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换模具需要什么器材?
如果单是换模的工具就很简单,只要一个小板手,六角匙,六角匙要看机台大小而定。梅花,一条水管,吊环,也要看模具大小而定。行车,马仔或螺杆。注塑机还可以配,自动加料机,机械手,冷水机,油温机等。
一. 目的:
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转模作业,减小停机时间。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上、下模人员的规范操作和维护。
三. 上、下模作业程序内容:
1. 准备:在模具装上注塑机以前,应进行检验,以便及时发现质量问题,进行修模避免装上机后又拆下来,当模具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分开检查时,要注意方向记号,以免合模时搞错。
a. 查看模具的现状:模具代号、模具是否保养良好、是否属于可以上机生产的模具,水咀等配件是否齐全等;检查模具可否安放在注塑机内调校;
b. 准备上模配套工具,如内六角扳手,吊环以及配套夹模垫铁、压板、螺钉等;
c. 准备配套冷却系统,如模温机、水管等;
d. 将所需模具及配套件运送到机台附近,准备停机上模。
2. 下模作业:
a. 在下模时,须将高压锁模取消;关闭模具,卸下冷却水管;
b. 打开模具,检查模具内是否有水份,清洁后,喷好防锈油,关闭模具,停马达;
c. 吊环锁紧并用吊机勾住;松开动模板固定螺丝,然后再松开定模板固定螺丝;
d. 开动马达,设定慢速,小心使活动锁模板后退;
e. 小心用吊机吊走模具,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防尘措施,贴上标识,标识模具状态和防锈措施、日期。
f. 关闭马达、总电源;运水阀,清洁机台。
3. 上模作业:
a. 检查电源;冷却水;料筒温度是否正常;核对模具可否安放在注塑机内;
b. 检查顶针位与注塑机顶针位置是否统一;
c. 根据生产资料设定工艺参数;启动马达,设定慢速及调低锁模压力;
d. 根据模具厚度,调整活动锁模板位置,使模具放入两板之间;若有侧向分型机构的模具,滑块宜安装在水平位置,即活动块是左右移动。
e. 吊起模具约1-1.5米,清洁好模具四周及注塑机内锁模板平面;
f. 将模具放在两板之间,在开始锁模时取消高压锁模;
g. 调整模具使料嘴与射嘴对中;当模具定位圈装入注塑机上定模板的定位圈座后,用极慢的速度闭模,使动模板将模具轻轻压紧,然后上压板,压板上一定要装上垫片,模脚每侧必须至少各装压板2块,上压板时,必须注意将调节螺钉的高度调至与模脚同高,即压板要平。如果压板是斜的,就不能将模具的模脚压得很紧。压板侧面不可接触模具,以免摩擦损坏模具。 螺丝应靠近模脚侧,否则就不能将模具的模脚压得很紧。螺丝拧入注塑机模板的深度应大于螺丝的直径,最好1.2至1.5倍直径。
h. 模具紧固后,使慢慢启模,直到动模板停止后退,调校模具开模行程(行程能使塑件及料道取下);
i. 较正顶杆顶出距,顶杆的位置应调节至模具上的顶出板和动模底板之间尚留有不小于5毫米的间隙,以防止损坏模具,而又能顶出制件。
j. 闭模松紧度的调节,松紧度适中,既防止溢边,又保证腔适当排气;对于要求模温的模具,应在模具提升模温后,再校闭模松紧度。注意:高压锁模速度不宜过快,不要超过20%,锁模高压在保证不溢边的同时尽量低,以保护模具。
k. 接通模具冷却水,接通冷却水后,应检查其是否畅通、漏水;清洁模具油渍、水渍;待料筒温度达至成型后,按《注塑机操作规程》作业。
四. 上、下模过程的注意事项|:
a. 安全性:在上、下模过程中,其他人员如清洗机筒之类亦在同时进行,因此要互相协调配合。
b. 时间性:要尽量减少停机时间,即缩短真正的上、下模作业时间。
c. 效果:要按《上下模作业程序》作业,以防发生不必要的事故,并且要注意作业质量,如料嘴与射嘴的对中,固定螺丝的紧固,冷却运水的运行都要准确到位。
注塑机机械手有很多品牌,不同品牌的调整界面是不一样的,具体调整方法有所区别。
机械手从动力上来讲有伺服的也有气缸的,还有伺服气缸混合的。从动作上来讲有横走式的也有反转式的,高级点的也有6轴机械手。
