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
边坡防护网施工方案方法步骤如下:
(1)环形防护网安装步骤按设计并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对钢柱和锚杆基础进行测量定位。现场放线长度应比设计系统长度增加约3~8%,对地形起伏较大,系统布置难沿同一等高线呈直线布置时取上限8%;对地形较平整规则,系统布置能基本上在同一等高线沿直线布置时取下3%;在此基础上,柱间距可有为设计间距20%的缩短或加宽调整范围。
(2)基坑开挖对覆盖层不厚的地方,当开挖至基岩而尚未达到设计深度时,则在基坑内的锚孔位置处钻凿锚杆孔,待锚杆插入基岩并注浆后才灌注上部基础砼。
(3)预埋锚杆并灌注基础砼(对岩石基础,2、3工序应为钻凿锚杆孔和锚杆安装,对砼基础,亦可在灌注基础砼后钻孔安装锚杆)。
(4)基座安装:将基座套入地脚螺栓并用螺帽拧紧。
(5)钢柱及上拉锚绳安装。
(6)侧拉锚绳的安装:安装方法同上拉锚绳,只是在上拉锚绳安装好后进行。
(7)上支撑绳安装。
(8)下支撑绳安装。
(9)钢绳网的安装。
(10)钢丝绳网格栅安装。
主动边坡防护网是怎么进行安装的?其详细的步骤可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一、用洋铲、钢钎等工具肃清坡面防护区域内影响施工的浮土及危石,以消除施工安全隐患。
二、放线丈量锚杆孔位依据系统布置请求,用皮尺、钢尺等丈量工具按锚杆纵横规范间距4.5m×4.5m(与网块尺寸为4m×4m钢丝绳对应)放线确定锚杆孔位,锚杆孔位尽量布置在自然低洼处,为此可对锚杆孔位的规范间距做0.3m左右的调整(既4.2m~4.8m之间),以确保系统尽可能紧贴坡面。部分区域为满足紧贴坡面的请求需增补锚杆时,同时丈量定位。
三、钻凿锚杆孔,确定钻孔深度、孔径等特性,该系统工程钻孔机械选用手持式风动凿机,对应岩土区域选用手持电钻。为满足设计请求,钻孔钻头选用42(mm)钻头(设计为不小于)。对应3m深度的锚孔选用3.5m钻杆,对应4m锚孔选用4.5m钻杆,以保证锚杆深度进入岩体不小于设计要求。
钻凿锚杆孔
四、灌浆并插入锚杆,本工程锚杆采用直径Φ16镀锌钢丝绳锚杆,其各规格和性能参数均由厂家检验合格后出厂,运到工地只须目测并少量抽检。
(灌浆办法首先清理钻孔,确保孔内无杂物,并确认其深度足够的状况下方可压浆,其浆液应严厉依照实验室给定的配合比配制,其结实率,失水体积收缩率等均应满足标准请求。)
五、纵横向支撑绳的装置。该系统纵横向支撑绳均采用Φ16高强度镀锌钢丝绳。装置前先确保钢绳锚杆灌浆浆液完整凝固,并到达其应有的锚固力后才停止装置工序的装置。
六、铺设并缝合钢丝格栅网。该系统工程所用钢丝格栅网采用高强度热镀锌铁丝无扭结编织,网孔尺寸为50x50cm,网块规格为2.0×9.2m,产品各项参数已由厂家及权威部门检验合格后送到工地,工地只须停止目测及少量外观尺寸的抽检。
七、铺设并缝合钢丝绳网。该系统钢丝绳网均采用Φ8高强度镀锌钢丝绳,钢丝绳网块规格为4.5m×4.5m,各项技术参数已由厂家及权威部门检测合格后送到工地,工地只须停止外观尺寸抽检。
铺设并缝合钢丝绳网
纵横向支撑绳的装置
2004年1月11日19时20分,攸县黄丰桥镇码井煤矿发生一起运输事故,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8.6万元。
事故发生后,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规定,长沙煤矿安全监察站组织攸县煤炭局、攸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攸县公安局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认定该事故为责任事故。
一、矿井的基本情况
(一)矿井的由来及矿井基本情况
该矿于1993年开办,于2003年重新核发了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刘建军,四证齐全。
码井煤矿位于黄丰桥镇乌井村内,采用平峒暗斜井开拓,主井和风井均为平峒,设计能力3万吨/年。在风井安装了2台7.5KW轴流式通风机。平峒采用小矿车运输,暗斜井采用0.6米的矿用提升绞车提升,年生产能力3万吨,职工110人/天。使用2台90KW柒油发电机作备用电源。
(二)事故前矿井安全状况
6号暗斜井于提升钢丝绳于2003年12月15日更换。由于轨道变形严重,钢丝绳与天轮处的木支架摩擦厉害,轨道之上没有设置地滚子,所以到2004年元月11日时,钢丝绳断丝严重。由于矿井已于2003年12月28日放假,放松了对钢丝绳的检查,在事故发生前,没有发现钢丝绳已不能被使用。
二、事故的发生经过和抢救过程
(一)事故的发生经过
2004年1月11日16时,矿安排罗中平、曹国新、李立新三人在6号下山清理巷道,朱清塘(女、无绞车司机操作证)在井下开绞车。李立新在主平峒椎矿车,曹国新和罗中平在6号下山下部车场上矸石。曹和罗在井下共收了三矿车矸石。至19时,已绞上来两矿车,在挂第三车前,罗先上去了,留下曹在下面挂钩。曹挂好第三车后,打了两下铃,便搭上矿车一起升井。当矿车运行至距暗斜井井口20米处时,与矿车相连处的钢丝绳断开,装满矸石的矿车跑车。在距起平处4米的地方矿车被卡住。曹在矿车的右下方,头在矿车上,身子被矿车卡住。事故发生时,李和罗均在上部车场,当时是19时20分。
