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扳手有哪几种
(1)梅花扳手
两端具有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工作端,适用于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
功能:梅花端通常做为螺丝(帽)的最初放松与最后锁紧用。
尺寸:8*10、10*12、12*14、14*17、16*18、17*19(以MM为单位)。
使用:左手推住梅花扳手与螺栓连接处,保持梅花扳手与螺栓完全配合,右手握住梅花扳手另一端并加力。
(2)活动扳手
称活扳手,其开口宽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是用来紧固和起松不同规格的螺母和螺栓的一种工具。
功能:用来旋转六角或方头螺栓、螺钉、螺母。
尺寸:4"、6"、8"、10",对应开口1.3、1.93、2.4、3公分。
使用:扳手不易打开,容易伤人和把螺栓角圆滑,应使拉力作用在开后较厚的一边,以防开口出现“八”字形。
(3)套筒扳手
由多个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套筒并配有手柄、接杆等多种附件组成的扳手。
功能:适用于拧转地位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
尺寸:大、中、小三个类型,常见6.3mm系列、10mm系列和12.5mm系列。
使用:将套筒套在配套手柄的方榫上,左手握紧手柄与套筒连接处,切勿摇晃,以免套筒滑出或损坏螺栓螺母的棱角。
(4)扭力扳手
又叫扭矩扳手、扭力扳手、扭矩可调扳手,可以设定扭矩,并且扭矩可调。
功能:紧固螺栓,大六角高强螺栓的初紧和终紧都必须使用定扭矩扳手。
尺寸:1-5N, 5-25N,10-50N,20-100N, 40-200N,70-350N。
使用:先将扳手方榫连接好辅助配件,确保连接,在加固扭力之前,设定好需要加固的力值,并锁好紧锁装置,调整好方向转换钮到加力的方向。
(5)电动扳手
以电源或电池为动力的扳手,主要分为冲击扳手、扭剪扳手、定扭矩扳手、转角扳手、角向扳手、液压扳手、扭力扳手、充电式电动扳手。
功能:应用于钢结构安装行业,专门安装钢结构高强螺栓。
尺寸:600×420×150(mm)。
使用:对准螺栓扳动电源开关就行,电动定扭矩扳手既可初紧又可终紧,它的使用是先调节扭矩,再紧固螺栓。
3+3等于几?——答案:6。
3+3=6。
加减乘除
【拼音】: jiā jiǎn chéng chú
【解释】: 算术的四则运算,借指事物的消长变化。
【出处】: 明·王九思《端正好·次韵赠邵晋夫归隐》:“端的是太平人物,谁想道命儿中加减乘除。”
【举例造句】: 小学生一般应该都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拼音代码】: jjcc
【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事物的变化
【英文】: do calcalations, such as plus, minus, times, divide
当然,扳手指的方法需要教,或许还有别的简单方法,但不是越容易理解的方法就是越好的。数学中,错误的尝试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可以选择复杂的方法,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而家长老师则是鼓励为主。总是求取最简便的道路虽然暂时有助于提高成绩,但是丧失了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创造能力的发掘。
方法:
1、首先用指尖弹击第一关节的指根,然后弹击手掌中部,最后弹击手掌的下部。手指不应并紧,但也不要互相分开。手指抬起的程度要正好适于进行下一个动作的需要,双手同时练习,也可加上手臂的划圆圈动作。
2、五指伸直,合理散开并略略伸展。拇指的第一和第二关节,其余各指的第二和第三关节弯曲成九十度(三重练习,只能双手同时进行,可加上手臂划圆圈动作)。
3、第五指弯曲,尽可能地接近腕部,接触手掌、然后指尖沿手掌磨擦而过,一直到手指部,其余各指依次做此动作。
4、左手四指并紧,右手各指与手各指图68编制在一起,使左手的第三和第五指在上面,第二和第四指在下面,然后迅速地更换手指,使二、四指在上面,三、五指在下面。要注意使右手拇指始终在左手拇指下面,否则它将妨碍各手指的迅速更换,左手也是如此,本练习初期可做得缓慢,只可做数次,以后,当已经掌握较快的速度时,两手可各做四十、五十次。本练习能很好地为谈奏交替三度做准备。
5、手指沿手掌通过,然后猛然地张开。本练习可以加上手臂的划圆圈动作。
6、轮流使每个手指向侧面张开,距离尽可能张大。本练习可连续反复多次,但不得使手指过分疲劳。
7、各指靠拢,然后使第三和第四指分开。
8、与上一个练习相同,只是使二--三和四--五指分开,而三和四指并拢。
9、逐个使各指在第二关节处弯曲成直角。如果注意力高度集中,第二关节可达到异常坚实的程度,第三关节则相反,十分松弛,假如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击它,它只是震抖几下之后又归复原处。
10、轮流使各手指在第三关节上弯曲。要做到这一点不可能不使第二关节弯曲,甚至其余各指也都可能弯曲。弯曲度不应超过50度—60度,因为超过这个角度就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三关节上。
11、逐个将手指从第一关节上抬起。要获得这样的感觉,仿佛手指是用拴在指尖上的线提起似的。动作时全部注意力只集中在指尖上,手指的第一关节完全放松。将手指尖抬起后,立即将它“扔掉”,仿佛是线断了一样。必须是扔掉,而不是使其弹击。本练习的目的在于抬指时产生这样的感觉,仿佛手指是一个整体。
扩展资料
练习手指的灵活度的三个优点:
其一,锻炼大脑。有科学表明,手部的灵活运动,能够提高我们大脑皮层的功能。这说明,经常的做手部的运动,我们的大脑的记忆力、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哦。
