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的的工作级别怎么划分?
工作级别是考虑起重量和时间的利用程度以及工作循环次数的工作特性。起重机工作级别,也就是金属结构的工作级别,按主起升机构确定,分为A1——A8级。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可直接安装在现有的厂房屋顶.结构工字钢上.因而不必在安装承轨梁和起重机道轨.这样客户就可以降低成本.并把全部厂房面积用于生产.并且通过使用侧端悬臂.可使小车的行驶超出起重机轨距.使的客户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厂房面积.电动悬臂起重机是参照西德引进设备研制的新产品根据用户需要设计的专用起重设备。具有结构新颖、合理、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回转灵活、作业空间大等优点,是节能高效的物料吊运装备。可广泛利用于厂矿、车间的生产线、装配线和机床的上下工件及仓库、码头等场合的重物吊运。本机由立柱、回转旋臂及环链电动葫芦等组成。立柱下端固定于混泥土基础上,旋臂回转,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回转。回转部分分为手动和电动回转(摆线针轮减速剂安装与上托板或者下托板上带动转管旋臂回转)。环链电动葫芦安装在旋臂轨道上,用于起吊重物。起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1、有效起重量:是指起重机能吊起的重物或物料的净质量。2、起重机工作级别kuX铁甲工程机械网-挖掘机网-工程机械网3、起重高度:是指起重机水平停机面或运行轨道至吊具允许最高位置的垂直距离。4、额定起重量:是指起重机能吊起的重物或物料连同可分吊具质量的总和。对于幅度可变的起重机,则指最小幅度下的最大起重量。5、总起重量:是指起重机能吊起的重物或物料,连同可分吊具和长期固定在起重机上的吊具或属具(包括吊钩、滑轮组、起重钢丝绳以及在臂架或起重小车以下的其他起吊物)的质量总和。它是按起重机利用等级(整个设计寿命期内,总的工作循环次数)和载荷状态划分的。起重机载荷状态按名义载荷谱系分为轻、中、重、特四级;起重机的利用等级分为U0——U9十级。
防爆电动葫芦根据国家标准《GB10222-2001防爆钢丝绳电动葫芦》、《GB12476、1-2000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器设备》、GB3836、1-200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d”》的规定,制成防爆等级为DIIBT4、DIICT4和DIPA20TAT4的防爆钢丝绳电动葫芦,适用于工厂爆炸性气性混合物存在的危险场所和工厂内有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品的危险场所。其主体可悬挂在工字钢轨道上作直线或曲线运行。
防爆电动葫芦主要分为ⅡA、ⅡB、ⅡC三个防护等级,温度组别为T1-T4组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构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防爆电动葫芦可以分B级、C级。防爆电动葫芦一般适用在1区、2区。防爆电动葫芦可适用的温度主要是从T1-T6,达到T6这个级别是最高温度限制。比方说DIICT4这个所代表的是:d代表隔爆型。II代表II类防爆,即厂用防爆。C代表可用于C级防爆区域,也就是可用于最危险的区域。T4代表温度组别。目前来说防爆电动葫芦用DIICT4等级的比较多。
请查看以下常用防爆级别分类及常见危险气体分类。
危险气体种类
EX IIBT4
乙烷、丙烷、丁烷、庚烷、乙烯、一氧化碳、汽油、丙酮、苯乙烯、甲苯、苯、甲醇、乙醇、氯乙烯、乙醛等。
EX IICT4
氢气、水煤气及EX IIBT4以外的气体。
电动葫芦工作级别划分(电动葫芦的工作级别M3和M4的区别)
成华制造:电葫芦的工作级别主要表现在电动葫芦的运转负荷和使用频繁程度上。如果经常满负荷、频繁使用,需要的电动葫芦的工作级别就越高。工作级别越高电机工作量越大,要求的电机性能越好,有的需要特种电机。
电动葫芦的磨损级别划分标准有M3、M4、M5、M6、M7、M8这几种,级别越高,说明其电机工作量越大,电机的性能越好,使用寿命越长。
工作磨损级别主要是电动葫芦的运转负荷和使用频繁程度。一般我们用的电动葫芦M3级别为最低,往往磨损级别差一个级别,机械部品的使用寿命差一倍左右。
即在同等使用环境及载荷下如果M3级别用1000小时,则M5级别能用4000小时,M7级别能用16000小时。如果经常满负荷、频繁使用,需要的电动葫芦的工作和磨损级别就越高。
工作磨损级别越高电机工作量越大,要求的电机性能越好,有的需要特种电机。电动葫芦的工作磨损级别跟电机的工作级别不对应。电动葫芦的高级别要求也对电器、和其他配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在我们普遍的使用的电动葫芦磨损级别在M5左右,它们都具有操作简单、重量轻、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冶金电动葫芦的工作磨损级别就能达到M5、M6级别,同时设置了双重保护装置,还在卷筒下方安装了
起重机工作级别共分为8种,分别是A1-A8。其中A1工作级别最低,A8工作级别最高。
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是由其使用等级和在载荷状态决定的。
一般使用等级分为10种,分别是U0-U9载荷状态分为4种,分别是Q1-Q4。两者共同构成了起重机的工作级别。
拓展资料: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
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参考资料:起重机械_百度百科
电动葫芦 起重量: 0.25t-10t
电动葫芦起升高度: 6m-30m
电动葫芦工作级别: M3
电动葫芦工作级别: 20(30)m/min
电动葫芦起升速度: 8m/min[10t为7m/min]
电动葫芦主要结构:减速器,运行机构,卷筒装置,吊钩装置,联轴器,软缆电流引入器,限位器.电机采用锥形转子电动机,集动力与制动力于一体.
