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丝绳 > 正文

丛林探险乐园的钢丝绳叫什么名字

风趣的人生
寂寞的蜡烛
2023-02-26 12:22:28

丛林探险乐园的钢丝绳叫什么名字

最佳答案
无私的发夹
眼睛大的砖头
2025-09-25 05:15:52

丛林探险乐园的钢丝绳叫空中绳桥。因为丛林探险乐园中的钢丝绳属于高空拓展项目,是由独立的钢丝绳与数十条类似藤条的绳子构成的空中绳桥。项目器械由两根立柱之间连接横梁,横梁悬垂连接两排钢链,每两根对应的钢链连接一根圆管,形成若干等距排列的秋千。

最新回答
玩命的心锁
彪壮的歌曲
2025-09-25 05:15:52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绳字的组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绳组词

金绳、缰绳、践绳、火绳、缄绳、胡绳、红绳、从绳、蹙绳、钩绳、贯绳、拘绳、纠绳、连绳、履绳、绳裁、绳床、绳按、秋绳、寝绳、爬绳、麻绳、皮绳、系绳、线绳、咸绳、绳度、绳墨、绳直、绳纹、绳正、绳缆、绳责、绳举、绳律、绳非、绳坐、绳准、绳矩、绳枉、绳染、绳地、绳法、绳履、绳桥、鞴绳、一绳、应绳、油绳、自绳、掷绳、绳治、走绳、诸绳、绳检、绳违、绳带、绳发、绳祖、绳络、绳枢、绳控、绳量、绳子、绳坠、绳屈、绳迹、世绳、绦绳、痛绳、头绳、推绳、纤绳、引绳、维绳、绳文、绳武、绳技、绳绳、绳契、绳头、绳河、绳伎、绳妓、绳幅、绳规、绳约、绳弹、绳木、绳纠、绳梯、绳劾、鼻绳、申绳、绳索、尺绳、赤绳、规绳、负绳、法绳、蹈绳、刀绳、绳勒、绳戏、绳束、绳菲、绳屦、绳削、绳外、绳愆、绳逐、绳督、绳缨、绳下、绳套、绥绳、丝绳、套绳、司绳、踏绳、跳绳、铁绳、玉绳、遵绳、中绳、准绳、棕绳、蛛绳、直绳、赭绳、朱绳、绳案、青绳、绳尺、绒绳、绳表、煞绳、绳板、曲绳、绳察、绳操、锚绳、缆绳、刻绳、矩绳、句绳、警绳、徽绳、黑绳、讥绳、结绳、机绳、火绳枪、朱丝绳、走绳索、曳绳钓、走绳子、宛转绳、绒头绳、箔经绳、牛鼻绳、麻绳菜、马缰绳、钢丝绳、红绳系足、法脉准绳、度己以绳、砥平绳直、赤绳绾足、长绳系日、长绳系景、累瓦结绳、纠缪绳违、进退中绳、木直中绳、枕石寝绳、朱绳萦社、枕方寝绳、逾绳越契、缘绳下降、月书赤绳、正色直绳、引绳削墨、引绳切墨、绳橛之戏、绳墨之言、绳枢之子、绳厥祖武、绳愆纠缪、绳先启后、绳之以法、瓮牖绳枢、绳捆索绑、绳锯木断、绳其祖武、绳趋尺步、绳愆纠违、枉墨矫绳、正视绳行、引绳棋布、引绳排根、赤绳系足、赤绳系踪、尺步绳趋、不拘绳墨、抱表寝绳、绳愆纠谬、绳枢瓮牖、绳一戒百、绳枢之士、无绳电话、引绳批根、结绳而治、进退履绳、继继绳绳、规矩钩绳、规矩绳墨、规绳矩墨、规矩准绳、绳床土锉、绳床瓦灶、拧成一股绳

二、绳的拼音、绳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和绳的繁体字和绳的QQ繁体字

【绳的拼音】:shéng

【绳繁体字和QQ繁体字】:绳→繁体字为:绳→QQ繁体字为:绳

三、绳字的含义及相关资料

【绳字的含义】:

(1)(名)(~子、~儿)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等纤维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麻~|线~。