其二,增强体质。手部运动事实上属于一种协调性的运动,它需要胳膊、手臂、肩膀等其它肢体的配合,尤其是美容师在为顾客服务中,需要用巧劲按摩和揉捏,相当于是做了运动,因此长时间练习手法,能够增强体质,有健身的效果哦。
其三,增强手感。经常的练习手法,增强手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虽然美容师做手部运动目的是为了提高美容手法技能,但是同时我们也会收获其他的好处,譬如关节更灵活,这样在打兵乓球的时候,动作会更快。
下面我们就请出来自精灵王国的六大家族来帮助小朋友们快速记忆乘法口诀。
机械族的机械记忆法
机械族的精灵口才很好,擅长读背。因此,他们很喜欢反复读诵乘法口诀。不过他们的方法很特别哦!
■ 竖着背
比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直背到一九得九,接着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是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接下来,依次是四四十六的竖列、五五二十五的竖列、六六三十六的、七七四十九的、八八六十四的、最后九九八十一的。这种方法有个规律,几的竖列,就逐渐增加几,可以按此规律帮助记忆。
■ 横着背
比如第一横行,就一句一一得一;第二横行两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往下类推,第几行就几句,最后九句,从一九得九到九九八十一。这种方法也有个规律,第几行,后一句就比前一句增加几。
■ 拐弯背
比如,首先背一二得二,此时接着背二二得四,这时拐弯向下背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回到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再拐弯往下三四一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类推,回到一四得四接着拐弯。这样背的一个特点是,从一到九的口诀都有九句,几句的口诀就逐渐增加几句。
理解族的理解记忆法
理解族的精灵擅长逻辑推理。当他们能按顺序熟读口诀后,必然会有若干自己比较熟悉的口诀,例如: 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将这些口诀作为参照物,可运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与之相邻的乘法口诀。
比如:8×9的结果想不出,则可思考“9个9减去一个9”,也就是“81-9=72”,当然得出结论后不能写上72就算了,还应把“8×9”的口诀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这句也将成为铭记于心的口诀了。这样以点带面,从若干口诀辐射到所以口诀,效果应该会比较明显。
对比族的对比记忆法
对比族的精灵们擅长观察和比较。于是他们发现了下面的规律。
■ 积的得数相同的:(两个乘数不重复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一八得八、二四得八
二六十二、三四十二
一九得九、三三得九
三六十八、二九十八
二八十六、四四十六
三八二十四、六四二十四
六六三十六、四九三十六
■ 两个乘数相同的:
一一得一、 二二得四、
三三得九、 四四十六、
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
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
九九八十一。
■ 积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交换的:
二七十四、五八四十
三四十二、三七二十一
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
四九三十六、七九六十三
三九二十七、八九七十二
■ 积是整十数的:
二五一十、四五二十
五六三十、五八四十
故事族的故事记忆法
故事对于故事族的精灵来说是喜闻乐见的,有些口诀比较特殊,他们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记忆。
如: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变,遇到妖怪,孙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金箍棒就打。
游戏族的游戏记忆法
游戏族的精灵喜欢把任何枯燥的事情变成有趣的游戏,不信你看:
■ 划拳赛口诀游戏:
两人同时用手指比数,例如,一人伸出4根手指,并说出4,另一人伸出6根手指,并说出6,然后先说出得数24者获胜。像这样反复划拳数次。双方可约定,赢够多少次,可以奖励糖果一个。
■9的口诀手指记忆游戏:
首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9的口诀得数特征:
(1)9的9句乘法口诀结果个位数字为“9—1”9个数字,依次少1。
(2)9的9句乘法口诀结果两位数字之和等于9。
■ 9的手指记忆游戏:
如上图,平放双手,在记忆“一九得九”这句口诀时,弯曲左手小拇指,在弯曲的手指右侧还有9根手指,这个“9”就代表积个位是9;
在记忆“二九十八”时,弯曲左手无名指,弯曲的手指左侧,有一跟指头,这个“1”代表积十位上的数字1,弯曲手指右侧,还有8根手指,这“8”代表积中个位上的数字8,也就是“二九十八”,以此类推。
从左往右数,第几个手指弯曲表示几九的几,弯曲手指的左边表示积的十位上的数字,右边表示积的个位上的数字,学生既感兴趣而且又记得牢。
运用族的运用记忆法
运用族的精灵们,喜欢在生活中运用数学,通过用以致学。
正所谓数学源自生活,运用于生活,乘法口诀的运用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想更熟练的掌握,家长应利用一切与之有关的机会让孩子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结果,相信孩子们会乐意把他们所学知识在家长面前展露,体验自己学习的价值是极其快乐的,这会激励他们学得更多。
