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qx50链条会拉长吗
会。
1、正时链条的可靠性很高,正时链条一般在15万公里之内使用是正常的;2、理论上说,正时链条可以终生免维护,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正时链条也会产生一定磨损或者拉长,一般正时链条拉长了就会有异响,这样的话张紧器也作用不大了,继续跑的话会容易跳齿了;3、然后会点火正时不对,发动机油耗高,动力下降等问题。
18年老车主,被朋友邀请来玩之家论坛,看到很多人吐槽QX50的变速箱,但实事求是地讲,我认为CVT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变速器技术,而且我自己的使用感受也非常不错,所以我也想通过分享自己的一些用车感受来说一说CVT。
献上爱车靓照,这几天天气十分优秀,拍出来效果也是神清气爽。决定买这辆QX50主要考虑两点,一是品质感没得挑,很棒;二是不随大溜。
本人对于车也算是有一定的了解,这么多年零零散散也开过不少车型,从MT富康开始,AT马六(5AT)、AT二代森林人(4AT)、再到现在CVT的QX50,所以对于变速器的使用感受还是能有一个大体比对的。 大致看了下大家的观点,一个比较普遍的认知就是CVT就是性能差,档次低,这里我想说,这里面的误解确实不小。其实每种箱子都有各自的特点,每种车型的性能定位也决定着它用哪种箱子,而每一种组合都是工程师没日没夜搞出来的,岂是一两句话就能做定论的。不然工程师的头白秃的? 要说CVT,咱们得先从变速箱说起。汽车上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装置?跟自行车的这个东西其实是一毛一样的。
我们需要变速装置,把动力源产生的动力,输送到可以用于行驶的关键部位去,也就是车轮。理论上讲,只要动力源产生的驱动力大于行驶需要克服的阻力,我们就可以实现行驶。但是呢,现实是,行驶阻力不是定值。空气阻力、上坡阻力、车子载重所产生的阻力等等,都意味着驱动力和阻力要在磕磕绊绊中相伴一生。对于车子而言,动力源更换是不太容易的,在骑行时我们也不可能因为上不去坡而换一个骑车的人。SO,变速装置就出现了。就像我们常见的山地车链轮,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变速装置。
像这种没有变速器结构的,基本上就是下坡猛登蓄力,上坡站起来继续猛蹬……
但是有了这种变速器的自行车,就从容多了。
上坡挂到大链轮,瞬间扭矩放大,没有粗壮的大腿,也能上得去。
追求高速的时候挂到小链轮,脚蹬一圈,车轮能转至少两三圈,两轮猛蹬,风驰电掣。 这就是变速器。 变速器的变速过程实际上调整的,是动力输入轮和动力输出轮的“传动比”。
阿基米德说给他一根杠杆,他能撬起地球,这其实就是传动比这个概念的原型。 输入的和输出的产生的比例,其实就是传动比。
以齿轮传动为例,当两个齿轮啮合,齿轮的半径r和动力产生的F,让啮合的齿轮化身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杠杆系统。当两个齿轮一样大的时候,输入了F·r1的动力,输出的就也是F·r1。
输入轮不变的前提下,缩小输出轮半径,那么同样还是输入F·r1的话,由于r2缩小,导致阻力会升高,但输入轮转一圈的时候,输出轮可以转好几圈。这其实就是车里的高挡位。这其实也是驾驶MT车型时,挡位挂太高容易熄火的原因。
当我们保持输出轮不变,缩小输入轮是,同样还是输入F·r1的动力,由于输出轮的半径r大于r1,这时就相当于与把F·r1的扭矩放大到了F·r2的水平,这其实就是车里低挡位的原理。 所以,通过一大堆大大小小的这种齿轮把无数传动比组合在一起,在驾驶时根据我们的阻力情况挑选适合的传动比匹配,这就是变速器的基本功用。每一级传动比,对应的就是车上的一个挡位。我们说5挡,就是有5组,6挡就是有6组。 车辆行驶时,我们需要根据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来选择合适的挡位来与之匹配。
因为每一个挡位的传动比都是定死的,这里就有一种很尴尬的情况存在,那就是低一挡不太好,高一挡又不允许,感觉好像有个3.5挡更合适。比较常见的驾驶感受就是“闯挡”“顿挫”。即便目前的变速器调校技术很牛X,在诸如排队出地库或者野外爬坡等状况下依然会出现。所以CVT的优势就很明显了,因为它没有固定的齿轮比,也就不会有一级一级跳档行为,它不会像固定传动比那样与发动机转速之间各种迁就。这也是为什么会说CVT变速箱平顺,因为结构所致,它就是非常平顺。
为什么CVT可以实现传动比连续可变呢,它其实是上图那样的。它把输入轮和输出轮用一根钢链相连,钢链的总周长不变。它的输入轮和输出轮的半径是可变的。所以在链条总周长不变的前提下,它输入输出轮不像齿轮那样,是定死的,它可以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有了这样的大前提,CVT变速器其实就可以在传动比改变的同时稳定发动机转速的能力,这是其它类型变速器都无法达成的。而这个特点其实对应的就是车辆的油耗水平。
