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泥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刮泥机
简介:刮泥机,是一种排泥设备。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直径较大的圆形沉淀池中,排除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和撇除池面的浮渣。
工作原理:驱动装置带动刮泥机绕沉淀池中心旋转,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从溢流堰板排出,沉淀于池底的污泥,在对数螺旋曲线形刮板的推动下,缓慢地沿池底流向中央集泥槽内,通过排泥管排出。同时池面浮渣集中到浮渣刮板和浮渣挡板之间的区域,当工作桥经过浮在池面的浮渣排出筒时,浮渣排出筒被压到液面下,浮渣通过排出筒排出池外。
组成部分:刮泥机由驱动装置、工作桥、主刮泥装置、辅助刮泥装置、中心转盘、撇渣装置、溢流堰板和挡渣板、集电装置等组成。对于中心进水周边出水沉淀池,一般还需设置导流筒。
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oqwTLclYlMC8C4-4Za8xncPK5fZ8IBHaCdjyrp70T64T5dElU91KzISf0NDv-_bHP0k4CBh1iVKt2IduKZT3K
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具体内容:实习地点:秦皇岛污水治理厂.实习时间:*****.污水厂概况秦皇岛污水处理厂污水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收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所有污水经过活性污泥法A/O工艺处理后,采用秦皇岛淹没排放方式排入长江,日排放量计划为64万吨(雨季),年平均为58万吨。该项目加氯间为密封式,加氯量按5mg/l考虑60万吨/日污水总投氯量125kg/h,设置真空加氯系统一套,59 kg/h加氯机2用1备。加氯间安装有自控报警系统。在城市发生较大范围疫情时,经防疫部门要求,环保部门批准,该厂对生化处理后的水进行加氯处理排入长江,平时处理水不加氯直接排放。该项目一期工程地面噪声源主要有格栅机、鼓风机、污泥脱水机和排放泵等。高噪声设备设有减振降噪部件,远离厂界。水下噪声源有污水潜水泵、曝气机等。该污水处理厂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格栅沉渣和剩余污泥脱水后的泥饼。根据工艺的设计参数推算,污泥量为55.8吨/天(含水率为75%),其中格栅沉渣为20吨/天(含水率60%)。此污泥运到秦皇岛电厂焚烧发电。2.工艺流程:进水泵房—机械格栅槽—暴气沉砂池—配水井—辅流沉淀池—生物池—配水井—二沉池—提升泵房—排放泵房—水体。3.处理工艺秦皇岛污水处理厂采用A/O活性污泥法工艺,。污水处理采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污水处理方法分类: (1). 物理处理法。如过滤法、沉淀法。 (2). 物理化学法。如混凝沉淀法。 (3).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来吸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活性污泥法是生物处理法的一种。4.主要构筑物及其作用(1)预处理阶段a. 格栅间格栅间用于去处污水中粗大漂浮或悬浮杂物,以保护后续处理设施不被磨损或堵塞。所以说在预处理过程中,格栅间是尤其重要的构筑物。秦皇岛污水处理厂共有两组十台,垂直放置,钢丝绳牵引。b. 曝气沉砂池暴气沉砂池一共有六组,利用水与无机颗粒物的比重不同从而达到沉淀目的。里面的水比较脏,有漂浮物和水泡。格栅间有四台格栅。初沉池里的水也比较脏,漂着好多黑色的水泡,有一直径刮泥机。高压鼓风机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处理效果。二沉池采取的是一为周边进水中间出水,也有中间进水周边出水c. 配水井其作用是将曝气沉砂池流过来的污水进行均衡分配和缓冲,确保两套工艺的过水两相同,且稳定的进行污水处理。d. 初沉池是一个幅流式的沉淀池以除去污水中的大部分泥渣,其刮泥采用的是半桥式周边传动刮泥机,泥渣经刮泥机推入池底中心处的污泥斗再输送到贮泥间。(2)生化处理阶段a. A/O生化池它是缺氧——好氧活性污泥除磷工艺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五个廊道,两段(A级、B级)。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进入A/O生化池,首先进入A级缺氧段,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这儿先释放磷,并且繁殖。当进入B级好氧段时,由于氧气充足,微生物大量吸收水中的磷和有机物,达到处理的目的。b. 二沉池主要将A/O生化池的水和泥沉淀分开,底部的泥渣由刮吸泥机吸入后由污泥泵打到污泥泵池,处理后的污水经溢流堰流出到排水井直接排到水体。c. 鼓风机房A/O生化池的供气最重要的部分,对活性污呢的培养有重要作用(3) 水的排放和污泥处理系统a. 