(2)〈书〉(动)纠正;约束;制裁:~之以纪律。

(3)〈书〉(动)继续。

(4)(名)姓。

【绳字的相关资料】:索也。从糸,蝇省声。食陵切

四、绳组词的发散思维组词法(分别以绳字开头、绳字在中间和绳字在结尾的组词)

『绳』字在开头的词语

绳按,绳案,绳板,绳表,绳裁,绳操,绳察,绳尺,绳床,绳床土锉,绳床瓦灶,绳削,绳一戒百,绳缨,绳约,绳责,绳正,绳之以法,绳直,绳治,绳逐,绳坠,绳准,绳子,绳祖,绳坐,绳带,绳弹,绳地,绳督,绳度,绳发,绳法,绳非,绳菲,绳屝,绳幅,绳规,绳劾,绳河,绳迹,绳伎,绳妓,绳技,绳检,绳纠,绳举,绳矩,绳锯木断,绳屦,绳厥祖武,绳橛之戏,绳控,绳鞚,绳捆索绑,绳缆,绳勒,绳量,绳履,绳律,绳络,绳墨,绳墨之言,绳木,绳其祖武,绳契,绳愆,绳愆纠谬,绳愆纠缪,绳愆纠违,绳桥,绳屈,绳趋尺步,绳染,绳绳,绳枢,绳枢瓮牖,绳枢之士,绳枢之子,绳束,绳索,绳套,绳梯,绳头,绳外,绳枉,绳违,绳文,绳纹,绳武,绳戏,绳下,绳先启后

『绳』字在中间的词语

不拘绳墨,长绳系景,长绳系日,尺步绳趋,赤绳绾足,赤绳系踪,赤绳系足,砥平绳直,规绳矩墨,规矩绳墨,红绳系足,火绳枪,结绳而治,纠缪绳违,矩矱绳尺,麻绳菜,瓮牖绳枢,无绳电话,曳绳钓,引绳排根,引绳批根,引绳棋布,引绳切墨,引绳削墨,缘绳下降,逾绳越契,正视绳行,朱绳萦社,走绳索,走绳子

『绳』字在结尾的词语

鞴绳,鼻绳,抱表寝绳,箔经绳,尺绳,赤绳,刀绳,蹙绳,从绳,蹈绳,度己以绳,贯绳,法脉准绳,法绳,钢丝绳,负绳,钩绳,规绳,规矩钩绳,规矩准绳,黑绳,缄绳,红绳,徽绳,胡绳,继继绳绳,机绳,讥绳,火绳,缰绳,践绳,结绳,金绳,进退履绳,进退中绳,刻绳,警绳,拘绳,纠绳,句绳,矩绳,抅绳,缆绳,累瓦结绳,连绳,马缰绳,履绳,麻绳,锚绳,木直中绳,拧成一股绳,牛鼻绳,爬绳,皮绳,秋绳,千里之路,不可直以绳,寝绳,青绳,绒绳,绒头绳,曲绳,煞绳,世绳,申绳,丝绳,套绳,绥绳,司绳,踏绳,绦绳,头绳,跳绳,铁绳,痛绳,宛转绳,推绳,枉墨矫绳,躧绳,维绳,系绳,纤绳,咸绳,枲绳,线绳,以狸致鼠、以冰致绳,一绳,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一年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引绳,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应绳,油绳,玉绳,月书赤绳,枕方寝绳,正色直绳,直绳,诸绳,赭绳,朱绳,朱丝绳,枕石寝绳,自绳,掷绳,中绳,蛛绳,棕绳,准绳,走绳,遵绳

