间距也是42.5米。猫道位于主缆下方,主缆和猫道之间有1.3米的间隙。
安装塔鞍
在悬索桥中,塔鞍的安装是值得注意的过程之一,因为鞍座通常是缆索体系安装过程中最大、最重的构件。由于采用了混合式鞍座,鞍座底部基座为混凝土结构,上部为钢结构,塔式起重机需要吊起的构件重量仅为3吨,不需要为该作业过程调动任何的临时设备,在实用性和经济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同时,混凝土材料良好的抗压特性成为了这种混合鞍座的另一个优点。在施工阶段,两侧桥塔上的鞍座必须向中心桥塔预偏,以保持缆索体系的初始平衡条件。为了方便,在鞍座下面安装了滑动板。
架设主缆
主缆总重量为1847吨,直径为5.3毫米,抗拉强度为1960兆帕。钢丝由韩国的Kiswire公司制造,这些高强钢丝在工厂按照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法(PPWS)编成平行钢丝束、两端装上锚头,成为索股。将制成的索股卷在卷筒上,被驳船运输到施工现场。利用牵引设备沿猫道将索股端头从桥的一端锚碇拉向另一端锚碇,经就位、调股等工序后将其固定。主缆由21根索股组成,每股包含127根钢丝。主缆安装的总时间为40天。
桥面安装
根据设计,桥面被划分为85个节段,两个边跨和两个主跨需要同时起吊安装,一共需要6个龙门架,每个主跨有两个,每个边跨有一个。然而,只有4套起吊设备可用。由于没有足够的预算来支付另外两个龙门架的费用,因此必须对这一过程进行调整,使用合适且有限的设备。
图4 主跨区完成后在边跨进行桥面板安装
在修改后的施工工序中,首先起吊主跨部分的桥面构件,然后将龙门架从主跨移到相邻的边跨。在移动龙门架的期间,最靠近桥塔的桥面板和两端的桥面构件均由浮式起重机安装。
该施工方案中的关键问题是桥塔上不平衡的索力,这会导致索鞍滑移和塔底弯矩的产生。此外,主缆的几何形状变化较大,导致了主缆中产生二次应力。因此,对于每个安装步骤和每个阶段的模拟情况,都要检查包括桥塔应力,索鞍滑移、索内次应力等结构效应。
天使大桥作为地标性建筑进行设计,克服了复杂的海洋环境,节省了成本,并成为了当地人的骄傲。选择满足这些严格条件的多塔悬索桥方案,有望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考虑到多塔悬索桥在跨海桥梁中被认为是一种更优的桥型,天使大桥的建成为同类型桥梁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使这种类型在世界桥梁市场上独领风骚。
本文刊载 / 《桥梁》杂志 2021年 第1期 总第99期
作者 / 孙允基(韩)等
资料来源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2020
沉没的船或使船沉没
(1)航运部门正设法把沉船打捞上来。
(2)对于沉船的事,他说得绘声绘色,仿佛是亲临其境一般。
(3)对于沉船的事,他说得绘声绘色,仿佛是身临其境一般。
(4)水下沉船残骸图片。潜水员和鱼类徘徊在一艘遗骸的船舶解体之上,在其中的许多浅层岛礁周围,开曼群岛,西印度群岛。
(5)航运公司为打捞沉船的费用而提出要求,这并非奇闻。
(6)至于会不会沉船入侵者的双涡轮和甩尾发射鱼叉足以打败三叉戟,挥舞着战士和捕获的鲨鱼蓝关键吗?
(7)目前搜救工作已近尾声,有关方面正在确认沉船打捞方案。
(8)青铜时代沉船的主要货物是数以百计的这样的铜和锡锭
(9)第三章,沉船清障费用及清污费用债权分析。
(10)早期居民吹响它是打信号表明近海发现一沉船,土生土长的岛民被称为海螺壳。
(11)要是我们用结实绳索或金属缆绳缠住沉船,兴许我们能把它拖上来。
(12)几年前,在红海底一只沉船里工作的潜水员几次看到一条20英尺长的濑鱼。
(13)沉船大约沉没于1970年代,是来自几内亚或利比里亚的船只,在这里触上沙坝而沉没的。
(14)接着将钢沉箱连同其内的沉船吊起并运到岸上进行考古发掘.
(15)泰克尼克号游艇的船长没能及时调转船向避免沉船事故.
