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链条 > 正文

传动链条的规格有那些

帅气的黄豆
神勇的发卡
2023-02-02 16:56:51

传动链条的规格有那些?常用的

最佳答案
深情的缘分
超帅的灯泡
2025-08-16 02:11:28

传动链分为A系,和B系。A系列是符合美国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B系列是符合欧洲链条标准的尺寸规格,两种链的区别不大。

传动链条的规格参数如下表所示

扩展资料:

按结构可分为滚子链、齿形链等类型,其中滚子链应用最广。滚子链的结构如图所示,是由内链板1、外链板2、销轴3、套筒4和滚子5所组成.其中内链板与套筒、外链板和销轴之间分别用过盈配合固连,称为内、外链节;滚子与套筒、套筒与销轴之问是间隙配合。

当内、外链板相对挠曲时,套筒可绕销轴自由转动。滚子是活套在套筒上的,工作时,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可减轻轮齿的磨损。链的主要磨损发生在销轴和套筒的接触面上,因此,在内、外链板间应留有少许的间隙,以便润滑油渗入摩擦面间。

链板一般制成“8”字形,以使它的各个横截而具有接近相等的抗拉强度,亦减少了链的质量和运动时的惯性力。

滚子链已经标准化,我国链条标准GB 1.243.1-83将它分为A、B两系列,常用的是A系列,其主要参数见下表,表中链号和相应的国际链号一致,其节距值就是链号数乘以25.4/16mm。

滚子链的基本参数有节距p、滚子外径d1等,其中节距p是滚子链的主要参数。节距越大,链条各零件的尺寸越大,所能传递的功率也越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传动链条  

最新回答
儒雅的冥王星
炙热的冥王星
2025-08-16 02:11:28

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阶段,初中科学是入门课程阶段,并将其细化为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四门学科,中小学在科学上相互交叉的内容,涉及到物理方面的最多,所以我代表科学学科的教师发言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所以举例都是以物理学科为主,其他的学科没有涉及,但反映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中小学科学课目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靠、前后延续的。但目前两者的关系却是

1、相互之间的忽视

我在教学的时候,遇到学生不太懂的地方就会说:“这些东西到高中,你们就会学到的。”将问题丢给高中的教师,相信大家也偶尔会和我一样小学的老师将问题留给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将问题留给高中教师,,由于对小学科学课程缺乏应有的了解“不管你小学科学教师怎么教,我初中教师都是重头再来,当你小学没学过。”这就是中小学科学之间的互不往来的现状.

2、知识体系的重叠

中小学科学有些内容很相似,如电路、电磁铁等课程,甚至课本上的小实验、教学内容都很相似。但由于相互之间的陌生,导致小学要么学得过深,要么学得过浅,初中要么重复小学的教学,要么脱节于小学科学教学。

3、专业术语上的差别

小学知识需要跟初中接轨,尤其不能在小学阶段给学生建构一些错误的概念。初中老师对“重量”一词非常的敏感,而学生就是带着“重量”进入初中段的。我并不是说小学教师教错了,而是小学课程上就写“空气的重量”一词。教师对课程的术语上不了解,比如我们物理上说动力、阻力;小学上说重点,

介于上面的几点,我们科学学科的教师对问题进行了研讨:

以小学“神奇的机械”为例:选这节的原因是小学的教师在教授这部分感觉难度很大,教得并不得心应手,学生在掌握上有难度;我们初中的教师在这部分也有同感,甚至感觉不到学生在小学曾经学过。

这是小学这部分的课程要求;

单元

课标描述

教材呈现

知识要点

过程与技能要点

科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第一单元

神奇的机械

(一)科学内容

2、运动与力(3)简单机械

3.1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二)探究过程与技能

1.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5知道在科学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2.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2.2收集证据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

2.5结论与拓展

●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三)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1.对待科学学习

1.5愿意合作与交流

4.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4.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4.2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心与科技有关的社会生活。

1、机械的概念及作用。

2、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的结构特征

3、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的作用

4. 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

5、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装置的功能

1.实验探究: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的作用

2. 实验探究: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装置的特点

1.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传动装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看出,小学在这部分涉及的面比较广,杠杆、滑轮、斜面、轮轴、齿轮都有涉及。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属“经历”和“独立操作”水平层次。实验探究杠杆的原理。实验探究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原理。会使用这些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初中的物理仅仅涉及到了滑轮、杠杆,研究的内容看似变少了,但深度相对增加了许多,重点在机械的原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科学教学很多时候是使用、实践、体验一些科学事件,而初中阶段很多时候是解释、分析这些科学事件。这就是两者在知识能力上的差别,有些知识需要在初中里加深、完善,有些知识却需要我们小学科学教师完善的。因此我们中小学教师必须通过相互面对面的交流、研讨,才能更好的彼此了解,在各自的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什么时候可以留白到初中,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完善;初中的老师也会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初有哪些基础,那些可以一带而过,那些必须要重点讲授。

这是课程标准上的不同,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还有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的陌生,学生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包括初中的学生不知道铡刀、羊角锤,铁锨为何物,学生没有感性的认识,自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这也和现在的孩子对生活缺少必要的观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关。对这部分我们教师就必须找到实物给学生看,起码上学生在图片上认识他们,通过图片、实验、视频等多角度进行教学,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困难。

这部分的考试评价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的这部分课本并没有像初中有杠杆的示意图的教学,但还有判断杠杆是省力、费力、等臂杠杆,甚至判断指甲刀是什么杠杆,我个人认为超出了小学生的能力范围,所以教师就不得不多讲,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

小学学习的的这部分内容,到初三的时候才重新被拾起,中间经历了三年的时候,学生在知识上的遗忘是我们初中教师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初中教师才会有前面提到过的“不管你小学是否学过,我都重新再来” 小学教师所教的内容如何被初中教师唤起呢?但靠让学生死记硬背,完成阶段的学习任务,是否缺乏教育的远见?

小学的科学老师面对4们学科的综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精通4门学科,这在我们初中的教师也很难胜任,我们初中的教师只是在自己的专业上稍强一些,希望通过类似的研讨活动能帮助小学教师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对小学的科学有一定的了解,相互你不补足,增加了解是我们今天最大的收获。

在相互交流中,我们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小学阶段有很多科学实验活动,中学的生物、物理、化学实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小学实验之间的衔接如何进行?对小学科学学科来说,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是第一位的。进入初中科学后,情感态度价值观被淡忘,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衔接?

小学教师,你们的知识、能力、情感培养,对我们初中科学教育很有帮助,没有小学科学的坚实铺垫,就没有初中科学教育的腾飞。期待下一次的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