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车链条一般多少公里换一次
其实你只要适当骑车(不在雨天或泥地中骑车),链条一般不需要换
即使你觉得有些脏了,去店里让机械师或负责这一方面的人对单车进行检查,他们会把链条拆下来进行专业清洗。
如果你真的要换链条,建议3-4年换一次,并对飞轮、齿轮等进行必要的更换,在骑行中保证最舒适,最安全。
望采纳
以下就一般使用广泛的零件,正常使用,合理保养的情况来说:
链条被拉长超过限度就要换,一般链条4-5k公里,好的链条8K公里左右就该换;碟刹轮组调整好辐条张力,不偏不调几乎不用更换。V刹多个看刹车边的磨损情况。
飞轮根据实际磨损情况酌情更换,卷边磨损厉害,链条跳链什么的都是参考条件,链条挂在大盘上用手拽右侧感觉有点松,链条就该换了,牙盘,好的牙盘能用两茬的飞轮,飞轮1-1.5W公里 ,牙盘2-3W公里。
花鼓一般是不存在更换的,它是轮组的一部分。看部件的材料及磨损情况酌情更换,花鼓内部的传动结构有两种,1是滚珠的,2是轴承的,滚珠坏了换珠子,珠档坏了换珠档。
轴承旷量大了换轴承,滚珠花鼓和滚珠的材料,油脂情况,骑行强度和环境很有关系,少的2-3k就要保养,多的2-3w都没问题,轴承花鼓也是一样,普通轴承和陶瓷轴承的寿命是完全不一样的。
何时需要更换链条
望闻用切:如果自行车经常变速出现故障,变速不顺畅,滑链等,那么链条一定寿终正寝了。比如在常用的几个飞轮位置还能凑活,但是一旦变速到不常用档位,就会出现噪音,或变速不到位,又或者链条在牙盘上落不到底的情况。但是这样的情况也会因为链条导致飞轮牙盘的共同损坏还无法准确判断。
和新链条做对比:如果手上有备用链条,那么可以用旧链条和新链条最一下对比。测量每10个连杆销钉之间的距离和新链条的测量数据做对比,如果长度超过1mm,那么需要更换了。
一般链条的长度都在108节左右,所以如果10节长了1mm,那么整个拉长的程度已经超过了1cm。这在变速到最小飞,最小盘时可以观察到下部的链条距离导轮的距离会比新的时候更近,甚至会接触到导轮上的链条。具体测量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使用和骑行情况来定。
链条拉伸长度量规:这个工具非常便宜,大约10元左右,它可以非常准确的告诉你你的链条是否需要更换了。工具箱中不应该缺少此类工具。这把工具可以让你测量出链条是否达到了极限的0.75mm,如果是这样,就需要尽快更换掉它。
如果没有达到,那么可以继续使用。而如果已经达到了1mm,那么很不幸,因为不仅需要更换链条,还需要更换飞轮甚至牙盘片。
然后3轴需要上油,不同的油有不同的效果。
链条需要上油,有专门的链条油。
一般洗链条理论上说每次出行后都应清洗一次。但考虑实际情况一般1周或者每300-500公里清洗一次为宜。
一些初接触变速自行车的骑行爱好者,总喜欢使用大牙盘+小飞轮的骑行档位,错以为借助这种变速模式,通过较低的蹬踏频率可以获得更高的骑行速度。其实,这种情况下,由于人的输出功率不便,在踏频降低的同时,蹬踏的扭力也同时大幅提升了,而小飞轮的齿数本来就少,如果长期使用这种变速模式骑行,在大扭力的磨损下,链子早早被拉长,链子拉长后,链结的空隙将大于飞轮轮齿的间距,从而造成链条与齿轮的非正常磨损,最后链子早早断掉,二飞轮最小的两片也过早磨尖。
如果楼主的最小两片飞轮磨损的还不算太严重,那么建议楼主使用其他的飞轮骑行一定里程后再试试,有可能随着链条的逐步被拉长,跳齿问题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消失;但如果后两片磨损过于严重,那楼主只能换飞轮了。
那么应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一是要培养科学的骑行踏频和换挡习惯,要知道并不是大牙盘+小飞轮就能骑得更快!汽车在上坡时还要减档呢,是不是?至于如何培养科学的踏频请楼主自己在网上搜一下吧,好文章很多。二是要注意定期更换链子。因为无论怎么样,骑行足够长的历程后,总是链子要被拉长,总要产生于飞轮的非正常磨损,在链子被拉长到一定程度(而非骑断了才换)就要更换了,我记得好像理论上讲链子每六节累计被拉长1/10英寸就该换了,理论太抽象,说点形象的吧。我本人是山地车4000公里换一次链子,公路是5000公里。虽然勤换链子不能彻底解决跳齿问题,但终归比没骑多久就要换飞轮划算的多。我的山地第一次4000公里换链后,磨合了大约200公里,就消除了跳齿,第二次4000公里换链子后足足磨合了1000+公里才基本消除跳齿。
祝你骑行愉快!
一定要洗链条的话,可以买专门的洗链器,清除杂物,安上洗链器。整上洗链油,转链条,就洗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