水的排放系统经二沉池出来的水进入提升泵房后再由排放泵房直接排入长江。b. 污泥处理系统污泥投配池—污泥浓缩及控制间—污泥消化池—沼气锅炉房—脱硫塔—沼气火炬—贮气罐—污泥脱水机房—回流污泥泵房。控制间加的絮凝剂PAM,消化池采用的是中温缺氧处理(31-35度), 投加消化污泥,易产生甲烷。在污泥脱水时分别采用离心和带式脱水机,加入PAM絮凝剂溶液。出厂污泥如黑炭色,含水75%,运往秦皇岛电厂焚烧发电。5秦皇岛污水出理厂平面图 6.实习总结此次在秦皇岛污水处理厂的实习,使我在学生阶段能够最大程度深入学习活性污呢法的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处理城市和工业污水普遍采用的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其工艺流程较为简单,处理成本低,而处理效果好,BOD/COD去除率高,因而能得到广泛的青睐.另外,这次实习也让我对污水处理厂的流程及基本操作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1)间歇活性污泥法(SBR)
间歇活性污泥法也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个或多个SBR池组成,运行时,废水分批进入池中,依次经历5个独立阶段,即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进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应及沉淀用时间控制,一个运行周期的时间依负荷及出水要求而异,一般为4~12h,其中反应占40%,有效池容积为周期内进水量与所需污泥体积之和。
比连续流法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耐负荷冲击的能力强;由于底物浓度高,浓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现缺氧、好氧状态,能抑制专性好氧菌的过量繁殖,有利于生物脱氮除磷,又由于泥龄较短,丝状菌不可能成为优势,因此,污泥不易膨胀;与连续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装置结构简单,当水量较小时,只需一个间歇反应器,不需要设专门沉淀池和调节池,不需要污泥回流,运行费用低。
(2) 吸附再生(接触稳定)法
这种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较短的时间里(10~40min),通过吸附去除废水中悬浮的和胶态的有机物,再通过液固分离,废水即获得净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饱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回流的,引入再生池进一步氧化分解,恢复其活性;另一部分剩余污泥不经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处理系统。
分别在两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两段进行。它适应负荷冲击的能力强,还可省去初次沉淀池。主要优点是可以大大节省基建投资,最适于处理含悬浮和胶体物质较多的废水,如制革废水、焦化废水等,工艺灵活。但由于吸附时间较短,处理效率不及传统法的高。
(3)氧化沟
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沟槽中设置两个曝气转刷(盘),也有用表面曝气机、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气装置的。曝气设备工作时,推动沟液迅速流动,实现供氧和搅拌作用。
与普通曝气法相比,氧化沟具有基建投资省,维护管理容易,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污泥产量少,还有较好的脱N、P作用,适应负荷冲击能力强等优点。
(4)连续进水周期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应器前部设有预反应区(占池容积的10%)。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并实现连续进水,间歇排水。预反应区一般处在厌氧和缺氧状态,有机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该区还具有生物选择作用,抑制丝状菌生长,防止污泥膨胀。被吸附的有机物在主反应区内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应连续进水,解决了来水与间歇进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该工艺沉淀效果较差、净化效果变差,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泥负荷较低,反应时间长,设备容积增大,投资较大。