(16)近日,一支潜水队宣布他们在芬兰近海一艘沉船上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可饮用啤酒。
(17)沉船使船长和许多乘客葬身海底。
(18)提出利用非开挖技术中的定向钻实现水下沉船穿钢丝绳的方案,用机械手段替代人工,提高打捞效率和安全性。
(19)许多已经发现的沉船没有被挖掘因为缺乏足够的资金,结果把它们留给了劫掠者。
(20)为保护区域内现存完好的沉船不被船蛆侵害,研究者建议用聚丙烯幕帘覆盖沉船,或者用海底淤泥和沙袋掩盖沉船
1、沉井下沉的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全部是软土,采用“陆地沉箱”施工方法;
2、沉井下沉的深度范围内的土层上部是软土、下部是其他土质,采用“陆地沉箱”再结合“沉井”的交叉施工方法;
3、沉井下沉的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是砂质土,且有地下水,采用“陆地沉箱”施工方法;
4、沉井下沉的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是软土和砂质土,采用“陆地沉箱”施工方法;
5、沉井下沉的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是砂、石、泥混合土质,且有地下水,采用“沉井”施工方法,沉井外围还要灌浆止水;
6、沉井下沉的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是硬质土,直接采用“沉井”施工方法,无需止水。
总之,采用什么方案,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沉井下沉的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是什么土质,有没有地下水来决定。
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它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使其成为桥梁墩台或其它结构物的基础。一般在施工大型桥墩的基坑,污水泵站,大型设备基础,人防掩蔽所,盾构拼装井,地下车道与车站水工基础施工围护装置时使用。
沉井分类
按沉井形状分
1、按平面形状分
圆形沉井:形状对称、挖土容易,下沉不宜倾斜,但与墩、台截面形状适应性差
矩形沉井:与墩、台截面形状适应性好,模板制作简单,但边角土不易挖除,下沉易产生倾斜
圆端形沉井:适用于圆端形的墩身,立模不便,但控制下沉与受力状态较矩形好
2、按立面形状分
柱形:构造简单,挖土较均匀,井壁接长较简单,模板可重复使用
阶梯形:除底节外,其他各节井壁与土的摩擦力较小,但施工较复杂,消耗模板多
按沉井的建筑材料分
混凝土沉井:下沉时易开裂
钢筋混凝土沉井:常用
钢沉井:多用于水中施工。
沉井特点
将位于地下一定深度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基础,先在地表制作成一个沉井,然后在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井内不断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达到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构筑内部结构。技术上比较稳妥可靠,挖土量少,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比较小,沉井基础埋置较深,稳定性好,能支承较大的荷载。
优点
1、埋置深度可以很大,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有较大的承载面积,能承受较大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2、沉井既是基础,又是施工时的挡土和挡水结构物,下沉过程中无需设置坑壁支撑或板桩围壁,简化了施工。
3、沉井施工时对邻近建筑物影响较小。
缺点
1、施工期较长。
2、施工技术要求高。
3、施工中易发生流砂造成沉井倾斜或下沉困难等。
沉井结构
主要由刃角、井壁、内隔墙、取土井、凹槽、封底、顶板等构成。
1.井壁:沉井的外壁,是沉井的主要部分,它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便承受沉井下沉过程中及使用时作用的荷载;同时还要求有足够的重量,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能顺利下沉
2.刃脚:井壁下端一般都做成刀刃状的“刃脚”,其功用是减少下沉阻力
3.隔墙:设置在沉井井筒内,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沉井在下沉过程中的刚度,同时,又把整个沉井分隔成多个施工井孔(取土井),使挖土和下沉可以较均衡地进行,也便于沉井偏斜时的纠偏