(二)事故的抢救经过
李和罗发现出事后,马上跑了下去。两人用力去推矿车,没有推动,于是一起出井喊人进行抢救。矿方接到事故报告后,马上派人下井,把曹抢救出来时,曹已死亡。
三、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1、曹国新违反操作规程规定,搭矿车升井。
2、钢丝绳已被严重磨损没有及时更换。
(二)间接原因:
1、在停产检修期间,没有制定停产检修的安全技术措施,致使作业人员在井下清理巷道时,没人检查钢丝绳,安全员下井不带瓦检仪,提前出班。
2、井下绞车司机没有经过培训并取得绞车司机操作资格证上岗作业,同时绞车司机为女职工。
3、现场管理不到位:井筒断面、轨道铺设质量差;钢丝绳与多处接触,磨损严重。
4、对职工教育培训不到位:没有按照《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要求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致使职工缺乏应有的安全常识。
四、防范措施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2、加强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3、更换合格的绞车司机并持证上岗。
4、加强对职工的技术素质、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工作。
全都是人工铺设的。
首先是勘探工人进行勘探,如果是一些陡峭就徒手攀爬上去观察,用相机照下样子给设计师规划。
然后就是对地形的处理,用能够随身携带的工具敲敲打打造成安装的样子。最后就是用人工或者是一些小巧的工具、畜力把材料送到安装的地点进行安装。
如果是地形比较的险峻都是人工先上去搭设索道,然后再进行施工。
扩展资料:
国家规定正常的家用电压为220V,高于这个标准的都称为高压电,具体的所用电压等级有3K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750KV;1000KV。
在市区内只要电压在10KV以上的都要用绝缘物体防电,因为空气也有导电性,所以污染程度大的地方,绝缘物使用的更多。
250V一下是低压电,但是对人体还是有危害,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一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压电线
1、工程施工前,施工承包商应熟悉设计图纸,并进行实地核对与调查,对控制点坐标及高程等数据进行复核,若有问题应及时提出,以便处理;
2、雨季施工中,承包商应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技术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对危岩体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3、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cm-10cm以上,孔径不小于Φ42;受凿岩设备限制时,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可以分别锚入两个孔径不小于Φ35的锚孔内,形成人字形锚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以达到同样的锚固效果;当局部孔位处应底层松散或破碎不能成孔时,采用断面尺寸不小于0.4×0.4的C15砼基础置换成不能成孔的岩土段。
4、边坡防护网注浆并插入锚杆,采用标号不低于C2O的水泥浆,宜用灰砂比1:1~1:1.2、水灰比0.45~0.5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5~0.5的纯水泥砂浆,水泥宜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优先选用粒径不大于3mm的中细砂,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养护期不少于3天。
5、安装纵横支撑绳,张拉紧后两段各用二至四个(支撑长度小于15m时用二个,大于30m时用四个,其间用三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6、从上向下铺设钢丝绳网并缝合,每张钢丝绳网均用一根长约32m的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张拉,缝合绳两段各用两个绳卡与绳网进行固定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