故意的水杯
尊敬的板凳
2025-09-25 05:15:52
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粗的竹索挽成的,竹索上面铺着一块一块的木板,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还露缝。木板不宽,也不长,三个人并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有的板上有洞,有的木板断折。人走在桥上,看得见木板下面岷江的绿水,也看得见桥下的砂石。冬天水少,桥显得更高,要是人在桥上走,眼睛只顾穿过缝隙望下面,就会看得头晕眼花。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杆,即使人失了脚,也不会落到水里去。索桥并没有桥墩,高高的竹架代替了他们。架子比栏杆还高,还有一个顶盖,在竖立架子的地方,桥身就像小山坡似的高起来,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斜,然后再向第二个顶盖升上去。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地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得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我刚走了—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像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的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的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我走下了索桥,同来的友人刚看过山脚的一块石碑。他告诉我,这索桥又叫做“何公何母桥”,是清朝初年一个姓何的教书先生设计修建的。那个时候人们没法在这么宽的两岸上修一座桥。何先生想出了造索桥的办法。桥造成了,人们来来往往,感到便利。可是桥上没有栏杆,在摇摆的木板上走起来,并不是十分安全的事,不多久就有人失脚从桥上摔下去,死了。不满意何先生的官府把责任完全推到何先生的身上,将他逮捕处死。何先生的妻子决心要替丈夫雪冤,要实现丈夫的真正的愿望,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办法,用竹索在桥两旁编上了栏杆,从此,危险的桥变成了安全的桥,使得三百年后的小孩也能够在桥上跑来跑去,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我不能说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对夫妇的心。我走下索桥,满头大汗,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我的脚也开始发热。可是三百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温暖,甚至在三百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

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怡然的夕阳
单身的滑板
2025-09-25 05:15:52
索桥目录

【简介】

【分布】

【历史】

【关于索桥的记载】

[编辑本段]【简介】

索桥(Cable bridge/ Suspension bridge)。也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是用竹索或藤索、铁索等为骨干相拼悬吊起的大桥。古书上称为絙桥、笮桥、绳桥。多建于水流急不易做桥墩的陡岸险谷,主要建于西南地区。其做法是在两岸建屋,屋内各设系绳的立柱和绞绳的转柱,然后以粗绳索若干根平铺系紧,再在绳索上横铺木板,有的在两侧还加一至两根绳索作为扶栏。

[编辑本段]【分布】

在我国云贵川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游、雅砻江、大渡河、乌江、北盘江上以及秦岭山区、台湾山区,常常可以看到各类索桥。在西藏喜马拉雅山北的雅鲁藏布江,峡谷深邃,急流飞瀑,千百年来,两岸往来就是靠各种索桥。1977年我国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也是通过墨脱县横跨在雅鲁藏布江上的藤网筒桥到对岸去作科学考察的。西藏人民还把铁索桥称为扎桑巴。古代的索桥绝大多数是单孔的,仅有云南省跨越怒江的惠人桥(又名潞江桥)等少数几座是双孔的。贵州盘江桥、四川泸定桥、云南霁虹桥等在国际桥梁史上负有盛名。台湾省高山中还有藤网吊桥。索桥刚度很差,随风摇晃,初过索桥者不免有胆战心惊之感。

[编辑本段]【历史】

始见于秦汉,如秦李冰曾在四川益州(今成都)城西南建成的一座笮桥,又名"夷里桥",便是座竹索桥。现存著名的有建于明清时的泸定铁索桥、灌县竹索桥等。过索桥感觉非常惊险,正如古人形容过索桥的那样:“人悬半空,度彼决壑,顷刻不戒,陨无底谷。”

国外不少桥梁专家认为索桥首创于我国,指出“中国大约在3000年以前已开始建造吊桥”。十四、五世纪藏族的汤东杰布(1385~1464年,或名甲桑珠古,意即“铁桥活佛”)就是当时在雅鲁藏布江以及西藏其他江河上修建铁索桥的工程技术专家。据说他曾画了一座跨度为138米的雅鲁藏布江铁索桥简图,并于1420年左右建成,是我国古代跨度最大的铁吊桥。桥两端有塔,宽度仅容走人。目前已查证的最早索桥是四川益州(今成都)的笮桥,它建于秦李冰任蜀守时(公元前251年),距今二千二百余年,跨城南面的检江,又名夷星桥,是当时按北斗七星形状建成的七座桥中的一座。西汉王褒在《益州记》中记载,笮桥在司马相如宅院南一百步,建造时用三个大铁椎来系桥柱紧竹索(现今铁椎仅有二个)。《晋书·桓温传》记载,永和三年(347年)桓温伐蜀进攻成都时,曾与李势战于笮桥,可见,时隔近六百年后,笮桥仍在。相传诸葛亮曾在这里为出师东吴的费祎饯行。解放初期在考察司马相如的抚琴台时,曾在今天南门大桥西面的锦江河上,发掘出古代桥基下的大铁椎,证实该处是笮桥的故址。

