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链条怎么保养最好?
1保养用的链条油要用专业的链条油,不要用杂牌的,杂牌油反而会使得链条沾染更多污垢,反而使链条润滑性变差。
2一般每隔300公里刷一次链条油,刷油只需一遍,不要多遍。
3长途旅行时带上链条油,便于旅行中刷油。
4下雨天,尤其是大雨天,骑行之后要刷一次链条油,因为雨水容易让链条干涩。
1、平时开车时尽量尽量选择好路段来行驶,像泥沙路段是要尽量躲避的。如果实在躲不掉,要定期查看链条是否有泥沙堵塞,要定时清洗。如果遇到下雨,记得在出行前上一遍油。
2、定期给链条做保养,一般300公里做一次。如果有超过三百公里的路程,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尽量备好保养用品以备不时之需。
3、在保养链条时,先涂一遍链条油,再刷一遍机油。在刷油的过程中,一定要用细毛软刷来慢慢刷。并且在刷的过程中时刻检查链条是否有松动。这个工作在平时也要做好,经常检查一下链条以及铰链之间的情况,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在第一时间解决,避免后面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4、时刻观察链条是否需要上油,有些情况特殊,链条可能提前就干涩了。除此之外定期清理链条上的泥沙石子之类的,不仅看上去不美观,最重要的是影响链条的润滑度。在操作的时候可以将车子支起来,后轮离地,操作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扩展资料
链条保养,喷链条油。链条油有两类,一类类似于普通油类,但比较粘。另一类就像白色粉状物,不会溅开。当然,第2种是最好的。链条油只需要薄薄喷一层,就可以维持千公里以上,算起来也十分便宜,而且保质期基本极长,不用考虑存放问题。这样你的爱车的牙盘链条就可以几年无需担心。
在进行硬度测试时,链板淬火后表面硬度偏低(小于40HRC),若磨去一定厚度表层,则其硬度可达50HRC以上,这将严重影响链条的最小拉伸载荷。
(2)国外厂商一般选用S35C、SAEl035,采用较先进的连续式网带渗碳炉,热处理在加热过程中用保护气氛进行复碳处理,加上严格的现场过程控制,因而很少发生链板淬火回火后出现脆性断裂或表面硬度偏低的现象。
金相观察表明,链板淬火后表面存在大量的细针状马氏体组织(约15—30um),而心部为条块状马氏体组织。在同等链板厚度的条件下,经回火后其最小拉伸载荷较国内产品大。国外一般用1.5mm厚板材,要求拉力>18 kN,而国内链条一般选用1.6—1.7mm厚板材,要求拉力>17.8 kN。
(3)由于对摩托车链条零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厂商不断对销轴、套筒及滚子所用的钢材进行改进。链条的最小拉伸载荷,尤其是耐磨性都与钢材有关。国内外厂商近期选用20CrMnTiH钢替代20CrMnMo作销轴材料后,其链条拉伸载荷提高13%一18%,而国外厂商用SAE8620钢作销轴与套筒的材料也与此有关。经实践表明,只有改善销轴与套筒之间的配合间隙,改进热处理工艺及润滑等途径,才可大幅提高链条的耐磨性及拉伸载荷。
(4)摩托车链条零件中内链板与套筒、外链板和销轴都是过盈配合固定在一起,而销轴和套筒为间隙配合。链条零件之间的配合对链条的耐磨性、最小拉伸载荷有很大影响。根据链条使用场合和破坏载荷的不同,分为A、B、C三级。A级用于重载、高速和重要的传动;B级用于一般传动;C级为普通抵档用途。故而A级链条零件之间的配合要求较严。
2.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工艺技术对链条零件尤其是摩托车链条的内在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生产出优质的摩托车链条,必须要有先进的热处理技术和装备。
由于国内外厂商对摩托车链条品质的认识、现场控制及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差距,表现在链条零件热处理工艺技术的制订、完善及制造过程有所差别。
(1)国内生产商采用的热处理技术和装备。我国链条行业的热处理设备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特别是国产网带炉存在结构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
