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锁的方法有什么?
第一
利用回形针来撬锁。也就是把回形针大的一圈扳直两次,让扳直的部分伸直,有的钳工也把一头稍稍弯曲来撬锁。因为这样可以给锁内的栓施加压力,不过这不是必需步骤。
第二
把另一个大回形针扳直,做成一个扭力扳手。扭力扳手是用来扳撬锁工具的助力器,你要按下扭力扳手,驱动前面的撬锁工具进行撬锁操作。把回形针做成扭力扳手,可以把一端弯曲九十度,或者是把两端都扳直,直到成为两条并排铁线为止。用一个扳钳把弯曲的地方压出一个大约1cm的90度转弯。
第三
把扭力扳手插进锁孔底部,对一边施加旋转的压力,一点压力就行了。
第四
如果知道钥匙旋转的方向,就往那个方向旋转钥匙。如果不知道,就两边都分别试一次,有一半的成功几率。如果你感觉敏锐,可以通过旋转方向感觉到开锁的方向。先顺时针转,然后再试逆时针,旋对了方向阻力会小一点。
第五
在扭力扳手上保持施加压力,把撬锁的回形针插进上方锁孔,开始“找位置”。这个部分是将撬锁工具插入锁孔底部,贴住上方,快速拉出来,来试试锁内部构造。多重复几次,来把里面的一些栓拨动位置。
第六
保持扳手压力,试着用撬锁针找出栓的位置,需要全部试出来才能打开锁。
第七
从内部一个一个开始试栓位置并按下去。做的时候要记得保持住扳手压力,把栓按到开锁的位置,会感到轻微的弹性感,甚至听到一个轻微的嗒声。
有经验的撬锁者可以一次轻快搞定,而新手则需要慢慢把所有栓试出来才行。还有,用扳手加上越来越多的压力。每次碰到栓的时候,都要摇晃撬锁针,直到栓打开为止。听到一声咔哒声,要记得把扳手扭转过来来开锁。
扩展资料:
锁具
锁几乎与私有制同时诞生。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中国仰韶文化遗址中,就留存有装在木结构框架建筑上的木锁。
东汉时,中国铁制三簧锁的技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三簧锁前后沿用了1000多年。
18世纪初由英国人 D. 波特发明凸轮转片锁。其钥匙编号由三簧锁的20多种发展到80多种。
19世纪中叶 ,欧洲制造商在凸轮转片锁和三簧锁的基础上改制成滑动转片锁,其钥匙编号可达1600种 。
1848年 ,美国人 L.耶尔发明采用圆柱形销栓的弹子锁,该锁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锁。
现代弹子锁的结构又有新的发展,出现双向、三向、四向弹子结构,以及平面、双面、多面、双排双面、多排多面弹子结构和组合弹子结构,从而大大提高锁的保密性能,使锁的编号由原有的2500种通过“向”、“面”的变化达到百万种。
20世纪7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出现了磁控锁、声控锁、超声波锁、红外线锁、电磁波锁、电子卡片锁、八佰指纹锁、视网膜锁、遥控锁等。
这些锁具有机械结构所无法比拟的高保密性能。现代锁还可在特定的系统中、按设定的逻辑关系实现系统的程序控制。现代锁可按材质、用途、有无钥匙、安全性能和结构进行分类。
原理是:
1、省力杠杆
2、杠杠原理:F1L1=F2L2
扳手是轮轴的一种,
手柄越长,力臂越长越省力。
前两种钻夹头都是由外国人发明的,传入我国由我国仿制。比如美国捷可勃斯钻夹头,是100多年前由美国人,A.I.捷可勃斯先生发明。而第三种虎钳式钻夹头(中国邵氏钻夹头)是由中国人“邵氏”近期发明的,由国家授予发明专利,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前两种钻夹头夹持钻头的特点是三爪夹持,有三个面作用于钻头柄上。 而中国邵氏钻夹头,特点是夹爪是两个,四个面。即在每只夹爪上开对称菱形槽,就有四个面夹持钻头。宛如虎钳一样夹紧钻头,所以性能优于三爪夹持。
使用便捷的对比:
相对于,前两种钻夹头使用的夹,松开工具扳手。(一种是月牙勾式扳手,一种是齿轮钥匙式扳手)。
其具有两大缺点:
缺点(1)是单一性,
即每只钻夹头配的扳手都是专一的一一对应的,当扳手损坏,丢失或忘记放什么地方时。就会影响钻夹头的使用,特别是在生产加工期间,因为扳手原因而耽误生产,特别着急上火。
缺点(2)不适应人体力学工程原理,“月牙勾式扳手”操作松紧时,其施加力和轴的转向相同,必须给轴一个反向力使轴刹车,才能完成松紧换钻头操做。
齿轮钥匙式扳手,要完成松紧钻夹头,必须,握在齿轮钥匙式扳手的丁字节点处,向节点施加三个分力,才能完成操作 。 即:第一分力齿轮钥匙齿轮中心线,和定位轴孔中心线重合的方向指向定位轴孔深处的的力,以保证齿轮钥匙的半轴稳固嵌入钻夹头定位孔中。第二分力是垂直于齿轮钥匙轴心的主要用于松紧钻夹头的力。第三个分力。就是齿轮钥匙式扳手,固定轴是单孔半轴固定,转动齿轮时,必定有向无固定轴一侧下偏的力,使齿轮脱齿。所以还要人为施加一个保持齿轮钥匙同心的力。向上的力。
而邵氏钻夹头:用的松紧扳手方式优于它们。其松紧扳手是通用内六角扳手,有绝对的互换性。在任何需要使用中国邵氏钻夹头的地方,都可找到内六角扳手,方便使用应急,杜绝了齿轮扳手的专一性,在损坏,丢失后的不便麻烦。此外还有内六角扳手,在使用性能方面也优于齿轮扳手方面,1,内六角扳手标准件直角臂很长手握操作时杠杆力臂就长松紧操作很省力(不卡手)。而且,其两个内六孔是对称的,必要时可以用两个内六角扳手同时用力松紧操作。齿轮扳手就无法实现,
对于三爪型夹头,经常出现相对的,夹持不紧,钻头打滑现象。而邵氏虎钳两爪四面夹头,绝对杜绝了,这种钻头打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