(5)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A/O)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机物(如VFA),并以PHB的形式贮存在体内,其所需的能量来自聚磷链的分解。随后,废水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基质对随回流混合液带入的NO3- 进行反硝化。废水进入好氧池时,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的PHB而获得能量,供细菌增殖,同时将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体内,并以聚磷链的形式贮存起来,随后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系统中好氧区的有机物浓度较低,正有利于该区中自养硝化菌的生长。
污水处理需要以下设备:
1格栅清污机
2砂水分离器
3一沉池刮泥机
4单臂周边传动幅流式刮泥机
5一沉池排泥泵
6曝气机
7污泥回流泵
8二沉池刮吸泥机
9带式压滤机
10罗茨鼓风机
11剩余污泥泵
12滤带冲洗泵
13污泥输送泵
14加药计量泵
15空气压缩机(移动式空气压缩机 )
16二氧化氯消毒器
因此准确的来说,污水处理系统应该包含:构筑物、机械设备、监控设备、管路阀门等。其中:
构筑物,主要是构成工艺系统的各种建筑如:集水池、沉淀池、调节池、厌氧池、好氧池、污泥池等
机械设备,主要是在安装在构筑物上的各种实现工艺目的的设备如:格栅、刮渣机、曝气设备、污泥脱水设备、加药设备、各种水泵等。还有一些将设备与构筑物合建成的一体化设备。如:箱式气浮池、斜管沉淀池、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甚至有的厌氧系统都是钢制的一体设备。
监控设备,包括pH计、流量计、液位计等其他监测和控制设备。
管路阀门,包含各种污水管路、沼气管路、污泥管路以及阀门。
笼统的说,上述这些都应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划分的仔细点说,除了砖砌或水泥浇灌的各种构筑物外,其他机械设备(含机械加工的一体化设备)、电控设备、管路阀门等都是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要经过格栅、沉砂、初沉等一级处理单元和曝气池、二沉池等二级生物处理单元后,处理后的上清液从二沉池排放。常用的污水处理专用工艺设备见表7—1。
工艺单元
处 理 构 筑 物
处 理 设 备
配套设备
名 称
型 式
类 别
名 称
拦
污
格栅间
粗格栅
细格栅
格栅除渣机
弧形格栅除渣机、高链式格栅除渣机、回转式格栅除渣机、钢丝绳式格栅除渣机、直立式格栅除渣机、爬式格栅除渣机、阶梯式格栅除渣机、筒式格栅除渣机、移动式格栅除渣机
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螺旋压榨机、液压压榨机、破碎机、打包机等
滤网间
正面进水
侧面进水
旋转滤网
转刷网蓖式清污机
沉
砂
平流沉砂池
旋流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
矩形
方形
圆形
吸砂机
行车式气提吸砂机、行车式泵吸除砂机、旋流式除砂机
砂水分离器等洗砂装置
刮砂机
链板式刮砂机、链斗式刮砂机、行车式刮砂机、提耙式刮砂机、悬挂式中心传动刮砂机
沉
淀
初次沉淀池
平流式
平流刮泥机
行车式刮泥机、链板式刮泥机
辐流式
辐流刮泥机
中心传动刮泥机、周边传动刮泥机、方形池池扫角刮泥机
二次沉淀池
平流式
平流吸泥机
泵吸式行车吸泥机、虹吸式行车吸泥机
螺旋泵、潜污泵、气提泵等污泥回流设备
平流刮泥机
行车式刮泥机、链板式刮泥机
辐流式
辐流吸泥机
虹吸式中心传动吸泥机、泵吸式中心传动吸泥机、水位差式中心传动吸泥机、虹吸式周边传动吸泥机、泵吸式周边传动吸泥机、水位差式周边传动吸泥机
辐流刮泥机
中心传动刮泥机、周边传动刮泥机
生
物
处
理
曝气池
鼓风曝气
微孔曝气器
盘式曝气器、钟罩式曝气器、平板式曝气器、管式曝气器、软管式曝气器、膜片式曝气器
空气清洗除尘装置
中孔曝气器
固定螺旋空气曝气器、倒伞型曝气器、射流式曝气器、散流曝气器、“金山”型曝气器、穿孔曝气管
表面曝气
立式表曝机
泵型叶轮表曝机、K型叶轮表曝机、倒伞型叶轮表曝机、平板型叶轮表曝机
高、低速电机
卧式表曝机
转刷曝气机、转盘曝气机
水下曝气
水下曝气机
泵型自吸式曝气机、供气式水下叶轮曝气机、自吸式射流曝气机、供气式射流曝气机
防漏电、漏油等保护系统
水下搅拌
水下搅拌机
水下推进器、潜水搅拌机
氧化沟
表面曝气
立式表曝机
泵型叶轮表曝机、K型叶轮表曝机、倒伞型叶轮表曝机、平板型叶轮表曝机
高、低速电机
卧式表曝机
转刷曝气机、转盘曝气机
SBR反应池
矩形
圆形
滗水器
虹吸式滗水器、浮筒式滗水器、套筒式滗水器、旋转式滗水器
自动控制系统
