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西红柿吊绳怎么拴
在对应已拉设好吊绳钢丝的下方,再在距地面20厘米处,顺种植行拉一根钢丝。吊蔓时将吊绳上端固定在吊绳钢丝上,下端成45~60度、斜向拉紧固定在下面的钢丝上。然后把番茄茎蔓直接盘绕在吊绳上,无须再拴在茎秆上。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勒伤”茎秆,而且在落蔓时,操作起来也很方便。而且能尽量满足番茄喜半匍匐生长的习性,更利于挖掘番茄的高产潜力。
吊绳法主要针对大棚蔬菜,如西红柿,茄子,黄瓜等。
使用方法:
在对应已拉设好吊绳钢丝的下方,再在距地面20厘米处,顺种植行拉一根钢丝。
吊蔓时将吊绳上端固定在吊绳钢丝上,下端成45~60度、斜向拉紧固定在下面的钢丝上。
然后把番茄茎蔓直接盘绕在吊绳上,无须再拴在茎秆上。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勒伤”茎秆,而且在落蔓时,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而且能尽量满足番茄喜半匍匐生长的习性,更利于挖掘番茄的高产潜力。
是的。当西红柿长大到30至40厘米的时候就需要搭蔓处理,一般选择棚架法搭蔓,具体的方法是在畦两边每隔2米使用1.6米的小木桩打牢,然后拉上14号的铁线,距离西红柿根部10厘米的地方把高竹竿,让竹竿绑在铁线上,可以控制每两道花序绑一次蔓,这样搭蔓的方法才好。
大棚西红柿合理进行吊秧可以提高蔬菜质量,大棚西红柿的栽种中,经常会使用吊绳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西红柿吊绳新方法。
一、西红柿吊绳新方法
先在大棚上方备好吊绳上端的钢丝,在距地20厘米处,与上方钢丝对应顺种植行拉一根钢丝。将吊绳上端固定好,下端斜拉成45-60°,拉紧后固定在下面钢丝上。将西红柿茎蔓盘绕在吊绳上即可。
二、西红柿吊绳新方法的好处
传统吊绳方法是将吊绳的上端固定在拉设好的吊绳钢丝上,下端拴在西红柿植株上。这种吊蔓方法常会出现随着茎秆变粗,坐果增多,吊绳往往会“勒”进西红柿茎秆内,影响养分及水分的正常运输,甚至勒断茎蔓,影响植株正常发育等缺陷。
而新方法无须再拴在茎秆上。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勒伤”茎秆,而且在落蔓时,操作起来也很方便。这种方法能更好的满足西红柿喜半匍匐生长的习性,更利于挖掘西红柿的高产潜力。
1、首先用一根绳子在顶棚上端的铁丝上打一个活口的结,然后把绳子的下端系在植株接近顶端的位置上打一个活结,要注意打结之前绳子必须在植株上饶两圈。
2、绳子的长度最好是可以把植株钓起来。吊秧绳主要作用是把植株秧钓起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吊秧绳之后有利于果实的生长,成色也会好一点。
3、绳子绑在植物上时一定不要绑太紧,但也不要太松,因为太紧会将植物的生长端给弄坏,但是太松又会导致没有效果,所以在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松紧度。
4、在已拉好吊绳的钢丝下方,距地面20厘米处,拉一根钢丝,吊蔓时将吊绳上端固定在吊绳钢丝上,下端成45-60度、斜向拉紧固定在下面的钢丝上,然后把作物的茎蔓直接盘绕在吊绳上,无须再拴在茎秆上。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勒伤茎秆,而且在落蔓时,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5、挂钩要挂在作物上方适当的位置,一般采用电动采摘升降车进行吊挂操作,然后将尼龙绳垂直放下,底端用卡扣固定在作物的秧藤蔓上面,藤蔓缠绕绳子攀爬生长。
6、吊秧时要选择好一些的钢丝绳,比如热镀锌钢丝,目前国内大量仿造者采用软质普通铁丝做吊秧绳,这种仿造品在温室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生锈,下半年后基本不能使用。
盖棚时首先沿每行柱子,拉上一条钢丝,钢丝的高矮按自己的需要而定,如果用来蔬菜吊绳,按照自己的高度而定,比自己稍高大约40——50cm,通过两头山墙上,拉在两头的地锚上。几行柱子拉几条钢丝。然后沿每个山墙拉一条纵向钢丝,作为横拉线两头的固定点,高矮与先前拉的钢丝相同。(如果棚已经盖好,可以用电钻打眼。)。用扎丝将钢丝固定在每个柱子上,然后根据需要用细钢丝纵向拉在这几条钢丝上,作为横拉线的承重钢丝。棚前矮的地方可以栓在大棚的钢丝上。完成以上工序以后,可以拉横拉线了,两头固定在每个山墙上纵向拉的钢丝上。这样需要几条横拉线拉几条。
