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丝绳 > 正文

吊桥钢丝绳两端怎么固定

优雅的墨镜
直率的泥猴桃
2022-12-22 08:05:43

吊桥钢丝绳两端怎么固定?

最佳答案
害羞的白云
闪闪的外套
2025-08-02 03:23:05

吊桥钢丝绳两端采用锥形套筒灌合金固定比较好。锥形套筒灌锌固定钢丝绳尾端穿入锥形套筒后将钢丝松散钢丝末端弯成钩状浇入锌、铜或其他易熔金属.由于工艺简单连接可靠应用较广.固定处的强度与钢丝绳强度大致相同。

最新回答
知性的宝马
兴奋的路灯
2025-08-02 03:23:05

吊桥需要使用热镀锌钢丝绳,根据桥梁的总重量,包括桥梁所有建筑材料,并假定桥梁站满人,计算材料与人的总重量,依据总重量和安全系数选用钢丝绳在直径和强度级,建议找有吊桥设计资质的专业设计院设计,仅供参考。

常用钢丝绳品种有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或涂塑钢丝绳,大气环境中使用,专利技术生产的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使用寿命最长,磷化涂层钢丝绳疲劳寿命是光面钢丝绳的3-4倍,重腐蚀环境优选防腐蚀能力突出的热镀锌—磷化双涂层钢丝绳,光面钢丝绳正在被淘汰,仅供参考。

文艺的花瓣
高兴的饼干
2025-08-02 03:23:05
钢丝绳的锚固,可以参阅钢绞线的锚固国家标准的,仅供参考

起重设备常用钢丝绳品种如下:

1.磷化涂层钢丝绳(中国专利),钢丝经锰系或锌锰系磷化处理,钢丝表面的耐磨性、耐蚀性全面跃升,不易磨损并不易锈蚀使钢丝绳疲劳寿命超大幅度提高,疲劳寿命是同结构光面钢丝绳3倍,通过疲劳试验可以验证疲劳寿命(亲自做疲劳试验最具可信性),是光面钢丝绳的升级换代产品,也可替代先镀后拔薄锌层镀锌钢丝绳使用(可通过盐雾试验检验或对比耐蚀能力),使用寿命超长,单位使用成本更低,稳定性更佳。

2.镀锌钢丝绳,包括热镀锌和电镀锌两种,一般而言,热镀锌锌层厚,电镀锌锌层薄

3.不锈钢丝绳,以304或316不锈钢为主,防腐蚀效果非常优秀但是价格昂贵

4.涂塑钢丝绳,碳素钢丝绳基础上,外层涂覆聚乙烯、聚丙烯或尼龙

5.光面钢丝绳,使用寿命短,市场需求剧减,将被磷化涂层钢丝绳全面淘汰。

6.海洋工程系泊用钢丝绳

7.缆索钢丝绳

大气环境中使用的起重机械,优选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重腐蚀环境优选热镀锌—磷化双涂层钢丝绳,海水中优先海工钢丝绳。采购时请注意,在购货发票必须注明钢丝绳名称,如磷化涂层钢丝绳或316不锈钢丝绳,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另外,专利产品一般在钢丝绳外包装上有专利号喷涂标注,质保书应有主要技术指标,如磷化膜种类和膜重,仅供参考

玩命的鲜花
缥缈的路人
2025-08-02 03:23:05
钢丝绳出厂价格一般都是按照钢丝绳结构以吨为单位计费,零售以米为单位计价。

常用钢丝绳品种有磷化涂层钢丝绳、镀锌钢丝绳、不锈钢丝绳或涂塑钢丝绳。大气环境中使用,专利技术生产的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使用寿命最长,锰系磷化涂层可以大幅度提高制绳钢丝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蚀性,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疲劳寿命是光面钢丝绳的3-4倍,随着对耐磨磷化液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性。依据磷化涂层钢丝绳目前市场价格,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日均使用成本仅仅是光面钢丝绳的百分之三十左右,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是光面钢丝绳的升级换代产品,仅供参考。

忐忑的牛排
重要的往事
2025-08-02 03:23:05
目前,只在河北省有一部专门规范《景区人行玻璃悬索桥与玻璃栈道技术标准》,这部标准是国内第一部,它于今年八月一日正式开始实施,这部规范标准对景区项目的建设材料、设计施工等都提出了明确规范,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部标准对安装材料、使用年限、禁带用品、防护装置和指示牌、人流量都进行了给出了明确标准,玻璃吊桥必须采用钢化夹层玻璃,昂华夹层玻璃都需要进行均质处理,玻璃吊桥的主跨跨度小于一百米或使用镀锌钢丝绳为主缆时,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三十年,主跨度大于等于一百米时,使用年限为五十年。