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学习小学数学都有很大的难度,其实小学数学属于基础类的知识比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小学,是一个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学数学有哪些技巧?
一、重视课内听讲,课后及时进行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特别注意课堂学习的效率,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我们必须遵循教师的思想,积极制定以下步骤,思考和预测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教师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我们必须了解基本知识和基本学习技能,并及时审查它们以避免疑虑.首先,在进行各种练习之前,我们必须记住教师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各种公式的推理过程,并试着记住而不是采用"不确定的书籍阅读".勤于思考,对于一些问题试着用大脑去思考,认真分析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二、多做习题,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如果你想学好数学,你需要提出更多问题,熟悉各种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想法.首先,我们先从课本的题目为标准,反复练习基本知识,然后找一些课外活动,帮助开拓思路练习,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掌握解决的规律.对于一些易于查找的问题,您可以准备一个用于收集的错题本,编写自己的想法来解决问题,在日常养成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学会让自己高度集中精力,使大脑兴奋,快速思考,进入最佳状态并在考试中自由使用.
三、调整心态并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主要的重点应放在基础、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因为大多数测试出于基本问题,较难的题目也是出自于基本.所以只有调整学习的心态,尽量让自己用一个清楚的头脑去解决问题,就没有太难的题目.考试前要多对习题进行演练,开阔思路,在保证真确的前提下提高做题的速度.对于简单的基础题目要拿出二十分的把握去做难得题目要尽量去做对,使自己的水平能正常或者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技巧就是多做练习题,掌握基本知识.另外就是心态,不能见考试就胆怯,调整心态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这些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进入到数学的海洋中去.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用碳素或合金材料的结构钢制造。扳手通常在柄部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
扳手基本分为两种,死扳手和活扳手。前者指的是已经有固定的数字写上的扳手,后者就是活动扳手了。1.呆扳手:一端或两端制有固定尺寸的开口,用以拧转一定尺寸的螺母或螺栓。2.梅花扳手:两端具有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工作端,适用于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3.两用扳手:一端与单呆扳手相同,另一端与梅花扳手相同,两端拧转相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4.活扳手:开口宽度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进行调节,能拧转不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该扳手的结构特点是固定钳口制成带有细齿的平钳凹;活动钳口一端制成平钳口;另一端制成带有细齿的凹钳口;向下按动蜗杆,活动钳口可迅速取下,调换钳口位置。5.钩形扳手:又称月牙形扳手,用于拧转厚度受限制的扁螺母等。6.套筒扳手:它是由多个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套筒并配有手柄、接杆等多种附件组成,特别适用于拧转地位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7.内六角扳手:成L形的六角棒状扳手,专用于拧转内六角螺钉。内六角扳手的型号是按照六方的对边尺寸来说的,螺栓的尺寸有国家标准。用途:专供紧固或拆卸机床、车辆、机械设备上的圆螺母用。8.扭力扳手:它在拧转螺栓或螺母时,能显示出所施加的扭矩;或者当施加的扭矩到达规定值后,会发出光或声响信号。扭力扳手适用于对扭矩大小有明确地规定的装。
目前市场上五金建材较广泛的,复鑫网,有实体的五金建材大市场为依托,有较全的各种扳手产品,品种规格也较全,无论是从用途分类,还是从材质分类,扳手产品种类。价格比市面上低一点,可以,去复鑫网看看。
有的观点认为''掰手指头''是运算的
X 实物化,能够帮助孩子理解运算过程,当然可以;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掰手指头''影响运算速度,如果养成''掰手指头''计算的习惯,会影响上学后的学习效率,应该制止。
两种说法似乎各有道理,到底哪种对呢?
