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子是谁发明的
普通家庭用的活络扳手是由荷兰人在380多年前发明的。由于需要用手来捻动蜗轮从而使扳口张开、咬合工作,导致扳口移动滞缓、易生锈、易损坏,人们常感不便。陈昌泉首先研制了冷切削加工专用设备和专用铣刀,在扳体上设计了“T”形槽,并在槽内安装一对球形齿轮和蜗杆,在推钮的作用下就能任意上下推拉,使扳口可以快速张合,又研制了专用热处理装置,促使扳体硬度稳定,扭矩达到美国标准。
回答者:zhxr63 - 大魔导师 十三级 10-7 17:41
我
回答者:a88898552 - 试用期 一级 10-7 18:35
楼上的回答很工农兵啊!很有社会主义特色:)
扳手利用的是杠杆原理,那么杠杆是谁发明的呢?无从考究,因为通过深入观察即使是森林里的大猩猩也会利用类似杠杆的原理压碎坚果。不过杠杆原理确实阿基米德总结的,不仅如此,阿基米德还发明了螺旋,也就是现在的螺纹,应用在螺丝钉,螺母等等之上,而扳手也大都是用来拧带有螺纹的紧固件的。所以要说扳手的发明,我认为可以说与阿吉米德。
约翰•皮特•约翰逊(Johan Petter Johansson,1853-1943)发明的活动扳手现在已经走进世界各地数百万家庭、货仓和车库。他发明的管子钳(1888年)和活动扳手(1892年)如今仍在生产,而且与其最初的设计基本上没有任何差别,预计世界年产量达四千万件。1886年由约翰在恩雪平创建的工厂至今已经生产了1.2亿多件由他设计的这种活动扳手,并仍在继续生产。
约公元前4000年的人类在发明铜锡合金之前,燧石是他们制造工具或者武器的最佳材料。比石头柔韧的兽骨、角和象牙,也渐渐被选为制作诸如鱼叉和缝针之类比较精细的工具。
当时的手工匠人是用一块坚硬的石头来敲打选作工具的石块,使这石块沿着某一个劈面裂开,然后用一把木制或者骨制的锤子,一点一点地削这石器的表面,进一步使其成形。手工匠人还可以将一大块石头粗略地砸成圆柱形或者锥形,然后从边上敲下薄片,石片的两边就成了刃口。通常,他们还会进一步深加工一下,将一边的刃口磨钝,这样使用者可以手持钝面,在用力切削时不会割伤自己。或者将两边的刃口再加改良,使之成为矛头的模样,用以刺戳。通常干这种细致的工作就不采用敲击的办法了,而是用木制、骨制或者石制的尖头工具,用力压在石片的边缘加以研磨。一名石器时代的手工匠人在制作出一件满意的工具前,也许要试验数十次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这些在石器时代的考古地点都有佐证,即发现数以百计的这种未完成的工具。
用来在木头、兽皮和兽骨上开出小孔的针和钻的制作方法,通常是以石凿在一根长骨头的两面凿出两条相向的槽纹。一旦凿刀深入到了骨头中央的骨髓,骨中坚硬却易碎的组织就可以挖掉,然后再在岩石上把这些工具打磨光滑圆润就可以了。
1,扭距扳手在发出"卡塔"声后是提示以达到你要求的扭距值了.
2,扭距扳手所发出的"卡塔"是由本身内部的扭距释放结构产生的,其结构分为压力弹簧,扭距释放关节,扭距顶杆三结构所组成.
3,首先在扭距扳手上设定所需扭距值(由弹簧套在顶杆上向扭距释放关节施压),锁定扭距扳手开始拧紧螺栓,当螺栓达到扭距值后(当使用扭力大于弹簧的压力后)会产生瞬间脱节的效应.在产生脱节效应的瞬间发出关节敲击扳手金属外壳所发出的"卡塔"声.由此来确认达到扭距值的提醒作用.(其实就象我们手臂关节成15度弯曲放在铁管里瞬间申直后会碰到钢管的原理一样).
以上所说是最常用的手动扭力扳手,除此之外还有电动扭力扳手、风动扭力扳手等。(1)所选用的扭力扳手的开口尺寸必须与螺栓或螺母的尺寸相符合,扳手开口过大易滑脱并损伤螺件的六角,在进口汽车维修中,应注意扳手公英制的选择;各类扳手的选用原则,一般优先选用套筒扳手,其次为梅花扳手,再次为开口扳手,最后选活动扳手。
(2)为防止扳手损坏和滑脱,应使拉力作用在开口较厚的一边,这一点对受力较大的活动扳手尤其应该注意,以防开口出现“八”字形,损坏螺母和扳手。
(3)扭力扳手是按人手的力量来设计的,遇到较紧的螺纹件时,不能用锤击打扳手;除套筒扳手外,其它扳手都不能套装加力杆,以防损坏扳手或螺纹连接件
(4)扭力扳手使用时,当听到“啪”的一声时,此时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