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吊脚套采用的是什么绳?
可采用的是尼龙绳,7X19结构的钢丝绳,粗麻绳很牢。
尼龙本身强度高,密度小,回弹性好,抗疲劳性好,热稳定性好,耐磨,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用量排在五大工程塑料之首。
钢丝绳较绕软,适合套野猪用。7X19-直径6.0mm的钢丝绳,破断拉力为31KN(3.1吨),可以承受500Kg的载荷。
扩展资料:
早期的尼龙绳虽然优于天然纤维所制成的绳子,但却很硬,造成很大的摩擦力,由于弹性太好使用极不方便。
撮制的尼龙绳逐渐被编制的尼龙绳所取代,这是专门为攀登设计的合成纤维绳。
现代编制尼龙绳分为心线和绳鞘,中间的心线是平行并列或编制成辫状的尼龙丝,它提供大部分抗拉力和缓冲作用。
外层覆以平滑编制的尼龙绳鞘,主要作用是保护绳心。编制尼龙绳保留了尼龙绳的特性,除去了撮制尼龙绳的缺点—粗硬、摩擦力过大、弹性太好。
编制的尼龙绳是目前唯一获得国际登山联合会(UIAA)检验认可的登山绳。
绳芯的主要作用是对钢丝绳起到支撑作用,以达到稳定的横断面结构。
绳芯包括钢芯和纤维芯,纤维芯包括天然纤维芯和合成纤维芯,天然纤维芯如剑麻、黄麻、棉线等,合成纤维芯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长丝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丝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尼龙绳
2010年全国钢丝绳产量前13名的企业见表1。主要钢丝绳企业在全国的分布见表2。表1 2010年全国钢丝绳产量前13名企业
序号钢丝绳企业名称实际产量/t
1 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0563
2 江苏狼山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103960
3 法尔胜集团公司102239
4 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 57683
5 咸阳石油钢管钢绳有限责任公司 50373
6 巨力乐凯钢丝绳索具有限公司 40813
7 江苏神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37568
8 湖北福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6210
9 鞍钢钢绳有限责任公司 35332
10 江苏赛福天钢绳有限公司31064
11 湘钢集团钢丝绳厂 30490
12 天津市全友钢丝绳有限公司 24500
13 天津市钢线钢缆集团有限公司21962
小计 672991
1988年生,大学缀学至今,代表作《天使遇到王子》。
被誉为“用思想走路的爬虫”的王延平,没有太多的著作问世,没有太高的知名度,没有参加“新概念”,他是一个实在的文学人,完全按照50年代作家的程序,默默地写作。王延平作为80后作家,如“爬虫”般时刻洞察社会上各类信息,以一个用思想走路的“爬虫”姿态,完美诠释了作家这个称号。30岁之前的人生沉沦意味着之后将浮得更高,男人一定要有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王延平的文学创作中充斥着对社会主流人群的批判,让读者擦亮双眼,更能看清社会事件的真相,维护道德防线和世间正义。
王延平1988年生,陕西洛川人。
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西安先锋作家作品交易推广公司签约作家
“中国乡土诗网论坛”“校园诗萃”栏目版主
“伊坊缘”网站“诗词摄影”论坛版主
作品《未来》在第三届“中原杯”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中荣获优秀奖。
作品《路、就在你的脚下》在“同龄鸟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作品《 诗人的梦 》、《欲沾欲湿》,荣获全国诗歌大赛 二 等奖.
