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机的使用方法
研磨机的使用方法: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一般结构及性能,不得超性能使用设备。零件与磨具体积之和不得超过料斗体积的90%。接通电源后,进行空运转,应运转平稳,无异常噪声。否则应停机检查。工件研磨前,必须将工件进行脱油去污处理。加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工件研磨情况适时添加研磨剂和控制水的添加量。 工作完毕停机时,切断电源,清扫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安全操作规程开机前,应检查紧固螺钉,检查电机轴等转动是否灵活。设备在运转中,发现异常应即停车。每隔6个月,应向振动电机或旋转轴的轴承注油口加注锂基脂。下班,应切断电源。
空负荷试运转。主机和分析机转向正确。主机空负荷试运转按转向要求,其运转时间不少于1h。主机空负荷运转时,应将磨辊装置用钢丝绳扎紧,避免磨辊与磨环接触打击,如无条件,亦可将磨辊装置拆卸。主机空负荷试运转应平稳,润滑油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0c。温升不得超过400c。分析机大小锥齿轮运转应平稳,无不正常声音,并保证油路畅通。鼓风机应观察转动方向,不应有不正常声音和振动,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0c,温升不超过350c。 符合试运转。经空负荷试运转证明,各部件能正常工作时,才可进行符合试运转。符合试运转时间不少于8h(小时)。磨机工作应正常,传动部分不得有不正常声音和冲击振动。滚动轴承和润滑油最高温度不超过800c,温升不超过400c。管道装置中各法兰接触不应有漏风现象。磨粉产量达到规定指标。调整分析机转速,使成品粒度控制在0.44-0.125mm范围内。经空负荷及负荷使运转合格后,再次把紧固件拧紧,即可投入正常运行。
上海巴玖实业有限公司产品通用研磨机, 适合硬的、脆性物质的干燥研磨。研磨室带夹套,可通过管接头连接冷却水研磨室可拆卸,易于清洁,研磨更方便。
平面磨床的维修及常见问题有几下几点:
一:一般客户在使用当中为了磨床手感轻,不得不调制油泵开关,这样就会引
起前后丝杆漏油,这是万万不可行的,因为在油路供给上油阀门有一定的限
制,最好是扭动阀门的4分之1圈,这样既能达到润滑效果又不漏油。
二:平面磨床砂轮切槽或平面波纹现象,解决如下,主轴砂轮注意品牌和砂轮
的粗细大小,不要用一些低质量的砂轮,
平面磨床砂轮一般用厚度不超过1.5厘
米,切槽不准是因为砂轮动态360没校准动平衡,要合适固装磨头上面六颗螺
丝,它的作用是来定制磨头对砂轮偏摆的平衡度,只要控制好就会下刀切槽精
准。
三:磨床的掉刀和反弹问题,都是因为磨头后面滑板间隙过大或过小,大了掉
刀,小了反弹,要适中选择一个2丝到3丝的距离,这样效果就会明显改善。
四:磨床前后手感严重变重,也就是摇起来很吃力,上面说过油路的供给是一
个方面,如果油路给给正常的话,摇起来还是手感重,那必须轨道和耐磨片精
度休整,行业术语叫铲花,必须先把铁面轨道精铲平滑,在到耐磨片上核准,
相互磨合看点在精铲到点与点的配合,这样就可以了,都用水平仪来检测最后
的效果是否前后一致,只要水平一致在装上钢丝绳
研磨这样也就轻了。
在钻具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钻具主要零部件失灵等原因,会发生故障。发生故障时,应认真分析,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排除。
绳索取心钻具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所述:
(一)打捞器捕捞不住内管总成
使用打捞器打捞内管总成时,根据绞车卷筒上钢丝绳的标记,确认打捞器已到达内管总成上端,可是打捞器不能把内管总成提取上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
1)因跑钻等原因,孔壁的岩石碎块或其他杂物落到内管总成上端,卡在捞矛头处。
2)冲洗液中岩粉较多,停钻后又未及时打捞,沉淀岩粉盖住捞矛头。
3)内管总成的捞矛头损坏,使打捞器的打捞钩捞不住。
4)打捞钩损坏或其尾部断裂,使打捞器失效。
遇到这种情况,上下提放打捞器,反复捞几次。如不见效则可把打捞器提升上来检查,若打捞器完好无缺,则应提钻处理。
(二)打捞器捕捞住内管总成后提拉不动
打捞器到达内管总成上端,而且捕捞住内管总成,但提拉不动,则多数是由以下原因所致:
1)因岩心堵塞或卡簧座倒扣,使内管总成在弹卡挡头与钻头内台阶顶死,弹卡板不能收拢。
2)因地层原因,提断的岩心下端呈蘑菇状,使得内管总成提拉不动。
3)弹卡板的弹性圆柱销脱出,卡住回收管不能上移。
4)卡簧座下端和内管的螺纹部分因岩心堵塞后未及时打捞且盲目加压变形,使其通不过外管总成中的座环。
(三)悬挂环和座环严重磨损,拔断岩心时,悬挂环卡死在座环中
1)使用安全脱卡机构,使打捞器与内管总成脱开,把打捞器提升上来。
2)根据所钻地层情况,认为有可能是因岩心蘑菇头造成的,则将钻具放到孔底,开始研磨片刻,再下放打捞器试捞,如仍无效,则需提钻处理。
(四)打捞器下放或提升内岩心管在钻杆中遇阻
1)钻杆螺纹发生变形,如公扣收扣,使内管总成的悬挂环不能通过。
2)钻杆或内管严重弯曲,使内管总成卡死在钻杆柱内。
3)钻杆脱扣或断裂,把内管总成卡在断口处。
这时,应先使用安全脱卡机构,把打捞器提升上来,然后提钻检查并更换不合技术要求的钻杆或内管。
(五)打捞出的内管无岩心
1)岩心直径与卡簧内径配合不当,岩心直径过小,卡簧卡不住岩心,造成没有拔断岩心或岩心在打捞途中脱落。
2)弹卡钳或弹卡挡头被严重磨损,失去定位作用,钻进时内管总成向上串动,形成打“单管”。
3)由于钻杆柱内有脱落岩心或钻杆柱严重弯曲,螺纹部分变形等原因,使得内管总成卡在钻杆中未到底。
4)内管总成还未到预定位置就开始扫孔钻进,导致岩心过早地进入钻头,使内管总成不能到达钻进位置而形成“单管”钻进。
遇到上述情况,应提钻逐项检查。
(六)到位报信机构失灵
1)弹簧产生疲劳永久变形。
2)阀堵退扣。
此时应更换弹簧,拧紧阀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