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轮更换标准,更换原因,造成曳引轮磨损的原因?
电梯曳引轮磨损的原因:
1、曳引轮与钢丝绳不匹配。
2、曳引条件设计不合理,比压不够。
3、钢丝绳张力不均等。
电梯曳引轮报废更换标准:
DB11/040-94电梯维修技术要求:5-4条当绳槽磨损下陷不一致,相差为绳直径的1/10(1.5㎜)或严重的凹凸不平时,应重新更换绳轮。
DB11/T420-2007中第0240条,曳引轮绳槽不应有严重不均匀磨损,磨损不应改变槽形。
三菱标准:由于曳引轮张力不匀,造成各绳槽磨损量不一致,叫测量各曳引绳直径顶端至曳引轮轮缘的距离差,如超过1.5MM,应就地重车或更换曳引轮。
为避免曳引绳与曳引轮产生严重滑移现象需防止绳在绳槽内落底,当曳引绳与槽底间隙小于等于1MM时,绳槽应重车或更换曳引轮。
扩展资料
曳引轮的维修保养
曳引轮、轮简
每周一次检查曳引轮及轮筒有无裂纹,它们的连结螺栓是否松动和位移。
方法是:用手锤敲击曳引轮和坨筒,根据声音来判定,日查外观有无裂纹,用专用工具检查螺栓是否松动。当发现曳引轮或轮筒有裂纹时应及时更换
曳引轮绳槽
1、曳引轮绳槽工作表面应平滑。日常应检查槽内有无脏污、隆起的硬粒或波纹,若发现有问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2、曳引绳在曳引轮槽内不应有滑动现象
检查方法:在曳引机停止工作时(断开电源),用粉笔在曳引钢丝绳和曳引轮重合处划一直线,再合闸通电,使电梯运行一段距离再回复到原始位置后,检查直线是否翠合。若不成为直线,则证明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槽有滑动故障;应仔细检查是何原因造成的。
3、曳引绳卧入曳引轮槽内的深度应一致
检查方法:把平尺沿轴向紧贴曳引轮外圆面,用直尺测量槽内曳引绳顶点至平尺距离。
当各根曳引绳的差距达到1.5mm时,说明曳引轮槽有问题,应重车绳槽或更换曳引轮。
4、曳引轮槽底与曳引绳应保持一定的间隙
对于曳引轮槽底与曳引绳之间的间隙,一般要求不得小于1mm(对特殊轮槽形除外)。
检查方法:用直径为1mm的小线或电线,测量轮槽底与曳引绳间隙,若不能穿过证明槽底与曳引绳之间间隙太小,应电车绳槽或更换曳引轮。
5、曳引轮槽形不应有变形现象
检查中若发现绳槽呈喇叭口形状或单边磨损,使槽形与原来不符时,说明曳引机有移动现象或底座不水平,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6、轴承座螺栓不应松动、轴承运转正常
检查支承曳引轮的轴承座的螺栓有无松动,轴承润滑是否良好,轴承运转是否正常。当发现轴承发热或声响异常,应考虑轴承是否磨损。若轴承已磨损应及早更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曳引轮
根据相关设计规范,电梯曳引轮直径,至少是电梯钢丝绳直径的四十倍,所以,曳引轮直径500毫米,电梯钢丝绳最大直径是12毫米,这样设计是为了保证电梯钢丝绳的疲劳寿命长度。目前,疲劳寿命最长的是锰系磷化耐磨涂层电梯钢丝绳,钢丝表面上有15-40克/平米的锰系磷化膜,可以防止微动磨损与生锈氧化,是光面电梯钢丝绳的升级换代产品,光面电梯钢丝绳属于淘汰产品。
中国年产180万吨钢丝绳居世界第一,磷化钢丝绳是世界钢丝绳领域革命性创新:
1.磷化涂层钢丝绳,钢丝经锰系或锌锰系磷化处理,钢丝耐磨、耐蚀防锈能力全面跃升,磷化膜与润滑脂的复合作用,有效抑制微动磨损的发生,疲劳寿命是同结构光面钢丝绳3倍左右,可通过疲劳试验验证疲劳寿命(亲自做疲劳试验最具可信性),是光面钢丝绳的升级换代产品,也可替代先镀后拔薄锌层镀锌钢丝绳使用(可通过盐雾试验检验耐蚀能力),目前货源紧张。
2.镀锌钢丝绳,热镀锌和电镀锌
3.不锈钢丝绳,304或316不锈钢,防腐蚀效果好但是价格昂贵
4.涂塑钢丝绳,钢丝绳基础上,外层涂覆聚乙烯或聚丙烯
5.光面钢丝绳,将被磷化涂层钢丝绳全面取代。
大气环境中使用,优选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重腐蚀环境优选热镀锌—磷化双涂层钢丝绳。采购时请注意,在购货发票注明名称,如磷化涂层钢丝绳,以防被欺骗时维权,另外,专利产品一般在钢丝绳外包装上有专利号标注,仅供参考
电梯更换曳引轮需同时更换钢丝绳。
更换曳引钢丝绳及曳引轮
(一) 准备工具
(二) 准备工作:
电梯停在顶层,施工人员进入底坑测量当前缓冲距离,然后将对重用长2.3米的铁管撑起,切断机房动力电源。检查补偿链距地面高度并作相应调整。用手动葫芦将轿厢吊起,并提升到相应高度,提拉安全钳,使安全钳楔块动作,然后稍微松下起吊葫芦,使轿厢重力主要由安全钳承受。
(三) 换绳施工:
1 、将梯子放到底坑,施工人员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先把对重侧绳头卸下,机房人员将钢丝绳拉到机房。然后将轿顶侧绳头松开,由机房施工人员,把曳引轮到轿顶的一段钢丝绳拉到机房,卸下锥套,依据公司编制的《安装使用手册》5.14.2.3钢丝绳绳头的制作工艺要求,将绳头浇注完毕。
2 、将浇注完毕的绳头先放回轿顶,穿好拉杆及二次保护,然后把另一端由对重侧洞口放下,直到底坑。将放到底坑的一端与对重拉杆相平做好标记,把做好标记的一端拉到次下层厅门外,根据现场情况,截掉多余的绳子,将此端锥套做好后放回底坑,并与对重侧拉杆连接。
3 、提起轿厢,恢复安全钳,将轿厢慢慢放下,放下时注意拉杆处是否入槽,称重装置是否复位。
4、 轿厢放到位后,以相反的顺序撤掉工装,电梯送电。
5、 慢车试运行,按工艺要求调整钢丝绳和补偿链张力。
(四) 施工结束:
快车运行后检查有无异常死机现象。确认完全正常后,将机房,轿顶,底坑清理干净,整理工具,并与客户验收,结束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