4.凹槽:设置在刃脚上方井壁内侧,其作用时使封底混凝土和底板与井壁间有更好的联结,以传递基底反力
5.封底:当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经过技术检验并对井底清理整平后,即可封底,以防止地下水渗入井内
6.顶盖:井顶浇筑钢筋混凝土顶盖,待顶盖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砌筑墩。
设计原则
沉井平面尺寸及其形状与高度,应根据墩台的地面尺寸、地基承载力及施工要求。力求结构简单对称、受力合理、施工方便。具体要求为:
1.沉井棱角处宜做成圆角或钝角
2.沉井的长短边之比越小越好
3.沉井分节制作
施工步骤
1.场地平整,铺垫木、制作底节沉井
2.拆模,刃脚下一边填塞砂、一边对称抽拔出垫木
3.均匀开挖下沉沉井,底节沉井下沉完毕
4.建筑第二节沉井,继续开挖下沉并接筑下一节井壁
5.下沉至设计标高,清基
6.沉井封底处理
7.施工井内设计和封顶等
准备工作
1.旱地上沉井的施工
场地平整、制造第一节沉井、拆模及抽垫、挖土下沉、接高沉井、地基检验和处封底、充填井孔及浇筑顶盖。
2.水中沉井的施工
(1)筑岛法:水流速不大,水深在3或4m以内。
(2)浮运沉井施工:水流速较大,水深较深。
适用地段
1.上部荷载较大,而表层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不足,扩大基础开挖工作量大,以及支撑困难,但在一定深度下有好的持力层,采用沉井基础与其它深基础相比较,经济上较为合理时;
2.在山区河流中,土质虽好,但冲刷大或河中有较大卵石不便桩基础施工时;
3.岩层表面较平坦且覆盖层薄,但河水较深;采用扩大基础施工围堰制作有困难时。
安全控制
1.沉井下沉四周影响区域内,不宜有高压线杆、地下管道、固定式机具设备和永久性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2.沉井施工,应尽量避开汛期,特别是在初沉阶段不得在汛期内。如需渡过汛期、凌期时,应采取稳定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3.在水中设围堰筑岛而导致水流被压缩或改变河道等,应检查对附近的堤坝、农田和其它建筑物的安全以及岛体本身的稳定是否受到影响,严防因冲刷而坝塌;
4.沉井下沉,采用人工挖掘时,劳动组织要合理,井内人员不宜过多。在刃脚处挖掘,应对称均匀掘进,并保持沉井均匀下沉。下井操作人员,安全防护用品必须佩戴齐全。井内要有充足的照明。沉井各室均应备有悬挂钢梯及安全绳,以应急需。涌水、涌砂量大时,不宜采用人工开挖下沉;
5.沉井施工前,应检查机具设备是否完好,并搭好脚手架、作业平台、并保证其牢靠,平台四周设置栏杆,高处作业和险要的空隙处,均应设安全网;
6.沉井的内外脚手,如不能随同沉井下沉时,应和沉井的模板、钢筋分开。井字架、扶梯等设施均不得固定在井壁上,防止沉井突然下沉时被拉倒;
7.沉井顶面应设安全防护围栏。井内、井上搭设的抽水机台座、水力机械管道等施工设施,均应架设牢固。井顶上的机具应设防护挡板,小型工具宜装箱存放。在沉井刃脚和井内横隔墙附近不得有人停留、休息,以防止坠物伤人;
8.井内、井上的抽水机电路应使用防水胶线,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以防止触电;
9.空压机的贮气罐应设有安全阀,输气管应编号,供气控制应由专人负责,在有潜水员工作时,应有滤清器,进气口应设置在能取得洁净空气处;
10.沉井的制作高度不宜使重心离地太高,以不超过沉井短边或直径的长度为宜。特殊情况允许加高,但应有可靠的计算数据,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11.在围堰筑岛上就地浇筑的沉井,在沉井的外侧周围应留有护道。护道宽度应按设计规定修筑;筑岛岛面和开挖基坑的坑底标高,应比沉井施工期最高水位高出至少0.5m;
12.沉井下沉前应把井壁上拉杆螺栓和圆钉切割掉。特别在不排水下沉时,应清除井内障碍和插筋,以防止割破潜水员的潜水服;
13.在筑岛上,沉井下沉中,如刃脚尚未达到原河床以前,而需接高沉井时,应在沉井内回填砂土,并分层灌注混凝土,防止沉井接高加重,产生不均衡下沉,造成沉井倾斜;
14.拆除沉井垫板应在沉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抽拔垫板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分区、分层、同步、对称进行。抽拔垫板及下沉时,严禁人员从刃脚、底梁和隔墙下通过。抽掉垫板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注意检查是否有倾斜及险情。
15.沉井面积较大,不排水下沉时,井内隔墙上应设有潜水员通过的预留孔;
16.浮运沉井的防水围壁露出水面高度,在任何时候均不得小于1m;
17.不排水沉井下沉中,应均匀出土,不得超挖、超吸,并应加强观测,必要时进行沉井底的潜水检查,防止沉井突然下沉和大量翻砂而导致沉井歪斜,造成人员和机械损伤;
