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上挂的红线怎么系
葫芦丝上挂的红线系的方法如下:
1、先用打火机烧绳子的两端,融化后捏成尖头。
2、将绳索对齐并成对折叠,然后用尖头穿过吊坠的吊孔。
3、根据个人喜好,把吊坠的长度,如1厘米以上,通常挂在胸前。
4、打开绳子的一端,在另一边打个结。拧紧绳结。
5、回到另一边再打个结。重复第四周。同样是紧张。
6、再次以相反的方向打结。一言以蔽之,积极和消极都必须联系起来。
7、一直交替打结,直到你把剩下的小绳子都结好,你可以把多余的绳子打结并剪断。
7.7mm。
根据查阅电葫芦丝相关资料显示1吨的钢丝绳电动葫芦用直径为7.7mm的钢丝绳,直径7.4mm的钢丝绳是以前电动葫芦的标准。现在电动葫芦卷筒开的是8mm的绳槽,用直径7.7mm的钢丝绳。
螺丝杆是螺栓头和螺纹之间无螺纹的螺栓部分。螺栓杆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使螺栓杆增加抗剪承载力,二是缩小螺栓杆,增强螺栓的弹性。
2、找三根竹子(最好是紫竹),一根粗一些两根细一些,细的最好比粗的短,因为细的是副管,粗的是主管。之后要烘干,矫直。
3、根据竹管的直径在葫芦上打三个孔,大小要符合管子直径,建议开始先打细一点,之后慢慢的加粗。直至管子能插进去为止。
4、打孔。这是最看技术的一关。孔要直,要排在一条线上,一丝都不能偏,偏了影响发音。要用到校音器,打好孔之后多次调音,并在主管最下方打一个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
5、在主管和副管上方挖一个长方形的洞,之后用胶黏上簧片。簧片要不大不小。两个副官可以选择都贴、都不贴、贴高音副管、贴低音副管四种。如果副管贴了,就在贴的那根管子下面做一个塞子塞住,不用的时候堵住。
这是正规的制作方法,因为我就是专门制作葫芦丝的,哈哈哈~~~~~~~~~~~~~~~
望采纳!
葫芦丝指法表简易版如下:
搭配指法表,我们要认识葫芦丝的音孔:
握法:左上右下双手按,中指食指无名指,左手拇指不能闲。七个手指按七孔,各司其职须堵严。指肚按孔不漏气,手指弯曲要自然。整体手形空松通,灵活自如舞骗跹。
含法:要讲含法很简单,牙齿好比一黄线;吹嘴舌头不越齿,严格把好这一关。双唇微微向里收,如此笑吹才好看。
姿势:要论姿势有两种,站坐各有其用缘。独奏一般用站姿,伴奏坐姿较雅观。站姿身体要直立,双脚站立要自然;挺胸抬头不夹臂,聚精会神向前观。坐姿上身同站姿,腰挺腿平形好看。
葫芦丝正面六个孔,以上往下的顺序分别用左手和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住。简音作5时,食指松开(即第六个孔)或是半按住第六个孔,其余手指全部按住;
简音作2时,松开右手中指(即第二个孔),其余手指全部按住;简音作1时,松开右手三个手指,左手三个手指全部按住。
扩展资料
练习时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依次演奏所有音阶的音,需要一致性、速度尽可能快。两个音符之间的连接,以一个音符为中心,这样其他音阶上的其他音符就会不断地连接到那个音符上。
比如以中音的1为例,往下有7、6、5、3四个音分别与它连接,往上有2、3、4、5、6五个音分别与它连接。
葫芦丝跟上伴奏需要强大的气息支撑。
1、要掌握自己换气的点,吹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换气点来换气,不要故意撑很久才换气,那样子换气太大口,会让歌曲有中断的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快速小小换口气,逐渐就能适应了。这样对着麦演奏时才不会让观众听到呼吸的声音。
2、要锻炼自己的肺活量。多吹多练习会有所进步。
3、尝试控制自己的气息,不要过大,吹出音就好,这样既可以让吹奏的时间加长,而且还能够控制声音大小达到投入感情的演奏效果。
4、呼吸的方式要注意,不要把气都吸到胃里。
扩展资料:
一、演奏姿势:
1、站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是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和歪斜。
2、坐立式,一般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微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和僵硬。
二、葫芦丝拿法:
1、葫芦丝拿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在上面,一种是右手在上面,练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手指和弧度。在那葫芦丝的时候手指一定要自然放松,不要太过紧张,手指弯曲时要有弧度,可以想象掌心我有一个鸡蛋。
2、按孔。一开始可以按顺序一个孔一个孔的按直到把七个孔全部堵上。注意按孔时一定要用手指肚来按,有很多初学者出现的错误就是只想着手的弧度而用手尖来按孔。要注意抬手指时不要抬的太高,略高于按音孔就可以了。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葫芦丝(或葫芦萧)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滇西傣族地区,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流行。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乐声。
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及中外游客的喜爱。
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其结构由一个葫芦和两根(或三根)竹管组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其中,中间一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按音孔),背面上端有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主音管顶端装有金属簧片,插入葫芦,其尾端装有软塞子。
副主音管无按音孔,因此装有簧片的副音管一端插入葫芦主音管左或右两侧,在葫芦丝吹奏时,如将副音管底端软塞取出,装有簧片的副管音就与主管音一同响起,但副管音只能发一个音.现常用的葫芦丝有C调、小F调小D调、降B调、A调、F调、G调、E调、大D调等几种。
用料:西葫芦1个;小葱少许;姜片2-3片;生抽少许;胡椒粉少许;油少许;盐少许;
清炒葫芦丝(简单)的做法
1、葱姜切段备用。
2、葫芦丝切条备用。
3、放油,油烧热。
4、下姜片。
5、下小葱爆香。
6、把西葫芦丝下锅。
7、翻炒四五下。
8、撒少许胡椒粉,翻炒两下。
9、然后放一勺盐,翻炒两下。
10、放少许生抽,继续翻炒。
11、翻炒至葫芦丝汁水溢出。
12、出锅装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