内、外链板采用40Mn、45Mn钢板,材料主要有脱碳、裂纹等缺陷。调质采用普通网带炉,无复碳处理,造成脱碳层超标。销轴、套筒和滚子采用渗碳淬火,淬火有效硬化层深0.3~0.6mm,表面硬度≥82HRA,虽然使用滚筒式炉生产灵活、设备利用率高,但是其中工艺参数的设定和变更需由技术人员制定,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这些经人工设定的参数值无法随气氛的瞬时变化而自动修正,热处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现场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其质量重现性较差。考虑到产量、规格及生产成本等,这种局面一时难以改观。
(2)国外生产商采用的热处理技术和装备。国外广泛采用连续式网带炉或铸链式热处理生产线,气氛控制技术已相当成熟,无需技术人员再制定工艺,并可根据炉内气氛的瞬时变化情况随时修正有关参数值;对于渗碳层浓度、硬度、气氛和温度的分布状态可实现自动控制,无需人工调节,可使碳浓度波动值控制在≤0.05%的范围内,硬度值的波动控制在1HRA范围内,温度严格控制在±0.5一±1℃范围内。
内、外链板调质除品质稳定外,而且生产效率高。销轴、套筒和滚子渗碳淬火整个渗碳过程中不断根据炉温和碳势的实际采样值计算浓度分布曲线的变化情况,并随时修正和优化工艺参数设定值,确保渗碳层的内在质量处在受控状态。
总之,我国摩托车链条零件热处理工艺技术水平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较大,主要是由于质量控制及保证体系不够严格,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热处理后的表面处理技术差别较大。简便、实用且无污染的不用温度下着色技术或保持原色可作为首选。
3.问题及发展方向
摩托车链条属于工业基础范畴,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尤其在热处理技术方面,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由于技术和装备方面的差距,链条很难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15000h)。为达到此要求,除了对热处理设备的结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之外,更要注意炉起成分的精确控制,即碳式和氮式的精确控制。
零件的热处理向微畸变、高耐磨方向发展。为了大幅度提高销轴的拉伸载荷及表面的耐磨性,有研发能力的厂商不仅从用材上进行改进,而且尝试对其表面进行镀铬、渗氮及碳氮共渗等其他工艺的处理,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键是如何制定稳定的工艺及用于规模生产。
在制造套筒方面,国内外在技术上大同小异。由于在摩托车链条的耐磨方面,套筒有着重要的影响。即链条的磨损伸长主要体现在销轴与套筒的过度磨损中,因此其材料选用、接缝方式、渗碳淬火质量及润滑等方面是关健。开发生产无缝套筒是大幅提高链条耐磨性的一个破热点。
4.结束语
我国国产摩托车链条产品质量与国外先进企业的产品存在一定差距。近10年来,国内外都十分重视摩托车链条的选材及热处理技术的发展。我国于2000年12月开始执行国GB/T18150—2000 (等同采用IS010823:1996滚子链传动选择指导),为我国提高链条品质及疲劳强度方面指明了方向。国内厂商应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研制用于规模生产的摩托车链条,共同开发、试制不同材料的链条,突破用中低碳钢作链板、20CrMo系低碳合金钢作销轴用料的常规定式,改换低、中合金钢板作链板用料,提高销轴用料含碳量及改换其它零件用料等途径来提高链条品质。
为此,国内链条生产厂商还应积极开发生产各类摩托车发动机时规链,以便开拓生产链条空间,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尽快开发生产无缝套筒,探讨适用的镀铬等工艺来大幅提高销轴的表面硬度,且积极寻求高性能链条润滑油品等举措,全面提高摩托车链条零件品质,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的链条,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前,摩托车链条链轮的生产厂家很多,质量参差不齐,选择时要认准有质量信誉的生产厂家。另外,链条是否耐久与可靠,跟用户的使用保养和安装方法关系也很大。在这里我们来谈一下链条的安装、保养与调整.