这些规范标准给很多不良的玻璃吊桥厂家造成了压力,不过,我们倒是觉得有些规定还是很不错的,也能够让景区在选择玻璃吊桥厂家时对其有些评判的标准,有助于景区能够选择好的厂家进行安装工作,一是对自己负责,二是对大众对社会负责。

相信在不久之后,各省都会有专门的吊桥安装规范,这样会使大众又能多一层安全保护。每年对玻璃吊桥检查后都需要出一份测评报告,每次风雪过后都需要对吊桥进行重点检查。

强健的小熊猫
单薄的金鱼
2025-08-02 03:23:05
          65.观洛神岛感悟洛阳古老文明

                徒步洛神岛(下)

      一年来跟随东方红徒步群,多次徒步经过洛神岛,浓厚的兴趣,总想留下文字内容,否则什么时候想起此事,心有余悸,实属憾事。

      不是不想写,而是不敢写,洛神岛风景区,洛神二字的缘由,以及曹魏时期曹植的《洛神赋》了解甚少,更是不能写的缘故。

      洛神岛风景区来了数次,深感其构思精妙,以洛河之水为魂魄,各岛内涵丰富,惊艳的让人目不暇接,感悟中华民族上古传说和古老文明,《帝王岛》、《洛神岛》、《桃花岛》以吊桥或栈桥相连,即考虑年轻人的嗜好又考虑老人、小孩的安全,实属不易。

      进入洛神岛风景区,首先被3-4米高的铜像所吸引,驻足停留,看一侧的“丹书铁券”恍然大悟,介绍洛阳古老文明,灿烂的文化,十三朝古都历历在目,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开国皇帝的铜像,先后顺序,一字排列,让人不解的是《帝王岛》内,商朝大臣伊尹(也有叫尹伊之说,公元前1649--公元前1549)也在其中,夏末商初人出生地:伊水河畔,是一个奴隶娃,从小跟随养父学习厨艺,在厨艺中领悟治国理政的道理,死后葬在西亳40公里处,现今偃师市(葬地争议比较大,有山东说、商丘说、郑州说,洛阳至今没有发现其墓地,只有文字记载),足以说明伊尹的历史地位之高,功劳之大。

      相传商汤为了得到伊尹帮助其治理国家,亲自驾车登门拜访,一随从闷闷不乐,口不择言说到:伊尹是个奴隶,大王你说句话,伊尹就会自己跑上门来,你何必自己亲自来。商汤怒斥到:你不懂,好比我得重病,需要吃良药,病方能治好,伊尹他就是能治好我病的良医,随即让下人离去,自己亲自驾车前往。

      伊尹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先后辅助五位帝王,时间长达50余个春秋,功勋卓著,是今天洛阳人的骄傲。

      再看曹魏时期,曹植(公元192-公元232)字子健,册封陈王,其作品《洛神赋》,原名《感鄄赋》、也叫《感甄赋》(三国时期鄄即是甄,泛指今天的山东鄄城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

      曹植根据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写,讲述自己在洛水河畔遇到洛神女的情形,随作此赋。

      《洛神赋》中很多词汇,今天仍在使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语句甜美悠扬,欢快流畅,朗朗上口。

      魏明帝曹叡(公元204-公元239)熟读《感甄赋》后,感觉与其生母甄宓(公元183-公元221)是同一个甄字,甚为不妥,怕后人误解,随向叔叔建议改为《洛神赋》。

      今天的人们总认为:曹植说描述的洛神赋是对其同母兄长,曹丕(公元187-公元226)之妻甄宓的赞誉和暗恋,笔者不敢苟同此观点,原因如下。

      其一,甄宓比曹植大10岁;

      其二,甄宓长期生活在邺城,曹植生活在鄄城县;

      其三,古代爱上黄嫂,实属大逆不道,是要杀头的;

      其四,曹植的智商甚高,不会犯低级错误;

      其五,曹植的人神对话,是对哥哥曹丕由衷的祝福,希望哥哥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曹植爱恋甄宓,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嚼头,不是真正的历史事实。

