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工具行业都有哪些分类组成?
机床工具行业由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铸造机械、木工机床、量刃具、磨料磨具、机床附件(含滚动功能部件)、机床电器(含数控系统)八个小行业组成,是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工作母机的基础装备产业,是国防军工现代化建设急需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
行业处于中高端产品国产化阶段
长期以来,国产数控机床始终处于低档迅速膨胀,中档进展缓慢,高档依靠进口的局面,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需要的关键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技术受制于人。行业成长需要缓慢“量变”,行业处于中高端产品国产化阶段,中国数控机床行业中高端数控国产化不会很快到来。
2020年市场规模骤降近1/4
2017-2019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波动较大。2018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为3347亿元,同比增速10.50%,较2017年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为3270亿元,同比下降2.30%。主要系数控机床行业整体需求结构调整及升级,下游领域并不景气所致。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达2473亿元,同比下降24.37%。
磨料磨具相关企业数量最多
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机床工具协会统计数据均显示,2019年机床工具市场呈现出需求总量波动性收缩及需求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主的特征,与此相伴随的是行业结构和平衡被打破。在这一变化发展的调整过程中,行业企业为适应市场的剧烈变化做了不懈的努力,有些企业聚焦主业,深耕市场需求,适应市场能力进一步提升,但也有相当多的企业陷入了越来越严重的经营困难,亏损严重,资金紧张,甚至有的不得不进行重整或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行业格局出现重大分化。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协会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构成如下:企业总数共5720家,涉及八个分行业:金属切削机床833家(占14.56%)、金属成形机床529家(占9.25%)、工量具及量仪747家(占13.06%)、磨料磨具2025家(占35.4%)、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356家(占6.22%)、铸造机械467家(占8.16%)、木竹材加工机械127家(占2.22%)和其它金属加工机械636家(占11.12%)。
汽车是数控机场下游最主要需求
从数控机床行业下游消费需求比重来看,汽车是主要的下游需求领域,消费占比约为40%其次是航空航天,消费比重约为17%模具和工程机械分别为数控机械第三和第四消费领域,占比分别在13%和10%左右。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超5400亿元
就市场销售规模前景来看,2021-2026年,我国数控机床主要需求领域汽车进入调整期,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数控机床的销量,在下游领域经过调整期后会大量增加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将使数控机床销售额增速加快。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游应用市场在短期内对机床的需求有一定缩减,但长期来看,由于数控机床的便利性,2021年数控机床的需求将会恢复正增长,经初步测算,2026年将超5400亿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众所周知,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期间,通过对部分机械厂的改扩建和新建,初步建立起我国的机床行业,其中确定了18个骨干企业,它们被称为“十八罗汉厂”。
“十八罗汉”到底都有谁?
降龙罗汉:沈一机
全名:沈阳第一机床厂, 现并入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沈阳第一机床厂始建于1935年,沈阳人习惯称其为“机床一”。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机床厂,新中国成立时,沈阳第一机床厂还曾铸造了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
坐鹿罗汉:中捷友谊厂
现并入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5年12月,原沈阳第一机床厂、原沈阳第三机床厂、原中捷友谊厂经过资产重组,合并组建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举钵罗汉:沈阳第三机床厂
现并入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当年的'十八罗汉'厂中有3个就在沈阳,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友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都曾以各自的产品占据'中国制造'的重要一席。
过江罗汉:北一
全名:北京第一机床厂。北京第一机床厂具有50余年机床生产历史,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北京第一机床厂根据北京整体规划要求,提升传统制造业,吸收并入了北京第三机床厂,并集合优质资成立了北京北一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开心罗汉:北二
原北京第二机床厂,现名: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是在始建于1953年的原北京第二机床厂的基础上改制组建的一家中国机床行业骨干国有企业。
伏虎罗汉:云南机床
已与沈阳机床重组。云南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云南机床厂)始建于1961年,地处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机械工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出口外向型企业。公司于2004年12月30日与中国最大的机床龙头企业——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战略重组。
静坐罗汉:昆明机床
现为沈阳机床控股。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36年。新中国成立后,昆机更名为昆明机床厂,隶属于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早在1954 年,昆机就研制出了T68卧式镗床,受到国际人士好评。被誉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两颗明珠之一。
长眉罗汉:济一机
现名:济南一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1944年,是国家 “一五” 期间在机床行业建立的 “十八罗汉”厂之一。
布袋罗汉:济二机
现名: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37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十八罗汉”厂之一。中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全、实力最强的锻压设备和大、重型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企业。
看门罗汉:天一机