作品《沙漠》编入《中国80诗歌年鉴》(精英版A)。
作品《别憎恨那颗心》选入2006年陕西优秀诗人作品选《长安大歌》(太白文艺出版社,之道主编)。
小说集《雨水淋湿的恋情》荣获西安先锋作家作品交易推广公司举办的全国作品大赛二等奖。
荣获"2005年度校园创作成果奖"
2005年12月出席《烈火青春》新闻发布会,先后接受《渭南日报》,《渭南广播电视报》,《渭南广播电视台》采访。
出版作品集:诗歌《烈火青春》
小说《天使遇到王子》(《爱转角》《雨水淋湿的恋情》)。
钢丝绳生产厂家如下:
1、巨龙钢绳(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66年,以金属线材制品为主业,专注于钢丝、钢丝绳、PC钢绞线生产和相关技术、设备、材料的研究与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年生产能力40万吨的大型金属线材制品专业生产基地,截至2020年4月,已申请国家专利480件,主持及参与起草了国际、国内、行业及军用标准50余项。
2、法尔胜FASTEN(法尔胜泓升集团有限公司)
以金属制品为主,产业涉及光通信、精工装备、金融服务、资产管理、物流贸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公司目前拥有全球前列的输送带用钢丝绳、桥梁缆索、预应力钢绞线生产能力,行业前列的精细钢丝绳、轮胎用钢帘线(合资)、切割钢丝(合资)生产基地,国内前列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
3、赛福天SAFETY(江苏赛福天钢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5年,专注特种钢丝绳与索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电梯用钢丝绳、起重用钢丝绳、钢丝绳索具和合成纤维吊装带索具,公司占地面积153亩,年产钢丝绳5万吨。目前公司拥有专利115件,是国家标准参标单位,是国内知名的特种钢丝绳供应商。
4、狼山(江苏狼山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由南通钢绳(集团)有限公司改制而成,是国内较早生产钢丝绳、钢丝的高新技术企业、行业标准制定企业,年产钢丝绳、钢丝、预应力钢绞线、索具18万吨。产品广泛应用于港口、船舶、海洋工程、工程机械、电梯起重、冶金、矿山、石油、通信、电梯起重等行业。
5、高索GAOSUO(咸阳宝石钢管钢绳有限公司)
创建于1959年,隶属中石油集团,主导产品钢丝绳先后创造了十余项国内新纪录,拥有专利31项,是国内石油专用钢丝绳生产企业,主要产品有钢丝绳、索具、钢丝、钢管机械、H型钢等,拥有占地总面积近1000亩的3个生产厂区,年综合生产能力12.5万吨。
6、巨力索具(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
始建于1985年,是国内规模大、品种齐全、制造专业的索具制造公司。主、参编国家、行业标准43项,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高强度钢丝绳研究,国家863子项——重载铁路桥梁快速加固技术,纤维合成索,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用超重型梁式吊具等多个重特大项目。
7、WDI威斯特法(威斯特法钢材(上海)有限公司)
德国WDI钢材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856年,WDI公司的所有产品和原材料都在德国和西欧生产,是欧洲较大的线材生产企业之一,旗下拥有特种钢厂、拉拔厂、焊丝厂、钢丝绳厂等几十多个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钢丝绳、焊丝、易切削钢、不锈钢等特种钢。
8、BRITX(海城正昌工业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5年,涵盖高精领域(医疗绳、电子绳、电梯绳、装饰绳)。
9、湘钢金属(湖南湘钢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始创于1958年,隶属于湘钢集团旗下,是国内大型金属制品基地之一,形成了三角股、压实股、多丝复合线接触、多层股不旋转等特种钢丝绳、PC钢绞线、镀锌钢绞线以及各类弹簧钢丝等拳头产品,拥有年产3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产品广泛运用于矿山、冶金、工程机械、电梯等行业领域。
10、神王(江苏神王集团钢缆有限公司)
始创于1976年,致力于钢丝与钢丝绳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致力于钢丝与钢丝绳的研发和生产制造。产品主要应用在电梯、煤炭、石油、港口、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
案例1:一位自强女性的创业传奇
丈夫和儿女都是国家干部,她却放弃安逸的生活,白手起家,备受艰辛,十年赚得千万身价。如今,她的公司所研制生产的电力配件产品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屡见不鲜,并打入国际市场她与北京供变电设备公司共同投资1.5亿元兴建的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目前生意红火。
她就是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焦作市人大代表、温县政协委员王素兰。
她的创业风雨路
如果你到温县的“聚宝盆”——温县工业集聚区,首先看到的是引人瞩目的“1号种子”企业——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它是从事设计、生产、销售、租赁、维修、线路施工机具的专业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力线路施工设备开发制造基地。王素兰做梦也没有想到,做了30年普通钳工下岗后竟会走上创业路,一路风雨艰辛之后,走出今天的宽广大道——从最初的小作坊到今天亿元企业。
家里的钱越来越少
上世纪80年代末,没上过学的王素兰是一家国有企业的一名普通钳工丈夫时任另一家国有企业厂长,生性耿直,廉洁奉公。因为上有双方父母,下有几个孩子,夫妻俩辛辛苦苦二十载积蓄却极少。1986年,王素兰所在厂要建职工家属房,拿到指标的王素兰面对2000元预交房款发愁了:到哪儿去筹集那么多钱?看着妻子愁眉不展,丈夫心疼地劝她:“这房咱不要吧,儿女大了要办喜事,老人们又快到了花钱的时候……”王素兰半天无语。是啊,老小都等着要钱花,可儿子结婚没房也不行啊!