温室大棚覆膜前需要准备相关工具,比如钳子、紧线机、竹竿、铁丝、钢丝、压膜绳等若干,而人员方面,若以东西长100米、跨度9.5米的温室大棚为例,则至少需要20人参与;
(二)薄膜准备
温室大棚薄膜共分两幅,一幅屋面棚膜,另一幅为放风棚膜。前者建议选购透光率高、无滴消雾性强、寿命长的EVA或PO等薄膜,长度以98米左右、宽度为10.5米左右为宜,并且棚膜上端要事先穿一“拉绳”。后者以选购普通棚膜为宜,长度与前者相同,宽度约3米左右,同样要备拉绳;
(三)时间安排
覆盖温室大棚膜,最好选择在晴天、无风的下午来进行;
(四)拉膜上棚
从温室大棚东边,需20人,每隔5米,依次抬起棚膜,沿着大棚前面,将棚膜一端抬到大棚西边。而后,再有其中的10人拉起(带有拉绳的)棚膜一边,从大棚底部上去,沿着拱杆向上走,将薄膜拉上棚面,剩下的10人在原地抱着棚膜,帮助另外10人拉膜;
(五)固定膜上端
一人先在温室大棚东边,将钢丝固定在拉绳上,另一人在大棚西边拉动拉绳,可顺势把钢丝穿过棚膜,之后,再把钢丝这一端固定在棚西墙处的地锚上,钢丝另一端用紧线机固定。最后用铁丝,把棚膜上端捆绑在竹竿上,每隔一竹竿,捆绑1次。注意捆绑后的铁丝头要往下,避免扎破放风棚膜;
(六)固定膜两端
先用该处棚膜边沿将长约10米的竹竿包好,而后,10人拿起竹竿往下拽,待将其拽紧后,便可用铁丝将其固定在地瞄上,约50厘米固定一处。为了加强牢固性,建议铁丝在钢丝上呈S型缠绕。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将棚东边的棚膜端固定;
(七)埋压膜前端
在温室大棚前沿处,需5人从棚东边,用竹竿卷上棚膜前端,下拽拉紧棚膜后,另5人用土埋压棚膜,并踩实;
(八)上压膜绳
按照覆盖屋面棚膜的方法,将放风棚膜覆盖后,需上压膜绳,以加强棚膜的牢固性。压膜绳上端系在温室大棚顶部的地锚上,下端系在棚前沿的地锚上,可每隔2米一处压膜绳,重点是拉紧、固牢。
春季温室大棚的通风管理
一、拱度不同,放风口大小不一
春季风口的大小不能完全用某一个数据界定,因为温室的结构不同,降温的时间和速度也是不同的。拱度较大的大棚,因为棚面拱度适宜,热气流很容易沿大棚棚膜的上部排出,即使放风口较小,也能取得较好的放风效果。而种植年限较长的低矮老棚,因为大棚拱度较小,棚面较平,棚内的热气流从放风口排出的速度就慢,棚内的温度就高。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大棚将顶部放风口开到40厘米宽,才与高度较高、拱度较大的大棚风口开到30厘米的放风效果相同。
二、春季更要注意分次通风
早晨拉开棚1小时后,敞开上风口3-5厘米左右放小风,目的是将棚内湿气排出,同时补充棚内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补充原料。等棚温上升到28℃以上时,将放风口逐步打开,保持棚内温度不超过33℃(对于黄瓜、丝瓜等喜温蔬菜来说)既可。
三、春季大风多,放风口注意防风
增加放风绳的密度,而且放风绳最好使用摩擦力较大的宽布条为好,这种布条在打活结固定棚膜时,摩擦力大,活结不容易被大风吹松。很多菜农图方便使用尼龙绳作为防风绳,因为摩擦力较小,菜农要适当增加尼龙放风绳的密度,并将其固定好,以防风口被风吹合。同时,菜农还要注意在大风天气时随时进行检查,防止放风绳松动,风口闭合。
01
竹木结构的大棚,也称为简易大棚,建造成本低,使用年限短,一般可使用2~3年。
02
水泥或塑材结构的大棚,是预先用混凝土或塑材制作拱形架,再进行安装,成本较低,一般此类拱棚较沉重,不易移动,遮光率较高,生产上已经不多见。
03
钢构式大棚,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大棚,它采用经过加工的钢管及配件联结在一起。建造成本较高,使用年限较长,也便于更换地块。是目前生产上主要推广的大棚模式。
04
大棚的建造要依地块而定,一般大棚可南北走向,也可东西走向,长度不限,宽度一般在8~12米。日光温室大棚,一般要有后墙,东西走向。
05
日光温室大棚一般是先建造墙体,东西走向,宽8~12米,长度60~100米为宜,高度3~4米左右。再安装钢架结构,再把后坡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制作好,然后再覆盖上大棚膜,用压膜线固定,秋冬季还要再覆盖保温被,安装卷帘机等。
06
一般的大中拱棚,根据地块的长度和宽度建设,先将拱架安装好,再覆上薄膜,用压膜线或压膜槽进行固定,底边的薄膜用土压好。
07
大棚根据生产季节,选留放风口的位置,一般以越冬生产的日光温室大棚选在大棚的后坡前方位置留放风口;以春秋季生产为主的,一般选在最前方1.2~1.5米高的位置留放风口。大中拱棚一般在棚的两侧留放风口,联栋建造的一般选在棚的顶部及两侧留放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