带式输送机的组成:带式输送机的组成部分有:机头部( 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滚筒等)、机身部(包括机架、托辊)、机尾部、胶带、附属装置(包括拉紧装置、清扫装置、制动装置等)等。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输送带(或钢丝绳)连接成封闭环形,用张紧装置将它们张紧,在电动机的驱动下,靠输送带(或钢丝绳)与驱动滚简(或驱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使输送带(或钢丝绳)连续运转,从而达到将货载由装载端运到卸载端的目的。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现以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为例,简单介绍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带式输送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输送带、托架及机架、传动装置、拉紧装置、储带装置和清扫装置等。输送带,输送带既是承载机构,又是牵引机构。输送带种类很多。
按带芯结构材料分为钢丝绳芯输送带、尼龙芯输送带、维棉芯输送带和帆布芯输送带。输送带按覆盖层所用的材料分为橡胶带、橡塑带和塑料带;按用途分为耐热、耐寒、耐油、耐酸、耐碱和花纹等输送带;按阻燃性能分为非阻燃带和阻燃带。常用的输送带有3种类型,即普通输送带、钢丝绳芯输送带和钢丝绳牵引输送带。在这里只介绍前两种输送带的结构。普通输送带。普通输送带可用在固定式、绳架吊挂式和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上。夹层输送带用数层帆布做带芯,层与层之间用橡胶粘合在一起,然后在外表面周围用橡胶盖层加以保护。帆布由棉、尼龙等纤维织成或为混纺物。帆布层用来承受载荷并传递牵引力,而橡胶保护层用来防止外界物体对帆布层的损伤及有害物质的腐蚀。
1.炼铁及烧结设备的润滑
炼铁及烧结设备如炼焦机、推焦机、石灰石及矿石烧结设备、大型鼓风机、矿石斗牵引钢丝绳等炉顶设备、化铁炉、高炉、带输送机等等,多半暴露在大气及粉尘、腐蚀性烟尘环境中,容易遭受到腐蚀、磨料磨损及气蚀。要对其中相应的轴承、减速机、齿轮、蜗轮、液压系统、钢丝绳等应进行润滑。
炼焦机械因经常暴露在煤粉弥漫的空气中,因而必须进行密封润滑,如炉门开关及翻底车和水淋急冷车等的液压系统,一般应使用水-乙二醇等难燃液压液;带输送机轴等要用锂基或复合钙基脂的润滑。
推焦机间接工作,且是冲击负荷,处于煤尘和高温环境,需使用耐热、耐水性好的极压锂基脂或使用抗氧、防锈极压润滑油进行循环润滑,液压系统也要使用难燃液压液。
煤气净化和化学副产品回收部分机械,因有粉尘和腐蚀性烟尘,因此如煤气排送机所用润滑剂应是含抗氧防锈型汽轮机油,并应用带过滤器的循环润滑系统。
石灰石及矿石烧结设备,经常在尘埃和振动及高温情况下工作,因而要使用复合钙基、复合锂基、膨润土或复合铝基润滑脂。
大型鼓风炉、矿石斗曳引钢丝绳等炉顶设备一般可采用0号或1号极压锂基脂的干油润滑系统进行润滑,炉顶机械可用磷酸酯难燃液为液压介质。铁水包车负荷较大,温度高,需用滴点大于125℃的极压锂基脂润滑。
2.炼钢设备的润滑
近代炼钢炉的操作采用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所用设备要求相应的润滑系统和润滑剂。
对氧转炉设备中,吹氧转炉由极限回转轴支撑,支撑滚动轴承采用二硫化钼锂基脂润滑,静压轴承和聚四氯乙烯油垫,也可用润滑脂润滑。转炉驱动装置齿轮中负荷或重负荷工业齿轮油润滑。主要附属设备如排风机、电机、装料天车及吊车的润滑点很多,都用相应润滑脂干油润滑系统润滑,驱动齿轮常用油浴润滑。
连铸机包括铸机转台、天车、铸模摆动器及取锭台等的滚动轴承处于高温下,一般用复合铝基润滑脂等润滑。铸模的润滑则采用防止铸模磨损和粘结的润滑剂。
连铸件的液压介质常用水-乙二醇型或磷酸酯型介质。
3、冶金设备用油
1)烧结设备:
带机减速机:150工业齿轮油;圆盘给料机减速机:150工业齿轮油;烧结机弹性滑道:1号复合铝基脂;烧结机抽烟机轴承:HL32液压油;烧结机台车车轮轴承:复合铝基脂;原料抓斗吊车:减速机用150工业齿轮油;车轮轴承用2号通用锂基脂;
2)炼铁设备:
高炉汽轮鼓风机:HL32液压油;电动泥炮机:齿轮传动用320号工业齿轮油;打泥丝柑及推力轴承:2号通用锂基脂;高炉上料卷扬机减速机:220号工业齿轮油;上料卷扬机钢丝绳:ZM型钢丝绳脂;炉顶布料及大小钟拉杆的密封装置集中润滑:经过滤后的废机油;称量车:走行轴瓦用车轴油;空气压缩机:100号往复式压缩机油;减速机:150工业齿轮油;集中润滑系统:1号复合铝基脂;液压系统:L-HL32液压油;热风炉:各种阀门减速机用L-CKC100工业齿轮油,各部开式齿轮用半流体锂基脂。
3)炼钢设备:
平炉换向阀蜗轮减速机:460号工业齿轮油;平炉鼓风机滚动轴承:2号通用锂基脂;冶金吊车(铁水罐吊车、铸锭吊车、脱锭吊车):各部减速机用320、460工业齿轮油,集中润滑系统用1号复合铝基脂,钢丝绳用ZM型钢丝绳脂,开式齿轮用半流体锂基脂,蜗轮减速机用320、460工业齿轮油;混铁炉:减速机用320、460工业齿轮油,集中润滑系统用1号复合铝基脂;原料吊车(磁性吊车、抓斗吊车):减速机用150工业齿轮油,车轮轴承用2号通用锂基脂,钢丝绳用ZM型钢丝绳脂。
4)轧钢设备:
轧制线上的稀油系统:460工业齿轮油(中、重载荷);集中于干油润滑系统:1号复合铝基脂;主电机轴承稀油润滑系统:32、46抗磨液压油(油膜轴承油);开式齿轮:半流体锂基脂。
注:工业齿轮油可使用L-CKB、L-CKC型或L-CKC、L-CKD(中重载荷)工业闭式齿轮油。
二、轧钢机的润滑特点
(1)轧钢机:其主要设备包括轧钢机工作机座、万向接轴及其平衡装置、齿轮机座、主连轴器、减速机、电动机连轴器和电动机及前后卷取机、开卷机等。
