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杆机和链条机有那些优劣之分?
顶杆机和链条机有那些优劣之分如下:
1、顶杆机和链条机只是在配气机构的结构不同,和扭距大小没有必然关系。 从结构上讲,链条机更先进。链条机在相同排量下能通过提高转速,加大功率。体积小自重轻,机械负荷小,点火精确,能够结合很多先进技术一起使用。所以高性能大排跑车基本都是链条机,但同时对制造技术要求也更高。
2、顶杆机本身不适合高转速,所以扬长避短,多数把汽缸做成缸径小行程大,这样扭距增大了,而且避开高转速缺陷,中低转速(常用区域)时扭距大,加速有力,爬坡性能强,实用性好。链条机也可以作成这样,最简单的方法改变一下缸径和行程就OK了,但是高转速性能顶杆机就比不上链条机了。链条机一般侧重高转速功率输出(不改变汽缸容量的情况下加大缸径,缩短行程有利于提高转速,物理常识:单位时间作工次数多,当然输出功率大咯),靠提高转速增加力量,链条机高转速下的爆发力是厉害的,所以赛车要在8000~10000左右转才开始发挥威力。说白了就是各自的特点不同,侧重点不一样。至于震动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对于小排量民用车,链条and顶杆不是决定因素。
3、说到耐用问题,也是相对的。比如国外一些1500CC以上的V型双缸超大型巡航车,扭距大得惊人,2000多转时速就超过140码,常用转速不超过4000,有的甚至只有3个前进档,任何挡都可以轻松起步,换挡只为改变巡航速度,所以根本用不上高转速,这样的发动机多半用顶杆,转速又这么低的,反过来,链条机在常用转速高几倍的情况下,然而对材料,技术,精度的要求就高太多了,当然成本也就高很多了。 所以说链条机更好是机械原理所决定的事实,不是想当然的结论,也不是绝对的。
4、 但是. 机械原理和制造技术是相生相伴的,不可分割的。 链条机先进,但对技术要求高,加工精度要求高,很难把质量做好(主要对国内厂商来说),所以通常链条机毛病多,那是因为某些厂的制造技术不过关。 而顶杆机结构简单(从机械上来说:越简单则越可靠),容易维护保养,所以通常国产顶杆机比链条机毛病少。 换句话说,原理上链条机绝对比顶杆机好,但实际取决于制造技术,造得好的顶杆机肯定比粗制滥造的链条机强。
5、如果质量都好,只能说“小排量车”顶杆机由于原理上的局限更侧重中低转速的扭距输出,实用性好。 另外给买车的朋友一个建议,由于我国摩托车制造水平确实不咋地,造得好的链条机就那么几种,加上链条机结构复杂些,加工难一些,成本高一些,所以价格贵一些。不在乎贵点,玩车,就买好链条机。如果你想买即便宜,质量又比较可靠的车车,还是首选顶杆机。
“顶杆机与链条机爆发力”总的来说:
1、起步时的爆发力是顶杆机的强,原因是顶杆机直接由两杆相互作用(类似活塞运动)!而链条机则是能过链条循球滚动发生作用力。所以起步时是顶杆机的直接作用力强而爆发力强!
2、而高速行使中的加速爆发力则是链条机的强!因为顶杆机永远是两杆的直接活塞运动输出马力。所以高速行使时再加速则仍只能是能过增快两杆的活塞运动来提高速度。而链条机在高速行使具备一个更好的优势,便是链条的惯性能带出更高的速度。所以在高速行使时的爆发力是链条机的强!