事有凑巧,几天后,王素兰去看望一位朋友,闲谈中得知她在家加工口罩,1个月下来能赚100多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素兰留心琢磨着摊在桌上裁好的口罩,一回到家,她顾不得做饭就比划着照做,心灵手巧的她一会儿就做好一个。加工口罩赚钱!第二天,说干就干的王素兰随即到批发市场买来材料,白天上班,晚上在家里熬夜加工口罩。1个月后,数着卖口罩赚来的200多元钱,王素兰兴奋地对家人说:“咱盖房有门了!”
几年后,王素兰用加工口罩赚来的钱为儿子挑了块廉价地皮建了新居。其中有块1.3分地的斜角。王素兰把这1.3分地留下来作空地,其余用来盖房。谁料,就在房子快建好时,她的脚因一次工伤被砸成了骨折。
王素兰勉强在家歇了几十天便重返岗位,可只站了半天一条腿便肿得厉害。在家里人百般相劝下,16岁就参加工作的王素兰含泪办理了工伤退休手续。加工口罩活也停了下来。她乐于助人在厂里出了名。尽管退休在家,仍不时有亲戚朋友上门央求她做些机械加工活儿。时间一久,身体康复后无所事事的她又不甘心几十年钳工手艺荒废,便在家里1.3分空地上搭了间机件加工小作坊,整天替人加工机件,一个月竟有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收入。赚来的钱被王素兰全部用于购买设备,她还不时向丈夫、儿女伸手借款。每次借款,她对丈夫信誓旦旦:“不出三个月,100元一定还你!”可从不能兑现。看丈夫缩紧了“银根”,王素兰无奈向儿女们求援,索要“小费”用于发展自己的事业。丈夫对儿女们说:“你妈把家倒腾空了,以后,给她的生活费不能超过20块钱!”
因王素兰制作的机件价格低、质量好,找上门的客户越来越多。设备投入大,小作坊更拥挤,家里的钱却越来越少。
她的名气越来越大
偶然一次机会,在某公司当采购员的一个温县老乡让王素兰加工一批油泵配件。看对方应允的价钱可观,王素兰没日没夜加工了几个月,货顺利发过去了,对方却几次以价格下跌为借口将货款一拖再拖。最后对方竟将最初的每台160元降到60元,因为没有周转资金,王素兰只得忍痛答应。然而,几次催款却仍未果。王素兰一气之下只身千里迢迢摸到该公司仓库,一眼看到了自己生产的配件。当得知配件每只购进价格160元时,她拿着随身携带的配件找到公司负责人说:“我能生产这样的产品,价格却比你们低得多。”对方不屑地说:“个人生产的产品我们不敢要。”王素兰笑了笑说:“其实你们花大价钱买来的就是我的产品……”
几经曲折,这批配件货款最终全部收回。这件事让王素兰得到一个启示,要赚回更多的利润必须找市场。
王素兰决定忍痛先关闭小作坊,往外跑市场。丈夫和儿女反对了:“在小县城,一年能赚1万就是高收入,你都50多岁了,还指望能成啥气候。”要强的王素兰花了10块钱买了张塑料布上路了。北京、上海……全国大中小城市大大小小的企业,没出过远门的王素兰挨门 拜访 ,索要名片。她白天啃着干馍马不停蹄找市场,为省下1元钱徒步几公里,晚上铺上塑料布在火车站打地铺,日夜兼程,几天时间就转遍整个东北。酷暑严冬,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火车站留下她风尘仆仆的身影。3年的 市场调查 ,让王素兰尝遍了创业艰辛。但汗水和泪水却为她叩开了市场。一些厂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了王素兰利润极低的订单。活忙不过来,她又招来几名下岗工人一起干。作坊太小了,她又租了临路的空地建起了工厂。要做事先做人,没什么 文化 的王素兰始终认得这个理儿。一次,一家企业急需加工一批配件,王素兰刚接过订单又恰逢原材料上涨。当她如期送货时,对方感激之余提出要为产品补差价,被王素兰婉言谢绝了。靠着诚实守信,许多厂家主动和她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王素兰的工厂赚钱甚微,名气却越来越大,眼界越来越宽。她把目光由单一的模具加工开始投向生产电力线路配件设备,企业正式命名为温县电力机械配件厂。一次,温县一家企业到南方一批发市场购买电力配件设备,对方惊讶地说:“你们温县不是有个王老太吗?我们都是从她的厂里购买的产品……”