因为内燃机不像电动机,它的动力(功率&扭矩)不是一下子释放出来,而是要对应最佳转速才能释放的。不接近特定的转速区间,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就不能得到完全释放,但是对于需要一级一级换挡的变速器而言,发动机转速随着换挡过程就没法保持在某一个特定转速下,因为只要一换挡,转速就掉了。但是CVT就可以,它没有那些繁杂的齿轮结构,可以让发动机保持在适当转速,因此发动机始终可以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效率更高,油耗也就更低。这也是为什么像QX50这么大个的车,油耗并不是特别高的原因所在。配合VC-Turbo这种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技术,它的工作效率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PS:英菲的发动机黑科技的本质其实就是通过改变压缩比的方式,提升发动机工作效率,把低转速下被浪费掉的动力提升。 从这个角度来说,VC-Turbo与CVT算得上绝配了。 总之,从机械设计上,我认为CVT这种变速器结构绝对算得上另辟蹊径的一种结构,效率很高(可查传动手册,带传动的效率更高)、体积很小、重量也很轻,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变速器结构。 至于坊间流传度很高的几点: 1、CVT打滑。 正常工作的CVT不可能打滑。一方面是因为系统设定有保护机制,不可能让它打滑;二是只要打滑箱子原地就废了,根本不可能再传动。出现打滑那叫故障,不叫CVT的日常特征。 CVT的工作基础其实就是摩擦。通过压力调整,使钢带与锥轮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动力传递。所以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中来看,打滑的最主要危害是相对摩擦产生大量的热直接把变速箱给烧掉。 Q=fs,其中f=μ·F(Q-摩擦产生热量,f-摩擦力,s-相对滑动距离,F-压力,μ-摩擦系数) 在CVT变速箱中,最重要的力就是摩擦力,也就是f,所谓的打滑,就是发动机的输出超过这个f,在打滑之前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滑动以后产生的就叫滑动摩擦。摩擦系数μ是由钢带和椎型轮接触的表面所决定,与此同时,影响f的另一个因素就是F,这个力是垂直接触面的压力,和摩擦系数不同的是,这个力是可以主动提升的,当行车电脑感知到钢带即将打滑的时候,相关的机械会对椎型轮和钢带进行调节以提升F的数值从而提升f,防止打滑的发生。SO,关于CVT打滑,其实是,不打滑则以,一打滑多半得废。 实际上,很多朋友感受到踩油不走,其实并不是打滑,而是CVT本身保持发动机最佳转速换挡的特性,感官上并没有很强的加速,实际上只是不像其他变速箱那样有层次感,看似干吼不走,但是其实是一直在持续加速,并没有打滑。 2、CVT性能肉。 严格意义来说,CVT性能肉这个说法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而且AT也肉。我之前开过的老森林人老马六都有这样的问题。因为采用了液力变矩器结构,不像离合器那样直接传动,所以早先采用这种结构的车确实肉。因为踩油门的一瞬间,发动机得先搅动液力变矩器里的油,才能传递动力给变速箱,所以肉。 但是这都是老黄历了,现在的CVT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CVT了。 现在的液力变矩器里面都设计了锁止离合器,只要系统达到条件,直接就通过离合器给锁止了,所以就不像以前那样浪费那么多搅油阻力了。
顺便再提一嘴传动比设定。这个我特意找技师打听过,QX50的1挡传动比会偏低(2.6左右,一般的AT变速箱1挡在4左右),所以QX50的一挡和别人的二挡是接近的,相当于2挡起步。这样等于省去了1-2换挡的那个时间,直接靠发动机给拉上来。但是QX50的最高挡传动比能达到0.38(一般AT变速箱在0.7-0.8左右),相当于可以用很低的发动机转速来跑高速,所以更省油。
3、CVT扭矩低 抛开计量谈毒性=耍流氓。任何结构都存在它的设计强度标准,所以发动机输出多大扭矩,就得配承载多大扭矩的变速箱,而跟结构无关。DQ200是双离合,但最大扭矩只有250N·m,换QX50上直接就得干废了(2.0T VC-Turbo发动机最大扭矩380N·m)。这其实就像药品剂量,它得跟你的身体条件匹配。 其实早期威廉姆斯曾经考虑在F1赛车上使用CVT变速箱,因为这种变速箱结构可以使发动机保持在最优性能转速。只不过FIA考虑F1应回归车手竞技精神,所以宣布禁止使用CVT等车手辅助驾驶装置。 当然了,对于CVT变速箱的性能认知是因人而异的,开过、感受过才有发言权。而且QX50的车型定位也在这摆着呢,单独开发一套AT不大可能,GTR的双离合跟QX也不对味而啊。反正个人觉得,配合着QX50模拟出来的声浪,在山路上悠闲跑跑,真的是很惬意的一件事。 下面再放上我和爱车的一些杂片。
我的这台QX50到现在也就刚跑了两万多公里,不是很多,平时多数时间还是在城里头跑,现在疫情来了出去也就更少了。
干净、利落,仪表。不像有些品牌那样乱七八糟各种光效,用着很舒服。