一、安装
选择链条和链轮时一定要注意两者是否匹配,并保证链轮与轮胎(链轮座)的同心度,否则会导致链条一紧一松而使其早期磨损。
安装时,把链轮放在无磨损的链轮座上,装上链轮固定螺丝,要套上锁紧垫片,不要把螺丝拧得太紧,连同轮胎装上车后再装链条,并稍微拉紧链条后慢慢地转动后轮,观察链条的松紧。如果链条一松一紧,说明链轮和轮胎(链轮座)不同心。调整时转动后轮至链条最紧处,用木榔头或橡胶榔头轻轻地向前敲击链轮,使链条松弛(不可用铁榔头,否则会损伤链条链轮)。转动后轮观察链条是否还一松一紧,反复几次直至链条大致平稳后,拧紧链轮固定螺丝并锁紧垫片,再检查链条的松紧度。这样,轮胎和链轮就基本同心了,车跑起来会很轻松。
二、保养
有条件最好用链条专用润滑油保养。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有用户将发动机换下来的废机油刷在链条上,以致轮胎、车架上也溅满黑乎乎的机油,既影响美观又会使链条粘上厚厚的灰尘。特别是雨雪天,粘上的沙粒使链条链轮早期磨损,寿命缩短。
正确的保养方法是:
用干净的4t机油和液压油或变压器油(商店有售)按1:1或1:2的比例混合后,用干净的刷子将配好的润滑油均匀地滴在链条中间的滚子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对链条起到保护作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待油膜快干时再滴一遍。原则是“油抹少点,次数多点”,并保持链条的松紧适度,这
样链条和链轮就会即干净又耐用了。
三、摩托车链条调整应适宜
摩托车链条应按要求定期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求其保持良好的直线度和松紧度。所谓直线度便是保证大小齿盘与链条在同一直线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齿盘和链条不致磨损过快和在行驶中不致掉链子。对松紧度的要求一般是看链条松紧的程度进行调整,正确的调整应是用手上下拔动链条,使链条上下移动距离在15mm~20mm的范围内为标准。过松或过紧都会加快链条和齿盘的磨损或损坏。
1、链条过松
摩托车链条调整过松的现象一般不多见,但如果行驶较长时间不做调整,链条会因磨损或变形而被拉长。有不少驾驶员因缺乏保养常识不能及时调整,便出现了掉链子的现象。不管新旧链条、齿盘,只要链条从齿盘上脱落过一次,按要求一般是不能复用的,因为在脱落过程中,链条会被齿盘顶弯变形,链条带弯后,不管前后齿盘调整得如何准确,带弯的链条不可避免的会咬齿盘,这样不仅损坏链条,齿盘的寿命也会大大缩短。同时在掉链子的过程中,链条还可能被顶断,行车中断链子更是麻烦,有时会因离维修站较远不能及时修复,误时误事。jh70类摩托车还会因断链子将磁电机护盖及定子盘触发线圈固定架打碎,增加维修难度,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链条过紧
链条调整过紧比较常见。这其中大致有三种原因:
(1)不懂维修常识自己动手调整,误把链条调紧。此属概念摸糊,只知链条调整是保养的范畴,不知怎样调整才是正确的标准.
(2)因齿盘链条磨损严重,但时间或经济不允许,或异形车当地当时购不到同型号的齿盘,便将链条调紧后免强维持车辆行驶.
(3)更换链要齿盘时,误将失园偏心的齿盘装到摩托车上,致使链条忽紧忽松,检查与调整时,巧遇松的一端,另一端则过紧。不管以上哪种原因致链条调整过紧,都会因此而大大降低链条和齿盘的使用寿命。当链条调整过紧时,因与齿盘的接触压力增大,链条易拉长,链节板易变形或拉断,链条滚柱也会因此而破碎。除此之外,齿盘也会因此磨损而过早地使齿形变尖,严重时呈锯齿状。
另外,链条调整过紧,还会损坏副轴轴承及滚针(衬套),后轮缓冲体轴承的寿命也会因此而大大缩短。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链条拉紧后,会在副轴与后轮缓冲体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强制性的牵制力矩,在此力矩的影响下,轴承的工作特性被破坏,单面受力较大,易发热破损。即使不破损,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间隙增大。轴承间隙增大后,副轴的工作直线性被破坏,滚针轴承也会很快因此而破损,此时故障会由链条齿盘转移到发动机上……由此可见,正确适时地调整摩托车链条的松紧是非常重要的。
3、怎样正确地调整摩托车链条呢?
(1)适时调整使摩托车链条的松紧度保持在15mm-20mm为宜,经常检查缓冲体轴承并按时加注润滑脂,因该轴承工作环境较恶劣,一旦失去润滑,损坏的可能极大,轴承一旦损坏,会引起后齿盘倾斜,轻则使齿盘链条侧面磨损,重则易使链条脱落.
(2)调整链条时除按车架链条调整刻度调好外,还应用眼观察前后齿盘与链条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因为车架或后轮叉若受过损伤,变形后,再按其刻度调整链条会进入一个误区,误以为齿盘链条在同一直线上,其实直线性已被破坏,所以此项检查非常重要(最好调整时取下链盒),万一发现问题应立刻校正,免除后患,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