电动葫芦安装使用: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悬挂起重机上.捎加改造,还可以作卷扬用.因此,它是,是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条件的必备机械.
电动葫芦产品特点: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品种规格多、运行平稳,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它们可以在同一平面上做直的、弯曲的、循环的架空轨道上使用,也可以在以工字钢为轨道的电动单粮、手动单梁、桥式、悬挂、悬臂、龙门等起重机上使用。CD1型电动葫芦广泛应用在工厂、货栈、码头、电站、伐木场等场合,是起升搬运物品,最理想的起重设备。 起重量:500-1000-2000-3000-5000-10000-16000-20000KG 起升高度:6、9、12、18、24、30(M)
电动葫芦可以安装在葫芦单梁,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悬挂起重机上.捎加改造,还可以作卷扬用.因此,它是工厂,矿山,港口,仓库,货场,商店等常用的起重设备之一,是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条件的必备机械.
电动葫芦具有两种速度—常速和慢速.慢速工作时,可以满足精密装卸,砂箱合模,机床检修等细作业的要求.
起重量:500、1000、2000、3000、5000、10000、16000、20000(KG) 起升高度:6、9、12、18、24、30(M)
电动葫芦运行条件:
环境温度:-20℃~+40℃
工作制度:中级JC25%
重级:JC40%
当中级工作制度电动葫芦的起重量降低30%时,即为重级工作制度JC40%的电动葫芦。
重级工作制度JC40%的电动葫芦是用在工作比较繁重,负载经常在额定值或要求安全系数较高的情况下。
a、轨道或工字梁两端的缓冲装置必须安装齐全;
b、工字梁的支承点是否按图施工,联接是否牢固;
c、工字梁的拼接必须按图施工,下翼缘必须打磨光滑,不卡车轮。电动葫芦吊装前的检测:
a、吊装前应认真检查电动葫芦起升部分减速机,是否按规定注好润滑油,行走部分是否注好润滑脂。清除电动小车踏面上的油污或防锈油。
b、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及其他随机文件,了解产品结构。检查电气控制箱是否按电气图配线,检测起升电机和行走电机的绝缘状态。
c、检查钢丝绳的固定端是否抽紧,塞块是否楔牢。
d、检查控制按钮接线是否正确,固定按钮的保险绳必须装好。
e、按规定吊钩必须刷黄、黑相间的斑马纹漆,吊钩保险装置齐全。
f、钢丝绳与卷筒固定每端必须有三块压板,螺栓必须紧固。
g、排绝器装配正确,上升、下降限位开关安装正确。电动葫芦的吊装
电动葫芦的吊装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可利用吊车安装,也可用卷扬机设滑轮组吊装;吊装时注意捆绳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损伤设备,根据设备本身重量,选择吊装用绳索吊具。间隙调整
电动葫芦的行走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隙,保证在3-5㎜之间,通过垫片调整实现,此项是关健,必须达到。电机主轴窜动量的调整
锥形转子电动机主轴轴向窜动量一般在1.5mm时,制动效果最佳,如果电动葫芦在额定荷载时下滑量过大,需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
取下尾罩。旋掉固定调整螺母的四支螺钉,用扳手按顺时针方向讲调整螺母旋至极限位置,再逆时针旋一圈,然后装上固定螺钉即可。断火限位器的调整
断火限位器的调整通过调整限位杆上的两个撞块实现的。调整方法是:松开撞块上的螺钉,撞块分置于导绳器卡板两侧,卡板能自如的推动撞块移动。启动电机开始起升,卡板推动上限撞块移动,升至吊钩滑轮外壳上沿距卷筒外壳下沿150mm~50mm时,停止上升,点动下降按钮,导绳器向回移动10mm左右时,停机,移动上限撞块靠近卡板,旋紧螺钉即可。下限位置的调整同上,只是方向相反,但必须保证吊钩处于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留有3圈以上钢丝绳。
4、试车:接通电源以后,先检查各电机的运转方向是否与控制按钮的方向一致,然后再按下列步骤试车:
a、无负荷试验:在空载下开动各机构进行正反试运转,检查操纵线路是否正确,限位器等电气设备工作是否可靠等。
b、静负荷试验:在运行机构不动的情况,以1.25倍的额定负荷进行试吊,负荷升离地面约100毫米,悬空10分钟,各机构应正常。
c、动负荷试验:在静负荷试验结果良好的条件下,以1.1倍的额定荷载进行动载悬空试验,实验周期为40s;升6s,停14s,降6s,停14s,如此进行15个周期,实验后目测各部位有无异常现象,无异常则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