让我们来逐步捋出头绪。
第一,孩子为什么会''掰手指头''?
幼儿初学算术时,往往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只能靠实物的演示才能理解运算过程,而手指头是最便利的实物替代品,所以''掰手指头''也就成了常态。
第二,''掰手指头''有哪些利弊?
''掰手指头''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手指头个数''联系起来,不但能够得到运算结果,最主要的是,通过''掰手指头''的过程,幼儿可以体会''加法''''减法''的加减过程,直观感觉''加法''、''加号''、''增加''等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对上学后理解应用题进行了有用的铺垫。应该说''掰手指头''对幼儿理解运算是起促进作用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掰手指头''在计算小数字时,一定会影响运算速度;在计算大数字时妨碍计算技巧的发挥。
综上所述,''掰手指头''的优势在于理解算术的基础概念及得出结论的过程,而不在于得出具体结果。''心算''的优势是能够加快运算速度,但''固化''了结果,不利于发散思维。
第三,家长怎么办?
幼儿初学计算时,可以鼓励孩子''掰手指头'',而且家长也可以通过''掰手指头''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数字计算的正确方法,帮助孩子用具体的东西理 解抽象的数字,从而建立完备的数学概念,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培养起来,通过''掰手指头''的前期准备过程,孩子对计算的理解也不断深入,数字运算量也得到一定积累,这时候要鼓励孩子甩掉''掰手指头''这个拐棍,从小数量到大数量逐渐通过心算得到结果。比如我的外孙子三岁半时,10以内的数一般会直接得出结果,而较大的数就会''掰手指头''。这时候,家长应尊重孩子选择的计算方式,耐心等待孩子得出结论,并对孩子的成功加以鼓励。帮助孩子逐渐完成由''实物计算''到''心算''的过渡。
如果孩子五岁以后,每次计算仍然需要''掰手指头'',也需要家长特别注意。上学以后靠''掰手指头''计算确实会影响计算速度、降低学习效率,甚至打击孩子的学习自信。这时就应该设法帮助孩子尽快摆脱''掰手指头''的计算方式,使孩子上学后能够适应快速心算。
鼓励孩子心算,家长最好不要通过''制止''的方式,强迫孩子不用手指头。而是通过''游戏练习'',卡片速算、背诵加法表等多种方式使孩子自己逐渐''自动放弃''''掰手指头''。这两种方式虽然目的都是加强心算,但不同的方式对孩子学习自信心的影响是不同的。孩子被迫停止使用''一种工具'',而又没有''替代工具''的时候,会感到''无助'',感觉计算困难,是失败的体验。而当孩子能力升华,自动放弃''掰手指头'',他会感觉自己技能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是成功的体验。对孩子未来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需要明确的是,每个孩子由于基因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数学早教的深入程度不同,其理解问题的能力和计算速度也会不同。无论孩子''掰手指头''的时间长短,计算速度快慢,只要孩子不断进步,家长都要静下心来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即使孩子长时间没有进步,也要从家长教育方法上找原因,不能对孩子抱怨,特别是不能说''真笨'',''人家都能……,就你……''等否定孩子能力的话。
家长的有效方法、耐心陪伴、长久坚持,永远都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