(2)轧钢机对润滑的要求:干油润滑,如热带钢连轧机中炉子的输入锟道、推钢机、出料机、立锟、机座、轧机锟道、轧机工作锟、轧机压下装置、万向节轴和支架、切头机、活套、导板、输出锟道、翻卷机、卷取机、清洗机、翻锭机、剪切机、圆盘剪、碎边机、剁板机等都用于油润滑;稀油循环润滑,如宝钢2030五机架冷连轧机为例,带钢冷却与润滑的乳液系统和给油系统的开卷机、五架机、送料锟、滚动剪、导锟、转向锟和卷取机、齿轮油、平整机等设备润滑,各机架的油膜轴承系统等;高速高精度轧机的轴承,用油雾润滑和油气润滑。
(3)轧钢机工艺润滑冷却常用介质:在轧钢过程中,为了减小轧锟与轧材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轧制力和功率消耗,使轧材易于延伸,控制轧制温度,提高轧制产品质量,必须在轧锟和轧材接触面间加入工艺润滑冷却介质。
对轧钢机工艺润滑冷却介质的基本要求有:适当的油性;良好的冷却能力;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防锈性和理化指标稳定性;过滤性能好;对轧锟和制品表面有良好的冲洗清洁作用;对冷轧带钢的退火性能好;不损害人体健康;易于获得油源,成本低。
轧钢机工艺润滑冷却介质品种繁多,不同的轧材需要不同的介质;这里简单介绍如下:轧制铝带,铝箔材,用加添加剂的煤油作冷却润滑介质。
武钢1700冷轧机、轧制乳液夏天45-50℃,冬天50-55℃、所用乳液质量分数为1.2-4.5%,最高用质量分数为7%,常用为30%以上。轧薄带浓度高一些,轧厚带浓度低一些。所用的乳化油每8小时验一次PH值、质量分数为、铁皂指标,每周一次全面分析化验。
2)轧钢机润滑采用的润滑油、脂
(1)轧钢机经常选用的润滑油、脂:
中小功率齿轮减速器:LAN68、L-AN100全损耗系统用油或中负荷工业齿轮油;
小型轧钢机:L-AN100、L-AN150全损耗系统用油或中负荷工业齿轮油;
高负荷及苛刻条件用齿轮、蜗轮、链轮:中、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轧机住传动齿轮和压下装置,剪切机、推床:轧钢机油,中、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轧钢机油膜轴承:油膜轴承油;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滚动轴承:1号、2号锂基脂或复合锂基脂;
重型机械、轧钢机:3号、4号、5号锂基脂或复合锂基脂;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轧机锟道:压延机脂(1号用于冬季、2号用于夏季)或极压锂基脂、中、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干油集中润滑系统,齿轮箱、联轴器1700轧机:复合钙铅脂、中、重负荷工业齿轮油。
(2)轧钢机典型部位润滑形式的选择:轧钢机工作锟锟缝间与冷却系统采用稀油循环润滑(含分段冷却润滑系统);轧钢机工作锟和支承锟轴承一般用干油润滑,高速时用油膜轴承和油雾、油气润滑;轧钢机齿轮机座、减速机、电动机轴承、电动压装置中的减速器,采用稀油循环润滑;轧钢机锟道、联轴器,万向接轴及其平衡机构、轧机窗口平面导向摩擦副采用干油润滑。
3)轧钢机常用润滑系统简介
(1)稀油和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由于各种轧钢机结构与润滑的要求有很大差别,故在轧钢机上采用了不同的润滑系统和方法。如一些简单结构的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等零、部件可以采用油杯、油环等单体分散润滑方式。而对复杂的整机较为重要的摩擦副,则采用了稀油或干油集中润滑系统。从驱动方式看,集中润滑系统可分为手动、半自动及自动操纵三类系统,从管线布置等方面看可分为节流式、单线式、双线式、多线式、递进式等类。
(2)轧钢机工艺润滑系统:根据工况和所用介质不同,轧机工艺润滑系统压力常在0.4-1.8MPa左右,每分钟流量可大至几百至几千升,介质过滤精度小于5μm。常用喷嘴和分段冷却装置将介质喷射到轧锟及轧材上,对喷出介质的压力、温度等严格的要求。所以,对喷出介质、油(介质)液温度由压力、温度控制阀控制。
(3)轧钢机油膜轴承润滑系统:轧钢机油膜轴承润滑系统有动压系统,静压系统和动静压混合系统。动压轴承的液体摩擦条件在轧锟有一定转速才能形成。当轧钢机起动、制动或反转时,其速度变化就不能保障液体摩擦条件,限止了动压轴承的使用范围。静压轴承靠静压力使轴颈浮在轴承中,高压油膜的形成和转速无关,在起动、制动、反转甚至静止时,都能保障液体摩擦条件,承载能力大、刚性好,可满足任何载荷、速度的要求,但需专用高压系统,费用高。所以,在起动、制动、反转、低速时用静压系统供高压油。而高速时关闭静压系统,用动压系统供油的动静压混合系统效果更为理想。
(4)轧钢机油雾润滑和油气润滑系统:油雾润滑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使油液雾化,经管道、凝缩嘴送入润滑部位。用于齿轮、蜗轮、特别常用于大型、高速、重载的滚动轴承润滑。它润滑、冷却效率高;且可节约用油;因油雾有一定压力(2-3KPa)又可防杂质和水浸入摩擦副,使轴承寿命提高40%。
油雾润滑系统包括分水滤气器、电磁阀、调压阀、油雾发生器、输送管道、凝缩嘴、控制检测仪表等。油雾发生器是核心装置。
油气润滑比油雾润滑效果更好,它是靠压缩空气流动把油沿管路送至润滑点的。
油气润滑的系统组成,关键的是油气混合器和油气分配器,国内已有一些引进设备上采用油气润滑。