[编辑本段]【关于索桥的记载】

《汉书·西域传》已有“以绳索相引而度”、“悬绳而渡笮”的记载。

唐僧智猛《笮桥赞》中说:“冰崖皓然,百千余仞;飞絙为桥,乘虚而过;窥不见底,仰不见天;寒气残酷,影战魂栗。”,“窥不见底,影战影栗。”较逼真地描写一个人借笮桥渡河谷的情景。唐代和尚智猛称其实真正渡之还是安全的,正如《徐霞客游纪》对贵州盘江桥评价的那样:“望之飘然,践之则屹然不动。”

宋《太平寰宇记》说自《汉书》以下至州郡图籍中所谓的“笮”,即系“土夷人于天水之上置藤为桥”。可见藏、彝等少数民族,对我国首创索桥作出了重要贡献。

宋代诗人陆游曾用“度索临千仞,梯山蹑半空”的诗句来构画索桥的雄姿。

从宋范成大所著《吴船录》对珠浦桥的记载看,宋时,桥长120丈,5孔,用并排的12根绳索,竹笆桥面,木架墩。“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幡幡然。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丝帛之状”。与清代桥式不尽相同。1965年修建新都江堰时,交通局按清时桥的式样改建成珠浦桥,用25毫米直径的钢丝绳代替竹索,栏杆索锚定部分改用钢筋混凝土柱,用绳夹固定,底锚情况不变。

还用一首《度笮》七绝:“翩翩翻翻笮受风,行人疾走缘虚空。四观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龙中”。生动地描绘出过桥时的惊险画面。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记录了西南龙川东江上的一座藤桥,“桥长十四、五丈,以藤三、四枝,高络于两崖,以树杈中悬而反下,编竹子藤上,略可置足,两旁亦横竹为栏,以夹之。盖凡桥巩而中高,此桥反挂而中垂,一举足辄摇荡不已,必手揣旁枝,然后可移,止可渡人,不可渡马也”。

索桥的索有藤、竹、皮绳和铁链等几种。历史记载,公元前285年便有笮桥(竹索桥)。秦.李冰蜀守(公元前256至前251年)造了7座桥于盖州(现成都),其中一座是竹索桥。

铁索桥传说起自汉初,西汉大将樊哙在陕西褒城县(今留坝县)古栈道上建成的樊河桥(公元前206年),很可能就是铁索桥。有确切记载的横江铁锁(即铁索),是西晋伐吴(公元280年)吴守将用铁锁多道,横截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以挡舟师。

云南永平县霁虹桥,跨澜沧江,是中国现存最古、最宽、铁索最多的铁索桥,桥净跨57.3米,全长113.4米,桥宽约4.1米。桥底有索16根,左右栏杆索共两根,桥位于通往印度、缅甸的千年古道上。

四川泸定铁索桥,跨越大渡河,位于川、藏要道,是铁索桥中现存制作最精良的一座。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次年完成。桥净跨100米,桥宽2.8米,上铺木板。底索9根,每根索长约128米,两侧各有两根栏杆索,由四川善于制作铁索桥的天全州修建。两岸石砌桥台,用台身自重来平衡铁索的拉力。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贪玩的墨镜
文艺的蜜粉
2025-09-25 05:15:52
洛阳古代素有“十省通衢”之称,是连接通往东西的丝绸之路和江淮、秦晋、齐鲁等地的重要商旅通道。数千年来,洛阳民间肩挑、手提、畜驮、背负、人畜车辆、舟船渡筏等行旅方式,与贸易、交通、信仰融汇在一起,逐步形成了具有洛阳区域个性的行旅习俗。由于交通发展的不同步,至20世纪50年代,洛阳边远山区仍沿承着“大路三尺宽,运输靠双肩。攀崖沿壁走,过河蹦石尖”的徒步出行习惯。60年代之后,交通事业的长足发展,为各种行旅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洛阳行旅交通的最初形式有水陆之分。夏、商、周三代都以王都为中心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