咱们就以常用的友信横走式伺服机械手为例进行简单说明。横走式伺服机械手臂可以沿XYZ(即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移动。手臂的末端可以安装取出治具,取出治具上面可以根据产品不同安装取出产品用的吸盘或抱具,或夹取料头用的气动夹嘴。当模具开模后,机械手臂下降到模具内合适的位置吸住产品、夹住料头,并将产品和料头从模具上取出来,然后机械手臂上升到模具上面,再移动到注塑机后面(有时移动到前面),夹嘴在料头箱上方开放,让料头落下到料头箱内。产品随机械手继续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手臂下降,手臂反转90度,将产品放在传送带或整列机上。然后机械手臂回到模具上方等待取出下一模产品。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因此需要根据产品要求先设定好机械手动作模式,并设定好机械手每一步动作需要到达的位置和速度,以及等待时间等。试运行没有问题后才可以全自动运转。
当然具体的调整需要一定的熟练过程和经验积累。因此想用机械手的话一定要先仔细阅读机械手操作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讲解一步一步的调整。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联系我。
1、首先,美的注塑车间累,订单量大,不能有失误,收入情况比较好。
2、其次上下模工就是负责将模具从注塑机上卸下和装上的一个工种。
3、最后使用的工具有吊车,油压车,航车,工具扳手等装下模具必备的工具。
1.模具搬运时,注意上下模(或动定模)在合模状双手(一手扶上模,另一手托下模)搬运,注意轻放、稳放。
2.进行模具拆装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正常,并按手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注意正确使用工量具。
3.拆装模具时,首先应了解模具的工作性能,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重要性,按次序拆装。
4.使用铜棒、撬棒拆卸模具时,姿势要正确,用力要适当。
5.使用螺丝刀时:
a.螺丝刀口不可太薄太窄,以免紧螺丝时滑出。
b.不得将零部件拿在手上用螺丝刀松紧螺丝。
c.螺丝刀不可用铜棒或锤子锤击,以免手柄砸裂。
d.螺丝刀不可当凿子使用。
6.使用扳手时:
a.必须与螺帽大小相符,否则会打滑使人摔倒。
b.扳手紧螺栓时不可用力过猛,松螺栓时应慢慢用力扳松,注意可能碰到的障碍物,防止碰伤手部。
7.拆卸零部件应尽可能放在一起,不要乱丢乱放,注意放稳放好,工作地点要经常保持清洁,通道不准放置零部件或者工具。
8.拆卸模具的弹性零件时应防止零件突然弹出伤人。
9.传递物件要小心,不得随意投掷,以免伤及他人。
10.不能用拆装工具玩耍、打闹,以免伤人。
场内作业是否符合拆解、运输要求;运输前需要对搬迁的整体或者配件进行测量和计重;是否需要安装等作业内容!选择搬迁的公司时最好选用专业的搬迁公司,有运输、安装资质的专业公司!
注塑机: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按照注射装置和锁模装置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立卧复合式。
注塑机料筒螺杆拆卸方法:
1、把料筒温度升至适当温度.(依停机时生产材质所需温度)
2、加上清洗料(如PP料),再把料筒内所有料射空(含PP料).并保持料筒温度
3、拆前首先应将模具拆除,开模到最大,调模到最大,可将螺杆从开模区取出(首选方式)。
4、如果座台退到最大行程还是不能取出螺杆与料筒,可以松掉座台定位螺丝,也可偏移射台如图1所示
(图1)
5、螺杆松退至最后.
6、拆掉射座上盖或射出防护罩.
7、关总电源.
8、拆下射嘴及法兰上的发热圈和感温线.
9、拆下螺杆尾部固定螺丝、拆去半环、做螺杆退分离固定轴、拆下固定螺丝、拨出平键(如图2所示)。
(图2)
10、拆去射咀、拧出固定螺丝,并取下法兰(如图3所示)
(图3)
11、把螺杆向料筒前端移推出螺杆头用活动扳手扳住螺杆尾部,用专用扳手扳下螺杆头(注意:螺杆头为左旋螺纹.)