汽车发动机压缩比的含义:
在汽车发动机的参数中,大多数崇尚动力性的车友都只是注意到了功率和扭矩这两个指标,但另一个重要指标却往往被人所忽视,这就是压缩比。据一汽—大众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压缩比就是汽缸内活塞的最大行程容积与最小行程容积的比值,也等于整个活塞的运动行程上止点和下止点在不同行程位置的容积比值。目前,绝大部分汽车采用所谓的“往复式发动机”,简单地讲,就是在发动机汽缸中,有一只活塞周而复始地做着直线往复运动,且一直循环不已,所以在这周而复始又持续不断的工作行程之中有其一定的运动行程范围。就发动机某个汽缸而言,当活塞的行程到达最低点,此时的位置点便称为下止点,整个汽缸包括燃烧室所形成的容积便是最大行程容积;当活塞反向运动,到达最高点位置时,这个位置点便称为上止点,所形成的容积为整个活塞运动行程容积最小的状况,需计算的压缩比就是这最大行程容积与最小容积的比值。例如压缩比为10的发动机就是将可燃混合汽压缩为原来体积的1/10。
一般来说在发动机的其他设计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比越高的车功率越大,效率越高,燃油经济性方面也会好一些。但是压缩比过高会造成稳定性下降,发动机寿命缩短。而且压缩比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因为可燃混合汽在压缩过程中温度会急剧提高,如果在没有到活塞的上止点处温度就已经超过可燃混合汽的燃点,则可燃混合汽就会爆燃,这就是俗称的敲缸,可以听到明显的金属撞击声,严重的爆燃甚至会使发动机倒转,给发动机造成致命的伤害。
肯定是链条耐用。以前发动机都是用正时皮带,一般六到十万公里必须更换,否则皮带断掉后果很严重。但更换皮带很麻烦,要拆一大片东西,工作量很大。随着技术发展,厂家为减少家用车维护工作量,采用链条传动,终生免维护,为用户节约了不少费用。但在国内有个很奇葩的厂家~大众,适应潮流,大量采用链条,但技术不过关,故障百出(大家网上可查)可靠性极差,解决不了,没有办法只好换回皮带。按理讲,家用车易损件越少越好,寿命越长越好(能为用户节约使用费用)。想想大众车火花塞2~3万更换,而日系是十万公里,就好笑,差距好大。
以前在某4s做售后索赔员,看到有动机正时链条故障把机器顶坏的,索赔起来很麻烦。客户也不理解,一年遇到几次就受不了了!和机器质量有关系,和机油品质有关系,和驾驶员激烈驾驶也有关系。后来发现某些车型悄悄地换回皮带了,貌似发动机冷启动运转噪音也低了,固定六万公里一换,也没多少钱,实际上有人开到十万公里,但是过了六万公里就得总检查
再说一下,正式链条不是啥高科技,摩托车早都用上了!
正时皮带比正时链条噪音小,只要正常保养皮带一样可靠耐用。我的车2006年购买,没有怎么跑,2016年才42000公里。考虑已经使用了十年,去年自己到TB上350元买了一套皮带、紧张轮,找到修理厂300元工时一天时间搞定。换下来的正时皮带、轮子都还可以用,只有空调皮带已经出现裂痕。换正时皮带真的不用花冤枉钱到4S店,去年到4S店打听连工带料2800元,自己搞定只花了一个零头钱。
顶杆机和链条机的区别:
1、摩托车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不同
顶杆机的曲轮轴是在曲轴向里面的,而凸轮轴驱动两根顶杆来控制气门的开闭。链条机与顶杆机不同,它的凸轮轴的位置是在缸头。
2、舒适性不一样
顶杆机噪音是比较大的,而且由于顶杆的惯性作用,所以它在运动幅度过快的时候,顶杆对气门的控制是比较滞后的。
链条机的制造技术更加先进,发动机噪音也更小,而且链条机的转速都是很高的,它的驾驶感受也很不错。
3、应用范围不一样
顶杆机因为转速低,故障率低,而且售价便宜结构也相对简单,所以一般都是使用在载货三轮摩托车上面的。而链条机的制造结构相对复杂,所以它的发动机功率也比较大,发动机噪音也小,所以说一般应用在两轮摩托车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