清代至民国时期,洛阳各地有官马大道,也有官马支道县,民间称为马路和大路。洛阳南关和栾川、嵩县、孟津、新安等县的大小数十个水路码头,有各种船只数百艘。民国时期的火车、汽车等机械化交通工具,成为这一时期商旅交通的主要形式。京广杂货、洋货、木材、日用品等、通过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在洛阳集散。

50年代以前,洛阳民间将连接各省的路称“官道”,或称官马大道;称省内县镇或煤矿之间的道路为省道或官马支道,俗称“大路”;乡镇之间的道路称县道。民间把官道、省道、县道和城镇的主干道路通称为马路,较宽的则称为大马路。称铁路为火车道。对山区曲折盘绕的大道,称“十八盘”。

洛阳山区多为“山路三脚半,小路一条线,走路弯着腰,东西靠肩挑”的羊肠小道。多靠崖而开,一边依山,一边临沟,狭窄处行人需侧身而过,有的地段还要手扣石缝,把肩背、头脚紧贴崖壁,亦步亦趋挪行,故谓攀崖沿壁走。在峭壁上支架木桩:上铺木板通行的俗称栈道。今天的新安县境内黄河两岸仍有这类栈道残迹,在较为陡峭的坡段,开凿台阶,也称石梯。深山区的沟壑多在两边设桩,以钢丝绳相连,横铺木板,人行绳桥之上,悠悠晃晃,故称为游板或晃桥。不甚宽、深的沟上则用一根大木作桥,民间称为独木桥。也有用木料搭成的桥,或就地取石建的石头桥,也称石板桥、砖拱桥、石拱桥多建于河流之上。桥梁作为营接道路,沟通交流的中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洛阳民间过河乘摆渡的船或筏子,摆渡的客船多是被称为小划子的“半截船”。筏子有用木头绑成的,也有用竹子绑制的。天不冷水又浅时,村人则赤脚涉水而过。山区民众常在水中横向排列石块,人们踏石而过,故有“过河蹦石尖”之说。

60年代至80年代,洛阳的陆路、铁路、航空发展很快,行旅更为方便。随着商旅交通的发达,贸易与交通的互助关系越来越重要。

风趣的魔镜
尊敬的老师
2025-09-25 05:15:52

消防逃生绳使用饶性钢丝绳制作而成,不仅让其本身强度高,而且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外层使用大化纤材编织而成,使外层紧密不脱落、不抽丝,让整条绳子更加牢固。消防逃生绳表面均增加了阻燃剂,使其在高温燃烧下不容易烧断,具有耐火、耐高温性。

消防逃生绳是火灾逃生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高层建筑中使用较多。火场疏散逃生时,遇到无路可逃可从窗口处使用消防逃生绳快速逃生。

消防逃生绳用于火场逃生使用,输送被困人员从高层缓降至地面。登山绳用作自我保护和在主绳上使用各种辅助绳结进行保护,以及搭绳桥渡河,用牵引绳桥运输物资等。

最大的区别是使用性能不同,逃生绳属于静力绳,绳子本身没有弹性。而登山绳属于动力绳,具有弹力,发生堕落时可以吸收势能,减低冲击力保护人体,消防逃生绳则不具备该功能,在超过3米的高空发生坠落时对人体造成伤害。

还有一个区别是逃生绳具有耐烧和耐高温性能,而登山绳则没有。把消防逃生绳、缓降器、安全带融为一体,它可以安全、简单、方便、快捷的使逃生人员安全下到地面,并且可以快捷的多次重复使用逃生。

消防逃生绳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首先要找到坚固的固定物,将绳子打好结绑在固定物上(例如柱子、栏杆、窗户的边框等),要确定固定物是否牢固,这一步至关重要。

第二步:系好安全带和8字环、挂扣相链接。将绳索从大孔伸出来,再把绳索绕过小环,打开主锁的钩门,将8字环的小环挂进主锁(如下图)。

第三步:检查并确认各个环节安全无误后,将逃生绳扔至窗户外,然后沿着墙面下降。

如果您住在三楼以下的位置,在没有消防逃生绳的时候,可以考虑用身边的物品打结成消防绳用来逃生,但是,尽量选用被单而不要选用衣物。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将被单打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