她的心气越来越高
王素兰的心气更高了,她还想研制生产自己的主打产品,但选什么产品,她心里没底。
1990年,河南送变电公司的一位客户找到王素兰,原来3年前他让人着手研制的配件迟迟未成功。王素兰只用了1个多月就研制成功了。对方感激之余,诚心建议她生产一种市场热销的钢丝绳。经过市场调查,全国生产这种钢丝绳的厂家极少,利润可观。但一台法国进口的钢丝绳生产设备要价就是上百万元。王素兰决定自己研制生产设备。丈夫笑她异想天开,她淡然一笑,跑到省城请教专家。几个月苦苦研究,王素兰只花了几万元就研制了出质量相当的设备,并且一次性试生产成功,产品一上市就有人上门订货。一次,一位外地客户愿意花几十万元买下设备,被她一口拒绝。出卖设备就等于出卖了市场,在商海中摸爬滚打多年的王素兰已有了自己的生意经。
1991年,王素兰的配件厂开始对全国各地批量生产,送货又成难题。王素兰挤出5000元买了辆二手货车,也让她经历了半夜抛锚、红绿灯前意外熄火等无数尴尬。在送货途经安徽铜陵市时,货车刹车失灵,意外闯进路旁刚收割过的稻田。当地人索要赔偿,急等送货的王素兰挨家挨户赔钱。折腾到半夜,货车终于被放行了。可半路却发现混乱中有人偷去了车厢里装有旅费、证件、客户联系簿的公文包,那可是命根子啊!王素兰含泪让司机调转车头回村哀求,最终找到了只剩证件的包。
多少次疲惫不堪地蹲在滴水的屋檐下打盹,王素兰不记得了,可她的 故事 却被业界传为佳话。
创业路越走越宽,就在王素兰正为厂地太小发愁时,机遇出现了:离自己工厂不远的一个县办木器厂要公开进行拍卖。要还是不要?王素兰举棋不定:自己已经58岁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深知妻子心思的丈夫鼓励她:“想往大处干就干吧,我们全家人都支持你。”
就这样,靠着银行贷款,王素兰120万元买下了县办木器厂。她又有了新的目标:将电力配件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时间已是1998年。王素兰先后自行研制生产了 编织 机、离心浇铸机等电力配件生产设备,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资金近百万元。而王素兰的身价此时已达数千万。
王素兰的公司已驶入发展快车道,集纳了多名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先后有100多名下岗工人在此就业,公司也因此被当地政府授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和“下岗再就业先进单位”。王素兰把职工看作朋友和家人,谁家有红白喜事,谁家有困难,她总是亲自登门探望。公司一位老师傅的孩子得了重病,王素兰为其送去1万元钱解难。老师傅感激得老泪纵横。而王素兰却真诚地说:“钱是用来为人服务的,人哪能光为钱活着呀!”就是这种心态,几年来,她先后多次投身公益事业。闻听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她捐了几十万元爱心款。
短短几年时间,王素兰先后开发了纺织型防扭钢丝绳、系列液压牵引机、液压张力机、系列MC尼龙滑车、光缆滑车、钢丝绳线盘等十多种输配电线路施工设备,产品质量达到SD165-87/DL/T685-1999/DL/T875-2004等国家电力行业相关标准要求,并经国家电力建设研究所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2003年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在阳淮线、洛郑线、龙政线等“西电东送工程”和“农网、城网改造工程”输配电线路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二滩工程、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电网建设和农网、城网电力线路改造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公司的长足发展,2004年,王素兰又作出决定,和北京供变电设备公司共同投资1.5亿元,在温县工业集聚区1号地兴建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实施系列成套输变电工程施工设备项目,工程分两期实施。