4)轧钢机常用润滑装置
重型机械(包括轧钢机及其辅助机械设备)常用润滑装置有干油、稀油、油雾润滑装置;国内润滑机械设备已基本可成套供给。这里介绍的是其中主要的润滑装置设备,其名称、性能如下:
重型机械标准稀油润滑装置(JB/ZQ4586-86)
本标准适用于冶金、重型、矿山等机械设备稀油循环润滑系统中的稀油润滑装置,工作介质粘度等级为N22—N460的工业润滑油,循环冷却装置采用列管式冷却器。
稀油润滑装置的公称压力为0.63MPa;过滤精度低粘度为0.08mm高粘度为0.12mm;冷却水温度小于或等于30℃的工业用水;冷却水压力小于0.4MPa;冷却器的进油温度为50℃时,润滑油的温降大于或等于8℃;蒸汽压力为0.2-0.4MPa。
以上主要润滑元件压力范围是10MPa、20MPa、40MPa,其中20MPa、40MPa是国外引进技术生产产品,由太原润滑设备厂和上海润滑设备厂生产。其他产品、除上两家外,还有沈阳润滑设备厂和西安润滑设备厂生产等。稀油系统、元件四家都生产。
5)轧钢机常用润滑设备的安装维修
(1)设备的安装:认真审查润滑装置、润滑装置和机械设备的布管图纸、审查地基图纸,确认连接、安装关系无误后,进行安装。安装前对装置、元件进行检查;产品必须有合格证,必要的装置和元件要检查清洗,然后进行预安装(对较复杂系统)。预安装后,清洗管道;检查元件和接头,如有损失、损伤、则用合格、清洁件增补。
清洗方法:用四氯化碳脱脂;或用氢氧化钠脱脂后,用温水清洗。再用盐酸(质量分数)10-15%,乌洛托品(质量分数)1%、浸渍或清洗20-30min、溶液温度为40-50℃,然后用温水清洗。再用质量分数为1%的氨水溶液,浸渍和清洗10-15min,溶液温度30-40℃中和之后,用蒸汽或温水清洗。最后用清洁的干燥空气吹干,涂上防锈油,待正式安装使用。
(2)设备的清洗、试压、调试:设备正式安装后,再清洗循环一次为好,以保障可靠。
干油和稀油系统循环时间为8-12小时,稀油压力为5-3MPa;清洁度为YBJ84.8G、H(相似于NAS11、12)。
对清洗后的系统,应以额定压力保压10-15min试验。逐渐升压,及时观察处理问题。试验之后,按设计说明书读压力继电器、温度调节、液位调节和诛电器联锁进行调定,然后方可投入使用。
(3)设备维修:现场使用者,一定要努力了解设备、装置、元件图样,说明书等资料,从技术上掌握使用、维护修理的相关资料,以便使用维护和修理。
稀油站、干油站常见事故与处理:
a.稀油泵轴承发热(滑块泵):原因是轴承间隙太小、润滑油不足,检查间隙,重新研合,间隙调整到0.06-0.08mm;
b.油站压力骤然增高:管路堵塞不通,检查管路,取出堵塞物。
c.稀油泵发热(滑块泵):泵的间隙不当,调整泵的间隙;油液粘度太大,合理选择油品;压力调节不当,超过实际需要压力,合理调整系统中各种压力;油泵各连接处的泄漏造成,容积损失而发热,紧固各连接处,并检查密封,防止漏泄。
e.干油站减速机轴承发热:滚动轴承间隙小;轴套太紧,蜗轮接触不好,调整轴承间隙,修理轴套,研合蜗轮。
f.液压换向阀(环式)回油,压力表不动作:油路堵塞,将阀拆开清洗、检查、使油路畅通。
g.压力操纵阀推杆在压力很低时动作:止回阀不正常,检查弹簧及钢球,并进行清洗修理或换新的。
h.干油站压力表挺不住压力:安全阀坏了,给油器活塞配合不良,换向阀柱塞配合不严,油泵柱塞间隙过大,修理安全阀,更换不良的给油器,排出管内空气;更换柱塞,研配柱塞间隙。
i.连接处与焊接出漏油:原因有法兰盘端面不平、连接处没有放垫、管子连接时短了、焊口与砂眼,拆下修理法兰盘端面,放垫紧螺栓,多放一个垫并锁紧,拆下管子重新焊接。
油雾润滑系统故障分析:
油雾压力下降:供气压力太低,检查气源压力,重新调整减压阀;分水滤起器积水过多,管道不畅通,放水、清洗或更换滤气器;油雾发生器堵塞,卸下阀体,清洗吹扫;油雾管道漏气,检修。
油雾压力升高:供气压力太高,调整空气减压阀;管道有U形弯,或坡度过小,凝聚油堵塞管道,消除U形弯,加大管道坡度或装设放泄阀;管道不清洁,凝缩嘴堵塞,检查清洗。
油雾压力正常,但雾化不良,或吹纯空气,油位不下降:加错润滑油,粘度太高, 换油;油温太低,检查温度调节器和电加热器使其正常工作;吸油管过滤器堵塞,清洗或更换;喷油嘴堵塞,卸下喷嘴,清洗检查;油位太低,补充至正常油位;油量针阀开启太大,关小或完全关闭油量针阀;空气针阀开启太大,压缩空气直接输至管道,调节空气针阀。
三、轧机油膜轴承的润滑
油膜轴承属滑动轴承一族,在工作条件下,处于全流体润滑状态。
油膜轴承是利用流体的动压润滑原理,即靠轴与轴承元件的相对运动,借助于润滑油的粘性和油在轴承副中的楔型间隙形成的流体动压作用,而形成承载油膜的轴承。
承载油膜又称之为压力油膜,它起到平衡负载、隔离轴颈与轴套,将金属间的固体摩擦转化为液体内部的分子摩擦,将摩擦磨损降至最低限度,因而能在最大范围内满足承载压力、抗冲击力、变换速度、轧制精度、结构尺寸与使用寿命等要求。
根据雷诺方程设计,将轧制压力、轧制速度、轴承间隙和润滑油粘度四要素相匹配,形成不间断的稳定承载油膜,实现液体动压润滑,以满足轧机在不同运转状态下的摩擦与润滑;即在起动、停机、正转、反转变换时处于半干摩擦和边介摩擦的润滑,在冲击负荷或大量进水的混合摩擦的润滑,在正常运转和满负荷,连续作业时的液体摩擦与润滑。
所以油膜轴承润滑,常以下面三种形式表现:
(1)起动或停机时,尽管轴与轴承间有润滑油,但由于运动速度等于零或趋近于零,流体动压润滑尚未形 成或逐渐消失,轴与轴承必然直接接触,此时处于边介润滑甚至是半干摩擦状态。
(2)轧机操作中,由于产生震动或进水过多或供油不足或油质有问题都可能产生混合润滑。
(3)轧机运转正常平稳时,呈流体润滑.