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始建于1951年,是国有大型一类企业,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1953年该厂开发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C620全齿轮传动车床,1957年实行第一次产品结构的调整,由生产车床转产生产齿轮加工机床。
探手罗汉:齐一机
原名: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现名: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齐重数控的前身是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该企业原是我国“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并被誉为机械行业'十八罗汉',是共和国重型机床的制造基地,有50多年的历史。
沉思罗汉:齐二机
原名: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现名:齐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齐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1950年10月于沈阳北迁建厂,是“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第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被誉为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
骑象罗汉:无锡机床厂
原名:无锡机床厂;现名:无锡开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开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机械工业大型骨干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无锡市重点企业集团。
欢喜罗汉:南京机床厂
原名:南京机床厂,现名:南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始建于一九四八年的南京机床厂前身为“中国农业机械公司南京分公司”。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重点扶持下,1950年被定为全国机床生产重点骨干企业,成为机床行业著名的“十八罗汉”厂家之一。
笑狮罗汉:大连机床
原名:大连机床厂,现名: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曾是共和国建国初期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之一。
芭蕉罗汉:汉川机床厂
汉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汉川机床厂。六十年代中期由北京迁至陕西汉中。是我国机械行业特别是电加工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托塔罗汉:汉江机床
汉江机床有限公司 汉江机床有限公司是1969 年国家投资建成的精密螺纹磨床生产主导厂,机械工业大型骨干企业.主要生产精密螺纹磨床系列、加工中心系列、精密测量仪器、CNC 精密机床和滚动功能部件等系列产品。
挖耳罗汉:长沙机床厂
长沙机床厂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从五十年代初期,成为全国机床行业十八个机床厂之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机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对机床的需求仍然保持高位。2016年中国的机床设备产量增加了12%,当前总产值达到了171亿欧元,占据全球市场的25.2%。中国机床市场的需求率高达31.9%,世界机床市场的主要需求仍在亚洲。
今后机床行业主要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需求转向高精度、智能化数控机床;二是数控机床技术水平有待长足的进步。国内高端机床主要仍靠进口,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可以说高精的智能数控机床将是机床行业的发展趋势。
1)、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更加剧烈。2005年以后,国内市场更加开放,进口税率下降,更有利于外国产品直接进入中国市场。随着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经营本地化,其生产成本下降,竞争力增强,国内市场竞争将异常剧烈。
2)、随着技术进步和工艺水平的提高,用户对机床产品的性能、效率、柔性和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个性化需求与厂家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对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品种需求更多,需求数量增加更快,要求成套性更强。
4)、世界装备制造业的新一轮竞争更加激烈,对数字化制造技术和设备将提出更高要求。
从8月份的时候,国委召开会议强调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等其他行业加强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始,工业母机版块热度不断提高。今天带大家认识的公司就是机床龙头企业一--秦川机床。
在分析秦川机床没开始前,你们先看一份机械行业备行业龙头股名单,点一下就能阅读:宝藏资料:机械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的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实际上秦川机床主要是国内精密数控机床与复杂工具研发制造基地,是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出色企业,其主营业是精密数控机床、塑料机械、精密齿轮件、液压件、液压系统及电梯曳引机。
凭借着产业链完整、产业线众多、系统集成能力等强大的优势,现在全球知名机床工具企业集团一家有了秦川机床的位置。
各位大概知道秦川机床的情况之后,再来分析一下该公司的投资亮点具体有哪些?是否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技术优势
截至到2019年时,公司开发新品和改进重点产品总共为109项,申请28项专利,其中就包含发明专利10项。
秦川机床一直坚持研发上的高投入,每年有5%左右的收入会支出在研发上,并且建立的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级别的,院士等级的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等级的科研工作者,美国的研发机构以及三个省技术研发中心,使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从更深层面上获得提升。
亮点二:齿轮制造装备领域优势明显
秦川机床已是齿轮制造装备行业中的带头企业,现在的磨齿机产品拥有了二百多个规格以及七个系列,在世界上都可以称之为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磨齿机生产企业,旗下研发的齿轮磨床数控化率的数据达到100%,占据了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凭借着公司产品复合、精密、特种、大型几个特性,在全球精密机床产业链的中高端继续往前迈去。
亮点三:人才能力
秦川机床拥有一支120余人的齿轮加工机床研发团队,其中包括含"三秦学者"1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 人,正高级工程师6 人,高工28 人,硕士26 人。
而且在宝鸡机床还存在省级技术中心,特别用于新产品的研发,研发人员总计为164人 。这起到了为机床高精尖技术的研发夯实了人才基础的作用。