目前,该公司占地面积达2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总资产达1.3亿元。拥有全自动防扭钢丝绳编织机30台,MC尼龙滑轮浇铸机6台,机加工及试验检测设备180多台(套),建立了国内一流的牵张设备试验检测维修中心。企业连续多年被授予“诚信企业”“质量信得过单位”“纳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王素兰成功了。她这样 总结 走过的路:每一步都洒着眼泪。王素兰的创业传奇感动了人们,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她作为焦作市人大代表,温县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投身公益事业,在社会上树起了良好的口碑。
案例2:民国传奇女企业家董竹君
她叫董竹君,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她曾是民国初年四川省副都督夏之时的夫人,又是中国第一代女企业家,闻名全国的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
1919年至1929年期间,董竹君先后在成都少城将军街、东胜街生活过十年时间。
离开青楼 嫁给四川省副都督
董竹君是上海人,生于1900年。在她13岁时,因家道贫寒,被父亲典当到青楼作“小先生”,就是只卖唱不卖身。她天生丽质,美艳清纯,不久就小有名气。1914年,董竹君不甘心这样的生活,一心想逃出虎口。不久她结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夏之时经常来这里坐坐,听董竹君弹唱。接触多了,相互产生了感情。
此时,夏之时的包办婚姻的夫人因肺病而去世,夏提出要帮助董竹君重新走上新的生活的想法,董竹君自是欢喜,她对已是四川省副都督的夏之时提出三个条件:1、不做小老婆2、结婚后送到日本求学3、将来从日本读书回来,组织一个好的家庭,你管国家大事,我当你的内助。夏全部应允。
在夏之时的安排下,董竹君离开了青楼。她15岁和夏结婚。婚后几天,董竹君就随丈夫去了日本。到了日本,董竹君开始补习日文。一年后,大女儿国琼出世了。那时夏之时忙于事务,顾不上照顾家庭,董竹君又要学习,又要带孩子,日子过得十分忙绿。在孩子3岁的时候,夏之时随着时局的需要,带着妻女回到四川合江老家。老家是个封建大家庭,各种旧式礼仪很多,而且人多复杂,对这个留洋的新式女人看不惯,董竹君在老家过得非常压抑、心情忧郁。
安居少城 夫妻俩日子很闲适
1919年,董竹君终于可以摆脱纷繁的大家庭了。她随夏之时迁居到了成都。在成都,他们先租赁将军街(当时还叫猫猫巷)一座小独院居住,后觉得将军街的房屋比较狭窄,就出资一万元(当时货币),向一位富绅买进了东胜街一个大院子,将将军街的院子栽菜、养猪、养马。
东胜街大院住宅,占地约三亩,大小房屋二十多间,是一座四进院。那时的将军街并无几家人家,街上翠柏成行,美不胜收。住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董竹君常常在这两条街上散步,心中好不快活。
董竹君很喜欢法国女人的开朗、潇洒。她打听到成都平安桥有座法国修道院,亲自前往联系,请院里的法国修女教自己法语。修女很喜欢这位聪明的中国女人,每次董竹君去学习都认真、耐心地教授。
这时的夏之时因时局不稳定,下野不从政了,他天天在家栽花种竹、养鸟养马。董竹君每天从法国修道院学习法文回来,有时候在院子里复习功课,有时候帮助丈夫剪剪枝叶、修修花草。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过了两年,董竹君正打算赴法 留学 时,怀孕了。生孩子后,一时脱不开身,只好放弃了到法国留学的愿望。夏之时后来在包家巷租房创办了锦江公学,每天忙自己的事情。