18.用吊斗出土时,斗梁与吊钩应封绑牢固,并应经常检查斗梁、斗门等磨损情况,损伤部位应更换或加固。吊斗升降时,井顶指挥人员应通知井下人员暂时避开;
19.采用抓斗进行不排水下沉时,如钢丝绳缠绕在一起而需要转动抓斗进行排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有护栏的部位;
20.采用机吊人挖时,土斗装满后,需待井下人员躲开,并发出信号后,方可起吊;
21.采用水力机械时,井内作业面与水泵站应建立通讯联系;
22.水力机械的水枪和吸泥机,应进行试运转,各连接处应严密不漏水;
23.沉井在淤泥质粘土或亚粘土中下沉时,井内的工作平台应用活动平台,禁止固定在井壁、隔墙或底梁上;
24.不排水沉井,井内应搭设专供潜水员使用的浮动操作平台,潜水员要注意按照规定进行增压或减压;
25.灌注水下混凝土,应搭设作业平台、溜槽、导管及提升设备,经全面检查(提升设备应做升、降试运行),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26.沉井施工中,灌注混凝土如使用减速漏斗时,漏斗应悬挂牢固,并应附有保险绳索。漏斗应封钩,孔口四周的空隙应堵严;漏斗升降时,井上与井下作业人员,应设通讯联络,协调配合,统一指挥;
27.在深水处,采用浮式沉井施工时,有关沉井下水、浮运及悬浮状态下接高、下沉等,必须加以严密控制:
1)各类浮式沉井在下水前,应对各节浮式沉井进行水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下水;
2)浮式沉井下水前,应制定下水方案。采用起吊下水时,应对起重设备进行检查。在河岸有适合坡度,采用滑称、牵引等方法下水时,必须严防倾覆;
3)浮式沉井,必须对浮运、就位和落河床时的稳定性,进行检查;
28.浮式沉井,定位落河床前, 应考虑潮水涨落的影响,对所有锚碇设备进行检查和调整,使沉井安全准确落位;
29.浮式沉井落河床后,应尽快下沉,并使沉井达到保持稳定的深度;随时观察沉井的倾斜、移位及河床冲刷情况;
30.采用井内抽水强制下沉时,井上人员应离开沉井;
31.沉井如由不排水转换为排水下沉时,抽水后应经过观测,确认沉井已稳定,方可井下作业;
32.采用套井与触变泥浆法施工时,套井四周应设置防护设施;
33.沉井下沉采用加载助沉时,加载平台应经过计算,加载或卸载范围内,应停止其他作业;
34.浮式沉井,在船上或支架平台上制作时,对船舶或支架平台的承载力应进行验算;
35 .在严重流冰的河流上,进行沉井施工必须避开流冰期。确实不能避开时,应将沉井井顶下沉至冰底面的安全水位;
36.沉井施工中,严防船舶及漂流物等的撞击。通航的河道,应与港监部门联系,办理有关水上施工的手续,设置导航标志,在水流斜交处,应备有导航船引导过往船只,缓慢安全驶过施工区;
37.沉井水下混凝土封底时,工作平台应搭设牢固,导管周围应设栏杆,平台的荷载除考虑人员和机具重量外,还应考虑漏斗和导管堵塞后,装满混凝土时的悬吊重量。
水中的桥墩的浇筑方法:
1、先做一个密封的围堰笼子下到水里,沉好后将其中的水抽干(水会不断的渗,施工期间要一直抽水)。
2、在笼子中施工。打地基,下钢筋笼子,注水泥,等桥墩基座水泥凝结稳固后撤掉围堰笼子,继续上面的施工。
浅水内采用围堰截水修筑平台,在平台内下放钢护筒至河床底部,然后打墩桩,或开挖围堰内的土方,浇筑混凝土基础,最在基础上修筑桥墩.深水内采用修建钢平台高出常年最高水位,最利用钢导桩下放钢护筒至河床内,或采用混凝土沉井下放至河床底,底部进行水下混凝土密封,然后钻桩浇混凝土出水面,最接桥墩。
扩展资料:
桥墩的组成:
桥墩主要由顶帽、墩身组成。桥台主要由顶帽、台身组成。
顶帽的作用是把桥跨支座传来的较大而集中的力,分散而匀称地传给墩身和台身。因此顶帽应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建筑,一般用不低于 200级钢筋混凝土建筑,且厚度不小于40厘米。
此外,顶帽还须有较大的平面尺寸,为施工架梁及养护维修提供必要的工作面。墩身和台身是支承桥跨的主体结构,不仅承受桥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而且还直接承受土压力、水流冲击力、冰压力、船舶撞击力等多种荷载,所以墩身和台身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桥墩的布置:
桥墩的位置和桥梁上部结构的分跨布置密切相关,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定(见桥式方案设计)。
如跨河桥的桥墩应考虑到深水或不良地基会对桥墩基础施工带来的各种困难,冰凌、漂木或泥石流,会增加桥墩额外的负荷,布置桥墩时,应特别慎重。
地形陡峻的V形深谷,宜以较大跨度跨越,避免在沟底设置高桥墩当桥下净空无特殊要求,河床及地基情况允许采用浅基础桥墩,或为了美化环境,避免高路堤占地太多而修建的旱桥,则以低墩短跨的桥孔布置为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桥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