      恋恋不舍离开《帝王岛》,登上“洛神”吊桥,目测距离约60米,或许是吉祥数字58.88米,宽约2.5米,拦高约1.5米,两侧对称,4-5厘米粗的钢丝绳,横跨两侧,下端各有两根2厘米粗的钢丝绳加固左右,间距3米有10厘米的方钢组成,衔接处均有长方形加三角形的铝板固定,长方形四个螺钉紧固,三角形有一个螺钉紧固。头顶是园弧角度,顶端是有4厘米粗的钢丝绳相连,间距3米;每个间距内,另有5根1厘米粗的钢丝绳有序排列,相互对称,错落有致,3米长的距离内再装饰上五颜六色的风车,风车的轴间距1厘米,春风拂面,风车上下滑动,左右旋转,发出“嗡嗡”声响,犹如人的口哨声音,旋律悠扬,响彻整个景区,两侧对称的是五光十色,编制成倒立的正方形呢绒绳,正方形的边长约为6-8厘米,凡是承重的钢丝绳上都绑有彩色灯带,贯穿整个吊桥两侧,夜晚五颜六色的灯光,把吊桥装扮成色彩斑斓,灯火通明,犹如仙境一般。脚下是约10-15厘米的方钢组成,方钢之间的距离约1-1.5厘米。

      整个吊桥设计巧妙,结构力学,美观大方,承重达150人之多,不管男女老少站在吊桥之上,忍不住听着“口哨”声响,跳起摇摆舞,跨左脚,迈右腿,晃一晃,摇一摇,乐呵呵。

      走过吊桥,迎面又发现一颗“干枯大树”,直径约2.5米,仔细观察原来是固定吊桥两端及顶端的三根最粗的钢丝绳,猜想是钢筋混凝土浇灌的石柱,外形装饰成苍天大树模样,大树身后,一左一右是一对情侣,人脸龙身,笑容可掬,手持钢丝绳,活灵活现,告知游客,你已经登上洛神岛屿。

      洛神岛是整个风景区的主题景区,汉白玉的洛神雕像,高约10米,她端庄娴熟,手持灵芝,向过往游客微笑问好,底座高约5米,底座下方刻有曹植的《洛神赋》、甄洛的《塘上行》且有详细的注释。

      广场内侧分别是伏羲脚踩黄河大鲤鱼,乘风破浪发现河图,女娲补天,伏羲女娲合照,后羿射日,神龟洛书,龙马附图大型浮雕铜像。上古卷轴,美丽传说,给洛神岛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广场中央,时常有身穿隋唐或者宋朝服饰的大型表演,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广场外侧有两排约60米长的厢房,北侧靠近河边种植翠柳和成片的观赏竹林,生机盎然,绿意葱葱,红色的洛神岛三个大字格外醒目;站立对面,洛神岛三个红字倒立在洛河水之中,湖水波光粼粼时,三个红色字在绿竹衬托下,仿佛身穿红色衣服,顽皮的小矮人,在湖面上手牵手有序地载歌载舞,笑迎八方宾客,夜晚红色洛神岛三字又变成霓虹灯,红的似火,变幻莫测。

      广场东侧,有一古老的水井,支撑辘轳是一个约1.5米高的青石板,镌刻有龙凤呈祥和头戴官帽的老者荣耀,水井北侧有一圆圈门小院,上写洛神居,古朴典雅,深不可测。

      意犹未尽,登桃花吊桥,上桃花岛,吊桥与洛神桥大同小异,长度约80米,承重钢丝绳粗约5-6厘米,吊桥上端的弧度是由X型加以固定,五颜六色的风车为上下两层七排,最大载重量为300人,桥面是宽约15厘米,厚约5厘米的木板组成,上面又铺上绿色地毯,干净整洁,格外喜庆。

    春天的桃花岛,桃花盛开,鲜花怒放。

    尤为碧桃里的大叶女贞,高50厘米开始分支,四至五枝,高约1.5至2米,花型硕大,色彩鲜艳,深红色的花朵,令人喜爱,站立树前,留下倩影,仿佛你就是大英雄,头戴花环,笑靥心醉。桃花落幕时,牡丹吐露芬芳,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桃花牡丹争斗艳,不分伯仲,情景交融,让人流连忘返,迟迟不肯离去。

    桃花岛三面出口,错落别致,东、南、北三个方向,每一个出口都有一颗古老的桃树,上写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桃花岛”,东面另有三个落地石桃,金色大字桃花岛三字格外醒目。

    古树一年四季桃花盛开,鲜花怒放,稠密粉红色的花朵,令人心醉,让人大惑不解,难道是千年之狐,桃树成仙,走近一看,原来是非常逼真的假花,给游客指明前进的方向。

    岛内最著名的景点,双龙瞩目莲花仙子,左右升降龙,成行立姿势,长约40米,莲花仙子高约30米,鲜艳的彩色服饰,气势恢宏庞大,让人感觉到,龙对莲花仙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思想所折服。