因此,油膜轴承的润滑特点是上述三种情况交替存在的混合润滑。
为适应钢铁企业高速、重载、自动化、大型化和高产的需要,解决轧机油膜轴承的润滑要求,满足日趋苛刻的工况条件,轧机油膜轴承所用的润滑油--油膜轴承油应运而生。
二、油膜轴承油的使用性能要求
轧机油膜轴承的润滑特点,决定了油膜轴承油必须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方可保障轧机的正常运转和连续生产,因此,油膜轴承油需具备:
(1)优良的粘温性能(高粘度指数),在轴承温度大幅度变动时,仍能实现各个润滑部位的正常润滑。
(2)优越的抗乳化性能(即分水性),在长期使用中能迅速分离油中水份。
(3)良好的抗磨及极压性能,运转时油中混入少量水分时,仍能形成油膜保持重载和抗磨性能。
(4)良好的抗磨、防锈、抗泡沫性能,防止润滑系统产生锈蚀,阻塞油路、造成磨损和供油不足。
(5)良好的氧化安定性、清洗性与过滤性。使润滑系统油路畅通,保证润滑正常。
三、油膜轴承油的润滑管理及使用要求
(一)、油膜轴承油的润滑管理
资料表明,引起机械故障或早期磨损的主要原因,一半以上都与润滑技术管理有关。搞好润滑管理,防止轴承、齿轮等摩擦运动部件的擦伤或烧结,防止和减少磨损,减少摩擦阻力,预防设备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生产效率;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是润滑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1.润滑管理是一项专业技术管理,应设专职润滑技术管理人员,制订润滑管理制度,进行润滑技术知识的培训。
2.在合理的油箱容量前提下,保持油箱合理的油位,经常向油箱添补润滑油,使油箱内油液始终处于合理的运行油位,对油液脱气,沉淀机杂,分离水分和降低箱内油温均有利。
3.定时、定位抽取运行中油样,从油品气味、色度、粘度变化、含水量、分水性能、污染物类别与含量、抗泡性能等进行检测化验。进入润滑点的油中含水量超过0.1%时,机械磨损急剧增加;超过0.5%时的润滑状况将是很危险的。作好检测记录。
4.分析比较每次检测记录,对不良的润滑状态进行预测预报,制订出改进或防患措施。对系统的油位、油质、油温、油压控制报警与联锁要安全可靠,杜绝润滑事故的发生。
5.防止混油和控制油的污染:
(1)油品购买、入库、贮存、发出和废油处理,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按不同品种,牌号分别进行,有明显的易于区分的标牌或标志,标明品名,牌号,日期等。严禁混存,防止错用造成混油事故。
(2)贮运和贮存中,要严格保证容器的清洁和密闭,防止尘埃、杂质、雨水的侵入。应在避光,阴凉通风,留有消防通道的库房存放。临时露天存放时,应使桶盖保持略显倾斜状态的位置,以防雨水侵入。油品勿与铜铅等促进氧化反应的金属接触。
(3)润滑油验收复验主要项目:粘度、粘度指数、含水量、抗乳化性、极压性。清洁度要求机械杂质在0.01%内,无水分和沉淀物痕迹等。
(4)油箱顶部的人孔盖板应盖严,切勿敞开。所设空气滤清器过滤精度在100目以上,定期检查清理,油箱下部的排污阀定时排放。往油箱添补润滑油应用管道泵送,并装设适当过滤精度的过滤器。油箱应定期清理沉淀油泥,不允许用带纤维织物擦抹油箱内表面。
(5)更换堵塞的过滤器滤芯时,应排尽滤筒内存油,谨防污物进入过滤器下游管道,造成严重的无法挽救的二次污染,否则将直接危及润滑点处的正常润滑。
(6)根据在用油品的色度、粘度、水份和污染度等指标变化情况,按时按质换油。
6.首次使用油膜轴承油的单位,除对原润滑系统和设备进行全面彻底循环清洗合格外,还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将油膜轴承油的理化性能指标的标准值和实际测试值,与国内外有关厂商油品的理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自身设备工况情况,制订出替代使用的工作计划及意外情况发生时的技术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2)用油部门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油品技术数据分析和研讨,以便充分了解油品的性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3)新油品与在用油品的混兑试验,对两者之间相容性或发生化学反应,油质变化的客观情况应进行记录,并测试相关理化性能数据。
(二)、油膜轴承油在设备中的使用要求:
1.对润滑系统装置的技术要求:
润滑装置必须能对供油油质、油温、油压和油位进行全面控制,减少对在线润滑油的污染物侵入。对装置有如下技术要求:
(1)油箱设备两个,一用一备,定期切换,备用油箱清洗,油液升温沉淀,净油分水。
(2)油箱容积应为油泵每分钟排量的35~40倍,有的甚至更大。在高油位运行情况下,保证油液在油箱内足够长的滞留沉淀时间。
(3)油箱内应设置回油区脱气板-减少加油油流冲击;磁栅装置-吸附回油区中铁性机杂;浮动吸油口-液面下方适当位置吸油;自动排水装置或浸水报警装置-将沉淀分离出水及时排出;动态液位控制-对突发性大量油液外泄报警或联锁。
(4)供油过滤精度高,一般要求过滤精度达到10~20μm以保证油品的清洁度。
(5)供油温度应控制在40±2℃之间,保证供油油液的粘度。
(6)过滤器必须排尽过滤筒内残存空气后再进行切换。