不久锦江公学因兵荒马乱停学了,家里一时收入减少,夏之时在1922年,将东胜街这座大院子以二万八千元的价格出售给杨森部下。他们全家又搬回重新翻建的将军街居住。以卖房子的钱,在梓潼桥、新华街购进和新建共一百多间店铺出租,供全家开支。
为了翻新将军街的住宅,夏之时和董竹君都亲自过问,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设计并反复修改,院内的一瓦一屋、一花一树都倾注了她的心血。
房子建好董竹君搬过来后,对房子很是满意。在将军街寓所,董竹君在这里生下了女儿国璋、儿子大明。
突患疾病 被都督母亲所救
生女儿国璋时,还有一段惊险的故事。1922年夏初,董竹君突然卧床不起,经中西医治疗数月不见成效。全家人都愁容满面,亲友们都认为这是干血痨病,命在旦夕。这件事被成都都督尹昌衡的母亲知道了,尹母懂一点医术,就乘坐轿子看望董竹君,一诊脉尹母说,什么干血痨病,是怀孕了,因连生二胎(国琇、国瑛),加上家务劳累,是血亏、胎儿不能正常生长,只要连服安胎药、增加营养、补血调理,是可以保胎的。按照老人的嘱咐,董竹君连服药物两个多月,果然有了怀孕的迹象,足月后生下了女儿国璋。
生儿子大明,也有一段故事。1926年旧历正月初五,是董竹君的生日前晚,亲友们都来祝贺,宾客吃完宴席后又继续打牌。董竹君已经临产,不能陪客人玩耍,但又不能扫客人的兴,就一个人悄悄乘轿子来到四圣祠英国人办的医院,住了进去。第二天一早,家里人不见董竹君,急坏了,夏之时赶紧派人到处寻找,还好梅香丫头在四圣祠医院找到了董竹君,一家人才放心下来。过了一天的早上,儿子大明出生了,这是董竹君生了四个女儿后,才有了一个儿子,全家人都爱如宝贝,异常高兴。夏之时给孩子取名“大明”是按照排行取名,乳名为“和尚”,意思是祝愿孩子无灾难。
胸怀大志 沪上创办知名企业
董竹君是一个非常有志向的人,她常常到祠堂街一个新开的书店订购新书和报刊,接受到新的思想和 教育 。她想开办一个女子织袜厂,招收女工,帮助女人走向社会。于是,她计划并实施将后院的马厩、猪圈全部拆除,在院子里修了几间厂房,买了几台织袜机,办起了“富祥女子织袜厂”,厂门设在东胜街。附近住的女子都纷纷报名,一时生产火红。
这家女子织袜厂在成都是第一家,当时董竹君家的客人都赞扬道:你们家里前面是朗朗读书声,后面是唧唧的织机声,真是了不起的家庭。
1926年,董竹君在隔街的桂花巷租房创办“飞鹰黄包车公司”,从上海接来父母帮助经营。
董竹君的父母每天起早睡晚,从不怠慢。董竹君也是每天天麻麻亮就起床到公司,把板凳放在门口,站在板凳上高声给黄包车夫讲话,教导他们怎样注意出汗后不要着凉,避免生病,对待顾客要客气热情,车身保持干净……
当时,董竹君这家公司的管理学习了国外的一些 经验 ,公司车租低,车子的 修理 费、车夫的制服费都由公司出钱,车夫得病、受伤,也由公司负担医药费,有时车夫付不出租车费,还可以减免或分期付清。因此,车夫都愿意拉“飞鹰”的车子,公司的生意很是兴隆。
可好景不长,1929年春,四川局势混乱,各路军队招兵买马、扩充势力,设立造币厂,造成币值贬值,百业萧条,人心惶惶。董竹君痛下决心,关闭了这两家公司和工厂。
不久,因丈夫夏之时在上海,董竹君想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也要回上海去,她告别了成都、告别了居住十年的将军街、东胜街,带着双亲、子女回上海去了。
1997年7月4日,新疆“达瓦孜”传人阿迪力没带任何保险绳,仅用13分48秒就徒步走完600米跨越长江三峡高空钢绳,首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0年10月6日,阿迪力没带任何保险绳,成功跨越架设在南岳衡山芙蓉峰和祝融峰之间长达1399.6米的钢丝,创造了“无保险高空走钢丝世界最长”世界吉尼斯纪录。�
2002年4月16日-5月11日,阿迪力在北京平谷县金海湖上创下了“高空生存25天”的纪录,引起全界的关注,被誉为中国的“高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