    再看更像是曹植《洛神赋》作品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令人遐思万想。

      南面不远处,游乐场里传来孩子们咯咯的笑声,再看洛河之水,水流湍急,哗啦啦的水声,正以每秒20立方米的速度向东流去,寓意今天的洛阳,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国家经济朝气蓬勃,阔步向前。

      作者:喜乐

      2018.4.20晨6:28分初稿

      备注:2018.2.27跟随东方红徒步群洛神岛见闻之(二),感谢友友们的一路相伴。

      鸣谢洛浦秋风、九妹、依依、峰、清风明月、回忆等人,先后三次付费再游洛神岛。

还单身的身影
虚拟的花瓣
2025-08-02 03:23:05

悬索桥的安全性是要经过反复严密的计算,最终理论成型才可以搭建桥梁,而在随后的日子里,悬索桥本体的维护和保养也十分重要,是需要安全员定期去检测维护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极端恶劣的天气,比如下雨天,要去看钢丝绳索是否被腐蚀还有冬天是否会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如果发现了这些情况要及时做到更换,保养维护,并且记录在档案当中。

这件事是怎么回事?

根据印度官方媒体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古吉拉特邦莫尔比县有一座近150年的吊桥,上面聚集了四到五百人,突然发生坍塌,坠入河中,其中有60多人掉到河中被淹死了,100多人被送到医院,随后根据官方媒体统计这次事件造成了上百人死伤。

在事故发生之后,印度政府立马出动了救援部队,搜救遇难人民,并且向每一个在事故中遇难的民众提供了将近2万元人民币的补助,受伤的民众可以拿到4000人民币的补助,在事情发生后,印度总理莫迪也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布推文表示哀悼。

 悬索桥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

悬索桥每天都有无数的车辆通过桥梁到达目的地,悬索桥是一种柔性,桥不是根性结构,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导致桥体变形,一座桥梁在日常运行状况下会受到荷载、环境气候、材料老化、结构损伤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时掌握桥梁受力和变形情况,监测桥梁应力应变,成为评价桥梁使用状况和安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现代桥梁一般都有一整套健康监测与评估系统, 桥梁监测系统综合运用了数字图像技术、现代传感技术、智能识别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

震动的台灯
寂寞的宝贝
2025-08-02 03:23:05
钢索需用有涂层特殊用途钢丝绳,混凝土基础的设计方案需通过型式试验和审批,商混标号不低于C25,通常使用C30,桥的宽度应在1.0m~2.5m,关于承载力需要根据基础的设计力学报告来决定,采用钢索需根据基础力学报告来决定使用哪种标号钢丝绳,一般景区使用的人行吊桥钢丝绳常用规格是28/32的,其钢索、张紧装置、索头等装置的组数,需根据基础设计的地锚来决定,地锚有相应拉力参数。这些东西是吊桥制作必备的一整套的技术参数和安装规章,这种东西一旦出现问题 均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可爱的柜子
热情的星星
2025-08-02 03:23:05

吊桥在桥梁工程专业中更习惯被称作为悬索桥,毋庸置疑,悬索桥起源于中国,但它是怎么演变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在古代,若遇到不宽不深的河水溪流,人们在河中摆放一些石块,或者将石板搁放在石堆上,或者将树干搭放在两岸,就可踏石或踏木过河。待技术有所发展后,就可建造一些跨度十分有限的木梁桥、石梁桥和石拱桥。对实在难以造桥的地方,就只能坐船渡河,或者望河兴叹了。

相比而言,在崇山峻岭之中造桥,其难度就要比在平原和丘陵地区造桥大得多。例如,在我国云南的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流区域,在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在四川、贵州的一些地区,那里高山崎岖,峡谷深切,急流汹涌;即便是今天建桥,也绝非易事,更遑论没有现代造桥技术、材料和工具的古代先民了。

即便再难,桥还得造。但拿什么造桥?造什么样的桥?假定古人有能力建造跨度不大的梁桥或拱桥,但以今天的桥梁工程角度看,在高山深谷之间建造跨度十分有限的梁桥或拱桥,那就得在峡谷急流中建造桥梁基础,并架设高墩,这肯定不合适。最好的方法,就是不与水打交道,一跨越过。除了东晋的《华阳国志》外,更早的《汉书?西域传》中就已有“以绳索相引而度(渡)”的描述。把铁环连成铁链,用于军事和索桥,也是首先在中国出现。在索桥方面,说古代中国铁索桥最早出现在隋唐,比较靠谱,云南神川铁桥就是一个佐证。古代人大概是从山林间动物借助藤蔓攀援而得到启示,发明了以藤、竹、草等自然界材料加工成索来造桥的办法,逐步创造出了三大基本桥式(指梁、拱、索)之一的索桥。

