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瓶开关扳手规定
您想问的是乙炔瓶开关扳手规定是什么吗?使用专用扳手打开乙炔气瓶。
乙炔瓶开关扳手规定是使用专用扳手打开乙炔气瓶。开启乙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拧开瓶阀不宜超过1.5转。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
乙炔瓶是一种储存和运输乙炔的容器。外形与氧气瓶相似,但它的构造比氧气瓶复杂。乙炔瓶的主要部分是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轧制而成的圆柱形无缝瓶体。
①工业氧气、乙炔瓶的水容积都为40L.氧压力为12-15Mp,乙炔压力为1.5Mp;
②每瓶氧能容标准状态下氧气约6立方米, 每瓶乙炔约容净重约5-7KG;
③乙炔,折标准状态下气体乙炔6立方米;
一般每用两瓶氧气,消耗一瓶乙炔。
气瓶的使用:
1、使用单位应遵守气瓶、气体的使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使用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2、使用中禁止敲击、碰撞。瓶阀冻结时,禁止用火烘烤、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距离不得少于10m。
3、同时使用乙炔瓶和氧气瓶时,两瓶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m,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不得将瓶内的气体使用干净,必须留有0.05MPa以上的剩余压力气体。
4、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该站在阀门侧后方,动作要缓慢,不得过急过猛。
5、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的场所,应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不得放置在橡胶等绝缘体上,防止静电起火。
扩展资料:
通常乙炔瓶内的多孔性填料是采用质轻而多孔的活性炭、木屑、浮石以及硅藻土等合制而成的。将乙炔瓶逐支检查,并清洁气瓶上的污物和异物。检查瓶体是否有烧损、变形,涂层烧毁(漆皮鼓泡除外),瓶阀或易熔合金塞上易熔合金熔化及乙炔回火迹象。
检查乙炔瓶颜色是否脱落变色;若气瓶颜色不对,则认真检查确定是否乙炔瓶。若新瓶则应抽成真空,补加丙酮。打开气瓶阀,用余压表测量气体余压时,检查气瓶的内芯、阀杆是否完好不打滑。
乙炔为易燃易爆物质,因此乙炔气瓶从本质上防爆应注意:
1、乙炔气瓶应根据有关规定补足丙酮,同时不能过量;
2、根据丙酮量确定乙炔充装量,严格控制充装速度,严禁过量充装;
3、使用经检验合格的乙炔气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乙炔气瓶
油脂,特别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很容易气化放热。油纱头、油布所以能自燃就是由于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聚热不散,当达到自燃点时而引起自燃。而油脂在空气中气化速度较慢,产生的热量很快散发,一般不易聚热自燃。由于纯氧有极强的氧化性,它能促使可燃物的猛烈燃烧。油脂类物质遇到了纯氧,其气化速度大大加快,同时放出大量热量。温度迅速上升,很快就会引起燃烧。如果氧气瓶口沾上油脂,当氧气急速喷出时,油脂迅速发生氧化反应,而且高压气流与瓶口摩擦产生的热量又进一步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沾染在瓶或减压阀上的油脂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乙炔瓶是白色的。乙炔瓶是一种储存和运输乙炔的容器。外形与氧气瓶相似,但它的构造比氧气瓶复杂。乙炔瓶的主要部分是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钢轧制而成的圆柱形焊接瓶体。
外表漆成白色,并红漆有“乙炔”字样。在瓶体内装有浸满着丙酮的多孔性填料,能使乙炔稳定而安全的储存在瓶内。使用时,溶解在丙酮内的乙炔就分解出来,通过乙炔瓶阀流出。而丙酮仍留在瓶内,以便溶解再次压入乙炔。乙炔瓶阀下面的填料中心部分的长孔内放着石棉,其作用是帮助乙炔从多孔填料中分解出来。
扩展资料
氧气与乙炔胶管不得相互混用和代用,不得用氧气和胶管吹除乙炔胶管的堵塞物。同时应随时检查和消除焊割炬的漏气、堵塞等缺陷,防止在胶管内形成氧气与乙炔混合气。应该指出,国家标准规定的胶管颜色与国际标准(ISO)的规定(氧气胶管为黑色,乙炔胶管为红色)正好相反。
同时与我国原部颁标准(HG4-605—66)氧气胶管为红色,乙炔胶管为绿色的规定也不同,而且1966年以前国产氧气胶管为黑色或绿色,乙炔胶管为红色。由此引起供应部门和使用人员的认识和习惯不一致,容易发生胶管的混用和代用而造成事故。目前应强调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统一认识和使用,在使用进口设备的胶管时,应注意加以区别。
当然,具体到每种气体,可能还有特殊的要求,比如氨气不能用铜阀;乙炔气瓶的含铜量不能高于65%(老标准是70%);有毒气体的瓶阀不能安装爆破片和安全阀等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