12、向前移螺杆(取一段外径略小于螺杆的铁棒,放置螺杆尾端面与射台后板之间用射出动作顶)取出整根螺杆,备注:如果只是换螺杆组件现在就可以装回螺杆按反向步骤;如要换料筒再继续下面步骤。
13、将料筒尾部锁紧螺母敲松拧出来。(此处料筒与与机器连接固定方式不一样,拆装方法就不一样,拆装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1,上模前的准备
1.1上模前首先察看注射设备是否与模具设计相符:核对模具周界、厚度、定位圈、浇口套、顶出孔距和模具其他数据是否符合所用设备。并熟悉模具结构及注意事项,确认模具吊装向上标志。
1.2核对所用塑料是否符合模具设计和定单计划要求。
2,上模 2.1 模具吊装时,必须使用吊环,严禁将水管接头和螺栓当作吊装挂具使用,吊环尺寸必须正确、吊环必须拧紧。深度应大于螺纹直径的1.5倍,吊装过程中人不能位于模具下方。
2.2 模具吊装时,动静模连接紧固板必须连接可靠。
2.3 上模人员根据模具和设备特点,选择压板、螺栓及垫块、套筒、定位圈、扳手等按定臵管理要求分类放臵在专用工具车上,推至规定区域。
2.4 上模人员应检查并清理注塑机动、静模座板及导轨的灰垢使之清洁、干净,将注塑机动、静板磕、碰伤处理光洁,并根据模具形状检查注塑机顶出杆排列,应优先按长方形四根顶杆排列且与模具顶杆孔位臵相符。调节注塑机顶出杆高度使其一致并固定可靠,高度差控制在±0.1mm范围内。以保证制品被顶出时受力均匀一致。
2.5 上模人员在模具起吊时确认吊装平衡,安全可靠,方可起吊,起吊过程要注意确保人身、设备、模具安全。
2.6 将模具吊入注塑机动、静板之间,使定位圈与塑机定位孔以及模具顶出孔对正,调节模具使模具与螺栓间隔均匀一致平衡后,用手动将模具夹紧。 2.7 模具安装到注射机上,紧固力要足够,模具不能错位;如用压板紧固应加垫片,紧固螺钉的旋入位臵应以靠近模体为宜,紧固螺钉数量要足够且布臵的位臵应使模具受力均匀,垫块应与模具前后固定板厚度保证一致,强度可靠,且按杠杆原理放在压板另一端下部,使压模力最大;严禁用螺母代替垫块压模,以保证模具紧固可靠。大型模具动模则应紧固
6-8
块压板以防模具由于自重下垂,影响模具使用精度和使用寿命。
2.8
安装紧固后应检查并调整模具主流道中心线与注塑机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线上。
2.9
用手动将模具缓慢启开,根据模具特点用洁净针织布或脱脂棉将成型面或分型面以及三板结构模板面遵循由上而下,先内后外原则擦拭干净,接好换水管,禁止将水溅在成型面上,将顶出系统顶出确认顶出动作顺畅、抽芯顺畅,并按润滑保养规定检查模具,上模完毕。
3 下模:
3.1
卸模人员根据模具规格、特点选择卸模专用工具,按定臵管理要求放到专用工具车上,推到定臵区域,卸模后的压板、螺栓、垫块等以及工具放在专用车上,保持场地整洁。
3.2
按模具特点做好成型部位的防护并按润滑保养规定保养模具。
3.3
拆卸冷却水管时,应关掉塑机水嘴开关后拆塑机端水管,将冷却水孔内的水清除干净之后才能卸模,严禁将水溅到模具上。
3.4
安装吊环(按上模规定),吊车吊起松紧适宜,方可松开螺帽,取下螺栓压板,用手动开启模板,将模具吊出,严格注意人身、设备、模具安全。
3.5
检查模具冷却水是否清理彻底,确认彻底后周边擦拭清洁办理入库。
3.6
严禁将未吹水的模具吊入库内。
3.7
严禁随意拆卸模具上配件,特别是入库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