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米的楼层安装悬挑料台钢丝绳需要多长
100mm。
悬挑架钢丝绳端头长度应够三个钢丝卡后剩余100mm,根据绳直径,大约400~500mm。悬挑钢梁前端不应采用吊拉卸荷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明文规定吊拉钢丝绳不得参与钢梁架体受力计算。只能作为安全储备的保险绳用。钢丝绳只能受拉不能受压就是柔性的吊拉构件,钢管、型钢连接就是刚性的。
1、悬挑式卸料平台的设计尺寸:钢平台长4.5m,宽2m,主次梁均用16#和10#槽钢制作,钢丝绳采用直径20mm。
2、容许荷载:施工活荷载2KN/㎡,集中荷载10KN扩展资料卸料平台是施工现场常搭设各种临时性的操作台和操作架,一般用于材料的周转。
3、卸料平台分为移动式卸料平台、落地式卸料平台、悬挑式卸料平台多种。
4、注意事项1. 卸料平台的制作应由专业电焊工进行。
5、2. 所要求的焊缝不得有脱焊、漏焊、焊缝应饱满。
6、3. 平台上的木板应满铺,并用8铅丝绑牢。
7、4. 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1.5米,且内侧应立挂密目安全网。
8、5. 钢丝绳的锚扣应符合规范要求。
9、6. 料台安装前应先检查予留锚环与结构的连接是否可靠,是否有松动的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安装。
10、7. 卸料平台的吊装时,起吊用的四根钢丝绳应长短相同,以保证平台的平稳安装
舟山高层悬挑式卸料平台设计图
容许荷载:施工活荷载2KN/㎡,集中荷载10KN。
悬挑式型钢卸料平台
1、建筑工地原则上严禁使用落地式卸料平台,积极推广使用型钢材料制作的工具式、定型化的悬挑式卸料平台。
2、悬挑式卸料平台应用16号以上工字钢或槽钢作为主梁和次梁,上铺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并用螺栓将木板与悬挑梁固定。悬挑式卸料平台必须搁支在建筑物上,不得与脚手架连接,不得出现前后移动和左右摇晃现象。
3、景丰标化悬挑式卸料平台的悬挑梁延伸至建筑物内的部分不得少于1米,采用不小于φ16以上钢筋或螺栓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的部位不得少于2处;两侧的悬挑梁应分别采用2道φ14以上的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钢丝绳上部拉结点连接件必须固定于建筑物结构上,严禁设置在砌体墙或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卸料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安装应平稳。
4、卸料平台必须按照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上杆高度为1.2m,下杆高度为0.6m,挡脚板高度不低于18cm,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密目安全网。
5、卸料平台应设置4个经过验算的吊环,吊环应用Q235钢筋制作。(吊环应预埋在主体结构上,其预埋深度及锚固长度符合规定值,吊环净高不超过混凝土面5--6CM,吊环方向垂直于楼面)。
6、卸料平台钢丝绳与水平悬挑梁的夹角宜在45°-60°。卸料平台钢丝绳用绳卡固定时,固定绳卡不少于3颗,最后一颗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不得小于140mm。最后一颗绳卡与第二颗绳卡之间应设置一绳弯。绳卡滑鞍(夹板)应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U”螺栓应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绳卡初次固定后,应待钢丝绳受力后再度紧固,并宜拧紧到使两绳直径高度压扁平1/3。
7、平台上悬挂分公司统一限重标志牌:标注限载吨位及验收、维护、安装责任人,严禁超载或长期堆放材料,随堆随吊;堆放材料高度不得超过平台护栏高度;工人限数1-2人,严禁将平台作为休息平台;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
8、卸料平台出入口上口必须采用符合要求的硬防护。
9、景丰标化卸料平台搭设完毕,必须经施工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并签署意见,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
景丰标化工程师一致认为舟山工地建筑高层悬挑式型钢卸料平台的设计尺寸需要认真把关,具体数据请以项目实际为准,如果涉及悬挑式型钢卸料平台报价价格之类问题,请联系合作厂家咨询。
悬挑式落地卸料平台。
尺寸为:钢平台长4.5m,宽2m,主次梁均用16#和10#槽钢制作,钢丝绳采用直径20mm。
卸料平台搭设要求:
①次梁为14#工字钢,间距800mm。在卸料平台底面满铺5cm厚木板(或者先在次梁上铺设木枋,间距150mm,再满铺18厚模板)。
②卸料平台搭设时,主次梁要避开外脚手架立杆,外脚手架立杆钢管直接穿过卸料平台,外脚手架水平杆避开卸料平台,在相邻位置补充加密水平杆。严格禁止卸料平台和外脚手架架体连在一起。
③在卸料平台工字钢锚固端,要用木楔将U形螺栓与工字钢卡紧,防止工字钢在钢丝绳的斜拉作用下往回缩。
④钢丝绳端头采用至少三个U形专用卡口螺栓紧固,螺栓的U口方向应两正一反。安装时对钢丝绳预加适当应力,保持钢丝绳处于绷直状态。
⑤卸料平台应设置200高踢脚板,防止扣件等物体坠落而造成伤害。
⑥卸料平台三侧边需做1200高防护栏杆,采用48×3.0钢管@1000作立柱、Ф14圆钢@400制作防护栏,防护栏满挂网。卸料平台必须按照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上杆高度为1.2m,下杆高度为0.6m,挡脚板高度不低于18cm,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密目安全网。
⑦卸料平台上需挂设限载公示牌,堆放材料总重不得超过额定限制荷载。按本交底制作出的卸料平台额定限制荷载为800Kg。