英菲的内饰一直如此,低调,但是实际使用起来质感很棒。
VC-Turbo黑科技,有点脏请忽略,但这个技术在业内确实首屈一指。
最后,每一种技术的出现都是有其原因的,键盘党随便说两句很容易,但你真的懂其中的技术原理么? 键盘党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随随便便臆测出的言论,会让本来就不懂的人也信以为真,所以,还是希望大家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凡事自己多去了解了解,比什么都强
英菲尼迪QX50很不错,值得购买。
全新英菲尼迪QX50是英菲尼迪倾力推出的一款中型豪华SUV车型。其搭载的VC-TURBO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
外观方面,东风英菲尼迪QX50与进口QX50大致相同,不过细节处有所改动。例如前格栅、保险杠、轮眉、雾灯与日间行车灯等诸多细节有所升级。
主要优势:
其中外观雕塑感车身线条、星际矩阵大灯、海浪纹中网、贝壳型引擎盖、弯月形D柱、125度深冲压腰线,展现极致车身制造工艺。
以非凡匠心工艺,造就豪华内在,以内燃机巅峰技术实现高性能与高效能的兼得,同时QX50以奢侈品级手工打造艺术品内饰。
2、安装凸轮轴正时皮带轮上的标记对好凸轮轴,双凸轮轴的分别对好两个凸轮轴位置;
3、安装好正时皮带/链条即可。
发动机正时齿轮只有凸轮轴齿轮有记号,其余齿轮均没有标记。首先转动发动机,使1、6缸达到上止点。然后装配除凸轮轴齿轮以外的其它齿轮,看机体上有一个标记,使凸轮轴齿轮的标记和这个标记重合。之后转动发动机使之处于上止点前22度左右,调整喷油泵使之处于一缸刚出油的状态,锁紧螺丝,就可以了。
日产汽车于1933年成立,创始人是田建治郎,总部设在日本横滨,其公司口号为“技术日产 人·车·生活”。日产汽车因为其省油,维修保养成本低、乘坐舒适的特点,在车主中有着不错的口碑。截止到2019年7月,日产在我国生产的车系包括东风日产和郑州日产,具体车型如下:
1、东风日产:
轿车系列:骐达(售价9.99万元-13.49万元)、轩逸(售价9.98万元-16.15万元)、阳光(售价7.98万元-11.28万元)、LANNIIA 蓝鸟(售价10.59万元-14.39万元)、 轩逸·纯电 动(售价24.30万元-25.40万元)、天籁(售价17.98万元-25.98万元)。
小型车系列:玛驰(售价5.98万元-8.75万元)、骊威(售价8.58万元-11.72万元)、西玛(23.48万元-26.78万元)、
SUV系列:劲客(售价9.98万元-13.73万元)、逍客(售价13.98万元-18.98万元)、奇骏(售价18.88万元-27.13万元)、楼兰(23.88万元-37.58万元)。
2、郑州日产:
SUV系列:途达(售价16.98-24.58万元)。
皮卡系列:纳瓦拉(售价13.98万元-18.78万元)、日产D22(售价13.88万元-18.88万元)。
MPV系列: 日产NV200 (售价10.78万元-12.58万元)。
一个圈里面一个三角形是什么车
这是英菲尼迪的车标,英菲尼迪是一个来自日本的汽车制造厂商,英菲尼迪旗下的车型有q50,qx50,qx30,q70等。qx50已经被国产了,这是一款中型suv,这款车的长宽高分别是4705毫米,1903毫米,1681毫米,轴距为2798毫米。
qx50一共使用了两款发动机,一款是低功率版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另一款是高功率版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
低功率版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拥有245马力和380牛米的最大扭矩,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转速为5600转每分钟,最大扭矩转速为4400转每分钟。这款发动机搭载了可变压缩比技术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并且使用了铝合金缸盖缸体。
高功率版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拥有272马力和380牛米的最大扭矩,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转速为5600转每分钟,最大扭矩转速为4400到4800转每分钟。这款发动机搭载了可变压缩比技术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并且使用了铝合金缸盖缸体。
与这两款发动机匹配的都是cvt变速箱。
使用cvt变速箱可以提高汽车的换挡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
并且cvt变速箱的内部结构是比较简单的。
这种变速箱的内部只有两个锥轮和一个钢片链条。 (图/文/摄: 问答叫兽)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