怎么造桥?最简单的方式是在两岸固定一根索,一头高,一头低,人就可借倾斜之势滑越渡河。这就是最原始的渡河工具――溜索。生活在三江并流区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各少数民族,历史上多使用溜索过渡。直到今天,极少数边远地区仍在使用溜索,但材料已改用钢丝绳或钢绞线了。

溜索通常只能渡人,而且不方便,很危险。多用几根索,上下布置,索间用藤或绳连结成网状,或者直接用藤编成网,就成为索网桥或藤网桥,过河就相对比较安全了。后来出现了多索的形式,即一部分索平铺在下面,上铺木板形成较宽的桥面;一部分索高置两侧,兼做扶手和护栏。这样的索桥,既可以行人,也可过渡货物、牲畜,这就是早期的索桥。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古代中国开始逐步把铁索应用于桥梁,都江堰安澜桥,神川铁桥等。

关于都江堰安澜桥。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索桥,可能出现在东晋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中。这本志书记述了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地理、人物等,成书于公元348?354年间。《华阳国志?蜀志》中言:“西南两江有七桥:直西门郫江上曰冲里桥。??。上曰笮桥。??”。

古代中国称索桥为笮(读zuó)桥,笮就是用竹篾拧成的索,那笮桥就是竹子做的索桥。现四川都江堰(过去称灌县)安澜桥,就是由古代笮桥延续至今的。这桥不知始建于何时,宋朝以前叫“珠浦桥”,明末毁于战争而改为船渡,清代(1803年)仿旧制重建,改名安澜桥。安澜桥分八大孔,两小孔,长334.55m,最大跨径60m左右。1964年,山洪冲毁古桥,1965年重建时改木桩为混凝土墩柱,改承重竹索为直径25mm的钢丝绳。1974年,修建外江闸门时,把桥从鱼嘴处向下游迁移了130m。1982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项目。

神川铁桥

在云南丽江玉龙县西北的塔城乡,曾有一座建于唐朝的跨越金沙江的铁索桥,后毁于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吐蕃与南诏之间的一场战争。史料中没有关于铁桥的具体信息,今天能看到的,只是1991年当地政府在遗址处设立的一块“古铁桥遗址”碑。

据史料记载,唐天宝年间,南诏与吐蕃发生神川(指金沙江)铁桥大战。《旧唐书?南诏传》中记载了南诏偷袭吐蕃的过程,结果是:“??乘其无备,大破吐蕃于神川,遂断铁桥,造使告捷”。唐朝樊绰所著《蛮书》中亦云:“??贞元十年,南诏蒙异牟寻用军破东西两城,斩断铁桥,??。”。至于神川铁桥的建造者,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的认为是隋朝名将史万岁(这名字起得霸气)所建,有的说是云南阁罗凤(南诏第五代王)所建,但当代史界学者一般都认为是吐番(公元618?842年间的古代藏族政权)所建。结合藏族后来的建桥技术看,笔者也倾向于是吐蕃所建。

关于悬索桥较其它桥型,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建造超大跨度的桥梁,无一例外地选择悬索桥,如跨度3300m的墨西那海峡桥梁方案和跨度3500m的直布罗陀海峡桥梁方案。这是因为:同其他桥型相比,跨度越大,悬索桥的优势越明显。

优势之一是在材料用量和截面设计方面。其他桥型的主要承重构件的截面积,总需随着跨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大跨悬索桥的加劲梁(其材料用量在全桥用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却不是主要承重构件,其截面并不需要随着跨度而改变。

优势之二是在构造方面。许多构件截面积的增大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例如梁的高度、杆件的外廓尺寸、钢材的供料规格等,但悬索桥的大缆、锚碇和塔这三个主要承重构件在扩充其截面积或承载能力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则较小。

优势之三是大缆受力方面。众所周知,桥梁构件主要承受拉、压、弯。受弯构件难以充分发挥材料潜力,受压构件需要考虑稳定问题,只有受拉构件最为合理。由于大缆受拉,其截面设计容易,材料使用效率高,跨越能力也最强。

优势之四是在施工方面。悬索桥(不包括自锚式)的施工总是先将大缆架好,这样,大缆就可视为一个现成的悬吊式支架,加劲梁的架设就比较方便。当然,为了防御强风的侵袭,虽然也必须采取防范措施,但与其他桥式所用的悬臂施工方法相比,风险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