⑧卸料平台制作完毕后,必须由生产部门组织,技术、质量、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对平台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不是,悬挑式卸料平台,固定段长度不是悬挑段长度的1.25倍,因为悬挑式卸料平台主要受力部位是外侧钢丝绳受力,内侧钢丝绳起保险作用,其固定端只起限制水平挑梁位移的作用。
悬挑梁是静定结构,其连接的可靠性是悬挑梁接长改造的关键,而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是改造加固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影响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多重措施确保了悬挑梁接长的可靠性。
扩展资料:
悬挑梁要求
(1) 梁顶面的纵向受力筋应按计算确定,而且不少于两根。钢筋沿梁角配置,其伸入支座的长度应满足锚固要求,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且满足以下要求: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
梁截面高h≥800 mm时,可弯起60°;梁截面高较小时,可弯起30°;为了避免弯起钢筋在弯转处因其合力将混凝土压碎,钢筋在弯转处应有一定的圆弧形,圆弧半径一般不小于弯起钢筋直径的10倍。
(2) 弯起钢筋应根据施工对钢筋骨架的稳定和结构计算确定,当悬臂长度大于1.5 m时,无论计算是否需要,均要设置一排(从根部算起)弯起钢筋。若悬臂端有集中力作用时,宜设置多排弯起钢筋。
(3)挑架外挑梁或悬挑架应积极采用型钢或定型桁架。悬挑型钢或悬挑架通过预埋与
建筑结构固定,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4)挑架立杆与悬挑型钢连接必须固定,防止滑移。架体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拉结,按水平方向小于7M、垂直方向等于层高设一,架体边缘及转角处1M范围内必须设拉结点。
(5) 梁底部架立筋应不少于两根,其直径不小于12 mm。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悬挑梁
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规范,在规范中明确提出搭设卸料平台施工技术有以下几点:
(一)原则上严禁使用落地式卸料平台,积极推广使用型钢材料制作的工具式、定型化的悬挑式卸料平台。
(二)悬挑式卸料平台应用16号以上工字钢或槽钢作为主梁和次梁,上铺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并用螺栓将木板与悬挑梁固定。悬挑式卸料平台必须搁支在建筑物上,不得与脚手架连接,不得出现前后移动和左右摇晃现象。
(三)
(1)悬挑式卸料平台的悬挑梁延伸至建筑物内的部分不得少于1米,采用不小于φ16以上钢筋或螺栓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上的部位不得少于2处;
(2)两侧的悬挑梁应分别采用2道φ14以上的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钢丝绳上部拉结点连接件必须固定于建筑物结构上,严禁设置在砌体墙或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卸料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安装应平放。
(四)卸料平台必须按照临边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上杆高度为1.2m,下杆高度为0.6m,挡脚板高度不低于18cm,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密目安全网。
(五)卸料平台应设置4个经过验算的吊环,吊环应用Q235钢筋制作。(吊环应预埋在主体结构上,其预埋深度及锚固长度符合规定值,吊环净高不超过混凝土面5--6CM,吊环方向垂直于楼面。
(六)
(1)卸料平台钢丝绳与水平悬挑梁的夹角宜在45°-60°。卸料平台钢丝绳用绳卡固定时,固定绳卡不少于3颗,最后一颗绳卡距绳头的长度不得小于140mm。
(2)最后一颗绳卡与第二颗绳卡之间应设置一绳弯。绳卡滑鞍(夹板)应在钢丝绳承载时受力的一侧,“U”螺栓应在钢丝绳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错。绳卡初次固定后,应待钢丝绳受力后再度紧固,并宜拧紧到使两绳直径高度压扁平1/3。
(七)平台上悬挂分公司统一限重标志牌:标注限载吨位及验收、维护、安装责任人,严禁超载或长期堆放材料,随堆随吊;堆放材料高度不得超过平台护栏高度;工人限数1-2人,严禁将平台作为休息平台;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
(八)卸料平台出入口上口必须采用符合要求的硬防护。
(九)卸料平台搭设完毕,必须经施工技术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并签署意见,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投入使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 卸料平台的制作应由专业电焊工进行。
2. 所要求的焊缝不得有脱焊、漏焊、焊缝应饱满。
3. 平台上的木板应满铺,并用8铅丝绑牢。
4. 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应低于1.5米,且内侧应立挂密目安全网。
5. 钢丝绳的锚扣应符合规范要求。
6. 料台安装前应先检查予留锚环与结构的连接是否可靠,是否有松动的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安装。
7. 卸料平台的吊装时,起吊用的四根钢丝绳应长短相同,以保证平台的平稳安装。
8. 吊装时,信号工应与安装工密切配合,以保证安全。
9. 为保险起见,卸料平台应挂上明显的限载牌,限载要求为1.0T。
10. 第一次使用时应做静载实验,在确认料台不变形,焊缝无开裂,锚环处砼无裂缝等现象,且经过有关部门和负责人的签字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卸料平台