篇幅原因,若是想知道更多关于秦川机床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在这篇研报当中有我的整理内容,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秦川机床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来看
自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机床消费就已经是占据了全球第一的位置,多年来持续保持在全球30%左右的这个水平。随着国内机床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快,时间推移到2009年,国内机床的生产总值做到了全球第一。
虽说国内机床生产总值蛮高,但是因为在人才、管理、核心零部件以及技术工艺方面与其他国家有一定的差距,高端机床主要是通过进口,因此,要促进高端数控机床的制造水平的上升。
因此,我认为,基于国家政策对工业母机大力发展的支持,外加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侧面推动,作为与机床工业制造相关的龙头企业秦川机床将会迎来一波高速发展。
可文章没办法实时更新,倘若各位想知道秦川机床未来行情,链接在下方,有专门的投顾给你对股票进行评估,诊断下秦川机床的估值,是高估或者是低估:【免费】测一测秦川机床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2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首先,中国机床工业的“大”表现在产值位列世界第一
在2009年里,金融危机对全球机床行业都造成严重冲击之下,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却呈前抑后扬、总体企稳向好的态势。有数据统计,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014.2亿元,同比增长16.1%,国产金属加工机床产值市场占有率由上年的61%提高到70%,其中国产数控机床由51.6%提高到62%,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36%。有媒体报道,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生产国。不仅如此,中国还连续八年是世界机床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一进口国。
岁末年初之时,全球经济显示反弹迹象,我国以结构调整为中心的投资依然火热,机床工具企业订单显示出快速增长迹象。预计2010年全年机床工具行业增速将会达到10%左右,金切机床将实现较高一位数增长;金属加工机床进出口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其次,中国机床工业的“不强”表现之一是低档产品产能过剩
由于我国整体工业水平落后于西方工业国家、行业企业自身技术力量不够雄厚,在开发高端产品方面滞后于市场的快节奏。
据李晶明表示,虽然中国机床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但仍然是世界第一机床进口大国,中国经济建设所需的高档数控机床主要依赖进口;中国拥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但是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所需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主要来自境外。中国大量出口“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但却进口这些出口产品制造出来的高档产品。
由此可见,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生产的主导产品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行业低档产品产能过剩与高档产品能力不足,国产高性能功能部件与主机发展配套失调,科研计划成果多但产业化应用效果不明显等。因此,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再次,国机床工业的“不强”表现之二是科技基础薄弱、产品质量水平低
从整体上讲,我国机床工业技术水平低,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产品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床工业企业无论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还是在市场竞争能力方面,均存在着阶段性差距,而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不少企业装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一些基础元器件和零部件的可靠性差,基础机床的精度、效率较低。由于国产机床的质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导致近几年机床进口骤增,进出口逆差巨大,尽管国内机床市场需求旺盛,但将近一半的国内市场被外商占领了。目前高精尖产品市场被西方发达国家占领,大型、重型和普通机床市场被俄罗斯占领,普及型数控机床台湾产品大量涌入,机床行业危机四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生产机床109.84万台,实现工业总产值6606.5亿元,同比增长32.1%,其中数控机床27.21万台,增速达15.26%,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尤其是高档数控机床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技术附加值的特征,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着力点,未来高档数控机床市场巨大。
当前,用户对数控机床的高端产品需求较为强烈,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数量快增。数控机床占机床总消费的比重上升到60%以上,且“十二五”期间仍将继续快速攀升。
另一方面是需求档次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随着振兴装备制造业关键领域的高水平新产品的发展,每个领域都对数控机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发展大型火力发电和核电机组、制造大型化工设备、开发大型海洋运输船舶、研制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发展高速列车、新型地铁和轨道交通车辆等,都需要大批高速、精密、高效和专用数控机床来加工制造。新一代武器、舰艇、飞机、卫星、导弹的发展,对数控机床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控机床行业研究小组表示,中国目前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市场,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未来数控机床市场巨大。粗略估计至2015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资产总额将有望突破240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80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20亿元,其年均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
同时,我国数控机床的技术也将得到较大提升,到“十二五”末,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将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届时,主机、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中档规模化、高档产业化,中国将研制出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装备,进口量大的高速、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将有明显提升。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