(7)供油压力要保持恒定,润滑系统工作压力控制装置要有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避免因压力变化,产生工作压力降,造成局部润滑系统供油不足,发生油膜轴承的磨损和烧结。
(8)润滑系统中的压力罐必须正常运行,控制合理的充油流量值和罐内液位,起到部分缓冲系统压力波动和应急油源的供给。
(9)润滑装置启泵供油后,应有一定的供油循环时间,使润滑供油管道和设备润滑部位的温度达到或接近供油油温,有利于各个润滑点工作油膜的形成。同时也有利于排尽供油管道中残存的气体。
(10)油箱中油液加热提温速度不宜过快,同时最好启泵进行油循环,以防止局部发生油过热变质。当进行加热沉淀分水时,油液加热温度以不超过65℃为宜。
(11)轧机启停加减速的时间长些较好,减少机械振动冲击而影响油膜强度。
2.润滑装置的清洗和投用:
润滑装置的清洗分新建系统和在线使用系统两种情况,一般采用通过系统管道,以循环方式进行冲洗。对于新建润滑系统,参照冶金部部标准YBJ207-85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液压、气动和润滑系统的有关技术规定执行。在线使用系统的循环冲洗要点简介如下:
(1)排尽润滑系统和设备中的原用油液。
(2)清洗油箱,检查箱体内壁,涂漆层或防锈剂涂层应完好,无返锈脱落等现象,不应有任何肉眼可见污染物。
(3)循环冲洗回路应使设备润滑点与冲洗回路分开,无死角管段。并将回路中截止阀,节流阀和减压阀调整到最大开启度。
(4)冲洗油液用纯净的低粘度的基础油,与系统工作介质相容。冲洗油液应经过滤加入油箱,过滤精度不宜低于系统使用的过滤精度。冲洗油液温度不超过60℃。
(5)冲洗油液应与冲洗回路的内壁全部接触,冲洗流速应使油流呈紊流状态,冲洗过程中应采用振动管路的方法来加强冲洗效果。
(6)在过滤器出口管道至供油干管末端之间分段抽取冲洗油样进行检验。连续进行2-3次,以平均值达到清洁度等级的要求。抽取油样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取样容器必须清洁,以免油样失真。
(7)系统冲洗合格后,将冲洗油液全部排除干净,不得剩留残液。为防止工作油粘度下降,有必要可再用工作油液进行冲洗,并作相应检验,确保润滑系统投运的清洁度。
(8)工作油经过滤加入油箱至高油位后,进行系统的油温、油压、油位、油质等控制调节,并检查润滑系统的控制报警和联锁,按润滑系统操作规程要求投入运行。
总之,润滑对象-机械设备设计与造的质量精良;润滑装置-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的质量精良;润滑装置-对供油油质、油温、温压和油位能全面精确控制;润滑介质-精制油品理化指标优良,性能稳定;润滑管理-严谨合理,理论与实践统一。做好四个方面的润滑工作,达到合理润滑的目的,增加经济效益。
钢丝绳电动葫芦提升速度是8米/分,提升重量在0.5吨到10吨.钢丝绳的长度可以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定做。
钢丝绳电动葫芦产品特点
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品种规格多、运行平稳,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它们可以在同一平面上做直的、弯曲的、循环的架空轨道上使用,也可以在以工字钢为轨道的电动单粮、手动单梁、桥式、悬挂、悬臂、龙门等起重机上使用。CD1型电动葫芦广泛应用在工厂、货栈、码头、电站、伐木场等场合,是起升搬运物品,最理想的起重设备。
钢丝绳电动葫芦参数以及型号
钢丝绳电动葫芦的吨位是0.5T/1T/2T/3T/5T/10T/16T/20T,它的标配钢丝绳米数是6M/9M/12M/18M/24M/30M.它还分为CD1(单速型)和MD1(双速型),
下面为钢丝绳电动葫芦的运行速度:
0.5T-5T 10T 16T-20T
单速: 8M/MIN 单速: 7M/MIN 单速: 3.5M/MIN
双速: 8M/MIM ,0.8M/MIN,双速: 7M/MIN,0.7M/MIN 双速: 3.5M/MIN,0.35M/MIN
起重量:500-1000-2000-3000-5000-10000-16000-20000KG
起升高度:6、9、12、18、24、30(M)
钢丝绳电动葫芦使用的广泛性
1 用于机械工厂车间及修理厂车间,安装设备,吊运重物。
2 用于料库及货场,吊运材料、堆放、码垛。
3 用于建筑业及管道作业吊运预制构件及水泥管。
4 用于轻纺工业仓库及医院、商店、食品厂车间吊运重物。
5 用于江河码头吊运重物
钢丝绳电动葫芦的分类和叙述
钢丝绳电动葫芦的组成部分有: 电机 、传动机构、卷筒和链轮。以电机和卷筒相互位置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1)电机轴线垂直于卷筒轴线的电动葫芦采用蜗轮传动装置, 宽度方面尺寸大, 结构笨重, 机械效率低, 加工较困难。目前已没有厂家生产这种结构型式的产品了。
(2)电动机轴线平行于卷筒轴线的电动葫芦,其优点为高度与长度尺寸小。其缺点为宽度尺寸大, 分组性, 制造与装配复杂。轨道转弯半径大。
(3)电机装在卷筒里面的电动葫芦,其优点为长度尺寸小, 结构紧凑。其主要缺点为电机散热条件差, 分组性差,检查、安装、维护电机不便, 供电装置复杂。
(4)电机装在卷筒外面的电动葫芦,其优点为为分组性好、通用化程度高、改变起升高度容易、安装检修方便。其缺点为:长度尺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